中文名 | 泥制兔儿爷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泥制兔儿爷 |
时代 | |
门类 | 雕塑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7993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泥制兔儿爷❖图片
泥制兔儿爷❖简介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7.5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清宫旧藏。
兔儿爷长耳朵,三瓣嘴,身着华丽的衣服,显得雍容华贵。此兔儿爷端坐于城墙之上,侧翼有一骆驼,大有君临天下的感觉。
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泥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的活动。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清宫中的兔儿爷也是从宫外购买的,这些彩绘泥塑兔儿爷造型不拘一格,但三瓣嘴、长耳朵的特征最为普遍。
相关知识科普
玉兔
《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辞·董逃行》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哆长跪捣虾蟆丸。”晋傅云《拟天问》(《太平御览》卷四引)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傅云《歌词》(《初学记》卷二九引)云:“兔捣药月间安足道!……。”故世以玉兔为月之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