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朱雀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朱雀纹砖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朱雀纹砖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1894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朱雀纹砖❖图片

朱雀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纹砖❖简介

朱雀纹砖,唐,高25.5厘米,宽22厘米。

朱雀是“四神”中的南方之神,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所以叫朱雀。画面上朱雀双足离地,从翅膀、脖颈、前胸、双足构成的姿态看似刚刚起飞。线条优美,富有力量和动感。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相关知识科普


四神

四神本为指示方向的星辰,东方象木,其星苍龙;西方象金,其星白虎;南方象火,其星朱雀;北方象水,其星玄武。古人以此四位神灵为宿命的守护神。汉代九卿之一的卫尉卿掌宫门屯卫,下属官员中即有掌宫门禁卫的苍龙司马、玄武司马、朱雀司马,白虎则为殿名。汉代将四神看作与辟邪求福有关,四神图案被广泛应用于铜镜、漆器、砖瓦、印章等装饰上,六朝、隋唐时期仍大量流行。

相关文章

  •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唐,高70厘米,宽34.3厘米。俑头戴幞头,高鼻深目,髭须浓密。身穿翻领衣,腰系带,足登高靴,双手作握缰绳姿势,似在牵骆驼或牵马。唐墓中的胡人很多与牵驼有关。杜甫《寓目》诗有:“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反映的正是胡人擅长驯养骆驼这一实际生活。...

    1917 胡人 幞头 杜甫
  • 刘明达卖儿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明达卖儿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明达卖儿砖雕,北宋,高19.2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部刻“刘明达”3字。壸门内左侧雕刻一骑马男子怀抱幼儿前行,右侧一女子正急步追赶,探手呼唤。背景衬托树木山石。画面讲述的是古代二十四孝中“刘明达卖儿”的故事。刘明达家贫,无力兼顾母亲与孩子的口粮,见老母日渐消瘦,无奈之下,遂将孩子卖给路过的王将军。妻子见儿被卖,连声呼唤...

    227 壸门 二十四孝
  • 铜观音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立像,残高17.5厘米。此像铜质含铅量高,比重大。观音发顶束髻,额前头发中分,脑后头发下垂披肩,作绺状。鼻梁高直,眼角细长,留有胡须,面相接近欧洲人种。上身袒露,胸饰缨珞,斜披披帛垂至右膝,下著长裙,长裙衣纹繁密细致。双手一上举,施无畏印,一下垂,下垂之手持瓶,足及背光已失。类似者在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也有一件,相传出自陕西三原。公元前后,佛教及其造像艺...

    654 观音 背光 三原 造像 菩萨
  • 刘三娘等造石双阿弥陀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三娘等造石双阿弥陀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三娘等造石双阿弥陀像,唐开元十年(722年),残高36厘米。佛头已失,阿弥陀内穿僧祗支,胸系带,外著袈裟,结跏趺坐,双手一上扬,一下垂扶膝,身躯结实,丰润饱满,线刻衣饰被圆雕所取代。长方形须弥座,束腰部分为两个六棱柱,柱正面中心各雕刻一朵莲花,四角及中部共有6个力士扛托像座。座上为仰莲,下部素面。前面刻发愿文为“开元十年正月廿三日,刘三娘、妹五娘、嫂郭,为...

    1733 开元 僧祗支 结跏趺坐 圆雕 须弥座 束腰 素面 发愿文
  •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唐,高61厘米,宽21厘米。胡人头戴黑色幞头,鼻深目,双睛圆睁,唇施朱,留上翘八字胡,鬓及颏下有长髯。双手握拳,身穿翻领右衽衣,腰系带,足穿靴,直立在方板上。此俑以施黄釉为主,仅在翻领处略见绿色。其形象应为文献记载中的胡人。胡人形象在唐俑中屡见不鲜,形态各有特色。此俑较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神情毕现。...

    975 胡人 幞头 黄釉
  • 石彩绘佛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佛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佛像头,唐,高36.5厘米,宽19.5厘米。佛头水波纹发髻,面庞圆润丰满,弓形弯眉,眼睛微睁目光下视,鼻梁高挺,双唇紧闭,嘴角内收,神态娴静恬然。此像传出自龙门石窟,雕工细腻准确,对人物神态的刻画把握得相当准确,为一件难得的唐代艺术佳品。...

    590 龙门石窟 雕工
  •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 观音像,清,高116厘米,宽103厘米。观音高挽发髻,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璎珞挂满前胸。双手相交于右膝。身着袈裟,领口低垂,服饰上彩绘莲花图案。右腿支立,左腿盘地。下身着裙,裙摆呈波浪状铺地。...

    1894 金漆 观音 璎珞
  • 青龙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画像石,隋,高84厘米,长104厘米。青龙形象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是远古人类崇拜的主要神祇之一。古代神人如祝融、颛顼、黄帝多乘龙而行。此画像石青龙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前爪向前腾跃,后爪用力蹬踏,足下有祥云。御龙之人,头戴高帽,面庞清瘦,身穿宽袖大衣,飘带在双肩处缠绕后向上飞扬。双手一持缰绳,一持便面。画像石采用浮雕方法,形体有飞动之...

    1634 颛顼 黄帝 麒麟 鱼尾 浮雕
  • 朝拜家居图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朝拜家居图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画面分上下部分,中间是一幢两层楼房。上层中间为一门吏,左右两边端坐四人。下层居中坐一人,面右受礼。后立一侍者,身前一人匍匐在地,身后诸人鞠躬。楼外有人似欲谒见,另有多人站立在平台上。楼下左面一人正在接待到来的客人,右面停一辆有华盖的轺车。楼左右各一阕,阙下各一人,向楼躬身。天空有四只飞鸟。轺车是一种四面敞露的车。汉代的车种类繁多,装饰华丽。汉画艺术家们擅用熟...

    803 华盖
  • 石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佛像,北齐,高232厘米,宽186厘米。佛像肉髻光素低平,长方脸庞,面颊丰腴,五官端庄,嘴角内收含笑。外披袈裟,内着僧衹支,袈裟领口低垂,露出胸前打结系带。腰部以下部位已遗失。此佛像与新177718、新177719两件菩萨像据传是从陕西三原地区运来,1949年6月霍志明先生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66年4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转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1408 肉髻 菩萨 三原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唐,高102.5厘米,宽28厘米。武士俑头戴鹖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衣缘垂至腰,下着裳,只露鞋尖。外穿裲裆,足登圆鞋,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足下为台座。武士俑色彩亮丽,特别是裲裆部分,诸种颜色浸润交融,鲜艳夺目。...

    1439 鹖冠 裲裆
  • 石畏兽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畏兽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畏兽像,北齐,高77厘米,宽81厘米。这种兽面人身、肩生羽翼、三爪二趾、上身袒露的畏兽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常见,尤其在北朝,常出现在墓志、墓室壁画、石棺床以及石窟中。由北齐皇家出资修建的北响堂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代表了当时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中规模最大的第九窟为中心柱窟,窟内四壁共开16个塔形龛,龛内供佛像,每龛龛柱下方雕刻承柱畏兽一身,共22身,...

    31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金,高165厘米,宽55厘米。菩萨头挽发髻,戴宝冠,冠中立宝瓶。面庞丰满,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裸露上身,佩项饰。帔帛挎肩,缠绕方法非常复杂,其一端从左肩垂至右胯,从背后绕回左肩,再垂至胸前与前股帔帛纽结后分开,垂至左胯上折,缠左臂下垂至足侧;另外一端覆右肩直接从体侧垂下。下著长裙,跣足而立。...

    846 贴金 菩萨 跣足
  • 陶持锸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持锸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持锸男俑,东汉,高48.2厘米,宽19厘米。四川彭山崖墓出土。陶俑头戴圆形笠帽,头发在脑后向上绾起。双眼微合,面部略带笑意。上身内穿圆领衣,外为两层右衽衣,外衣有缘,袖口挽起,腰中系带,下着裤,足穿布履。腰中垂挂环鼻刀,左手持箕状物,右手拄长柄锸,锸立于双足之间。此类俑,有的称为工人俑,有的称为执箕铲俑,但对于此类俑的身份,则未见深入论述,我们推测可能与治...

    1330 蜀郡
  •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隋,高83厘米,长102厘米。此画像石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羽人骑在虎背之上,飘带上扬,手拉从虎嘴里穿出的缰绳。虎张嘴露出獠牙,眉毛长密,双睛怒视向前,前爪伸出,后爪登直,肘毛飘动。白虎四肢腾起,向天空飞翔。《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多出现虎的原因之一。虎在四神中为西方之神,...

    1738 浮雕 四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