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竹嵌竹丝冠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文竹嵌竹丝冠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文竹嵌竹丝冠架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135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文竹嵌竹丝冠架❖图片

文竹嵌竹丝冠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嵌竹丝冠架❖简介

文竹嵌竹丝冠架,清宫造办处制,高30.5厘米,底径13.7厘米。

冠架木胎,底座如鼓式,上立圆柱,顶覆伞形冠承。除顶心的香盒、座底及4 个云头足为贴黄装饰外,通体嵌竹丝。顶沿、身座结合处及座缘共饰4道双色回纹,所用黑色竹丝经过染色处理。架身及底座上的葵形开光均为剔去竹丝、镶以竹黄而得,开光内的花纹以贴竹黄构成,与座面上的云蝠纹技法相同。

此冠架的制作很注重细节,如冠承镂作花瓣式,所嵌竹丝蜿蜒不断,呈曲带状,极具匠心;顶心的香盒盖镂雕法轮形,非常精致。冠架造型挺拔秀劲,利用竹丝的纵横变化形成不同的纹理,再配以不同颜色,取得了强烈的装饰效果。其包、镶、贴、染等技术应用纯熟,有条不紊,表现了当时竹器工艺的高度发展。

冠架是一种摆在桌案上置放冠帽的支架,是贵族化的生活用品,某些形制还为宫廷专有。此冠架即出自清宫造办处的高手。


相关知识科普


文竹

又有“翻黄”、“贴黄”、“反黄”、“竹黄”等称谓。其工艺是在木制胎骨上贴以经过处理的竹内壁之黄色表皮,形成润泽的器体,还可于其上镂刻花纹。这种工艺本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后广为传播,清中期后成为竹刻之大宗,尤以乾隆时宫廷所制为佳。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贴竹黄

又称“包镶竹黄”、“文竹”,以竹里作面,故亦称“翻篁”。其做法是以木为胎,再在木胎地子上包镶一层竹黄,颜色清新淡雅,灵秀可人。贴竹黄法始于清代中期的江南一带,盛行于乾隆朝。清人谢堃在《金玉琐碎》中记:“孰不知竹性最脆,独嘉善所产大可翻转其里,雕镂人物,制笔筒、笔瓶诸器,谓之‘翻篁’”,对江南地区嘉善一带所产的翻篁器物备加推崇。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法轮

法轮又称梵轮,为佛案之供器。据佛经说,佛初成道时,梵天曾劝请佛转动法轮,并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此后,佛教中即常以法轮比喻佛法,以法轮转动比喻佛法如轮能碾破众生诸罪恶、佛说法如轮永不停息和佛法圆满无缺。

相关文章

  • 犀角雕花鸟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花鸟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花鸟杯,清初,高9厘米,口径15.6-10.4厘米。杯敞口,敛足,杯体棕红色。杯形似半开状的芙蓉花,花萼和茎叶盘结为底足,枝杆为杯柄,另有两朵寿菊依杯之外壁而生。杯内壁一杈带蕾花枝伸入杯底,两只小燕于枝上枝下跳跃嬉戏。此角杯造型端庄,色泽莹润,刻工精湛细腻,文人风气浓重,应为清初江苏一带高手所制。此杯把玩在手,颇耐观赏,特别是当酒水漾于杯内时,杯底的花...

    1152 犀角 刻工
  • 匏制勾莲纹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勾莲纹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勾莲纹壶,清康熙,通高17.5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9.6厘米。清宫旧藏。壶圆盖,圆球式钮,短直颈,球形腹,流与柄皆为方形。壶身饰勾莲纹纹,盖口与壶口均用玳瑁镶边,壶底有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此壶流口大而内无滤网,应为酒壶。匏器又称葫芦器,为中国特有的工艺品种。此壶由范模制成,为清康熙时期的匏制佳品...

    354 勾莲 勾莲纹 玳瑁 模制
  • 竹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清中期,通高28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5.4×5厘米。清宫旧藏。壶长颈,鼓腹,圈足,拱形圆盖,火焰式钮,壶体一侧为凤头式流,另一侧为卷云式柄。壶身饰四周弦纹,腹部雕一圈减地隐起的饕餮纹。肩部配活环链式提梁,提梁中部雕成夔龙状。此壶雕刻技艺精湛,未见粘接痕迹,整体造型及纹饰仿商周青铜器,可见清中期好古拟古之风尚。...

    725 饕餮 执壶 弦纹 夔龙
  • 象牙雕狮戏金钱纹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狮戏金钱纹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狮戏金钱纹方盒,清初,高4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5.6厘米。盒象牙制,扁体,方形,委角,底随形内缩,盖、身子母口相合。盖面阴刻锁子纹地,其上浮雕四出花形开光,中为狮子戏金钱纹。盒立墙相对二面分别为画与诗,画均为阴刻山水人物,颇为写意。文字一面为:“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春光看欲尽,拼却醉如泥。高骈。”另一面为:“江天物色无人管,处处野棠花自闲。□...

    698 委角 阴刻 浮雕 开光
  • 犀角雕云龙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云龙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云龙纹杯,高21.3厘米,口径19.5-11.5厘米,足径7.3厘米。杯随犀角自然形状雕刻而成,宽流,杯身与柄浑然一体。杯内外通体饰云纹,云中九龙盘旋掩映,一龙仰首卧于杯底,三龙盘于杯口并绕于柄上,另五龙相戏于杯壁之上。整个杯体龙腾云涌,气势壮观。犀角是名贵药材,其性寒,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犀角雕成的工艺品中酒杯占大多数。这件云龙纹杯角质色如...

    1784 犀角 龙纹
  • 黄杨木雕达摩立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达摩立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达摩立像,清,高19.8厘米。雕像立式,高鼻深目,隆颡虬髯,造型为传统的罗汉式。面目似胡人,而衣饰则纯为汉人装束。左手捧蝠,凝神回首,衣袂鼓荡。达摩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造型艺术中常见的形象。此像线条流畅,虽略嫌纤细,却仍不失为一件有特点的作品。...

    1081 黄杨木 达摩 罗汉 胡人
  •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 圆雕 李铁拐像,通高35.7厘米。此像立姿,肩系葫芦,身着破衣,围百结叶裙,瘦骨嶙峋,虬髯连鬓,赤双足,一腿跛起,一腿直立,右腋下架有一拐,左臂抬起,手捏一只蜘蛛,在后衣裙下方刻有阴纹“至正二年制”隶书款。至正二年,即1342年。李铁拐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元代以后,对八仙的各种传说愈趋离奇,以八仙为题材的各种雕刻在工艺美术创作中也十分众多。这种绕腰...

    1409 黄杨木 圆雕 李铁拐 八仙 络腋 罗汉
  • 匏制福寿纹桃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桃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桃式盒,通高7.6厘米,内口最大径8.9厘米。盒为桃式,盖、身以子母口相合,恰如剖开之二爿桃实,写实生动。盖顶、底面均饰凸起的桃枝、桃叶、桃花、桃实纹,盖面边缘刻画一只蝙蝠,盖顶枝叶间有“乾隆赏玩”四字款识。桃实纹饰阳起较高,花叶、枝条次之,款识又低浅许多,区分出多个层次,极具浮雕感。物象变化丰富,栩栩如生,花筋叶脉均能仿佛,殊为不易。盖面微弧,底...

    1196 浮雕
  • 象牙雕葫芦形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葫芦形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葫芦形盘,清,高1.6厘米,最长17.8厘米,最宽13厘米。清宫旧藏。盘葫芦式,盘上浮雕并镂雕葫芦枝蔓、叶片及小葫芦为饰,并蜿蜒于盘侧及底部,又伸入盘内,增添了器型的变化。束腰处则饰一红色蝙蝠。古人以大小葫芦及其藤蔓相联象征多子,而蝠谐音为“福”,故此器纹饰寓意吉祥。纹饰局部又经染色,有蓝、绿、红等多种色彩,历久不免有些部分稍褪色,却形成了有如晕染的古...

    325 笔掭 葫芦式 浮雕 镂雕 束腰
  • 竹雕留青山水人物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山水人物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山水人物笔筒,清中期,高11.1厘米,口径5.5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圆体,口沿微内斜,三矮足。以留青法表现一老者抱膝坐于湖石上,其面带微笑,长髯及胸,神态悠闲,衣着旷放,羽扇置于身侧。老者所注视的石上所置之三足兽耳炉及鼎镬中水汽蒸腾而上,凝为云雾,引得花鹿昂首仰视。老者身后立一湖石,贯通画面上下。此作留青技法极熟练,通过青筠的厚薄不同与反出之深色竹肌...

    442 留青 笔筒 青筠 透视
  • 竹刻一品富贵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刻一品富贵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刻一品富贵臂搁,清晚期,长33厘米,宽6厘米,捐献自章乃器。...

    856 臂搁
  • 犀角雕瘿瘤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瘿瘤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瘿瘤纹杯,清,高7.4厘米,口径12.6厘米-8.7厘米,足径4.3厘米-3.9厘米。杯广口,细腰,敛底,口沿略近椭圆,并不规则,流部稍抬高。杯整体造型及装饰如截断的老树桩。口内一周磨平,至与流相对的尾部则阳起成凸棱线。杯壁似树干中空后的皮层,以浅浮雕为主要技法刻划瘿瘤的罅隙瘢痕为装饰,颇为独特。外壁大部分光素,仅于局部浮雕若干小瘤凸,一侧有剥裂的老皮...

    1027 犀角 浮雕 瘿木
  •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中期,高8.2厘米,口径14×9.5厘米。此杯以亚洲犀角雕刻而成。角根部呈棕黄色,足部色稍深,并依稀可见犀角的自然纹理,剔透莹润。其形为仿古高足杯,杯口呈椭圆形,杯内弧形线条十分优美,高圈足微外撇。口沿内装饰一周精细的回纹。杯鋬为镂雕的折枝梅,曲折的枝干上绽放着数朵梅花,梅干上又伸出小枝,花蕾簇簇,伸展于杯壁两侧,颇见诗意。外...

    1421 犀角 镂雕 兽面纹 回纹 折枝 浮雕 双勾
  •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清康熙,高8.6厘米,口径18.1厘米,足径7.2厘米。碗侈口,敛腹,圈足。外壁近口沿处饰阳文 回纹带,主体纹饰为蕃莲及卷草纹5组。内壁髹黑漆并刻阴文楷书御题诗:葫芦碗逮百年矣,穆如古色含表里。摩挲不忍释诸手,康熙御玩识当底。昔时未审赐何人,其家弗守鬻之市。辗转兹复充供珍,是诚珍胜其他耳。辞尘世仍如西清,碗如有知应自喜。敬思当日圣意渊,...

    1276 蕃莲 阳文 回纹 卷草纹 卷草 阴文 西清
  • 犀角雕莲蟹纹荷叶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莲蟹纹荷叶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莲蟹纹荷叶形杯,清初期,高7.9厘米,口径12.4×8.4厘米。杯为亚洲犀角制成。整个杯为荷叶造型,荷叶内敛为杯身,叶柄向上弯曲至近口沿处,形成平底,柄尾与杯底内通,亦柄亦流,注酒杯内,即可于柄尾饮之,可谓绝妙。杯身满雕荷叶、荷花、牡丹、水草等,寓以纯洁、富贵之意。此杯雕工纯熟,景物生动,繁简得当,布局合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更为巧妙的是作者在杯内...

    527 犀角 雕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