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刘明达卖儿砖雕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刘明达卖儿砖雕 |
时代 | |
门类 | 雕塑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5927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刘明达卖儿砖雕❖图片
刘明达卖儿砖雕❖简介
刘明达卖儿砖雕,北宋,高19.2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
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部刻“刘明达”3字。壸门内左侧雕刻一骑马男子怀抱幼儿前行,右侧一女子正急步追赶,探手呼唤。背景衬托树木山石。
画面讲述的是古代二十四孝中“刘明达卖儿”的故事。刘明达家贫,无力兼顾母亲与孩子的口粮,见老母日渐消瘦,无奈之下,遂将孩子卖给路过的王将军。妻子见儿被卖,连声呼唤,肝肠寸断,自尽而亡。
刘明达的故事类似于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另一则“郭巨埋儿”,郭巨也是因为家贫不能供母,要把儿子活埋。二者相比较,刘明达的行为显得稍为合理,减家口以孝亲,不一定非要将亲生儿子活埋,如果人人都闹到自身无后,孝从何来?
相关知识科普
壸门
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
二十四孝
中国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源于汉代,至北宋形成,但取材并不完全一致,较为常见的有郭巨埋儿、董永卖身葬父、曹娥投江、陆绩怀橘、老莱子彩衣娱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