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观音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铜观音立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铜观音立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7880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铜观音立像❖图片

铜观音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立像❖简介

观音立像,残高17.5厘米。

此像铜质含铅量高,比重大。观音发顶束髻,额前头发中分,脑后头发下垂披肩,作绺状。鼻梁高直,眼角细长,留有胡须,面相接近欧洲人种。上身袒露,胸饰缨珞,斜披披帛垂至右膝,下著长裙,长裙衣纹繁密细致。双手一上举,施无畏印,一下垂,下垂之手持瓶,足及背光已失。类似者在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也有一件,相传出自陕西三原

公元前后,佛教及其造像艺术由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为外来的造像粉本,成为当时工匠学习、摹仿的范本。此像与中国造像在铜质、雕刻手法上有明显差别,属于犍陀罗艺术风格,为外来造像之粉本。陕西是印度佛教造像由西域传至中原的中枢,辐射传播有其特殊的地理、文化上的优势,后世的一些造像便存有这一痕迹,如故宫博物院从西安购藏的铜菩萨像就摹仿了此尊造像。由是我们可以了解铜菩萨像在中国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科普


观音

梵文 (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背光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三原

县名,在陕西省中部,泾河上游北岸,北魏时设立县治,多平原,水利发达,以棉、粮为主要产品。

造像

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相关文章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唐,高102.5厘米,宽28厘米。武士俑头戴鹖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衣缘垂至腰,下着裳,只露鞋尖。外穿裲裆,足登圆鞋,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足下为台座。武士俑色彩亮丽,特别是裲裆部分,诸种颜色浸润交融,鲜艳夺目。...

    1439 鹖冠 裲裆
  • 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左侧),东汉,高113厘米,宽50.5厘米。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为一对,此为左。门扉上刻画展翅的朱雀。朱雀口含仙丹,翅羽用阴线来表现。中部为铺首衔环,兽耳平齐,很有特点。下部刻青龙,张口吐芯,曲颈,背生双翼,长尾向上翘起。陕西、山西画像石题材内容丰富,大多表现的是祥瑞和神话。门扉画像刻朱雀铺首衔环,也有下...

    1614 铺首
  • 陶母子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卧猪,北朝,长19.5厘米、宽8厘米、高10.5厘米。猪为灰陶胎。母猪安详地平卧,身下的猪仔挤成一排正贪婪地吃奶。有趣的是有一只小猪没有占上吃奶的位置,焦急地在它的兄弟们的头上踩来踩去寻找母亲的乳头,小小的细节使生活气息愈加浓厚。这件灰陶母子卧猪应当是墓葬中陪葬的家畜类明器,用模压制而成,体现出北朝时期的明器制造已呈现一定的规模。...

    459 地平 明器
  • 石武士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武士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武士像,隋,高134厘米,宽52厘米。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文吏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武士头戴鹖冠,身穿裲裆,双手笼袖相交,拄剑直立。足下刻有虎形兽。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人物轮廓更加清晰。此种题材多出现在隋至初唐时期,以山东考古发现最多,起守护墓室的作用。...

    1800 鹖冠 裲裆 浮雕
  • 陶卧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卧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卧羊,唐,高8厘米,体长15.4厘米。卧羊头大,颈粗,眼圆睁,双角在头两侧卷曲,角上雕出较细密的线状年轮纹,颈部雕有较密集的点线状纹饰。羊身体各部位骨肌清晰,四肢匍匐呈卧姿。作品巧妙地采用局部点线纹饰来表现整体浓密的羊毛,颇具立体效果。继汉代之后,厚葬之风在唐代再度兴起。这一时期的随葬品陶羊较以前体态更为饱满健壮,肌肉感较强,造型亦较准确,整个作品趋向于写...

    1428 年轮纹
  • 青石十二生肖——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石十二生肖——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石十二生肖——兔,唐,高37厘米,宽10.5 厘米。此石兔兽面人身,身穿长袍,头部突出了兔子的动物特征。以十二生肖像陪葬墓室是隋唐时期流行的做法,其材质多为陶土,取价廉且易于制作,石质的较为少见。...

    1273 十二生肖
  •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思惟像,北齐,残高37 厘米,宽43.5厘米。思惟菩萨头部残缺,胸前佩戴项饰,披帛缠臂垂至座面,左手握裙一角置于足上,左足踏单瓣小莲台上。两侧站立弟子、胁侍菩萨。龙树背屏,树冠大部已残,树上可见化生童子,龙头刻在树干背面。基座 镂空,正面雕刻地神托举博山炉、护法狮和力士像,四角雕畏兽承座,两侧及后面浮雕神王像。...

    1311 菩萨 披帛 思惟菩萨 胁侍 龙树 基座 镂空 浮雕
  • 武士图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武士图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武士图砖,唐,高36.8厘米,宽25.5厘米。武士左手持盾牌上举,右手握刀,头戴盔,身穿甲,下着束腿裤,赤足,呈跪姿。湖北省武昌唐墓出土。武士常用的装备是剑和铠甲。剑是可斩可刺的兵器,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行格斗。铠甲则专门用于防身。唐代的铠甲有铁质、铜质,有的铜铁合用,有的涂以金银。...

    22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三彩琉璃手托兔女立像瓦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琉璃手托兔女立像瓦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琉璃手托兔女立像瓦,明,瓦长9厘米,口宽10厘米,通高38厘米。瓦背为仕女立像,左手托兔,右手长袖后摆,隐于身后。瓦身部分残缺,釉彩为黄绿两色,但人物仍为黄、绿、白等三彩琉璃。故宫收藏的此类琉璃瓦件,皆出自山西,还有八仙、武士、宦官等不同身份的人物,其造型生动,衣饰各有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明代琉璃的重要实物。采用手持生肖动物或人身生肖动物首...

    1129 琉璃 仕女 八仙 十二生肖
  •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东汉,高113.5厘米,宽38厘米。画面分三格。右上部为端坐的牛头东王公,下面为九尾狐、神兽;中间为一笼袖站立之人;下部为一辆行驶的轺车,前面一御者,后面坐一头戴高冠的官人。左边栏装饰连续的卷草纹。根据史料的记载及画像石资料,当时的车马出行有一定的制度。一般由主车、导从组成。车马导从的数量随其身份的高低而有所不同,身份愈高,导从愈多。...

    1503 卷草纹 卷草
  • 陶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骆驼,唐开元二年(714年),高103.5厘米,长83厘米。骆驼一般分单、双峰两种,此为单峰。单峰产于阿拉伯、印度与北非等地,为典型的舶来品。此骆驼形体高大,塑造简洁明快,头部细节刻画细致入微,生动传情。此骆驼出自洛阳戴令言墓。据墓志记载,戴令言字应之,少年时便慷慨慕古,手不释卷,历览群书,尤好异书,味老庄道流,蓄长往之愿。初拜左台御史,再为水陆运使,遥授...

    819 开元 戴令言
  •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元,高9.7厘米,长18厘米。牛呈卧式,头右侧,眼凹,向上方斜视,鼻上翘,双唇紧闭,双角短小,身体肥壮。此作品刻画细腻,如眼睛周围的多层皱皮、颈下分布的条状毛均清晰可见。腹部浑圆,后臀部呈弧线形,整体形象生动。...

    164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睒子鹿乳奉亲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睒子鹿乳奉亲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睒子鹿乳奉亲砖,北宋,高31.5厘米,宽30厘米,厚4.5厘米。砖近似正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画面右侧骑马者张弓射箭;左下一人,身披鹿皮,旁置提梁壶,双手握住飞来之箭,似在向骑射者解释什么。此幅画面描绘的当为二十四孝中睒子鹿乳奉亲故事。睒(音陕)子,也称郯子,其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睒子披鹿皮,装扮成鹿,在鹿群中取奶。一次,遇见打猎者,睒子只得脱...

    1759 壸门 提梁壶 二十四孝 十六国 菩萨 敦煌莫高窟
  •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清,高25厘米。达摩头戴巾帽,虬髯卷曲,面侧向右,拱抱双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风吹动而翘起。下著裙,左足呈露于外,足下为汪洋大海。达摩明眸深邃,凝视远方。德化窑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表现出超凡绝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大胆创新,兼顾了平民百姓的审美...

    1180 德化窑 达摩 瓷塑 造像 瓷土 白瓷
  •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残高35厘米。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皆一手施禅定印,一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身躯部分残缺)。二佛身后为一桃形背屏,下为长方形须弥座。像外侧有盘龙立柱及二胁侍(已残失)。基座正面中间为二地神托举博山炉,地神之间夹有兽面,其旁是二护法神,左侧为持骷髅的鹿头梵志,右侧为持鸟的婆薮仙,二者相对,半跏趺坐,身穿窄袖袍服,...

    719 释迦、多宝 禅定印 施无畏印 无畏印 结跏趺坐 须弥座 胁侍 基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