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朱三松竹雕渔翁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朱三松竹雕渔翁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040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朱三松竹雕渔翁❖图片
朱三松竹雕渔翁
朱三松竹雕渔翁款识“三松”
朱三松竹雕渔翁❖简介
朱三松竹雕渔翁,高13.5厘米。
渔翁竹根制,老人面露微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提小筐,足蹬草履,边躬腰前行,边举起前臂用长袖擦抹腮下的雨水。
此件作品刀工浑厚精湛,古拙朴实,渔翁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老人双脚筋骨显露,脚趾紧抓地面,表现路之泥泞难行,而从老人向前观望的姿态与盈面的笑容又传达出老翁“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达观精神。此竹雕渔翁充分展现了朱稚征精细奇巧、气韵生动的雕刻风格,堪称明代竹雕制品中的佳作。
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相关知识科普
朱稚征
明朝竹刻名家,约活跃于天启(1621-1627年)、崇祯(1628-1644年)年间,卒年或已入清。嘉定(今属上海)人,号三松,与其祖朱鹤(号松邻)、父朱缨(号小松)均为嘉定派竹刻开源导流的重要人物,史称“嘉定三朱”。陆扶照《南村随笔》称:“疁城(嘉定)竹刻,自明正嘉间高人朱松邻鹤创为之,继有其子小松缨,至其孙三松稚征而技臻绝妙。”三松为人澹泊,能画山水,尤精画驴。其刻竹态度谨严,刀不苟下,一器之成常经年累月,故三松所制精品甚多。嘉定竹刻至三松时器物品类愈备,刻工愈精,声愈渐隆,学之者亦愈众。清赵昕在《竹笔尊赋·序》中谓:“朱去今未百年,而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