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龙纹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龙纹珩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龙纹珩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9994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龙纹珩❖图片

玉龙纹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纹璜

玉龙纹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纹璜拓片

玉龙纹珩❖简介

龙纹珩,春秋晚期,长9.3厘米,璜面最宽6.3厘米,厚0.3厘米。

此玉璜为新疆和田青玉制,表面有因埋藏而产生的色变,局部呈黄褐色。体扁平,扇面形,弧度超过半圆,此形制在春秋时期的玉璜中非常少见。璜两面满饰隐起的勾云纹,纹饰密集,局部组成侧面的兽面形。璜两端为侧面龙首形,边缘沿龙首之形呈凸凹变化。

璜类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用作礼器与佩玉。西周时期盛行以璜作杂佩,一套佩玉中出现多重玉璜,自上而下排列,这一时俗影响一直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因此璜形玉佩在玉器中所占比例较大。这件玉璜仅上部有一孔,两端无孔,下方不能再挂物,应为悬置在成组佩玉最下端的玉件。


相关知识科普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杂佩

古代的一种佩玉体系。《诗·郑风》有:“知子之来,杂佩以赠之。”其传曰:“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古代所称的珩、璜、琚、瑀、冲牙于现代考古发掘中都已发现。这些玉件组成了人身正面悬挂的佩玉系列。杂佩主要流行于汉代以前,考古发掘中已出现多组,这些杂佩的组合形式和组合数量皆不相同。

玉佩

用于人身服饰的玉件。《说文》释佩:“大带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是对玉佩使用情况的解释。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人身饰玉,一直延续至今。不同历史时期玉佩的表现内容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

  • 玉龙螭纹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螭纹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螭纹洗,汉,长16.8厘米,宽14厘米,高2.8厘米。清宫旧藏。此器玉料为青色,圆形,内膛很浅,可贮水。口沿宽而平,两侧横出片状柄,左侧柄饰龙、螭,螭头似虎而有角,身自云水中隐没,龙隐于螭后,仅露头,头形似熊。右侧柄装饰一长身龙,独角,身亦隐于云水中。柄的背面为阴线刻的图案,与正面图案近似。中国文化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画勃兴,文房用具出现了很多新品...

    1133 螭纹 砚滴
  • 白玉活环柄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白玉王羲之爱鹅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王羲之爱鹅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莹白光润,中穿孔。表面以两棵树为界布置山石、抚栏作为背景,一侧树下站立著长衫长须老者,高抬右手招呼前方奔跑的小童。小童在另一侧树下,怀中抱鹅,似因听到老者的呼喊而回头,但并未因此驻足。两树间留白处镌刻直行行书“羲之爱鹅”四字点题。图、纹均浅浮雕。清代将中间穿孔的圆柱形、方柱形或三棱柱形小玉器称勒子、勒或玏,多用作佩饰或坠饰。...

    1904 王羲之 浮雕
  • 青玉三羊双池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三羊双池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三羊双池水丞,清,高4.8厘米,口径分别为3.5-6.5厘米和 2.6-5.9厘米,底长19.4厘米。水丞青玉质,两水池前后相连,椭圆形口,方唇,平底。池肩部琢刻谷纹,凸雕的3只羊伏于池侧,前后顾盼,相互呼应,妙趣横生,寓意“三阳开泰”。水丞属文房用具,可贮水,以备研墨、洗笔之用。...

    432 水丞 谷纹 三阳开泰 开泰
  • 白玉蟠龙环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蟠龙环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蟠龙环佩,明早期,宽6.8厘米,高6.7厘米,最厚4.5厘米。清宫旧藏。佩玉质洁白温润。器以蟠龙为环状。龙双角,龙发向后及左右两侧飘拂,发丝细而规整。龙首须眉上挑,左右长须,龇牙咧嘴。龙身盘卷,五爪,秃尾,四周缭绕卷草云纹。环佩背后一侧凸起方拱形穿,上高浮雕云纹。整器附紫檀木座,雕云纹,木座反面阴刻填金“丙”字,为清代宫中文物定级字样。这件环佩龙纹饰威严...

    1749 卷草 浮雕 紫檀木 阴刻 龙纹 镂雕 雕工 永寿宫
  • 乾隆御题三节玉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乾隆御题三节玉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高6.8厘米、射径8.3厘米、孔径6.3厘米。玉琮遍布鸡骨白沁,已看不出原玉质颜色。经盘玩后表面略带黄褐色。玉琮分三节,每节雕琢人面纹,人眼刻划双重眼圈,两侧出短直线或三角形眼角。冠帽及嘴部浮雕,冠帽阴刻平行直线,嘴部刻划长方形的螺旋纹。此玉原为清宫旧藏,琮内壁阴刻乾隆四十三年(1778)所写的一首《咏汉玉辋头》御制诗:“所贵玉者以其英,章台白光照连城。辋头...

    1935 兽面纹 良渚文化
  • 青白玉五子笔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五子笔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五子笔架,清,高4.6厘米,长12.5厘米。清宫旧藏。笔架青白玉质,以圆雕结合镂雕技法塑造姿态各异的5个童子,每人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叶。此笔架造型活泼,五子高低错落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五子形象表现于文房用具中则寓“五子登科”之意。...

    817 圆雕 镂雕
  • 玉云纹珌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云纹珌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云纹珌,战国,高6.3厘米,宽5.95厘米,厚2.25厘米。清宫旧藏。玉料为青白色,表面有较重的赭色斑,其色非玉料本身所带。器呈上宽下窄的梯形,两侧内凹,中部向两面凸起,表面饰阴线勾云纹,勾云纹中又有细阴线环形图及双短线。此作品底面有细阴线花纹,应是后人所刻,又有相通的双孔,穿有绳结、长穗,是清宫所为。剑珌是剑鞘底端的饰物,所处位置很低,不能再饰长穗,此作...

    14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玉鸮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鸮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高2.5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青绿色玉料,器身有土褐色沁斑。玉鸮呈展翅状,正面琢出头和尖嘴,双翅与尾部有数道较粗的阴刻线表示羽纹。背面虽光素无纹,但有实心钻对穿的隧孔,上部对穿后,中间穿鼻残断,又从下面重新打一隧孔,孔内残留有一圈圈的钻孔痕和磨损痕,由此看出这件玉鸮当时曾长期佩戴。这件玉鸮造型与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

    1950 红山文化
  • 玉海东青啄雁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海东青啄雁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海东青啄雁饰,金,直径7厘米,厚2.1厘米。清宫旧藏。此玉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形,上部雕海东青啄雁及荷叶图案。海东青体小而敏捷,腾空回首,雁于海东青身下,回首与其对视,欲逃不能,身傍荷叶,一荷叶束而未张,一荷叶张而卷边,表明大雁已被迫降至荷塘,难寻生路。此玉饰两侧各有一椭圆形隧孔,可穿带或套入钩头,表明此物是一种用于人身的带饰。...

    1030 海东青 隧孔 穿带
  • 黄玉雕太平有象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碧玉镂雕牡丹纹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镂雕牡丹纹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镂雕牡丹纹盒,清,通高9.1厘米,最大口径20.4厘米。...

    1709 碧玉 镂雕
  • 龙纹玉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璜,西周,长8.7厘米,宽1.9厘米,厚0.4厘米。玉为青色,泛淡黄色。器呈半环形片状。主要运用斜坡刀法雕刻,两面纹饰相同。两端不完整似有戟牙。有穿孔,用于系佩。这种龙纹玉璜是西周时期常见的佩饰,多以组佩的形式出现,在我国的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区多有出土。玉璜表面常雕刻龙、凤等纹饰。...

    382 龙纹
  • 玉兽首饰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首饰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首饰件,商,长4.5厘米,宽2.6厘米,厚1.5厘米。清宫旧藏。此饰件呈梯形,上部凸雕兽首,大耳,环眼,嘴部向内勾卷,似鸟喙,兽首旁有阴线雕出的鹰翅及爪。饰件中部隆起似瓦面,下部似柄,有二道凸起的弦纹,底边略宽,呈多棱状。与此玉饰件类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东滕县前掌大遗址,但凸雕的兽首已失。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

    709 弦纹
  • 青玉夔纹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夔纹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夔纹碗,清乾隆,碗高6厘米,口径13.1厘米, 连足高10.1厘米,足径11.3厘米。...

    356 夔纹 碧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