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107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图片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简介

竹雕和合二仙,明,朱三松制,高5.2厘米。

竹根圆雕二僧,乘于莲瓣舟上。一僧坐船头,手捧蒲扇,一僧踞船尾,以帚为桨。二僧满面笑容,憨态可掬。莲舟外侧刻“三松”二字款。依人物之装束、神态,可推知二僧乃唐贞观年间台州奇僧寒山、拾得二人。据《宋高僧传》所载,二僧状若颠狂。寒山常“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动辄“呼唤凌人”,“望空谩骂”;拾得曾以杖击伽蓝神像,有“呵佛骂祖”之风。传说中还有很多关于二人神迹的轶闻。民间造型艺术中,寒山常手捧一盒,拾得持一荷,以谐“和”、“合”二字音,寓同心和睦之意。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赐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以示官府对民间信仰的认可。

这件竹雕作品,作者寥寥数刀似不甚经意,但二仙不同凡俗之处却跃然于观者眼前,确非高手所不能为也。


相关知识科普


和合二仙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个姓张的河南人,二十余岁了,仍寡言迟钝。因辽东从军的长兄久无音信,父母惦念,他就包好烙饼,说是给哥哥送去,出门后快速如飞,傍晚回到家里,并带回哥哥的家书。一天往返万里,人们对他极为佩服,称他“万回哥哥”。宋代杭州腊月已有祭祀“万回”的习惯,称他为和合神,保佑万里之外的亲人能够早日回家团聚。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唐代诗僧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苏州寒山寺有二仙的雕像,手持“盒”与“荷”,音同“和”、“合”,即取“和合”之意,有和睦同心等意。和、合二仙主管团聚和顺。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相关文章

  • 文竹贯耳扁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贯耳扁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 贯耳扁瓶,清中期,高37.2厘米,口径11.2厘米。此瓶扁圆形,方平口,方唇,阔腹,双贯耳,方足。其颈部以卷云纹为地,饰凸花夔纹。腹部以细刻云纹的文竹格带均分,以达到装饰效果。腹下近足处及足上亦作凸花夔纹。此瓶的器形源于商周青铜壶的造型,这种造型早在宋代的瓷器烧造中就有仿制,一般称之为贯耳瓶,清代瓷器中贯耳瓶亦很多。这件竹制品显然是借鉴了瓷贯耳瓶的形制...

    859 文竹 贯耳扁瓶 扁瓶 夔纹 贯耳瓶 包镶 刻花
  • 犀角雕松鹿笔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鹿笔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鹿笔架,高5.5厘米,长9.5厘米,宽3.5厘米。笔架用犀角雕成,下雕怪石嶙峋的嶒岩,上雕枝繁叶茂的古松,松荫下,灵芝丛生,一鹿俯卧。笔架在很小的范围内分出数个层次,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此器以浮雕、镂雕等技法为主,造型圆整可爱,刀法质朴凝练,将岩石的体积感和松树之茂盛形象地塑造出来,是一件极具特色的犀角雕刻艺术品。...

    1232 犀角 灵芝 浮雕 镂雕
  • 犀角雕秋葵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秋葵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秋葵纹杯,明,高6.3厘米,口径12.4厘米-8.3厘米,足径4厘米-4.8厘米。杯体圆巧轻薄,口沿雕作花瓣相叠状,弧线连绵,花瓣侧边微翘,至内壁渐变成阴刻曲线,汇聚于内底,形成花心,线条柔美可爱。外壁也雕成花瓣相互叠压式,并浮雕秋葵叶、花蕾和枝条等。秋葵叶片锯齿状的边缘,恰好与圆柔的花瓣相互映衬。杯身一端刻画一枚硕大的叶片,此杯纹饰浮雕较高,层次分明...

    1451 犀角 阴刻 浮雕
  • 竹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清中期,通高28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5.4×5厘米。清宫旧藏。壶长颈,鼓腹,圈足,拱形圆盖,火焰式钮,壶体一侧为凤头式流,另一侧为卷云式柄。壶身饰四周弦纹,腹部雕一圈减地隐起的饕餮纹。肩部配活环链式提梁,提梁中部雕成夔龙状。此壶雕刻技艺精湛,未见粘接痕迹,整体造型及纹饰仿商周青铜器,可见清中期好古拟古之风尚。...

    725 饕餮 执壶 弦纹 夔龙
  • 桦木雕灵芝长形镇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桦木雕灵芝长形镇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桦木雕灵芝纹镇纸,清,高4.5厘米,长25.6厘米。清宫旧藏。镇纸长条形,底部平整,上部则因质顺势,镂雕大小灵芝,雕工简约,稍事修整,打磨精到,不留刀痕。灵芝在古代被视为瑞物。此镇纸应为清代宫廷内文房书案上的常设之具。...

    641 灵芝 镂雕 雕工
  • 匏制莲瓣纹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莲瓣纹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莲瓣纹瓶,清康熙,高13.9厘米,口径4.2 厘米,最大腹径9.5厘米,足径3.9 厘米。瓶直颈,圆鼓腹,圈足,内有铜管从瓶底至口沿,管口外翻微侈。口沿处饰回纹一周。颈下部饰仰莲纹,莲瓣上接卷草纹。腹部上下两端饰对应的变体仰覆莲瓣各一周,中部环饰浅卷草纹组成的如意头纹4个,内分别为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四字。瓶为插花之用,瓶纳一铜管既可约...

    506 莲瓣纹 回纹 卷草纹 卷草 青瓷 莲花尊
  • 文竹刻花鞘象牙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刻花鞘象牙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 刻花鞘象牙刀,清中期,长29.5厘米,宽2厘米。刀鞘长扁体,线条匀美。刀柄及刀鞘为文竹制,并于浅色地上镶贴染色竹簧,构成变体缠枝莲纹,色彩鲜明悦目,花纹之上又施以阴刻,勾勒花筋叶脉,制作精密。柄及鞘之两端镶嵌象牙装饰。刀亦为象牙制,轻巧细薄。鞘上设铁鋄金扣并连缀小环。此刀形制模仿匕首,以象牙与文竹为材质,是裁纸刀中罕见的作品。...

    1313 文竹 刻花 竹簧 缠枝 缠枝莲 阴刻 镶嵌
  • 牙雕黑漆地描花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黑漆地描花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黑漆地描花笔筒,清中期,高13.7厘米,最大径11.5厘米。清宫旧藏。筒身6瓣花式,每一面均微凹入,通体曲线优美。底部6顶角设6矮足。口、足边沿饰变体夔纹,筒身主体纹样则为开光内饰各式折枝 花卉,如牡丹、玉兰、菊花、梅花等,图案黑地白章,效果鲜明强烈。此种工艺制作方法需首先于象牙表面去地浅浮雕纹饰,然后在空地上反复髹黑漆,直到漆面与纹饰高度平齐再加以打磨...

    768 笔筒 夔纹 开光 折枝 花卉 浮雕 阴刻 填漆
  •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 扳指,清乾隆,高2.3厘米,口径2.8-3.1厘米,厚0.2-0.5厘米。扳指犀角制,呈圆柱形。外壁用金银丝上下各嵌双线和山字纹为边饰,双线内嵌变形夔龙纹,夔纹间又以金银丝嵌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识。此扳指雕工精致,镶嵌细密,金银相间,富丽堂皇。扳指作为清代流行的饰物,反映了满族重视骑射的风俗。...

    1711 犀角 夔纹 扳指 镶嵌 夔龙 龙纹 满族
  • 竹雕蟠螭水丞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蟠螭水丞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蟠螭水丞,清中期,高6.5厘米,口径3.3厘米。水丞竹根制,罐式,凸唇,短颈,耸肩,鼓腹,小圈足。罐身浮雕双歧尾蟠螭纹二,曲体回首,姿态相近,头尾相连。其纹古拙,其形特殊,在水丞制品中较为少见。此器配有束腰四足木座。...

    1584 水丞 浮雕 蟠螭纹 螭纹 束腰
  • 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清中期,通高8.2厘米,最大口径10.2厘米。盒以竹根雕制,略呈椭圆形,四出海棠式,分作盖、身两部分。其装饰主要集中在隆起的器盖上,共二层,每层均上刻阳文覆莲瓣纹一周,下镂雕 缠枝花草。器身似盘状,较浅,折沿,敛腹,平底。口边阴刻 回纹,余皆光素,以凸凹棱线为饰。盒配四兽蹄形足,足根阳刻如意云纹。此器器形似乎是仿唐、宋时期的莲花式熏香炉而...

    1029 海棠 镂空 阳文 莲瓣纹 镂雕 缠枝 阴刻 回纹
  •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高24.3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6.4厘米。瓶直口,细颈,凸腹。从颈至身呈六棱式,底为六方圈足。器体丰满,棱线突出,分隔出六面装饰区间,分别在腹部饰团寿纹,于瓶颈下半部、肩部和近底处饰以变体蕉叶纹、连弧纹、仰覆莲瓣纹、蔓草纹等,纹饰多变而规律,与光素的颈部恰成对比,虚实之间意蕴丰富。器身之棱线至器口渐归于圆滑,显现出渐变的外形轮廓线,...

    414 蕉叶纹 莲瓣纹 阴文 缠枝 缠枝莲
  •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清晚期,高10.2厘米,最大底径3.5厘米。以圆雕及镂雕技巧刻画二小童形象,其一立于湖石上,侧身回首,手擎荷花,另一捧盒,足边灵芝丛生。立石上者以一足踏于同伴头顶,颇富童趣。其造型有程式化倾向,头部所占比例较大,手部较面部更长,显得稚拙可爱,而用黑漆点睛则增加了人物的神采。依作品中之人物的形象、道具等,可知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具有鲜明的“和睦长...

    495 和合二仙 圆雕 镂雕 灵芝
  • 李爵禄象牙镂雕套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李爵禄象牙镂雕套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李爵禄象牙镂雕 套盒,清乾隆二十八年,高2.3厘米,长5.3厘米,宽4.2厘米。盒长方形,盖面镂雕十字锦纹,中心雕饰勾连云纹,盒体及盖立壁四面亦镂雕十字锦纹。盒内收贮18个大小不等、形制各异的小盒,皆镂空作各式花纹,纹饰繁复致密,盒面却薄如蝉翼,可见作者技艺之精湛。小盒内或作牙链系花果、动物,或贮微型瓜果、花篮等,各种物件计数十个,形制虽小却栩栩如生。大盒外...

    1786 李爵禄 镂雕 套盒 勾连云纹 镂空 阴刻 小臣 内廷
  •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中期,高8.2厘米,口径14×9.5厘米。此杯以亚洲犀角雕刻而成。角根部呈棕黄色,足部色稍深,并依稀可见犀角的自然纹理,剔透莹润。其形为仿古高足杯,杯口呈椭圆形,杯内弧形线条十分优美,高圈足微外撇。口沿内装饰一周精细的回纹。杯鋬为镂雕的折枝梅,曲折的枝干上绽放着数朵梅花,梅干上又伸出小枝,花蕾簇簇,伸展于杯壁两侧,颇见诗意。外...

    1421 犀角 镂雕 兽面纹 回纹 折枝 浮雕 双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