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4179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图片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底款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简介
黄地粉彩 五蝠捧寿团纹盅,清同治,高3.4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2.6厘米。
盅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红彩楷书“同治年制”4字款。外壁为黄地金彩篆书团“寿”字,间折枝桃、“卍”字符纹,团“寿”及“卍”字符纹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5只蝙蝠环绕其周,以蓝彩描金绘制,口沿饰金彩。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五蝠
五蝠,即五福。明朝刘三吾等奉敕撰《书传会选》卷四云:五福者,“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注云:“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故寿先之,富者有廪禄也,康宁者无患难也,修好德者乐其道也,考终命者顺其正也。以王道言之,寿者尊贤养老也,富者利用厚生也,康宁者老安少怀也,修好德者任贤使能也,考终命者封谥如法送之以礼也,以福之急缓为先后。”五蝠捧寿为古代祝寿的常用题材。
五蝠捧寿
一种装饰图案。在圆形的寿字周围环绕5只蝙蝠,利用蝠与福的谐音,寓吉祥福寿之意。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