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9649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图片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口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局部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简介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清中期,高13.9厘米,口径15.8×10.2厘米。

杯为亚洲犀角制,棕色。根据犀角的天然形状磨口切底,制成撇口缩足的觚形杯。采用镂刻与高浮雕技法,杯身一侧镂雕双树为柄,以西园雅集中的文聚图为题材,画面中山上林木葱茏,奇松、古柏、枫桐满植其间,或斜插或倒悬,或直耸或相拥,穿插掩映。山间溪流蜿蜒,小桥凌空平驾,景色清幽。16个人物分为8组,或坐卧饮酒,或站立相迎,或聚合谈论,或吟诗作画,奋笔疾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西园雅集”指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等16位文人的一次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明清画家和雕刻家喜爱并经常采用的题材。这件雅集图犀角杯将16人不同的神情姿态表现得音貌毕现,是犀角雕刻的精品之一。


相关知识科普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雅集

指文人雅士吟诗作画、议论学问以及休闲娱乐的集会。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次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熙宁时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对王安石所行新政有异见,上书神宗,遂被贬谪黄州。元祐间复起用,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绍圣四年(1097年),党争又起,再谪惠州、儋州,后遇赦北返,病殁常州,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雅健,风格独具。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书法,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家数。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工画竹,学文同,为湖州竹派之一。能作枯木、怪石、佛像,出笔奇古。论画力主“神似”,并提倡“士夫画”,强调诗画一律,为古代文人画先驱。传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传世绘画有《古木怪石图》卷、《枯木竹石图》卷(与文同《墨竹图》卷合装),现藏上海博物馆。著有《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等。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迴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相关文章

  • 文竹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方笔筒,高15厘米,口、足边长12厘米。清宫旧藏。笔筒近似立方体,壁稍厚,浅方足,内外均贴饰浅色竹黄,作并排竹竿纹。其纹饰简单,却耐人寻味。竹节以几何化的“∽”纹表示,各根竹竿的节数不等,“∽”纹的方向呈规律性的变化,错落有致,形成节奏感与动态感,加之修胎讲究,竹节处均微微突起,竹节间则稍稍低凹,起伏均匀,令竹黄不显轻薄,增添了立体感。此笔筒竹黄片粘贴紧...

    557 文竹 笔筒 竹簧
  • 犀角雕瘿瘤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瘿瘤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瘿瘤纹杯,清,高7.4厘米,口径12.6厘米-8.7厘米,足径4.3厘米-3.9厘米。杯广口,细腰,敛底,口沿略近椭圆,并不规则,流部稍抬高。杯整体造型及装饰如截断的老树桩。口内一周磨平,至与流相对的尾部则阳起成凸棱线。杯壁似树干中空后的皮层,以浅浮雕为主要技法刻划瘿瘤的罅隙瘢痕为装饰,颇为独特。外壁大部分光素,仅于局部浮雕若干小瘤凸,一侧有剥裂的老皮...

    1027 犀角 浮雕 瘿木
  •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清,高13.7厘米,口径最大9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天然卷书式,截面近乎“凹”字形,左右对称,曲线流转,于选材上煞费周章。器口沿镶嵌 文竹一周,颜色和谐,过渡自然。底部保留原有竹节之横膈,略加修饰,风格朴素,非人工雕凿可得。笔筒外壁以留青法表现柳荫洗马情景。画面于弧突部分如画卷般徐徐铺展,柳树旁,溪岸上,三匹健马,或立,或卧,神态生动,...

    490 留青 笔筒 镶嵌 文竹 青筠 透视 阴刻 浮雕
  • 玳瑁描金漆竹鹤图葵花式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玳瑁描金漆竹鹤图葵花式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玳瑁 描金漆竹鹤图葵花式盘,高2厘米,口径20.4厘米。清宫旧藏。盘圆形,花口,曲线柔美,器壁轻薄透明。盘内用金漆点缀黑、红二色,绘溪岸边,数茎幽篁下,两只仙鹤悠然觅食。用漆如驾驭水墨,随物象流转,准确到位,某些局部甚至尤有过之,如鹤身、竹竿漆层较厚,并用细笔勾描,富有立体效果。金漆与玳瑁颜色和谐,加之材质本身的黑色纹理,似晕色般,增添了些许朦胧的美感。此器...

    438 玳瑁 描金 金漆
  • 犀角雕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纹杯,清,高12.8厘米,口径14×8.1厘米,足距8.2×7.5厘米。杯仿古代青铜爵形。作者将犀角尖部锯开,分出三足,经加热使之外撇。杯口呈长椭圆形,两端上翘,口沿阴刻 雷纹。外壁饰菊纹锦地,并在杯身上镂雕三条蟠螭。一条尾分双叉,躬身昂首,于右侧镂刻成杯柄。正背两面各有一条浮雕的蟠螭,口衔灵芝向杯口攀爬,灵芝上伸出杯口成为两只镂空的朝天耳。杯口内还...

    1061 犀角 螭纹 广角 阴刻 雷纹 浮雕 灵芝 镂空
  • 文竹刻花鞘象牙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刻花鞘象牙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 刻花鞘象牙刀,清中期,长29.5厘米,宽2厘米。刀鞘长扁体,线条匀美。刀柄及刀鞘为文竹制,并于浅色地上镶贴染色竹簧,构成变体缠枝莲纹,色彩鲜明悦目,花纹之上又施以阴刻,勾勒花筋叶脉,制作精密。柄及鞘之两端镶嵌象牙装饰。刀亦为象牙制,轻巧细薄。鞘上设铁鋄金扣并连缀小环。此刀形制模仿匕首,以象牙与文竹为材质,是裁纸刀中罕见的作品。...

    1313 文竹 刻花 竹簧 缠枝 缠枝莲 阴刻 镶嵌
  • 吴之璠款竹雕老人题壁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老人题壁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老人题壁图臂搁,清,吴之璠款,长21.5厘米,宽6.4厘米,厚1.2厘米。臂搁长形,覆瓦式,四足。正面去地浅浮雕峭壁苍松,一老者宽袍大袖,扬首伸臂,手拈笔管,似正于石壁上题字,其背后石台摆放着书卷砚墨。山石皆成方块,人物面部朦胧,纹饰刻画极简,线条甚为浅淡,别是一番风韵。器背面阴刻“吴之璠制”行书款识。...

    1212 臂搁 吴之璠 浮雕 阴刻
  • 竹雕留青人物楼阁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人物楼阁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人物楼阁图笔筒,清,高11厘米,口最大径6.5厘米。清宫旧藏。笔筒略呈椭圆形,器表以留青法刻画台阁一角,栏板旁一华服老者乘于马上,背后立一掌扇侍者,二人目光皆投向另一捧剑的侍者。台阁大部为巉岩松柏所掩,远处云烟缭绕中尚有画栋飞甍、楼台望柱隐约浮现。此作留青技法纯熟,青筠似水墨般渲染泼洒。如云雾以阴刻勾勒,用青筠沿竹表皮纵向的肌理留出参差的边缘,营造出...

    1932 留青 笔筒 望柱 青筠 渲染 阴刻
  • 竹雕留青诗文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诗文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诗文臂搁,清,长27.5厘米,宽6.1厘米。清宫旧藏。臂搁长条形,呈覆瓦式。其上以留青法雕刻阳文唐代诗人王贞白、蒋防等人诗五首:“雨露及万物”五言律诗一首,“丽日催迟景”五言排律一首,“碧水澄潭映远空”、“翠辇红旗出帝京”、“渭水自萦秦塞曲”七言律诗三首[ 建议注释里添加五首诗的作者及诗题。],各首诗起首处都与上首诗有一字大小间隔。于尺寸之地纳文字6...

    1580 留青 臂搁 雨露及万物 丽日催迟景 碧水澄潭映远空 翠辇红旗出帝京 渭水自萦秦塞曲
  • 镂雕花木老人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镂雕花木老人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镂雕花木老人犀角槎杯,清。犀角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盛放在犀角杯中的酒或水能吸取犀角本身的药性,起到凉血解毒的作用,因而其雕刻品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故而清代臣工竭力搜求,以之进献皇帝。此件应是纪昀进献。据清宫进单记载:“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二十日,纪昀进旧犀角望仙槎一件”。...

    993 镂雕 犀角 角本 纪昀
  • 填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盒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填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盒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填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盒,漆盒整体为菊瓣式,鼓腹,圈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盖,下部为器身,由子母口分出器身和器盖。内里整体髹黑色漆,外部髤枣红色漆地。采用填漆戗金技法,雕刻不留空地,浑然一体,其纹样细如毫发,流畅自然。漆盒盖面装饰云龙戏珠纹,纹饰正中装饰一条张口睁目,须发张然的五爪团龙,四周是四条云龙,在云海中追逐嬉戏。器盖等分为十六瓣,每瓣上均饰云龙戏珠...

    731 填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盒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乔林款竹根雕兰亭修禊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乔林款竹根雕兰亭修禊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乔林款竹根雕刻兰亭修禊图笔筒,清,高9.6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4.5厘米。筒式,口部略大而底微敛。口边雕云纹,其下纹饰层层下剔,成去地高浮雕效果,构图繁复,景物密集,人小如粒,几无隙地。茂林修竹,水流映带,亭榭游廊,均交代清晰。六十余人物三五成组,布于建筑内、崖岸上,错落有致,不失规律。其眉目、服饰、动作等,依约可辨,细节刻画颇见巧思。至于松、竹叶大于...

    1687 笔筒 浮雕 阴刻 钱大昕
  •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 圆雕 李铁拐像,通高35.7厘米。此像立姿,肩系葫芦,身着破衣,围百结叶裙,瘦骨嶙峋,虬髯连鬓,赤双足,一腿跛起,一腿直立,右腋下架有一拐,左臂抬起,手捏一只蜘蛛,在后衣裙下方刻有阴纹“至正二年制”隶书款。至正二年,即1342年。李铁拐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元代以后,对八仙的各种传说愈趋离奇,以八仙为题材的各种雕刻在工艺美术创作中也十分众多。这种绕腰...

    1409 黄杨木 圆雕 李铁拐 八仙 络腋 罗汉
  • 黄振效款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振效款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振效款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清乾隆,黄振效制,高12厘米,口径9.7厘米。筒外壁高浮雕柳溪渔乐图。画面中山上杂树成荫,山下溪流湍急,人物或停舟小憩,或聚坐树下,表现出渔家闲乐的太平景象。山壁一侧刻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网得鱼虾足酒钱,醉来蓑笠伴身眠。漫言泛宅曾无定,一曲渔歌傲葛天。又“宸”、“翰”二印及“乾隆戊午(1738年)长至月小臣黄振效恭制”款。  这件...

    1466 笔筒 黄振效 浮雕 小臣 松针 刻工
  •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明代,高12.7厘米,底径16.1厘米。清宫旧藏。此像以圆雕技法刻成,分底座与罗汉两部分。作者将一大节竹筒从中间截去一部分,留下底节和部分中节,刻成一棵松树和盘石座。座下奇石叠错,座上独松依石耸立,苍古遒劲,有如伞盖。树下座上,作者把一块竹根圆雕成一尊罗汉。罗汉庞目深眉,朵颐丰颡,双耳垂肩,左手撑地,右手抚膝,手中持一串念珠,袒肩露腹,盘膝...

    600 罗汉 圆雕 念珠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