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嫦娥玉兔菱花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嫦娥玉兔菱花镜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嫦娥玉兔菱花镜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0950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嫦娥玉兔菱花镜❖图片

嫦娥玉兔菱花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嫦娥玉兔菱花镜❖简介

嫦娥玉兔菱花镜,唐,直径19.1厘米。

镜为八瓣菱花形,伏兽。铜镜背面是一幅月宫图。钮右上方饰一株桂树,枝繁茂;嫦娥身姿飘逸,一手托,一手托幅,上有“大吉”二字。镜钮下方有一潭池水,左侧玉兔正持杵捣药,池水右边为一跳跃的蟾蜍。镜边缘饰蝴蝶、花朵及云纹。整个纹饰突出了月宫的主题,且构图十分新颖。

此件为章乃器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玉兔

《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辞·董逃行》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哆长跪捣虾蟆丸。”晋傅云《拟天问》(《太平御览》卷四引)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傅云《歌词》(《初学记》卷二九引)云:“兔捣药月间安足道!……。”故世以玉兔为月之代词。

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

桂树

《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树。”同书卷四引《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是月桂之说,自汉晋以来即已有之,至唐人小说,又有吴刚伐桂之说。

矛带有锋刃的两翼称“叶”。

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水器,多与匜、盉配合使用。其用法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宴飨前后行之,也称“沃盥之礼”。此盘形体颇大,也可作盛水之用。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战国时逐渐消失。

相关文章

  • 龙耳方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方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方壶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79.2厘米,口纵18.8厘米,口横22.7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 侈口,长颈,龙形双耳,垂腹,方圈足,虎形器座。口上有中空冠盖,四壁镂空蟠虺纹。器身装饰蕉叶纹,腹部四壁起脊,上部装饰蟠虺纹,下部素面无纹。 该壶整体造型魁伟气派,为春秋青铜器之精品。龙、虎形象生动怪异,颈部双龙耳曲身卷尾作回首状,足...

    1913 青铜器 龙耳方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素面铜钫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素面铜钫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汉口径12.5厘米,高49厘米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933 青铜器 素面铜钫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淊御史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淊御史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淊御史罍,高33.3厘米,宽36厘米,重9.9kg。此罍平沿,斜肩,肩上有兽首衔环双耳,腹斜收。颈饰窃曲纹,肩饰涡纹间变体夔龙纹,腹饰蕉叶对夔纹。罍口内有铭文5行19字:淊御史作尊罍。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记淊地的御史自做此罍,祈望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此罍。...

    350 窃曲纹 涡纹 夔龙 龙纹
  •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清雍正,高5.1厘米,口径13.5厘米。清宫旧藏。铜炉簋形,直口,颈略收,鼓腹下垂,腹圜收,圈足。双耳为抽象的蚰龙造型。皮壳颜色均匀漂亮。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此炉造型虽然是宣铜器中最为常见者,但又显出与众不同。除皮壳手感细糯外,其款识为正宗的铸款,笔画转折分明,细挺匀整,布局法度谨严,可作为判断雍正宣铜器铸款的参考...

    1712 阳文
  • 鎏金錾花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鎏金錾花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鎏金 錾花 爵,清中期,高10.7厘米,最宽9.1厘米。爵圆体,宽流,宽尾,口上有双立柱,三足。通体鎏金。腹部两面雕饰梅花阳纹,流、尾部均阴刻花枝纹。此铜爵仿商周时期的青铜爵而作,但又有所变化。商周时期的爵形体相对较大,为槽状长流,尾部尖翘,口上有伞形柱,而此爵形体轻巧,口部呈元宝状。此外,鎏金工艺出现于东周时期,因此在商周青铜爵中不可能看到鎏金装饰,梅花纹...

    1251 鎏金 錾花 阴刻 刻花
  • 蟠虺纹『0023』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0023』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 『0023』,高32.5厘米,口径24.6厘米,重7.08kg。『0023』(音灵)大口外侈,有一周平边,颈大而短,广肩,上饰双兽耳,耳上套环,大腹,平底。以蟠虺纹为主题纹饰。...

    1100 蟠虺纹
  • 有钩矛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有钩矛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有钩矛,春秋后期,长23厘米,宽9.4厘米,重240g。矛窄长无叶,骹呈锐管状,一侧伸出有刃的弯钩。矛是直刺兵器,此矛同时带有刃弯钩,使之能刺能钩,提高了杀伤力。但是使用钩的时候,其反向作用力易使矛头脱落。此类钩矛在后世发现极少。...

    315
  • 铜冲耳乳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冲耳乳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冲耳 乳足炉,清嘉庆,高18厘米,口径22.5厘米,足高3.2厘米,耳高5厘米。清宫旧藏。铜炉圆鼎式,直口,收颈,鼓腹,腹圜收,三乳足渐起自器外底,口沿上左右各立一冲天耳。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明宣德年制”。附黄条:“嘉庆四年正月初六日收梁进忠交古铜炉一件。”原配铜座。黄条即过去宫廷里系在器物上的黄色纸条,通常记载该物件的来源、安置地点等,往往...

    1618 冲耳 乳足 阳文
  • 扬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扬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扬簋,高18.7厘米,宽21.6厘米,重4kg。簋弇口,圆鼓腹,圈足下有三屈折状短足,二附耳各衔套环,器盖已失。器腹饰瓦棱纹,颈上与圈足各有一道窃曲纹,圈足上与短足对应处各铸一浮雕兽头。簋内底铸有铭文10行107字:唯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在周康宫。旦,格大室,即位。『0051』徒单伯内佑扬。王呼内史史先册命扬。王若曰:“扬,作『0051』工。官『0051』量...

    1901 窃曲纹 浮雕 司徒 司工 驻跸
  • 矢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矢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矢壶,通高34.6厘米,宽24.5厘米,重6.49kg。壶扁圆体,侈口,束颈,双贯耳,鼓腹下垂,圈足。从口沿至足部共有6层纹饰,一、三、五层饰兽面纹,二、四、六层饰夔纹,双耳饰兽面纹。通体以雷纹作地纹,整体纹饰细密华丽。壶内底铸铭文“矢”字,“矢”为做器者的族名。...

    956 兽面纹 夔纹 雷纹 地纹
  • 蟠螭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螭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螭纹 鼎,战国后期,通高21.5厘米,宽27.5厘米,重4.63kg。鼎形体较圆,有盖,大腹,双附耳,底承以三蹄形足。腹饰蟠螭纹二周,盖上有三伏牺形饰,另饰有蟠螭纹三周,耳两侧饰鸟纹。...

    1619 蟠螭纹 螭纹 三伏牺
  •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清乾隆,通高55.8厘米,口径7.3厘米。清宫旧藏。此投壶为乾隆帝御用器。头部饰两道回纹,周围附4个小耳,耳部也饰两道回纹。壶颈为节竹样式,中间刻篆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两端对称,别致优雅。壶肩部为连珠纹。壶身主体无纹饰,淡雅自然,两端配饰蕉叶纹,喻富贵高洁之意。壶身两边各有龙头手柄一个,不仅使壶本身更加美观,且使其更有生活气息。壶底部为如意云纹,寄托...

    1718 回纹 蕉叶纹
  • 史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鼎,商,通高18厘米,宽15.5厘米。侈口,折沿,口沿上有双立耳。深腹,腹下有三柱足。口沿下饰夔纹一周,以云雷纹为地。...

    1850
  • 饕餮纹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饕餮纹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约公前17世纪——前11世纪)       通长17厘米 宽15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人民公园出土        钺前有弧形刀,两角外侈,身内缩,平肩,内扁宽,肩下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钺中部铸一饕餮,双耳外耸,圆目突起,镂空的大嘴中兽牙交错,甚为狞厉。...

    902 青铜器 饕餮纹钺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镂空铜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镂空铜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镂空铜俎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22厘米,长35.5厘米,宽21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俎面呈长方形,中部略窄切下凹,其下焊接四个凹槽形扁足。俎面与足均有矩尺形镂孔,其间填饰蟠虺纹与云雷纹,面上还有一周窃曲纹。 俎,是古代进餐时切肉的案子。鸿门宴中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言。目前发掘及传世的青铜俎极为少见。铜俎器身布满玲珑剔透的...

    275 青铜器 镂空铜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