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3142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图片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征羌国丞”铜印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征羌国丞”铜印印面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征羌国丞”铜印钤本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简介

铜瓦纽“征羌国丞”印,印面2.2×2.2厘米,通高1.7厘米。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征羌国丞”四字。

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相关知识科普


征羌

侯国名。《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下:“征羌,侯国。”《集解》引钱大昕曰:“本汝南之当乡,光武封来歙于此。”《后汉书·来歙传》载:建武十一年,“赐策曰: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珑羌,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使太中大夫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以歙有平羌陇之功,故改汝南之当乡县为征羌国焉”。

相关文章

  • 铜柱钮“首领”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首领”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首领”印,西夏,印面5.5×5.5厘米,通高5.3厘米。印铜铸,柱钮,印文为西夏文字体,白文,释为“首领”。印背以西夏文刻款“首领 正德二年”。西夏统治政权分两个机构:宋制职官与党项职官,西夏官印文字始终如一采用的是西夏文字。西夏官印形制特殊,方印圆角,印文基本以对称形式排列,两字者上下对应,四字者均分,六字者左右两列对分。印字结构是经过改造的篆文,...

    719 西夏 西夏文
  • 铜柄钮“秦成阶文等第弎指挥诸军都虞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秦成阶文等第弎指挥诸军都虞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秦成阶文等第弎指挥诸军都虞侯印”,五代,印面6.4×5.8厘米,通高4.1厘米。印铜铸,柄钮,印文似唐印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印背以楷书体刻款“秦成阶文等州第三指挥诸军都虞候”。“第弎”为指挥的编号。印文“秦成阶文”实即四州的省文,此四州位于陇西南北一线,为边陲要地。此印从印文的前称看应是五代时期秦、成、阶、文四州第弎指挥中掌管诸军军法的都虞侯之印...

    528 指挥 军都
  • 兔纹印押 -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每片高21.9厘米,宽10厘米碧玉质,共4片,双面阴刻填金楷书,第一片正中隶书“雅正希音”四字,册文为董诰敬书乾隆帝御制《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和《再题朱载堉乐律全书》。乾隆帝在文中表示,赞同朱载堉历代雅乐追求古琴一弦一音的中和之声、力辟繁音悦耳之俗调的观点,翻悔昨日之非。...

    37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龙纽“武功十全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龙纽“武功十全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龙纽“武功十全之宝”,清乾隆,高9.6厘米,方12.9厘米。清宫旧藏。碧玉,印四周有乾隆帝御制“十全之宝说”。...

    101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柱钮“辽州之契”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辽州之契”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辽州之契”印,明崇祯,印面8.4×8.4厘米,通高11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楷书刻款“辽州之契。癸未年十二月 日造。天字二百五十一号”。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后,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西安定国号“大顺”,建国后各项制度逐渐完备,其官制仿效明代官制。李自成为避其父名“印家”之讳,其政权印信不称“印”...

    1408 辽州 阳文 李自成
  •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明,白文印印面2.8×2.7厘米,通高3.4厘米。朱文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1厘米。清宫旧藏。“安武君”玉印有两方。其中白文印青玉质地,辟邪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右上起顺读“安武君”三字。印钮为神兽辟邪,瞠目呲口,踞地扭身,动感强烈,印材色青有斑。另一方朱文玉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印身琢有美丽的勾...

    1658 辟邪 勾莲 勾莲纹 封君 赵高 本纪
  • 铜柄钮“鹰坊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鹰坊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鹰坊之印”,金,印面6.3×6.3厘米,通高6.5厘米。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为金政权官印。中国古代皇室贵族历来喜欢赛马走狗、放鹰狩猎之类的活动,唐代对猛禽的管理分类很细,设置有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和狗坊,以供皇帝狩猎活动之用。到了辽、金时期,仍袭唐制设置鹰坊,一方面北方盛产各类猛禽,游猎民族素好鹰猎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战事...

    599 鹰坊 官署印
  • 鸡血石“怡情悦性”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鸡血石“怡情悦性”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怡情悦性”印,清晚期,鸡血石质,随形光素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8厘米见方,通高5.8厘米。边款“臣吴永恭制”。慈禧太后所用闲章。从边款可知此印为吴永刻制进呈之物。吴永,浙江吴兴人,同治四年(1865)生,童年时家道殷实,先后就读于刘复初、郭绍先、郭嵩焘等名师。“涉猎经史之余,工绘事,通音律,摹刻汉印,古茂有致,雅俊称于时”,曾“鬻书画镌刻以自给”。光绪二...

    825 鸡血石 知府
  • 田黄石“三希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三希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三希堂”印,清嘉庆,田黄石质,光素随形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3厘米,长4.2厘米,通高8.5厘米。三希堂在养心殿西暖阁西次间,是清宫著名的古代艺术品收藏地。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中国书法史上的稀世珍宝,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至乾隆初年为内府所收藏。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帝特别在养心殿西暖阁专辟一小室珍藏这三件法...

    1120 三希堂 三希 田黄石 养心殿 暖阁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
  • 燕国铜鼻钮“外司炉鍴”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燕国铜鼻钮“外司炉鍴”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外司炉鍴”鉨,战国·燕,鉨面5.1×1.4厘米,通高9.5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外司『0542』”,即外司炉,是掌管铸造的职官。“炉”字与燕国货币明刀铭文“外炉”之“炉”字相同。“鍴”读为“瑞”,《周礼·春官·典瑞》中郑玄注:“瑞,节信也。”《说文》则释:“卩(节),瑞信也。”这种战国时期长柄长条形的官鉨目前...

    57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印面见方12.7厘米,通高10.1厘米。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阳文篆书,宝玺外配一紫檀木匣。此宝著录于乾隆《宝薮》中。乾隆帝信奉儒家礼乐教化理念,高度重视稽考古制、制礼作乐,改革完善了有清一代的国家礼乐制度,为其后历代皇帝所遵循。此玺正表征着乾隆帝孜孜以求礼乐完备的志向和实践。...

    194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乐琴书以消忧”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琴书以消忧”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印面见方3.7厘米,通高7.1厘米。青田石质,方形印面,阳文“乐琴书以消忧”印文,边款刻“既望日偶作于修竹山房。乐琴书以消忧。文彭”。乾隆帝对此印颇为欣赏,为之赋诗数首,并添配了精致的紫檀木匣。匣上镌刻其中一首:“冻石年陈如汉玉,琴书足以乐消忧。当年五柳先生者,抑埴曾经识此不。”诗中表达了乾隆帝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弹琴读书自娱的赞赏。...

    51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赵国铜鼻钮“榆平发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赵国铜鼻钮“榆平发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榆平发弩”鉨,战国·赵,印面1.5×1.5厘米,通高1.2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左上起顺读。弩本为古代射击用兵器,鉨文中以发弩作为职官名。战国时期各国即以强弓硬弩为主战利器。齐魏马陵之战中,齐将孙膑伏兵于马陵道,以弩射兵为先导,万弩齐发,使魏军遭受毁灭性打击。魏国大将庞涓自刎,齐军大胜,这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弩射兵的最早...

    1748 榆平
  •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戊辰翰林”寿山石章,清,印面2.1x2.1cm,高3.9cm寿山石质,印随形,雕山水树木纹,方形印面,白文“戊辰翰林”印文。此印为清代金石收藏家陈介祺自用印之一。戊辰年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陈介祺之父陈官俊于该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陈官俊深受道光帝赏识,恩礼始终不衰。...

    8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