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左侧)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左侧)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3853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左侧)❖图片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左侧)❖简介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左侧),东汉,高118厘米,宽49厘米。

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合为一对门扉,此居左。画面上部有一只朱雀,振翅翘尾,抬足昂立。下部有一铺首,额似山形,瞋目露齿,张口衔环。


相关知识科普


铺首

衔接门环的底座式装置。多为金属制,故又称“金铺”、“铜蠡”。以兽面衔环状为主,亦称“兽环”,还有龟、蟾等多种形式,取其吉祥祛邪的象征意义。铺首作为装饰,在商周时已见于铜器之上,可能尚早于用以为门饰。

相关文章

  • 青龙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画像石,隋,高84厘米,长104厘米。青龙形象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是远古人类崇拜的主要神祇之一。古代神人如祝融、颛顼、黄帝多乘龙而行。此画像石青龙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前爪向前腾跃,后爪用力蹬踏,足下有祥云。御龙之人,头戴高帽,面庞清瘦,身穿宽袖大衣,飘带在双肩处缠绕后向上飞扬。双手一持缰绳,一持便面。画像石采用浮雕方法,形体有飞动之...

    1634 颛顼 黄帝 麒麟 鱼尾 浮雕
  • 武士图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武士图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武士图砖,唐,高36.8厘米,宽25.5厘米。武士左手持盾牌上举,右手握刀,头戴盔,身穿甲,下着束腿裤,赤足,呈跪姿。湖北省武昌唐墓出土。武士常用的装备是剑和铠甲。剑是可斩可刺的兵器,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行格斗。铠甲则专门用于防身。唐代的铠甲有铁质、铜质,有的铜铁合用,有的涂以金银。...

    22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常聪造铜鎏金观世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常聪造铜鎏金观世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观世音像,隋开皇三年(583年)常聪造,高18.5㎝。菩萨头微前倾,戴花蔓冠,宝缯垂肩。眼细长,高鼻梁,面容端庄慈祥。脑后有插榫,原应有项光已失。右手曲肘上扬,掌心朝外持杨柳枝,故又称杨柳枝观世音菩萨像,左手下垂提净瓶。菩萨颈佩项圈,身挂璎珞。披帛跨肩,一端由左肩绕腹缠右臂垂下,另一端从右肩绕膝缠左臂垂下。下身著长裙,裙腰外翻,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圆台上...

    474 鎏金 菩萨 宝缯 杨柳枝观世音 净瓶 璎珞 披帛 跣足
  •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东汉,高113.5厘米,宽38厘米。画面分三格。右上部为端坐的牛头东王公,下面为九尾狐、神兽;中间为一笼袖站立之人;下部为一辆行驶的轺车,前面一御者,后面坐一头戴高冠的官人。左边栏装饰连续的卷草纹。根据史料的记载及画像石资料,当时的车马出行有一定的制度。一般由主车、导从组成。车马导从的数量随其身份的高低而有所不同,身份愈高,导从愈多。...

    1503 卷草纹 卷草
  • 陶彩绘持笙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笙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笙女俑,唐,高35厘米,宽8厘米。陶俑梳双螺髻,内穿襦衫,外披帔帛,下穿拖地长裙。站立,双手持笙演奏。笙为簧管乐器,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分组成。簧片以竹、铜为主。笙管长短不一,上端开音窗,下端开按孔,下端嵌接木质笙角以装簧片,并插入斗子内。斗子用匏、木或铜制成,连有吹口,吹口有圆形、方形等多种形制。簧管自13至19根不等。演奏时手按指孔,吹吸振动簧...

    785 唐玄宗
  • 三彩骑马狩猎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骑马狩猎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骑马狩猎俑,高43厘米。三彩马以褐色为主基调,足直立,微微前倾。骑马者尖鼻深目,颧骨突出,两鬓长髯,唇留八字须。其头罩黑色幞头,身著绿色翻领窄袖袍,足登乌皮靴,双手作持缰之态,双目凝视前方,似在寻找猎物,马鞍背后蹲坐一犬。唐朝统治者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性喜狩猎,并以善猎为荣。狩猎不仅是其生活习俗的客观反映,也从一个侧面映衬出唐人自强、自信之心态。...

    371 幞头
  •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高56厘米 宽23厘米。 罗汉光头,长眉粗浓,眉角下垂至面颊之侧,双耳下垂,几近肩部。身穿袈裟,半跏趺坐。下为山形座,座正面中央阴刻 发愿文:“广州弟子主座雕罗汉堂,丙丘僧追荐亡妣郑十三娘生界,舍入南华永充供养。丁亥庆赞记。” “丙丘”应是“比丘”的误刻。此像外表有涂朱、施金、贴纸、油墨等多种装饰,是不同时期的孑遗...

    728 罗汉 半跏趺坐 阴刻 发愿文 主座
  •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残高27厘米。佛头已失,身穿垂领式袈裟,衣纹皆双阴线刻,起伏自然,线条流畅,下摆处叠褶,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两侧龙树、胁侍与须弥座上的供养人残缺。基座上刻有化生童子、博山炉、狮子、力士(金刚)。基座背后刻发愿文:“天保六年正月廿三日,上曲阳县人李神景兄弟等仰为皇帝陛下、亡父母敬造白玉无量寿像一区(躯)并二菩萨,...

    260 结跏趺坐 须弥座 龙树 胁侍 供养人 基座 博山炉 发愿文
  •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金,高165厘米,宽55厘米。菩萨头挽发髻,戴宝冠,冠中立宝瓶。面庞丰满,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裸露上身,佩项饰。帔帛挎肩,缠绕方法非常复杂,其一端从左肩垂至右胯,从背后绕回左肩,再垂至胸前与前股帔帛纽结后分开,垂至左胯上折,缠左臂下垂至足侧;另外一端覆右肩直接从体侧垂下。下著长裙,跣足而立。...

    846 贴金 菩萨 跣足
  •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唐开元二年(714年),高133厘米,宽55厘米。 天王头顶有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睛圆睁,张嘴。右臂上扬握拳,拳中空,原应持有武器等物。左手叉腰,身穿明光甲,套护项,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双腿踏在小鬼之上,小鬼下为山形座。河南洛阳戴令言墓出土。...

    1675 开元 明光甲 戴令言
  • 陶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女立俑,汉,高52厘米。灰陶,表面残留白色陶衣。女俑目视前方,头发中分,背后挽坠马髻,五官纤细,身着三层交领右衽曲裾长裙,腰部细线刻出腰带。底面可见歧头履的鞋底和曳地的裤腿。双手举至面前,一手空心握拳,一手掌心朝前张开,原手中应握有东西。身体扁平,面容写实,造型生动。...

    3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黄釉吹排箫女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釉吹排箫女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釉吹排箫女陶俑,高10.8厘米。女俑通体施黄釉,泥质白胎。其头梳高髻,两肩袴披帛,下着裥裙,半跪半坐,探颈扬首,胸部微含,神情专注,双手捧排箫作吹奏状。这件女俑与常见的作规矩表演的伎乐俑不同,制作者刻意表现出女俑轻松随意的姿态,不似表演,如若自娱。唐朝妇女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繁荣的经济为多姿多彩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件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妇...

    434 黄釉 排箫 高髻 披帛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31厘米,长25厘米,宽8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又称“彩兔”,基本都是泥塑彩绘而成。此兔儿爷以文官形象出现,头戴官帽,身着官服,手持捣药杵,一手托住官带,侧身骑在梅花鹿上,神情憨态可掬。兔儿爷端坐在梅花鹿上,因“鹿”与“禄”谐音,借指“俸禄”,进而引申为官职,表达了人们期盼官运亨通的意愿。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

    318 玉兔
  • 李户生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户生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户生造石双思惟像,隋开皇八年(588年),残高26.2厘米。透雕双思惟菩萨双弟子四身像,思惟菩萨姿势相对。左思惟菩萨上半身缺失。右思惟头戴三叶宝珠冠,宝缯披在肩两侧。戴桃尖项圈,袒上身,下着裙贴体,无衣纹。披帛绕到上臂内侧垂下曳地,一直延伸到台面前沿。外侧腿半跏,内侧腿踏在小覆莲台上,赤足。内侧手抚足踝,外侧手支颐。圆柱形束帛座,无纹。思惟菩萨外侧残存小圆...

    618 透雕 思惟菩萨 菩萨 宝缯 披帛 基座 浮雕 博山炉
  • 泥塑雍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雍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雍正像,清,高32厘米。此像与清宫收藏的雍正画像极为神似,面颊清癯,头戴盘龙结秋帽,头后梳辫,白面朱唇,身穿石青云纹对襟长袍,衣纹简练流畅,足登朝靴。此尊彩塑雍正像原藏在清代敬奉祖先图像的景山寿皇殿,这里还珍藏着雍正帝其它御用器物,由此可知清代皇室对此像十分重视。此像是养心殿造办处从苏州召募的捏像人捏制的,得到皇家承认,才流传至今,是难得的塑真艺术品。...

    1945 对襟 景山 养心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