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 |
时代 | |
门类 | 音乐戏曲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1663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图片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简介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清康熙,身长132.5厘米,两袖通长235厘米,下摆宽102 厘米。
帔直领,对襟,阔袖。面料以直经纱为绣地,按纹样数纱孔,用短串(二丝串)针法纳绣。绣地为深蓝色,其上纳绣方棋格纹,棋格纹上分布朵花、折枝小花、夔龙纹、蝴蝶纹等。在上述纹样组成的地纹上纳绣12团博古纹及其它花纹,其中包括炉、瓶、盒、高足盘、折枝牡丹、柿子纹、大叶纹、石竹花、折枝莲花、海棠花、佛手、蕉叶、灵芝、孔雀羽等纹饰。此帔的仿古纹样效果逼真,设色丰富,计有白、桔黄、杏黄、黄绿、艾绿、草绿、深绿、粉红、杏红、浅雪灰、棕、蓝、月白、绛等色,鲜而不艳。图案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密而不繁,为康熙时期纳纱绣中之珍品。
相关知识科普
纳纱
亦称“戳纱”或“纳绣”,刺绣针法的一种。用素纱作地子,有规律地按纱孔行针刺绣,或垂直,或斜向,针路规整匀齐,有强烈的织纹感和装饰效果。
博古纹
以多种古代器物如古铜器、古玉器、古瓷器等为图形作装饰的纹样叫博古纹。
对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短串
明清时期京绣、苏绣常用的针法之一。短串包括“一丝串”和“二丝串”两种。按纱孔格数起落针,隔两根纬者叫“二丝串”,隔一根纬者叫“一丝串”,两种相结合者叫“长短串”。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夔龙
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地纹
主体纹饰周围的细小纹饰,视之如主体纹饰饰于其上。地纹通常有雷纹、回纹等。
海棠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佛手
亦称佛手柑。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果实冬季成熟,鲜黄色,分裂如掌。原产亚洲,我国南方有栽培。花、果可供欣赏,并可入药。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