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澄泥风字砚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澄泥风字砚 |
时代 | |
门类 | 文房用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3520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澄泥风字砚❖图片
澄泥风字砚
澄泥风字砚
澄泥风字砚砚面
澄泥风字砚砚背
澄泥风字砚砚背铭文
澄泥风字砚❖简介
澄泥风字砚,明,长26.5厘米,宽17.3厘米,高2.5厘米。
砚澄泥质,鳝鱼黄色,略具“风”字造型。砚背刻阴文草书题铭:“太守清贫不画绢,孙翁拟持蜀麻面。象气时之升与石,千年高节今如见。”款署“洪武庚申孟夏晦前一日”、“南宫里人 宋克”,左下方镌“龚”字篆印。
此砚铭文为明初宋克所作,其内容说明是为友人孙翁而题,孙翁乃此砚主人,其人生平不详。
相关知识科普
鳝鱼黄
又称鳝鱼皮,为黄、绿相间而偏黄的结晶釉。其形成机理是釉中的铁、镁与硅酸化合而产生结晶,以其色如鳝鱼皮而得名,俗称“鳝鱼黄”。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乾隆时期产品为多,是这两朝的官窑制品,故这类器物的器底刻有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款。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南宫里人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长洲人,家南宫里。工草隶,以善书名天下。洪武初征为侍书,出任凤翔府同知。
南宫
宫名。《史记·吕不韦列传》:“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史记集解》:“徐广曰:入南宫。”《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洛阳南宫。”《史记正义》云:“秦时已有南、北宫。”
宋克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长洲(今苏州市)人,家南宫里。少任侠,学剑走马,结客饮博。壮年学兵法,欲追随豪杰之士有所作为。时张士诚据吴,宋克度其必无所成,故虽罗致而不就。杜门谢客,专意翰墨,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洪武初,征为侍书,出为凤翔府同知。擅长真、草书,师法钟繇、王羲之,尤工章草,沿袭赵孟頫、邓文原余绪,风格古雅劲健,自成面目。时与宋璲、宋广并称“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