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沈周溪山晚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沈周溪山晚照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沈周溪山晚照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9801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沈周溪山晚照图轴❖图片

沈周溪山晚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溪山晚照图轴❖简介

《溪山晚照图》轴,明,沈周绘,纸本,墨笔,纵159厘米,横32.8厘米。

图绘夏日溪山晚照之情景。画面上端有题跋曰:“夕阳照溪柳,斜光散浮金。风从东面至,泠然当我襟。田稚颇长茂,水渠尚清深。游鱼溯流波,什五相浮沉。倚杖甫观物,适兹行乐心。行乐不能已,逍遥成短吟。文美赵君别一载,再会方暑赫赫,晚凉为作溪山晚照图,仍即景成此诗,消遣半日之闲耳。乙巳岁六月五日,沈周。”“乙巳岁”乃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沈周时年59岁。下钤“启南” 朱文印、“石田”白文印。诗前钤“白石翁”白文印。其后文徵明题诗曰:“石翁胸次王摩诘,到处云山放杖行。白发门人今老矣,却看遗墨感平生。徵明奉题。”下钤“文仲子”、“文徵明印” 白文印二方,诗前有“玉兰堂” 白文印。

图中上部远景绘崇山高瀑,下部近景为陂陀疏树,中段有溪水相隔。山石均为淡墨中锋用笔,浓墨点苔,长条而带波折的皴法系从披麻皴中演化而来,山石在墨笔的皴染下呈现出一定的体积感。该图三段式的构图、枯淡的笔墨和淡雅冷峻的意境都有倪瓒遗韵。

该图另钤有“天水郡图书印”朱文印、“天泉阁”朱文印等鉴藏印多方。


相关知识科普


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摩诘

摩诘,即唐代画家、诗人王维(701--761年)之字。因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他画山水能吸收众家之妙,有接近李思训的青绿山水,也有“踪似吴生(道子)而风致标格特出”的山水松石。其水墨画尤为人称许,与张璪、项容等同为早期水墨画家。王维亦能画人物及佛像。明代董其昌创立“南北宗论”时,把王维推为南宗之祖。

披麻皴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倪瓒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幼霞,别号云林子等,无锡(今属江苏省)人。家境豪富,筑“云林堂”、“清閟阁”,工诗文,善画山水、竹石,长于书法,谙熟音律。中年以后,既信奉道教,又崇尚佛学,他在诗中自述:“嗟余百岁强半过,欲借玄窗学静禅”。到了晚年,索性卖去田宅,疏散财产,弃家遁迹,“扁舟蓑笠,往来湖泖间”,过着“不事富贵事作诗”的超然于物外的隐逸生活,思想愈加空寂。其山水宗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笔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画树木兼师李成。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画风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影响颇大。书法从古隶入手,又以“二王”为宗。后人把他和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元四家”。

相关文章

  • 王原祁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王原祁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扇页,清,王原祁绘,纸本,设色,纵17.2厘米,横50.2厘米。扇页有自题:“臣王原祁恭画。”钤“臣原祁”朱、白文印。图绘茂盛的树木、简约的草舍和由众多小石块叠加的山石,这些都是王原祁惯绘的题材。它们构成典雅清幽的自然环境,是文人画家所追求的理想生存之所。山石的石面以润笔皴擦,并且以墨和绿色点苔,苔点大小间杂,聚散相生,与小笔触点染的树叶相呼应,于...

    1981 王原祁
  • 齐白石加官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齐白石加官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加官图》轴,近现代,齐白石绘,纸本设色,纵113.5厘米,横 48.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本幅作者自题:“加官,尚谦女弟子属,九十一岁白石”,钤“白石”(朱文),“悔乌堂”(朱文)印。从题款可知,此画作于1951年,受画人为尚谦,即高尚谦。她1951年拜齐白石为师,为齐白石晚年的得意女弟子,时常陪伴于白石老人左右,多有作品获赠。此幅画鸡冠花和雄鸡,这是晚清和民国时期非常流...

    1433 加官 齐白石
  •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拄笏拜梅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35.3厘米,横39.3厘米。自题:“拄笏拜梅花。癸亥长夏修水陈衡恪师曾。”钤“师曾”、“陈朽”、“师子独行”印。“癸亥”指民国十二年(1923年)。图中以墨笔圈花法画梅花,画石则全用浅绛色。梅与石相互衬托,使梅花的峭拔与石块的朴拙对比得格外鲜明。构图别出新意,行笔颇见力度。...

    396 拄笏 陈师曾
  • 倪元璐仿米芾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倪元璐仿米芾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仿米芾山水图扇页,明,倪元璐绘,金笺墨笔,纵17.8厘米,横52.8厘米。此扇系倪元璐为好友瞿式耜所作。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号稼轩,江苏常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江西永丰知县、户科给事中。甲申(1644)后,他先后效力于南明弘光(1644—1645)、永历(1646—1662)政权,是当时著名的抗清将领。清顺治八年(1650...

    1536 米芾 倪元璐 瞿式耜 南明 董其昌 南宫
  • 余穉端阳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余穉端阳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端阳景图》轴,清,余穉绘,绢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8.8厘米。款署:“臣余穉恭画。” 钤“臣余穉”朱白文方印、“恭画”朱文方印。本图通过对动植物的刻画来表现端阳时节大地回暖的情景。在日丽水暖的郊外,牡丹花、野菊花等植物竞相绽放,青蛙、蟾蜍和蜻蜓等动物在春光中跳跃、飞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欢欣景象。此图是作者任职宫廷期间所作,线条工细、匀整、流畅,设色...

    1162 朱白文
  • 溪山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溪山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溪山水阁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4.7厘米。本幅款署“李嵩”为后添款。收藏印有“陆氏水村”、“无逸斋”、“宣统御览之宝”3方。《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此幅绘溪水寒林,峭壁危岩,远山空濛,白云缭绕,溪前敞榭虽只以粗笔界尺寥寥勾出,但造型准确,结构清晰。近景徒手意笔写板桥,颇有野趣。榭中人物凭栏远眺,于湖光山色映衬下,画面清秀明净而略显空寂。...

    1117 李嵩 石渠宝笈 界尺 斧劈皴 马远 册页
  • 陈师曾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84.8厘米,横33.3厘米。 画幅上方自题:“巨然马鞍山色图。凤洲先生属画,师曾恪。”钤“师曾”、“朽者”、“义宁衡恪章”印,画面右下钤“一笑而已”。 此图仿宋代山水名家巨然笔法绘山峦沟壑,江水房舍。墨色较干,作淡设色,滋润典雅,意境清新恬淡,是典型的文人山水画之作。陈师曾画山水通常很少用皴笔,此图...

    1598 陈师曾 巨然 披麻皴
  • 沙馥芭蕉仕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沙馥芭蕉仕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芭蕉仕女图》轴,清,沙馥绘,纸本,设色,纵92厘米,横31厘米。自题:“美人言语巧唤作醉酴醿,七芗先生本。甲午菊秋沙馥临于粟庵。”下钤“山春所作”印。甲午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此幅是作者仿改琦笔意创作的写意仕女画。图绘女子手持花枝立于芭蕉树前闻香自醉的仪态风情。其高耸的发髻先以浓淡墨反复晕染,然后以重墨绘出根根发丝,线与面结合的绘画技法显现出女子头...

    364 仕女 沙馥 改琦
  • 吴昌硕玉兰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昌硕玉兰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玉兰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74.8厘米,横47.5厘米。图绘玉兰花依石而开的景致。白描的玉兰与墨染的山石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相互依托,虚实相生。兰、石以金石篆籀的笔法入画,浑厚老辣的笔墨融入简率疏野的写意花鸟画格之中,营造出“豪放而馨香”的绮丽效果,与图中苍劲有力的书法相映生辉。此幅当属诗书画有机结合的佳作。款署 :“木笔年年纪岁华,昌硕。...

    1483 吴昌硕 白描
  • 乾隆帝写字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帝写字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帝写字像》轴,清,绢本,设色,纵100.2厘米,横95.7厘米。本幅无款识、印章。图绘乾隆皇帝在书房内的情景。室内,乾隆帝身着汉服,一手拈须,一手执笔,似在沉思。窗外,有“君子”之谓的梅与竹沐浴于春风中,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们既扩展了画面空间,又为雅致的书斋平添了几分清幽与高逸。乾隆帝按照宫中的规制自6岁起便接受启蒙教育,从此勤于吟诗诵文,孜孜不倦,最终...

    1076 郎世宁 金廷标
  • 华喦钟馗秤鬼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喦钟馗秤鬼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钟馗秤鬼图》轴,清乾隆,华喦绘,纸本,设色,纵137厘米,横66.8厘米。图绘钟馗秤鬼的故事,钟馗气质儒雅刚正,被绑缚称量的小鬼则丑陋惊恐,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以正压邪的主旨。场景中所绘人物皆刻画细腻,面部神情尤为精致,极好地表现了正、邪人物不同的心理特征。此图笔墨苍秀,气韵生动,当为华喦晚年人物画佳作。按《梦溪笔谈》所载,唐明皇李隆基一日入梦,梦中...

    1030 华喦 吴道子
  • 吕纪桂菊山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吕纪桂菊山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桂菊山禽图》轴,明,吕纪作,绢本,设色,纵192厘米,横107厘米。 此图为工笔重彩花鸟与写意树石相结合的作品。所绘主体花鸟:绶带鸟、八哥、桂花、秋菊,均属于祥瑞、珍贵之物,寓有富贵长寿和君子节操含意,内容明显地反映了皇家的艺术和审美旨趣。画面的物象既真实地展现了生物的自然本性,也形象地表达了内涵的寓意。桂树干粗叶茂,枝头繁花如锦,黄色金桂似散出阵阵幽香;...

    1465 吕纪 八哥 桂花 秋菊 桂树 黄家富贵 院体 兼工带写
  • 垂柳飞絮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垂柳飞絮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垂柳飞絮图》页,南宋,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26.4厘米。本幅无款。钤“墨林秘玩”、“项子京家珍藏”、“项元汴印”、“神品”等鉴藏印4方。图绘新绿垂柳四枝,袅袅生姿,柳絮似雪飞舞,透露无限春意。画中柳枝用中锋一笔画出;柳叶用细笔勾勒,并填以汁绿;柳絮用白粉信笔点之。全图用笔工整,赋色淡雅。构图疏密得体。上方垂下的柳枝与右侧伸出的柳枝将画面分割成形状...

    630 项子京 项元汴 太上皇 皇帝之宝 八徵耄念之宝 内府 石渠宝笈续编 石渠宝笈
  • 李嵩花篮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李嵩花篮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花篮图》页,南宋,李嵩绘,绢本,设色,纵19.1厘米,横26.5厘米。画幅的左下角有款识:“李嵩画”。鉴藏印钤 “项子京家珍藏”。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了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繁花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关注亦油然绢上。画幅虽然不大,但是描绘细腻具体,...

    1401 李嵩 项子京 画院
  • 赵之谦古柏灵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赵之谦古柏灵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古柏灵芝图》轴,清,赵之谦绘,纸本,设色,纵140.8厘米,横37.8厘米。图绘一株参天的柏树,粗壮的树干久经岁月的磨难,疤痕累累。交叠成荫的叶片郁郁葱葱,春意盎然,古柏因此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柏树下低矮的灵芝茁壮而富有生气,颇有“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闱”之神采。此图以刚劲有力的书法技法绘枝干,并以焦墨皴擦勾勒,生动地表现出古树的伟岸。叶片和树下的青草...

    770 灵芝 赵之谦 恽寿平 没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