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90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图片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心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底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简介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元,高4.5厘米,口径2.6厘米,足距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水丞敛口,鼓腹,下承以三足。胎体较薄,内外施白釉,釉色莹白。

定窑瓷器以精湛的工艺和优美的装饰带动众多瓷窑烧造风格相似的产品。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证明,今日的河北、河南、四川、江西等地窑场在宋、金、元时期均曾烧造过与定窑风格相似的产品。其影响不仅表现在造型和纹样上,在薄胎器成型、覆烧法推广、煤燃料利用等技术方面,更有开创之举,推动了当时制瓷业的进步。


相关知识科普


磁州窑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以瓷枕颇为著名,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水丞

水丞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器形大多口底相若,扁腹。两晋时期烧制的青釉水丞有蛙式者。唐代越窑烧制青釉水丞,有蛙、蟾蜍式。长沙窑则烧制釉下彩及三彩水丞。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各式水丞,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天蓝釉、粉青釉、红釉、仿官、仿哥釉等品种。除瓷制外,还有玉制水丞、料器水丞。

覆烧

瓷器装烧方法之一。将器物口沿向下覆置于支圈组合窑具内。用覆烧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克服了器物容易变形的弱点。但由于覆烧出现了芒口(口沿无釉),所以文献中有定窑“白瓷有芒不堪用”的记载。为了弥补芒口这个缺陷,遂在芒口处镶金、银、铜质的边圈。据《吴越备史》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水晶玛瑙宝装器皿二十事。”此处之“金装定器”,即指这类镶金口的定窑瓷器。

相关文章

  • 青花蓝查体出戟法轮罐之盖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蓝查体出戟法轮罐之盖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蓝查体 梵文 出戟 法轮罐之盖,明宣德,高6.5厘米,面径20.5厘米,底径21.5厘米。盖面饰4朵云纹,间以5个蓝查体梵文,是佛教种子字。盖之外壁饰海水纹,盖内顶面环围九9枚莲瓣纹,每瓣之上各书一蓝查体文字,中央双线圈内从左至右篆书“大德吉祥场”五字。此应为宣德青花出戟法轮罐之盖,罐身已失。此物是景德镇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

    485 青花 蓝查体 梵文 出戟 法轮 种子字 莲瓣纹 大德吉祥场
  • 乾隆款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清乾隆,高24.6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8.2厘米。瓶撇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圈足。因形如灯笼,故称“灯笼瓶”。瓶内壁施,外壁锦地上错落有致地描绘莲花、牡丹、月季等纹饰。外底施松石绿釉,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灯笼瓶的造型源于明初,清乾隆以后颇为流行。...

    732 粉彩 折枝 松石绿釉 锦地 青花
  • 白地墨彩花卉纹带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墨彩花卉纹带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墨彩花卉纹带奁花盆,清光绪,盆高12厘米,口径18.4厘米,足径9.5厘米;奁高4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11.4厘米。花盆撇口,深腹,下承3足。盆奁折沿,直壁,圈足。器里光素无纹,口沿蓝彩饰回纹一周,外壁墨彩绘花卉图。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旁钤红彩椭圆形闲章款,内书“天地一家春”5字红彩篆书款。故宫传世品中写有大雅斋款识的器物造型丰富,...

    1355 花卉 花盆 回纹 大雅斋 闲章 委角
  • 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清道光,通高8.1厘米,口径10.7厘米,足径4.2厘米。清宫旧藏。碗附伞形盖,盖顶置环形抓纽。内施白釉,外壁及盖面均以珊瑚红地拔白兰草、梅花纹装饰。圈足、抓纽内均施白釉,均署有矾红彩楷体“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款。此盖碗造型规整,红彩匀净呈珊瑚红色。白色的梅树和兰草图案在珊瑚红地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1739 珊瑚 矾红
  •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 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清乾隆,高75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4厘米。瓶撇口、束颈、颈上饰一对螭耳、折肩、腹渐敛、圈足。瓶内施淡绿釉。外颈部饰淡绿地粉彩缠枝花纹,间绘蝙蝠衔 “寿”字、“卍”字纹带,并分别以云头纹、变形莲瓣纹为上下边饰。螭耳上饰青花点珠纹。肩饰粉地粉彩回纹一周。腹部的主题纹饰为白地粉彩婴戏纹,描绘了在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洞石...

    1181 粉彩 婴戏纹 缠枝 莲瓣纹 青花 回纹 花卉 折枝
  •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万寿无疆纹奓斗,清同治,高8.8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5.1厘米。    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秀丽小巧。内施白釉,外黄釉色地上,上下各有4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万” 、“寿” 、“无” 、“疆”4字,周围衬粉彩装饰,近底处绘江崖海水纹。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此器造型小巧规整,纹饰吉祥喜庆,是同治时期御...

    276 粉彩 万寿无疆 奓斗 黄釉 开光 描金 弦纹 御窑厂
  • 白地素三彩缠枝莲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素三彩缠枝莲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莲纹瓶,明嘉靖,高63.4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17.8厘米。 瓶口微撇,口缘镶铜,溜肩,鼓腹,腹以下收敛,圈足。外壁白釉地素三彩装饰。近口沿处绘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纹,近足处绘。所施色彩有孔雀绿、黄、紫、草绿等。素底无釉。无款识。瓶身秀美,纹饰的华贵为素雅的色彩掩藏,具有内敛之美。...

    1760 素三彩 缠枝 缠枝莲 卷草纹 卷草
  •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 划花 双系罐,西汉,高31.5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16.5厘米。罐口平沿,无颈,溜肩,鼓腹,胫部渐收,平底微内凹。肩上对称置长方耳并套活环。外壁施青釉至腹。腹部凸弦纹带内刻凤鸟纹。双耳刻划兽面纹。此罐器形饱满,线条流畅,是西汉原始青瓷的代表作。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

    1999 青釉 划花 双系 弦纹 兽面纹 青瓷 原始青瓷 印纹硬陶
  • 邢窑白釉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小壶,唐,高10.5厘米,口径2.5厘米,足径5.3厘米。壶敛口,短颈,圆腹,圈足。肩一侧有短流,对应一侧有壶柄,柄上端饰装饰结。此壶造型小巧,釉质白润,是河北邢窑唐代的产品。唐代,邢窑是北方的著名瓷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黄釉、黑釉、三彩品种。其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而且远销世界各地。邢窑遗址位于唐代河北邢州境内,中心窑场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从窑...

    1512 邢窑 白瓷 黄釉
  • 粉彩花卉团龙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卉团龙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花卉 团龙纹盖盒,清光绪,通高7.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9.3厘米。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光素无纹饰。盒外壁通体青花加粉彩装饰。盒盖和盒腹部均描绘4组花卉纹,分别是水仙、桃花、藤萝、牡丹。盒顶中心以青花描绘团状云龙纹,外围矾红彩单线圆圈。口沿及圈足外墙均以青花和矾红彩描绘相间排列的双回纹。盒内釉面泛波浪纹,外壁及圈足内釉...

    1351 粉彩 花卉 团龙纹 龙纹 青花 矾红 回纹
  • 胭脂水釉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胭脂水釉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胭脂水釉小碗,高4.8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3.6厘米。瓶撇口,弧壁,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体极薄,造型曲线十分优美。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胭脂红釉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朝烧造最为精致,乾隆朝之后直到晚清釉色渐趋逊色。此碗制作过程是先烧出精致的白瓷小碗,然后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浆均匀地喷射其上,再入低温小炉在80...

    971 胭脂水釉 青花 白瓷 喷釉
  • 五彩雉鸡牡丹图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雉鸡牡丹图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牡丹图瓶,清康熙,高45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4厘米。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壁均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绘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图,图中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

    1342 五彩 锦鸡 弦纹 花卉 青花 康熙五彩
  • 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 折枝牡丹纹花口盘,高8.6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22.1厘米。盘菱花形口折沿,瓣形的弧壁与花口对应,圈足呈梯形,细砂底,泛火石红色。盘胎体厚重。图案采用釉里红线绘装饰技法,颜色鲜亮。盘心为主题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盘心与内壁转折处绘两两对称的花卉图案,装饰繁缛,勾绘娴熟。明洪武釉里红器装饰以植物题材为主,其植物种类之繁多,内容之新奇,是以前各时期所...

    1130 釉里红 折枝 火石红 火石 花卉
  •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罗汉图钟,高19.6厘米,足径14.5厘米。钟为铜钟式,顶置双头龙纽。器里白釉无纹饰,器外通体以青花为饰,钟顶部和近口沿处各绘一周青花缠枝花纹,腹部绘十八罗汉图,肩部环刻阴文“大明天启元年孟夏月造”铭。明天启朝历时仅7年,传世品数量极少,此件带有明确纪年款的青花钟实属罕见珍品。此钟形制系模仿周代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青铜钟。其造型秀丽,线条圆滑流畅,龙头钮设...

    1781 青花 罗汉 缠枝 花卉 十八罗汉 阴文 淡描青花 法器
  • 白釉粮食加工作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粮食加工作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执铲俑高23厘米,持箕俑高16厘米,磨高14厘米,碾径15.5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此套粮食加工作坊由磨、碾、执铲与执箕女俑组成,呈现当时粮食加工的场景。其中磨、碾、铲、箕与现在的工具无异,唯俑的装束时代特点甚浓,盘髻插梳,窄袖长裙高束胸际。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

    1350 瓷器 白釉粮食加工作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