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霓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生涯长达70年,一般分为3个时期。四五十岁为早期,六七十岁为中期,八九十岁为晚期,尤以中期以后成就最高。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擅长红花墨叶的浓色花卉及纯水墨绘成的小动物。画家始终以一颗童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因而创造了自己天真烂漫的艺术风格。
紫藤是齐白石最擅长的题材之一,《蜜蜂与紫藤》中,他先以篆书的笔法画藤,盘屈如虬龙,贯穿于整个画面。粗藤中侧锋并用,细藤则全用中锋。在藤条表现上密而不结,疏而不散,似乱非乱,然后再绘花叶,用色彩加以渲染。上部疏处,他用细致的笔触点画出一只神态活泼的小蜜蜂,那扇动的翅膀,仿佛使人感受到它在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气与活力。画作笔墨清新,色彩鲜明,造型简练质朴,阔笔写意花卉和毫微毕现的草虫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画面上,显得那样协调统一。
《棕榈小鸡》表现的是粗阔的棕榈树下,3只可爱的小鸡在觅食。画家通过十分细致的观察,用寥寥数笔把小鸡觅食时专注的神情描绘得活灵活现,给画面赋予非常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情趣,引起读者许多美好的联想。小鸡羽毛以水墨圆点表现,突出毛绒感,与棕皮表现的质感对应。棕叶则多以渴笔中锋画出,叶心用水墨渲染,突出一种变化。画作对于生活场景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充分体现“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以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理论。画幅右侧题“任斋先生雅嘱齐白石”,下钤“齐大”朱文印一方。创作年代不详,然从笔墨特点看,仍属于中期作品。
与花鸟画相比,人物画在造型上难度更大,需要有极强的绘画能力,才能使人物形象准确生动,人物的气质、性格、神态等才能有所体现。齐白石早年“描容”(肖像画)的经历,使他在人物画方面也能得心应手。
《人物图》描绘北方深秋,树木凋零,一身着裘衣的猎者,左手持弓箭,右手捋须,侧身仰望天空飞过的大雁,若有所思。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绘猎者的面容形象,以赭色层层渲染人物的裘袍来体现厚重、温暖的质感,再用浅浅的灰蓝色渲染天地。通过色彩的明暗和轻重来烘托绘画主体,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冷暖色的对比,黑白相衬,笔墨上的粗豪和工致相对照。右侧两行长题与左侧树木对映,使画面达到平衡,构图简练而意境深远,这种形式在齐白石的人物画中是不多见的。题款为“代之仁弟最知余画,有知之恩,同居燕京已越五年,画此聊已答其意,时庚午秋九月,七十老人齐璜点灯并记”。
由此可见,齐白石的画,在题材上多是出于对生活的感悟,章法处理上也是信手绘出。在造型上坚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信念,将似与不似糅于一起,形成对照,讲求笔情、墨韵。在齐白石笔下,花鸟草虫不仅在形象上巧妙、真实,而且生意盎然,具有勃然生机和朝气。他的画平易近人,朴实可爱,在情感上和现代人生活更为贴近,更易为大家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