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农民画的乡土之根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笨笨 点击 :

农民画让许多农民画家放下裤脚走出田野来到大城市,完成了向知识分子的转型。但乡土才是农民画发根的土壤,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画的乡土之根如今还在吗?

在陕西省西安市化觉巷32平方米的“乡村画廊”里,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农民画,从秋天的田野到冬日的院落,散发着八百里秦川的泥土芳香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都是陕西户县农民画,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注重色彩的效果,追求强烈的直观感觉,反映了民间原生态的生活样貌,洋溢着浓郁的陕西农村生活气息。半个多世纪以来,户县农民画不仅在全国各类农民画展中频繁获奖,而且被海内外众多游客及博物馆珍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画被边缘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艺术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但农民画兴起时的生产环境和现在很不一样,如今的农村多是留守妇女和儿童,许多农民也不再种地,既不算商人,也不算打工者,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没有了五六十年代质朴的情感。农村生活环境如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只能大量复制从前的画作。

现在,很多地方将农民画视为有特色的文化名片或旅游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能不能卖出去”已经成为判断农民画好坏的标准,这从根本上失去了艺术的独特品格,自然也少了农民画的艺术价值。此外,人才不济,青黄不接,也影响着农民画的发展。

很多人质疑,现在的农民画家是否依然保持乡土之根。但不得不承认,还是有许多人对农民画保持着农民式的坚守,内心也迷惑,但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在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眼中,中国农民画有着欢快的色彩和简单的构图,非常容易理解。画中的景象都是中国的农村生活,很吸引人,原来中国农民也有艺术家。

其实,农民画的重要特质就是原汁原味,失去了这个,它的生命也会枯竭。如今,这种艺术价值被很多外国人接受和欣赏。而农民画反倒在中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袁进华消失的天空谁想把画画坏?我想,每个画家都想把画画好。时常看到画家工作室中废纸堆里有一些半成品,有的翻出来看看还不错,但画家却觉得实在不行,可见,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不达标准的,就是真的把画给画坏了,也绝不想示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不同的场合与背景下,可以阐释为不同的理解。以“坏”字而论,“坏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更多的...

    98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图文]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图文]

    如果,不,我们还是使用“假如”这个字眼好。因为这与“假设”更直接些。假如一个人没学过怎样使用毛笔,自然他就更不会国画实际操作的技法了。但如果他买来国画的有关技法书籍来大看一番或十番百番的,请问,这时他再将他满脑子的玄的观念使用在国画创作中,能行吗?结果这就不用我来说了。此时不行的原因是因为他根本没法实际去操作!因为使用毛笔不单是在理论上明白,实际操作...

    155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周丽萱:艺术贵在真诚[图文]
    周丽萱:艺术贵在真诚[图文]

    周丽萱2003年作品《梦》布面油画130*93cm2012年北京匡时春节拍卖会成交价格126,500CNY周丽萱笔者注意到国内为数不多的靠“硬功夫”进行创作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艺术道路的选择和对古典主义油画中女性形象的看法无疑是研究女性主义退潮后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道路的很好个案。周丽萱出生于东北辽宁,白山黑水给了这位北方姑娘吃苦耐劳的天性。在早年,周丽萱曾经以画画为生...

    11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不能为开心服务[图文]
    艺术不能为开心服务[图文]

    严培明《蒙娜丽莎的葬礼》布面油画严培明工作室供图2012年底,艺术家严培明的新作《龙》和《长城》分别在龙美术馆的开幕展与昊美术馆的展览中亮相。长期生活在法国,很少在国内现身的严培明,在位于上海莫干山的工作室,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一向以黑白为创作主色调的严培明表示,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东西不需要他去表达,画画是让自己反思,而不是让大家开心。>>谈新作希望《长...

    139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纪清远:还原人物的文化精神[图文]
    纪清远:还原人物的文化精神[图文]

    纪清远记者梁毅实习生贺芳芳人物名片纪清远,1954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献县。毕业于首都师大美术系。现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纪晓岚研究会顾问。20世纪70年代初,向国画大师蒋兆和学习中国画。通过长期的摸索,在水墨人物方面有所建树。纪清远最近在画一张大画。为纪念北京建都860周年,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组织了一项主题为《建都北京》的重大...

    77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最后的晚餐》去年十月,曾梵志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上图)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1.6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世界最贵新纪录,这给了2008年后由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跌落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注射了一针莫名的兴奋剂。当代艺术的门道和玄妙让很多圈外人无法参透。是谁决定了好和坏?又是谁操纵着巨额资金的走向?芬兰导演米迦•马迪拉(MikaMattila)一直觉得这是个令他琢磨且颇为...

    9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会群的蛋雕艺术[图文]
    刘会群的蛋雕艺术[图文]

    蛋雕刘刘会群蛋雕刘,本名刘会群,号品蛋居主人,中国著名蛋雕艺术大师,现居辽宁省本溪市,中国多种蛋雕艺术形式的开先河者,其工作室品蛋居,为世界鸸鹋蛋雕,鸵鸟蛋雕等精品蛋雕艺术的创作源地。雕刻刀磨出的茧1998年11月28日,随着辽宁电视台国际部《中国辽宁》节目在国内外的播出,本溪的蛋雕大师刘会群,以精湛的蛋雕技艺被国内外蛋雕欣赏者所认识。二十分钟的专题报道中,观众无不为其精彩的蛋雕作品所感染,在...

    6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谈张永华的山水画近作:会通求变[图文]
    谈张永华的山水画近作:会通求变[图文]

    碧山寻旧图2012年138×36cm纸本设色罗世平近年中国画坛出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一些年轻的书家转而作画,而且表现不俗,张永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也许是深受其业师,著名书画家王镛先生的影响,永华在工书之余,兼习山水,一些年下来,积累的画作已近百件之多,既有立轴长卷,也有扇面斗方。画法有工整的细笔,也有恣肆的放笔,格制体式不离传统山水,不少作品还可看到上溯元、明诸家山水的风范,且...

    177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尹吉男:莫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
    尹吉男:莫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

    必须承认,目前我们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市场与学术的网络娱乐化问题。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还没有现在这么突出。由《功甫帖》引发的网络大战,将纸媒也卷入其中。收藏家、学者、鉴定家、投资人、经纪人、爱好者和普通观众都纷纷现身网络。微博和微信成为最快的传播载体。在书画鉴定领域,以前学术和市场泾渭分明,互不相扰。即使像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关于董源《溪岸图》的大型研讨及其辩难也是在学术界内部...

    11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图文]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图文]

    傅中望《TA生活家》杂志编辑/徐彦图/受访者提供作为一个双料艺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科班雕塑专业的傅中望仍旧在坚持自己的雕塑创作。然而在身兼湖北美术馆馆长的同时,傅中望也面临将艺术领域的“专业度”更深入浅出地融合到公共艺术推广的工作中去。2014年,傅中望任职湖北美术馆馆长已步入第七年。然而作为一位雕塑家,傅中望在过去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他的艺术...

    24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这次参加政协会议是作为教育界的代表,他说这一届的政协令他感觉不一样了。关于这次的议题,李象群开玩笑称,其实提案写得还是很温和的,但若是受到重视,他希望能够做些更细致的工作。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问题的产生从上至下都是出于不必要的面子。在提案中,李象群主要关注政府在文化推广工作上的作为,希望政府在对待文化上以一种开放且兼容的姿态,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谈及艺术教育,&ldq...

    7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美术双年展:用今天给明天画像[图文]
    美术双年展:用今天给明天画像[图文]

    图片资料中国艺术界的重要展事之一——“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经过近一个月的展览,即将于22日闭幕。该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参展国家84个,参展作品超过700件,再次引起海内外艺术界的关注和期待。第五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是“未来与现实”(Futur...

    131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吴为山:意象雕塑得益于庖丁解牛[图文]
    吴为山:意象雕塑得益于庖丁解牛[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雕塑大家吴为山称艺术离不开技术——在亚洲雕塑界,吴为山以他融汇东西的意象雕塑不停地开创着一个又一个“首次”。2003年,他那几乎手不盈握的《睡童》,一举夺得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50年展的“攀格林奖”,很快,他成为首位当选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和英国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的亚洲艺术家;2012年,他的《天人合一&md...

    4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家卫理的绿之梦[图文]
    画家卫理的绿之梦[图文]

    吴正荣卫理新出画集《国墨彩云南》(以下简称《国》)是他多年云南之遁的结晶,是他绘画生涯一次质的飞跃,更是他“禅象国墨”理念开始走向成熟的集成。卫理跟人交谈时,总会情不自禁带着楚腔,神情激昂地宣说他这个楚人的滇人情结。那就是不堪现代都市的喧闹嘈杂,使他的画笔无从抒写,国墨无从挥洒。于是,他打点行囊,天南地北,到处寻觅,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后的逃遁——...

    13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文]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文]

    克劳德·莫奈麦田64.60×81.00cm画布油画1881年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造型艺术考察之旅,使我充分体验到现代绘画、雕塑为主的造型艺术日趋多样化。在国内时常听到艺术多元化的说法,其实“多元”的实质并不具备,但“多样”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并不想在二者之间作概念上的讨论,因为“多元”是哲学概念,而&...

    196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