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认识与发现美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骅骅 点击 :

敦煌,这个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因其石窟的雄伟而闻名世界。其中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窟。其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的应该说是壁画了,窟内壁画4.5万平方米,它以中国民族绘画手法为主,使所表现的对象达到神与形的高度统一,充分显示了中古时代中国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才能。

动荡的北朝正处在莫高窟壁画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壁画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粗犷狂放、不守成规、大胆用色、形象怪诞,豪放,其题材也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北朝时期,莫高窟壁画的题材主要是以宣扬舍己救人的佛本生故事为主题的。这类题材在北朝流行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北朝时期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而多灾多难,它通常以佛所曾经历的劫难而最终取得大光明的结局来为世人的现实生活排忧解难,因此才有了充足的流传缘由。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敦煌以西的新疆拜城地区佛教艺术中,本生故事已经成为常见的题材,小乘教派已经流行起来。

莫高窟壁画的题材在不同朝代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对本朝壁画的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从北朝到隋唐其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下面就从构图、色彩等方面对其风格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于构图

平列式布局是壁画中最常用的构图方式之一,它通常用在横向延伸的画面中,这也是中国绘画中极为古老的布局样式,在汉代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擅长表现有时间关系的故事,有主次关系的人物以及罗列的器物场景等,具有一定的次序感。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虽然局部还有一种西域依空间远近定大小的描绘,但在总体上已是一种平列式的叙述性布局了。由于这种构图方式在北朝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它的应用与发展就显得略微逊色。但到隋唐时期却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当窟形发展成厅堂式样之后,窟的两侧壁、窟门的上下部分中的菩萨、供养人、礼佛人、乐人以及一些佛传故事也多用这种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会使观者产生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次序,由于画幅多与视线平齐,也能造成一种使观者感到平等亲切的感觉;另一方面,它对所描绘的题材来讲,也是非常适合的经过选择后才形成的构图方式。在北朝,由于对本生故事的描绘需要,常常采用鸟瞰式构图将不同时空中的情节穿插其中,或将不同的各个小型绘画局部情节穿插安排在主要情节描绘的同一个画面之中,造成一种纷繁而耐人寻味的效果。

隋唐时期,壁画的构图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时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全景式构图,并以此完成了殿堂式建筑中最主要的巨幅壁画的构图模式。这种全景式构图又与其他的构图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效果。从侧壁或墓道中的平列式构图为主的绘画引导到最正中那巨大的全景式构图,不但突出了壁画的政教功能,也使其审美功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充分调动,而主体壁画的四周,又利用错落穿插的方式,增加了对不同内容的表现能力,也增加了壁画的可读行,还调节了壁画的单调性。

关于色彩

由于莫高窟的壁画都是在石窟内,受建筑环境与空间的制约,受洞窟内光线条件的制约,壁画绘制者必须考虑适应这些客观环境的色彩关系。

“装饰色彩结构”作为一种技法,到了北朝已经开始脱离原始稚拙的自然状态,并在匠师们大量的壁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从北朝可以看到那浓烈而又和谐的色彩对比,浑沉而又明亮的色彩调子和丰富而统一的色彩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然而随着绘画的发展,观念在逐步更新,到隋唐时代则以另一种倾向反映出色彩的民族性,并以文人画的画论经验反映出来,如“用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色彩相和”,“若火气炫目,则入恶道矣”,作为当时文人及专业画家的用色经验,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念民族性,即在重色彩的“和谐”反对火气;注重淡雅、秀润,反对艳俗、轻浮;注重色彩沉着,反对浓艳炫目。敦煌莫高窟正是在这种色彩观指导下,表现出色彩审美的高度认识。

北朝处于壁画发展的早期阶段,其色调比较单一,多为土红色的暖色调,结构上多为“对比色调”,到隋唐时期壁画的色调更加多样化,既有“对比色调”又有“类比色调”,还有柔和的“中间色调”,“调和色调”,也有“花调子”、“灰调子”等,并在色调上展现出冷、暖、深、浅、明、暗、浓、淡、强、弱的不同个性,反映出其色调意识越来越强,色调的多样化显示出莫高窟492洞窟的不同色彩效果,打破了色彩类同的单一化。

在绘画技法上,早期是简易的“单线平涂”加“叠染”的方法。线描还处于稚拙而粗犷的状态,到唐朝已是功力深厚的“线描勾勒”法和细腻的“渲染法”相结合,形成“工笔重彩”,具有充分而细致的表现力,作为传统的工笔画技法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后期又被“凹凸法”逐渐被“渲染法”所取代,这种近乎平涂的柔和起伏感与“单线平涂”的表现形式更加和谐统一。“渲染法”的发明不仅用以表现人物的起伏变化,同时广泛运用到衣纹、山水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工笔重彩”的艺术表现力,加上线描技巧的高度讲究,标志着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上和观念上的进化。

关于线条

从早期莫高窟壁画中可以看出,流行于北朝时期的线描多为曹衣描,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法,更是一种外来的造型风格。隋唐时期线描在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又将线条的韵味、柔美与刚挺在意境上加以发展,使绘画更加神入化。此时以兰叶描为主的壁画,其用线突出特点为:随着人物形象的不同而随机应变,线描造型疏密有致,虚实结合,浓淡变化有致,落笔、行笔、收笔都有粗细的变化且有着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韵律,使画面带来了光辉灿烂的效果。

总之,莫高窟壁画风格的演变,不但从各个方面表现出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且对每个朝代的历史更是鲜明的见证。尤其是隋唐的风格更是对后世绘画造型、色彩、构图、用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伟大的创造,曾经推动了当时的文化与思想,而今天它仍给予我们美的享受,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它的艺术价值更值得后人去探索和发现。

相关文章

  •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高居翰本报记者冯智军高居翰,一位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当地时间2月14日下午2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家中去世,享年88岁。这位生于加利福尼亚福特布莱格的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留给世人的是一系列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著作和他的艺术讲座视频。在2013年12月12日的一篇博客中他写道:“并不是我害怕死亡这件事,我害怕的是能力的丧失&mdash...

    156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泽川:中国水墨遇上美国抽象[图文]
    张泽川:中国水墨遇上美国抽象[图文]

    艺术家张泽川先生作画现场中国水墨遇上美国抽象网易艺术:您的抽象水墨也可以称为新水墨吧?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抽象水墨创作的?张泽川:2000年开始的,这种新水墨跟抽象水墨还有一点不太一样,也许新水墨包括抽象水墨,抽象水墨是纯粹的超越具像和意像之外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跟水墨的结合,生成的一种新的画法。张泽川作品网易艺术:是不是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特别能反映当下美国绘画风格的整...

    12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前路漫漫[图文]
    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前路漫漫[图文]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的圆明园文物。本报记者翟群根据中国房地产商黄怒波与挪威KODE博物馆的协议,100多年流散海外、现藏于该博物馆的7根圆明园石柱预计将于今年9月重回故里,届时入藏北京大学博物馆(详见本报2月13日八版)。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了热议:这7件文物应当藏于北大还是回归圆明园原址?这份协议究竟算是购买、赎回还是捐助、自愿偿还?更有人质疑黄怒波炒作。个中缘由还有待公布,但这则有关圆明...

    110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冯梦波:倾心传统不太晚[图文]
    冯梦波:倾心传统不太晚[图文]

    图片资料2012年9月15日,前波画廊的院里人流涌动,冯梦波忙碌地招呼着他的朋友,而各种热闹之外,展厅里的人们在静静观摩冯梦波此次个展——《不太晚》。对于一个在虚拟世界穿梭了20年的艺术家而言,冯梦波这次展览有着别样的意味。锯子做好了,还得用它做桌子关于《不太晚》这个题目的由来,冯梦波说“挺偶然,因为作品中‘晚’字有点多,正好当时我...

    63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写生还原创作真实[图文]
    写生还原创作真实[图文]

    记者:胡兰杰上个月末,在美丽道开幕的冷军个展,除了《小姜》《小唐》两幅超写实油画,其余的都是冷军近年来的画室写生作品。首先不得不肯定冷军的超写实作品一定源于肉眼的真实观察,牛仔裤的每一个细缝,毛衣里的每一个纤维,这些精确到近乎微米的范围就连照相机都很难完成。我相信这与冷军的常年写生练习密切相关。正是写生锻炼了冷军极度敏锐的观察力。这一点从展览中冷军的画室写生系列作品中就能证明。冷军在写生创...

    142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王隽语:闲来无事话夜白[图文]

    赵夜白《文心雕龙》“知音篇”有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句话或许最能传递夜白年纪轻轻便跻身最具潜力青年书画家之列的原因罢。其实,对于夜白的画,出于专业不同使然,我并不能给出太多到位的评价。我心中的夜白印象,并非浮于己之脑际中,亦非溢于其之笔墨间。盖因我通常所能触及的,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体,一份活生生的生命进程,一个真实的夜白。...

    19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蔡国强的精神气质是农民式的,其精神资源大量来自故乡。说蔡国强像农民或者干脆就是个农民,并非对他的污名化。蔡国强是最能理解中国农民、最愿为之代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去年3月,他在中国寻访了9位农民发明家,收购了他们的飞碟、飞机和潜水艇,将其搬进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开幕首展上。都说,城里人往上数三代,都可能是农民。不过,我听过的为农民做的最有力辩护来自艺术家蔡国强,他说:“80年代末我出国时...

    142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今天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实践行为的特定称谓,也不仅仅意味着相关实践的具体产物,在当今社会它也早已不仅仅限于“一门实用型的专业”这样的称谓,作为一个系统科学视野中最具典型性和历史感的内容,设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与其相伴,并对于自身进行着不间断的改造——一个设计词汇逐渐从“想”到“做&rd...

    56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文字从童年的伤口倾泻而出” [图文]
    “文字从童年的伤口倾泻而出” [图文]

    ■“以色列电影第一夫人”阿尔玛戈小说《艾维娅的夏天》出中文版《艾维娅的夏天》中文版书封《艾维娅的夏天》1951年,10岁的女孩艾维娅与她的单亲妈妈亨雅在以色列的一个小村庄里相依为命。亨雅是纳粹集中营的一个幸存者,她被过去的记忆困扰,情绪不稳定,政府也无法帮助她和女儿改善处境。艾维娅一心想找到她的父亲,总觉得刚搬到村中的那个男人就是他父亲,而亨雅知道艾维娅的父亲为什么没有...

    16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专家谈新闻摄影:新闻照片背后的记者思考更关键[图文]
    专家谈新闻摄影:新闻照片背后的记者思考更关键[图文]

    《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组照之一,杨绍明,1988年获得荷赛新闻人物类组照三等奖,成为首位获得荷赛奖的中国摄影师1988年注定成为中国新闻摄影师难以忘怀和新闻摄影史必须记录的一年。这年的1月5日,《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这个展览集中展示了“荷赛”30届(1957-1987)比赛中评出的241幅代表作。这样的展览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以至...

    11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鄂力:篆刻家的方寸之心[图文]
    鄂力:篆刻家的方寸之心[图文]

    鄂力篆刻家的方寸之心“因为喜欢,所以就搞篆刻。”鄂力很坦诚,他小时候画画好,在看画的时候,发现每幅画上都有各具特色的印章,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从开始刻自己的名字,一路刻了下去。谁曾想,这一喜欢就是30多年,一直到今天。从最初的懵懂顽童,到今天成为刻出一片天地的篆刻家。鄂力说,喜欢一样东西最重要,人一辈子能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是不容易的。与吴祖光结下金石情缘19...

    69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图文]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图文]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在“书家”、“画家”遍地的今天,像画家孟宪义这样耐得住寂寞的书画家实为少见,也实在难得。他用30余个春秋锤练笔墨,修心悟道,画作追求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明丽高雅,清彻幽渺,笔墨空灵,构图简约疏朗,阐释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理论和人文思想。求取生动淡雅风作为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的弟子,孟宪义最早接触的绘画形式并非中...

    131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文物和文化不是地产的婢女[图文]
    文物和文化不是地产的婢女[图文]

    玄奘埋骨千年古刹遭拆迁媒体报道,虽然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由于埋葬着大唐高僧玄奘灵骨而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但西安兴教寺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刹正面临被大规模拆迁的噩运。当地政府解释称,这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里的玄奘塔,并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按照申遗方案,兴教寺2/3的建筑将要被拆除。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多为完整的建筑群,丢掉这种完整性,历史文物的价...

    11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遂岩画钟馗:笔下神采源自心底[图文]

    图为著名人物画家遂岩先生近照。祖力航摄影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郝红波实习生虞政)“铺一张纸,一定不要吝啬,你一定要画透,画出劲儿来,情感和力度都体现在这张纸上。一位画家在当代文化中占什么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位真正的画家对当代文化一定要有贡献。”正在北京举办“大道无极--遂岩画展”的著名实力派画家遂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中经书画记者专访时表...

    4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大卫·林奇出生于1946年,早年他在美术学院学习,后在70年代搬去洛杉矶,在那里他以实验性的邪典片《橡皮头》(Eraserhead)开始了电影生涯。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绘画。如今,林奇迎来了他艺术家生涯的一次复兴:在2007年巴黎卡地亚基金会的展览后,他在纽约的Tilton画廊,及洛杉矶KayneGriffinCorcoran画廊的新空间作过多次展览,此外在德国和丹麦也有展出,同时还通...

    196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