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故宫百宝为何不让全国人民来评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水水 点击 :

作者:徐刚

近日,故宫[微博]博物院搞了一个“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评选,最终有115件文物入选,排名榜首的就是堪称故宫镇院之宝的《清明上河图》。评选活动通过故宫职工和志愿者参与,经过专家推荐、候选文物入围和投票等几个阶段,最终推出了这份“百宝”名单。(北京晨报8月6日)

评选故宫“百宝”,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好的创意变成了“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评选,从而使得“故宫百宝”降到了“故宫人百宝”的层次,实在白瞎了这么一个好的创意。

大家都知道故宫里的宝贝多,故宫人知道,全国人民都知道。宝贝当然都是宝贝,可究竟哪些文物最受欢迎,最受喜爱,其实真正有发言权的不是专家教授,不是故宫员工,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当然可以作为一个标签,就好像商场里的店长推荐商品,但是作用也仅限于此。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这其实是一个相当自恋、目光短浅的评选活动。原因很简单,作为故宫的管理者,这种评选其实更像是一场“王婆卖瓜”的游戏,反正都是自己的瓜,想说哪个好就说哪个好。既然是“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当然是故宫人自己说了算。所以,故宫人评选出的“故宫百宝”带有明显的家庭色彩。“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作为故宫的内部活动,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一旦这份故宫“百宝”名单公诸于众,这份名单就不再是“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而是带有某种导向性,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件。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究竟该不该相信故宫人的眼光,换而言之,“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是不是“全国人民最喜爱的文物”?

故宫的文物是故宫人的,但更是全国人民的。既然是要评选故宫“百宝”,那就应该让全国人民都参与进来,选出自己最喜爱的故宫宝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都略显小家子气。作为故宫的管理者,应该将目光放眼于全国的游客,而不是自己手下的张三李四。正是由于思维的局限与胸怀的狭隘,使得“故宫百宝”变成了“故宫人的百宝”。

任何的评选和榜单都带有局限性,但毫无疑问,“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评选狭隘到了极点。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故宫何妨顺势展开一次“全国人民最喜爱的故宫文物”评选?不过前提是,故宫得让全国人民知道自己藏有那些宝贝?可要想做到这一点,故宫恐怕也会有点力不从心。

相关文章

  •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岭南画派值得思考[图文]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岭南画派值得思考[图文]

    刘益谦收藏大鳄刘益谦接受收藏周刊专访,畅言:无论是2013年的《功甫帖》还是2014年的“鸡缸杯”,买家刘益谦注定成为收藏界热衷谈论的对象,前者真假迷雾未散,后者2.8亿港元天价引发世界关注。4月30日,刘益谦应广州美院艺研班邀请,来到广州分享收藏心得。他笑称“2.8亿鸡缸杯虽然贵,但升值并没有自己财富积累快。”他更直指“岭南画派区...

    12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文]

    高居翰本报记者冯智军高居翰,一位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当地时间2月14日下午2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家中去世,享年88岁。这位生于加利福尼亚福特布莱格的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留给世人的是一系列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著作和他的艺术讲座视频。在2013年12月12日的一篇博客中他写道:“并不是我害怕死亡这件事,我害怕的是能力的丧失&mdash...

    157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文]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文]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常见原因摄影不是游戏,“升级”与经验值之间绝不是线性关系。有些人天赋异禀,可能初初拿到相机就能拍出非常精彩的照片,而有的人则不管怎么学习、升级器材最后都达不到所谓“摄影师”的标准,最不幸的是当这些人发现自己能力有限之后会立马“退烧”,浪费了时间和金钱。然而真相往往太过于简单而又残酷,升级的关键其实就在...

    66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冷军:超写实油画的“手艺人”[图文]
    冷军:超写实油画的“手艺人”[图文]

    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冷军的激情不像他在画面中所表现的那样内敛。油画的“质感”和少女肤色中的“光彩”让自谦为的“手艺人”的冷军尤为兴奋,他说跟所有的画种都不一样,油画堪称画中之王!冷军在现场写生冷军认为油画的表现力是其它画种无法比拟的,其珐琅彩般的质地甚至是可以“挖下来”一块做“宝石&rdq...

    10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蔡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图文]
    蔡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图文]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等根本问题。《讲话》的发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创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新纪元,成为中国新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其目的不仅在于重温...

    187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赵夜白在当下环境谈论绘事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可以从具有全国指导价意义的雅昌网上查到一个画家其作品的身价,这种货币化的数字便成为世人了解一个艺术家的起点,而这一起点也正好是艺术的终点。这一终点也启示着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与艺术同样遭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物质压迫,这种压迫的直接表现便是对人文与艺术进行着经济学意义的追求。如果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当前的艺术以及艺术家所遇到的问...

    14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小议周长民的绘画风格:道化万物清风吟[图文]
    小议周长民的绘画风格:道化万物清风吟[图文]

    周长民,笔名“艾木”,1956年生于河北省冀州市。无党派,画家、书法家、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记得在1986年,石家庄市美协主席王生义先生陪我在太行山区写生时,巧遇一群河北师大美术系的师生,其中一位与生义很熟,生义特意向我介绍了一番,知其叫周长民,书法很好,山水画画的不错,后来一直再未谋面。2000年时,在画院与谢永增聊天时,谢永增又与我聊起了周长民,原来他们是77年高考改...

    133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邵亦杨:从绘画到影像[图文]
    邵亦杨:从绘画到影像[图文]

    德国艺术家里希特作品一关于记忆模糊的影像与真实的现实—里希特和它的相片画德国艺术家里希特(GerhardRichter)在当代艺术界享有巨大声誉。当20世纪70年代观念艺术大行其道,绘画濒临死亡时,他为绘画指出了新的出路。相片和相片画是里希特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利用相片做画并不新鲜,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曾借助相片作为创作的辅助工具,尤其是肖像画家。对于很多人而言,相片是记忆的...

    33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曾来德:艺海德林[图文]
    曾来德:艺海德林[图文]

    张德林近影张君德林,皖之来安县人也,来安者,滁州之重镇,文化积淀深厚,为风光秀美、人才辈出之地。德林早年于金陵师事书学名家黄惇先生,慧根早具,壮岁北上京华,广求名师。先入张荣庆先生门下,后又从沈鹏老及予学书,不数年,书艺大进,入选各类重要展览,并留任吾个人书法工作室之助教。德林学书,路径广博,取法正大。由赵字立基,上追二王,并兼采黄山谷之纵肆,参汉隶碑版之厚重宽博。其学习之脉络,不求一点一划...

    61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吴永强(以下简称吴):林先生,我知道您对张大千素有研究,今天...

    11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得其父遗韵 淡泊名利醉心艺业[图文]
    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得其父遗韵 淡泊名利醉心艺业[图文]

    林筱之林筱之作林筱之,原名昌午,生于1928年10月,原籍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林山乡。时居南京中央路119号1单元301室。现居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桥北林散之故居,其父乃书画大师林散之先生。筱之三岁识字,五岁从父学画,得其教导和熏陶,经过七十余年的学习,画临黄子久、渐江、石涛诸家,书学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李北海,于乙瑛、曹全诸碑,均有涉猎,后书风颇似其父,气势平稳,书风秀逸,笔间苦藤,内含灵...

    66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靳尚谊:画家要慢下来静下心做学问
    靳尚谊:画家要慢下来静下心做学问

    上周五,“墨彩情致—两地情中国画、油画大展”在澳门威尼斯人度假酒店开幕,画展由中国画学会和中国油画学会共同主办,是两大协会在澳门的首次聚首,包括刘大为、郭怡孮、张道兴、杜滋龄、靳尚谊、许江、全山石等内地名家的120幅作品集体亮相澳门,掀起一股中国艺术风。翻开中国美术史,澳门曾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首站。16世纪下半叶,西方传教士在澳门将油画传入中国...

    188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小山:新文人画标签是强加在朱新建头上[图文]
    李小山:新文人画标签是强加在朱新建头上[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1953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质奖;作品《除三害》获全国少儿图画优秀奖。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与鲁西西》的人物造型,动画片《选美记》的造型设计获上海美术电影厂优秀奖及金鸡奖提名。曾赴比利时、法国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

    7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道法天成,复返自然——记书法家朱非[图文]
    道法天成,复返自然——记书法家朱非[图文]

    朱非先生他自幼爱好书法,临池不辍,楷学欧,行学二王、赵,隶则慕王福厂。留连传统,追求秀美流畅、神韵俱足、点划精到的功力。至今书法技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偶尔一次,《书法导报》总编姜寿田的来电,说吴汉东向报社推荐了他。要他立即用电子邮件发一些作品过去。《书法导报》竟用整整四个专版作了介绍,而且总编姜寿田亲自为他写评论。这并不让人惊奇早在他题写“古越龙山酒楼”牌匾,一次全...

    23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文]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文]

    邵大箴先生在纪念齐白石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纪念齐白石,首先要回忆一下齐白石在20世纪所受到的遭遇,他的经历。齐白石先生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位具有现代意义和当代意义的中国画家。“五四运动”时期,很多文化先驱都在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新兴的现代文化,齐白石先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

    24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