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别开生面曲高和众——王镛先生访谈[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媚媚 点击 :

别开生面曲高和众——王镛先生访谈 | 艺术评论

王镛,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一九八一年毕业展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东方艺术书法》杂志主编,北京印社社长。

时间:2014年3月25日

地点:北京衡庐

受访人:王镛

采访人:汪俊峰

汪俊峰:王老师,您好!“王镛现象”是当代书坛的一个客观事实,书法界很多年轻人渴望知道您书法学习中的一鳞半爪,以期有所借鉴,领悟。“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书法开始进入美院,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沙孟海,陆维钊等先生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学生有朱关田、陈振濂、王冬龄等人。您也是那个时期考上中央美院李可染先生的研究生的,您为何没报考浙江美院呢?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王镛:两地是同时招生的。但那时信息不通畅。家里没有电话,人世间还没有手机,浙江也没有熟人。对那边的情况不甚了了。更重要的是,李可染先生预计招收五名研究生,其中一名是山水画兼书法篆刻专业的。除了考山水画,写生创作外,我要加考书法创作、篆刻创作;还要考素描人物、模特写生、动态速写;外加中外美术史、古文、诗词及命题创作等。我觉得这些东西我都能应付一二。中小学时我学的东西很杂,除了书、画、印之外,像素描、油画、水彩,我都摸过,着迷过。虽然画得不好。总之,考“央美”适合我。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的初期,还不考外语,否则我就没戏了。上中学时我学的是俄语,当时也快忘光了。

考前请了半个月假,主要是准备中外美术史和政治。第一关是当值教师审查报考作品,淘汰一大批,还剩二百多人。第二关是请导师们再审查报考作品,在大礼堂拉上线,挂满了。剩五十人发准考证。然后考了六天,课目很多。还有一点,我录取之前与李先生从未谋面。只认识一位刚调入的郭怡孮先生。

汪俊峰:您考的是山水画专业。李可染先生并不专门教授书法篆刻,更多情况下是您的自觉训练和自我调整,这段时间您是如何自学的?

王镛:前面说了,我考的是“山水画兼书法篆刻专业”。确实没有为我一人专门开设书法篆刻的课程。但李先生要求我们五人都要多练习书法,他也常讲到书法,尤其是为李先生刻印,几次登门造访,李先生对我讲了很多书法篆刻方面的问题。当时我有记录。梁树年先生书法篆刻都很好,尤其是印,外人不知道,老先生太低调了。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是你说的“自觉训练”和“自我调整”。首先是多思考。我之前没上过科班,因此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一般人的看法左右不了我。高明人的意见我也要想想是否适合我,是否适合当下阶段的我。其次是多动笔,我知道动笔不能盲目,要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当下自己最薄弱的问题。第三是临摹和创作相结合,这两个方面不能分离开来,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汪俊峰:很多人是两者分离的。常见不少临摹能力非常强的书法家,个人创作时却比较糟糕,您开个训练的方子,能简单说说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问题吗?

王镛:这种情况确实很多。我小时候周围的大人也“教导”我:先临好一家一帖,再如何如何。实践中发现不行。后来悟到了,临摹是个手段,目的是认识书法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等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各家各帖之中的,这就需要通过各家各帖去比较,然后再加以分析、研究,才可以做到。事物是通过比较才能对其加深认识的。如果长时间只临一家一帖,就没有比较、分析、研究,再说即使临像了,也没有意义。

学习中,最好每一天都把临摹和创作相联系,交替进行,对待不同书体也应如此。在美院教学中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同时不管是临还是创,都要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进行,才有效果。才不会使临、创割裂开来。

汪俊峰:当时您关注“浙美”那边书法篆刻的训练方式吗?会怀疑自己的书法篆刻的审美取向吗?

王镛:前面说过,当时消息闭塞,也无法关注。审美方向是逐步确立的,期间一定是“疑、思、问”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审视书法史,不断认识自我,不断选择、不断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观物”、“观我”的过程。

汪俊峰:就书法而言,您觉得从李可染先生身上学到了什么?李先生当年对您的书法风格取向认可吗?

王镛:首先是李先生本人的书法使我受益良多。在用笔上,李先生行笔较慢,力度很大。他不太关注起笔收笔的形态,而着意于行笔的过程,即行笔过程中的微妙变化和线条的质感。因此点线浑厚苍拙。还有在结字上,多有变形,有时在行、隶之间,还时有篆意,很注重结构的形式美感,对我很有启发。另外,李先生对我讲了不少书法问题,我当时有记录,搬了几次家,小本子一时没找到,应该丢不了,找到了再向你汇报吧。

说实话,李先生对我的书法风格,有时认可,有时也不认可。比如用笔的快慢问题。李先生当时总强调要用笔慢。这与李先生晚年的书风画风是相符的。我回去后认真的想过,李先生用笔也不是一直在“慢”。55岁之前,用笔也比较快。李先生亲口对我讲过一件事,20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李先生画人物以“快”出名。一位朋友登门想亲眼看一下先生画画。而李先生有一个习惯,画之时有人在旁便分心,下不了笔。这位朋友磨了半天,李先生也下不了笔。他耐不住了,说出去小解一下,李先生急忙下笔,一挥而就,待两三分钟这位朋友回画室后,一张人物画完成了,朋友大惊,急呼“神了”。可见李先生中年时落笔如风,特别迅疾。当然,李先生讲这个故事,一定意义上也有自我否定的意思。像一切大艺术家一样,能经常否定自我,才有进境,才有后来的成就。但李先生当时的人物画,我非常欣赏,除了之前的齐白石,我认为这种简笔写意人物,至今无一人能超过李先生。

李先生提出用笔快慢的问题,我还是想了很多,就草书看,怀素的用笔从自叙帖来分析,一定很快,当时不少诗人看了怀素表演草书,也写下了很多赞叹其用笔飞快的诗句。但之后,黄庭坚的草书用笔就比较慢。因此我的结论是用笔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要做到能快能慢,快则不失力度,不浮滑,慢要有“内容”,不涣散无力。一切决定于风格取向。

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我的教益很大。使我深入思索。但在风格取向上,我不能完全模仿老师。就像李先生也不是模仿他的老师齐白石、黄宾虹一样。

别开生面曲高和众——王镛先生访谈 | 艺术评论

王镛书法作品

汪俊峰:您刚才说李可染先生55岁之前用笔比较快,晚年逐渐慢下来。其实,分析怀素《小草千字文》,点画沉着,用笔相对《自叙帖》慢了很多。当今不少草书名家运笔如飞,慢不下来,是认识的原因还是训练方法的缺失?

王镛:首先是认识问题,古人说:专务速,则多失势。一味追求速度,一定会丢掉很多东西。长期如此,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慢了就更不会写了。当然是训练方法的缺失。

汪俊峰:徐悲鸿有一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在某种程度上特别适合当时央美学生时期的您。当时的央美,矢力书法篆刻的好象只有您一个人,孤独前行,是天生审美的原因还是个性的原因?

王镛:其实美院也有一批钟情于书法的人,像院长吴作人,还有刚调回的朱乃正,及薜永年、钱绍武、桑介吾等,但学生时期的我与他们还不熟。书协也没成立呢,我又不善活动,是有点“孤独”,不过有那么多古人前贤可以私淑,可以通过作品与他们对话,就不觉得孤独了。

汪俊峰:或许正是这种“孤独”让你不为时风所左右。估计当时您的书法篆刻也受到过不少质疑,“风格另类”。您这种个人的坚持,二十多年后竟成了一种流行,追随者无数,这肯定是您始料未及的吧?现在回味,有何感慨?

王镛:很是感慨。首先是感到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的审美有了极大提高。另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搞艺术就要按艺术规律办事。艺术的核心品质是创造,艺术的生命是创造,这个所谓“创造”,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以传承为基础的。不模仿前人,自然被视为“另类”。回顾整个书法史,比如从王羲之说起,每一个新风格的出现,每前进一步,都会遭到“质疑”的命运。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我还是幸运的,像我的老师李可染,五十年代中期通过写生刚刚确立新的

风格,便遭“围攻”。其中有署名刘炳森者就在美协的“美术”杂志上发文质疑李可染先生,大意是李先生的写生画“黑”“野”,背叛传统等等。有署名。有兴趣你可以去查一查。“文革”后期更厉害了,中央文革小组列出一批“黑画家”,其中有李可染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办了一个“黑画展”,动员各行业群众参观,在全国发动一场批“黑画”运动,报刊铺天盖地,并且进入大中小学政治课堂。那种压力可想而知,比起老师,我觉得自己够幸运了吧。

汪俊峰:王先生插队内蒙古八年,鲜为人知。草原的辽阔,漫天风雪,对您后来书风、画风、印风的形成有过影响吗?

王镛:肯定有很大影响。生活环境,人生命运的剧变,对一个从小在京城长大,只知道读书的学生,怎么会没有影响呢。审美的认知,肯定是来自于生活的体验与对生命的思考。

汪俊峰:古人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似乎在您身上也是个例证。那八年中,您练书法,刻印章吗?

王镛:练过,刻过,都不多,但我经常被抽调去搞宣传。那时仍在“文革”运动中,因此在搞宣传中会抄写大字报,画宣传画,画领袖像,如果写大字报算练书法的话,机会还是不少,但刻印就很少了。有时农闲,或请个假,与同学李淼到村边画画写生,画的是油画,画箱都是同学帮我做的。当时正迷恋油画。总之练的不多,但我带去一些书籍资料,也常翻出来思考琢磨,内心一直没有放下。回京探亲便可大练一通。

汪俊峰:印象中,篆刻好象是您成名最早也是成熟最早的。翻检篆刻史,才华横溢,旷世才情者,大都如此,赵之谦,吴昌硕等等都是。这一点与油画很象,成大名者,往往青壮年时期就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但书画不太可能像篆刻、油画,甚至文学那样青壮年时期便取得大的成就,您认为是这样吗?

王镛:我也有同感。篆刻与书画比,进入创作之前,也就是掌握基本技能方面,要容易一点、快一点。因为“篆”的时候,可以反复推敲,多次设计,“刻”的时候,也可以修饰,一刀不成两刀。书画就不成了,当然工笔画除外。总之,篆刻进入创作之前的准备阶段会短得多。油画也有类似问题,其材料工具基本技能的掌握,比书画用时要短。文学与生活积累、生活理念等相关,和年龄关系不大。但晚年才一鸣惊人的确不多。

篆刻、油画等容易早出成果,但进入创作阶段的难度,并不比书画简单。

别开生面曲高和众——王镛先生访谈 | 艺术评论

王镛作品:夏山雨后

汪俊峰:有评者对您书画篆刻以“重、拙、大”三字概括。我觉得还应加上一个字:雅。重、拙胜于轻巧,大是气象阔大,以雅统之,方是佳境。先生怎样看这几个字?

王镛:我喜欢的几个字是“大、拙、古、野、率”,其中“古”便包含了雅。关于雅、俗的认识,可以做一篇大文章。雅与俗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但雅与俗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比如王羲之,刚确立风格的时候,被谢安认为“野骛”,弦外之音就是俗书。随着二王地位的上升,又成为“雅”的代表。而这种风格样式经千百年来人们的追摹,已了无生气,结果成了“馆阁体”,成了俗书。当然这不关王羲之的事。再如魏碑,属穷乡儿女造像一类,当时必被看做“俗”。后经碑学运动,被重新认识,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经常见到“雅俗共赏”这个词,我有点疑惑,一个人既赞赏“雅”,又欣赏“俗”,怎么可能?只有这个人或这群人没有好恶感,才能“共赏”。

你提的雅,确实很重要。

汪俊峰:吴昌硕、齐白石的出现,震动印坛。吴昌硕以石鼓文入印,清穆雄秀。齐白石胆魄过人,奇肆开张,兼具现代构成之美,您是接吴、齐之气接的最好的篆刻家,您怎么看待吴、齐两位大师的篆刻?

王镛:不敢当。关于吴昌硕与齐白石的篆刻,如果放在篆刻史上看,都是成就顶尖的,开宗立派的大师。前后不同时期,无可比性,齐肯定研究过吴,只是没有效仿罢了。今天,就我个人而言,我对齐的认可度更高。吴以石鼓文入印,朱文印很成功。而以粗线条,圆结构刻白文印,则差强人意。白文精彩者,多有仿汉印的痕迹。齐的印风则朱白文统一,明晰强烈,前无古人。

汪俊峰:汉晋砖文,摩崖简帛,古代无名氏书法,充满原始,质朴、粗率及生命蓬勃之美,您书法中的浑朴开张,雅健雄秀的气质主要来自这些吗?是一种直觉选择吗?

王镛:有直觉的选择,也有理性的分析,更有清醒的取舍。先有选择是不行的。我也见过不少朋友写这类东西,但一看就知道他还不懂其中的美妙所在,人云亦云,听人说这种东西也好,就动手了。能欣赏一种你原先看不懂的美,是需要学习、分析、认识进而转变观念的。先要解决脑子里的问题,才谈得上选择,然后动手,之后还有认识深刻的程度问题,才能不断进展。

汪俊峰:从您题写的一些扁额、展标、书名、大字对联中,我感受到了颜鲁公那种宽博宏大,字字如庙堂的意味,关于您书法的评论中鲜有提及颜真卿的,能否说说您与颜真卿的关联?

王镛:我很欣赏颜真卿。七岁时初习字,颜、柳、欧都学过,更喜欢颜。那时谈不上有多少理解,随着年龄大了,对颜也更推崇。欧古板至极,故行书不足观。柳的行书勉强,颜的行书则达到很高境界。《祭侄稿》被评为“天下第二行书”,如果第二指的是时间顺序,还可以接受。但从艺术水准来说,已远超“第一行书”——《兰亭序》。当然这两件作品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也没有可比性。只是我个人的看法罢了。

汪俊峰:颜鲁公《争坐位》篆籀气息浓郁,您行书似乎也散发出这种古质意味,受过其影响吗?

王镛:当然受过影响。我很喜欢颜鲁公的几件行书作品,也认真临过。

汪俊峰:您的篆隶作品,别开生面,大朴大雅,隐约有《好大王碑》《西狭颂》《封龙山碑》《褒斜道碑》和《秦诏版》,简帛,敦煌遗书的消息。不露痕迹,熔于一炉。在结字上宽博阔大,用笔苍而润,毛而腴,奔放自由又收敛有致。我认为,您是近百年来在篆隶上取得巨大进展的几位书家之一,比肩前贤,不遑多让。您怎么看待自己的篆隶书法所达到的高度?

王镛:我的篆隶书创作,自己觉得下的功夫还不够多,还不够稳定。但我有一个认识:晋唐以来直至明代,篆隶书都不值一提,其中有社会的、历史的原因。清代碑学倡起,篆隶书才得以复兴。也许是时间还短吧,篆隶书的创作研究仍处于初、中期的阶段。先秦篆书、两汉隶书的精髓,仍有许多未被发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辈去解决。解决不了,只能留待后人了。

汪俊峰:当代以篆隶名世的书家中有您欣赏的吗?对想在篆隶上有所建树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王镛:没有,真的没有。有时偶见一些令我激动的作品,但往往是作者的灵光一现,没有形成一种稳定的风格。而有些作者经过努力,“风格”形成了,“程式”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艺术品质,艺术感染力又下降了。我也有这个通病,需要继续努力。

汪俊峰:先生是胆敢独造,勇于不敢的书法大家,章法布局,不落时俗。您的条幅、手卷、册页作品中常见一些断句的小句号,此举似乎只在明末清初王铎,晚清何绍基,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诗稿或信札中出现,真正在书法创作中使用,您是第一人,书法界、收藏界很喜欢这种天真烂漫,此举什么时候起?主要受什么影响?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镛:古人的古文不用标点,能“断句”是古人的基本功。其实你谈到的王铎、何绍基、吴昌硕,齐白石,在我的印象中,他们的信札也不用句号。那时期文稿,信札中的“圈”,是作者认为的重点记号,与断句无关。

我写行草书用“句号”,是几年前开始的,还是受了古人文稿中画重点圈记的影响。我觉得用这个不断出现的“小圆圈”,一是有点“小意思”,更重要的是会增强作品的节奏感。

汪俊峰:您认为天赋、勤奋、眼界、思考、名师,人生不可重复际遇,对一个书家来说,哪个更重要?

王镛:我认为思考更重要,天赋如果缺乏思考,会逐渐泯灭,变为平庸。勤奋缺了思考,会没了方向,越练越糟。眼界没有经过思考,也不会提高,名师教得再好,没有自己的思考,只能盲从,也不会受益。

汪俊峰:有一个问题一直疑惑,当代很多名家,有的谨守一家,有的谨守一体,或泥古不化,或为市场所左右訢馍詑差,早年生机意境,渐渐消退,甚至消失,挺可怕的,您能说说个中原因吗?

王镛:你已经说出了大部分原因,还有就是你上面提到的,缺乏思考,勤奋,有的始终提不高眼界,也很常见,懒于思考,不能打破成见,是个通病。志向不高也是问题,想守成,是守不住的,因为人是活的,重复劳动式的“守成”,干手艺活会越来越精,但搞艺术却是大忌。

汪俊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以前一些名气特大的书法家有了不同的认识,譬如说沙孟海,现在觉得他中年之前楷书学苏东坡,行草学黄道周,写得厚实有法,却未见新意。晚年极负盛名,笔墨似嫌粗糙,使转生硬。您怎么看沙孟海先生的书法成就和他的遗憾?

王镛:你的见识很高。我觉得对当代人的评价,还是留给后人来做更公允。

相关文章

  •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画种,发展到东晋日渐成熟,作品开始注重刻画人物神态。顾恺之用线把过去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如“背云浮空”、“流水行地”般舒展流畅。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鼎盛期,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大家,但总体上仍是水墨山水画占统治地位。直到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才迎来了大的复兴,吸收了西...

    196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作□南京师范大学实习生高伶俐金陵晚报记者肖林近日,随着著名画家朱新建的去世,各种悼念性文章陆续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表。短时间内,一场关于朱新建的艺术地位和作品价值的话题讨论逐渐升级,甚至在微博上掀起一阵“口水仗”。其中,言辞不乏犀利者。批评者认为,不少画界人士对朱新建赞誉过度,并评价其画“审美品位近乎春宫画的淫荡和邪气”。而赞...

    111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绍奇:方寸之地 篆刻人生[图文]
    徐绍奇:方寸之地 篆刻人生[图文]

    徐绍奇在冶印袁少洪摄12月20日,粤北山城韶关,阳光明媚。中午,记者依约来到韶关市区中心一条小巷,在一间并不起眼的店铺里,拜访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徐绍奇。1956年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市的徐绍奇是满族人,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及翁山诗书画院书画师,尤以篆刻而闻名粤北大地。记者走进小店铺,看见左边摆设了玉器、名家书法等艺术品,右边是一些古旧家具,店里面一角是篆刻工作台。此时的徐绍...

    7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11月22日,忠县,范远万老人独自坐在自己的朽木虫雕作品前沉思。本组图片由记者吴珊摄传承之惑——走近“非遗”的守护者开栏语:近日,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公布了我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78个市级项目,1852个区县级项目,441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4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余华不怕被批评:不骂我就意味着我被遗忘了[图文]
    余华不怕被批评:不骂我就意味着我被遗忘了[图文]

    余华余华《第七天》小说自上市短短十天内掀起各种话题,有评论家叹余华江郎才尽,更有读者用“最烂”来吐槽这本等待了七年的新作。《第七天》是振聋发聩的墓志铭还是网络时代的平庸剪报?是余华七年磨一剑的强势回归还是匆匆草就的滑铁卢?昨天傍晚,余华接受了扬子晚报的独家专访,围绕着新作《第七天》上市以来媒体和读者讨论的一些话题,和读者分享自己的看法。最烂的作品?与《兄弟》比很客气了...

    9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鼠首兔首回归 圆明园其他文物在哪[图文]
    鼠首兔首回归 圆明园其他文物在哪[图文]

    大水法石鱼在西城区西单横二条时的场景。2007年,这对石鱼回到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上。图片来自《谁收藏了圆明园》,刘阳编著,金城出版社出版。圆明园鼠首、兔首回归中国,给这桩曾引发轩然大波的焦点事件画上句号。尽管这是件好事,还是要看到,圆明园十二兽首还远未聚齐。而其他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数量更是不能胜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的新书《谁收藏了圆明园》,就系统介绍了这些流散文物。借...

    13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界太过孤立了吗[图文]
    艺术界太过孤立了吗[图文]

    蔡国强的“MysteryCircle”在MOCA的GeffenContemporary展出我的日常工作(调频制作)可以为我的夜间兼职(艺术写作)提供一些补充,但有时候却会出现这两者数周都没有交集的情况。在我们以洛杉矶为基础的谈话节目中,MOCA前总策展人PaulSchimmel被辞退的消息并没有被人忽视,但它似乎也没有挑弄起人们太大的兴趣——至少...

    197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图文]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图文]

    从正面(左图)看,徐冰的作品像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是从背面(右图)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透过磨砂玻璃,观众可见的是东方韵味的“水墨”山水画,而画作背面则是干枯植物、麻丝、纸张、编织袋等构成,徐冰延续了10年的系列“背后的故事”近日在中间美术馆揭开了台前幕后。“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研究展涵盖了徐冰大型...

    12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绘画与摄影的124年纠结:谁比谁更艺术[图文]
    绘画与摄影的124年纠结:谁比谁更艺术[图文]

    维多琳·默兰(马奈《奥林匹亚》瞬间凝固了,裸体的维多琳·默兰(马奈《奥林匹亚》)和劲似裸体的青椒(爱德华·韦斯顿《30号青椒》都成为艺术史上的永恒。那一刻,不管艺术家手持的是画笔还是相机,他们都捕捉到了关键的一幕。1988年,轻便的柯达相机首次开始使用。从这一年开始,人们不必再像达盖尔1839年第一次站在寺院街尽头拍照时一样,为了等照片曝光耗上20分...

    73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图:马未都近影“我甚至曾经想过,将来,如果有一天,观复博物馆的条件能够允许,我会在博物馆外面的草坪上,给100个为博物馆做过贡献的人塑一个铜像。这些捐助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蹲着也行、趴草地上也行、牵着宠物狗抱着宠物猫都行……想来,这100个雕像,放在博物馆外,也是一道风景……”“我想,如果有可能...

    17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摄影的随意中不失严肃[图文]
    摄影的随意中不失严肃[图文]

    《美国摄影》热烈欢迎了一位大人物在instagram上的登陆,这位就是AlecSoth。AlecSoth乘着火箭一路成名,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室“小小棕色蘑菇”(Littlebrownmushroom),生产各种奇怪的独立出版物。这回,Soth的instagram也是以工作室的名义建立。(@littlebrownmushroom)美国摄影认为,Sot...

    16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与何桂彦对话:“新水墨”也需要回归传统吗?[图文]
    与何桂彦对话:“新水墨”也需要回归传统吗?[图文]

    批评家李小山先生记者:八十年代李小山老师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在今天是否可以重提这个观点?何桂彦:李小山的文章发在1985年第7期的《江苏画刊》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当时还是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文章写得很犀利,观点十分尖锐,对传统水墨,尤其是明清至民国以来的水墨创作进行了批判。之所以文章在美术界产生了影响,主要是契合了80年代中期在西方现代化,现...

    149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再利用让文物活了起来[图文]
    再利用让文物活了起来[图文]

    从“大杂院”到客栈再利用让文物“活”了起来本报记者李佳霖平江客栈现状“古旧又不失舒适感。”“体验苏州生活的临时新家。”……这是2008年江苏苏州钮家巷33号平江客栈入选“中国最不能错过的10个客栈”时的评价,然而,谁能想到,5年之前,它是一个有...

    61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美国博物馆藏中国古画概述[图文]
    美国博物馆藏中国古画概述[图文]

    宋佚名仿周文矩宫中图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图片资料美国是中国本土(大陆、台湾、香港)和日本以外收藏中国书画最为丰富的地方。但这些收藏在美国的分布并不平衡,除了林林总总的个人收藏,更有依托于一项或多项捐赠基金、逐渐积累藏品的数家博物馆。参加本次大展的波士顿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皆属此类。美国是中国本土(大陆、台湾、香港)和日本以外收藏中国书画最为...

    129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必须真诚 创作更需真情——记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图文]
    艺术必须真诚 创作更需真情——记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图文]

    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名门大家”是当今书画业内对孙长康先生的敬评,“名门”不言而喻是赞予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及其子孙三代均为书画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及价值。“大家”则是孙长康先生在中国山水画领域,化古为我,笔墨顺乎时代,自成风范。他以传统东方哲学为画理,以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笔墨为艺术语言,成为他气势豪迈,意境深远的画风...

    51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