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艺考结束时,有人名校金榜题名,有人应届名落孙山,也有人转头选择再来一次。我的一个学美术的同学今年再次失利。她不是因为基础差,也不是因为没有用功,而仅仅是因为没有到新兴的大画班、大画室学习应试技巧,导致她在考试的三个小时中没能发挥到最好。
反观那些在应试考试中获得入选通知并且在高中最后一年选择走画画这条上名校道路的人,他们没有良好的美术底蕴,但是他们知道如何默画一个梨,他们没有系统的学习,但是他们知道三角构图如何发挥最大角度,他们没有长期的锻炼,但是他们知道各个学校的考试考纲,而这些都是“应试技巧”的功劳。
在早几年的传统考试中,校方多设考试为现场写生,摆设静物画色彩素描,请模特画头像或半身像。考生在现场按照先前排号的座位依次坐好进行作画,考查考生的现场写生能力和对各个物体的深入刻画能力。而现在,除中央美院、中戏等几所独剩的传统名校外,大多数院校多采用默写对考生进行考查,考题也多为几个梨几个苹果一块儿绿色或者一块儿蓝色的布等抽象的描述,让考生组合成一张画面。这样的内容让系统学习过的学生和应试学生没有任何差别,让传统的系统教学与应试教学混为一谈。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会从基本的几何形体讲起,慢慢地过度到对肌肉人和头骨的学习,接着是对石膏头像的细致刻画,积累了一定的画石膏经验后才开始模特写生。搭配长期不间断的速写练习,对大场景的把握,对人肢体的细致捕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学生才能从零基础到达一定高度,这个过程是艰辛刻苦的,同时这样的学生的地基是夯实的,在以后搭上层建筑也是坚实的。
不同的是,“暴发户美术生”一上来就急急忙忙地临摹头像,临摹色彩静物,临摹各种考学小册子,不懂美学搭配,不理解构图魅力,只知道会默写了这些东西之后就可以拿到进入大学的入场券。
现今的年代是速食的年代,我们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建造最高的大厦,写出最动人的文章,拍出最美丽的画面。但底蕴的缺失让我们建造了许多空中楼阁,以致最后变成了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今日的美术生高考不乏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泡沫,也许是时候让我们扔掉应试技巧,该学点儿脚踏实地的东西了。严心怡(北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