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试谈书法的行笔速度

时间 : 2023-12-03 投稿人 : 勇勇 点击 :

行笔速度,即为书者执笔进行书法书写时,依据书作内容需要,作出的或疾或缓、或顿或抢,或爽或涩的行笔态势,并产生出迥然不同的笔墨效果。行笔速度,是书法艺术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技法——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笔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统称为“笔法三要素”。三者紧密相连,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总体上讲,行笔速度是在与笔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的互相配合、巧妙组合中,完成一幅书作的。但是,行笔速度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和制约着用笔其他要素艺术效果的发挥,甚至影响了一幅书作艺术价值的高低。然而,人们在分析研究笔法时,往往对笔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等要素的重视程度高于行笔速度,造成许多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对行笔速度的轻视、漠视,进而影响到书艺的提高。遍览古今优秀书法作品,无一不是书家通过对行笔速度的准确、巧妙、见微知著、多变而微妙、精致而灵性的把握与控制,及与其他用笔要素的完美配合,赋予书法作品神奇、隽永、摄人魂魄、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笼统地讲,毛笔书法应以徐缓的行笔速度为上。这既是书法通过含蓄、朦胧、力量内敛的艺术形式表现力的美的特征决定的,也是书法所使用的特殊工具、材料等所要求的。但是,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一味地以徐缓的速度写下去,缺乏必要的快、顿、抢、涩,屈等行笔速度的节奏变化,同样也难以达到书法艺术所应达到的效果。那么,较为具体地分析,毛笔书法行笔速度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状态:

徐缓。此种状态似秋日白云,滴水流石,徐徐缓缓,缓缓徐徐,徐缓之中蕴藏着巨大内力。徐缓的行笔速度,给人的突出印象和感觉是慢?惟其慢,要求书者的控笔能力要强。否则,所书线条往往千瘪而缺乏内涵。正是由于行笔速度慢,所书线条才显得沉着、饱满、圆润、结实、健康。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以静的姿态表现出动的节律和美感来。因而,徐缓的行笔速度,是书法学习与创作的主流行笔速度。观看书法大家作书,他们往往神情平静,举手投足间看似轻飘飘,实际上却时时在运力,而笔下则如行云流水,不愠不火,不急不躁(当然,书家这种状态是创作激情澎湃下的表面现象,不在本文探讨之列),几乎难以一般人想像的“快笔奔腾”现象。这些行家深谙书法行笔速度要决,因而,书作自然也就不同凡响,光彩夺目。许多书法爱好者没有完全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以为写毛笔字,行笔速度越快越能够表现出力感效果,越显得“有力”、“有劲”,提起毛笔,不假思索,快笔快墨快书,痛快倒是痛快,所书线条远末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其书作往往给人以浮躁、苍白乏力、基本功欠扎实等印象。所以,对于许多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徐缓的行笔速度是个基本功,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悉心分析才能达到比较娴熟地掌握与控制的程度,一般来讲,徐缓行笔速度的训练与操作方法是,在保持平和的心态下,坚持以静制动、以慢制胜的原则,扎扎实实、求稳求实效地写好一笔一画。

疾厉。此种状态似烈马脱缰,洪水奔腾,咆哮汹涌,锐不可挡;疾厉的行笔速度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就是出笔迅速,行笔果断快捷、千净利落。前面讲过,徐缓是毛笔书法行笔速度的主导形式,但是,在徐缓行笔速度总趋势的前提下,事实上还存在着行笔快捷的速度状态:只是,较之徐缓的行笔速度,疾厉的行笔速度居于次要位置而已。疾厉的行笔速度往往是根据书家的感情起伏变化、书作内容的特定需要以及书写材科的不同等而时断时续、时多时少、时有时无地穿插在整个行笔过程中的。一般来说,书家在创作激情进入高潮、书作内容出现大起伏以及笔头濡墨过多时等,易于出现疾厉的行笔速度,所书线条力感外露,飞白、枯笔不断出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凌厉爽快的艺术感染力。应当说,疾厉的行笔速度在整个行笔状态中处于次要、从属位置,因而不能一贯到底地使用,初学者尤其要注意适当把握疾厉的行笔速度的使用,笼统地说,应当尽量减少疾厉行笔速度的出现,以免陷于油滑,浮躁。

涩滞。此种状态似九牛爬坡,逆水行舟,艰准前行,步履蹒跚。涩滞行笔速度让人明显感觉,书者似乎正艰难地克服横亘在笔下的高山大川,蜗牛般地向前进,所书线条高古、苍劲、老辣,墨色凝重,偶尔于不经意之中留下些许枯笔印记。涩滞行笔速度,尽管在一幅书作中出现的频率不十分高,但是,成功地运用涩滞行笔速度,最易于表现书法艺术那种“气韵生动”、“富有生气”的效果。但是,涩滞的行笔速度在书作中的运用不能滥,更不能随意为之,否则,极易使整幅书作显得“破”、“乱”,显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机。一般地讲,涩滞行笔速度大都使用在整幅作品的“换气”之处,即笔锋贮墨行将用尽时。有些人在涩滞行笔时,手故意颤抖,所书线条一顿一顿的,似乎显得很有力。其实,这是一种病笔,做作味儿浓,实则不可取。适当的做法是,保持中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适当加大,徐缓而肯定地将笔锋推出,收笔不顿不驻。

顿却。此种状态似巨流涡旋,蛟龙养目,貌静实动,蓄势储锐。顿却行笔速度表现为笔锋着纸过程中的停顿。这种行笔貌似停顿,实际上随着笔锋着纸深度以及笔锋角度的不同,停顿的“原点”正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同时,顿却行笔速度虽“停”,却蓄势待发,随时将写出下一笔画来。所以,顿却行笔速度,表面上、现象上是停顿,实际上则是在动,甚至酝酿着更大的动作。因此,顿却是毛笔书法行笔速度不可缺少的状态,且运用很普遍。因为,缺少顿却行笔速度的正确使用,书作往往容易产生内涵缺乏、线条无质感等弊病,难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一般地讲,顿却行笔速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静态中求变化。顿却行笔速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增加线条的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因而,使用顿却行笔速度时,一定要寓静于动,通过较静态的行笔速度表现出书法艺术的动感效果来。

拚抢。此种状态似鱼跃龙门,饿虎扑食,惊心动魄,凌厉锐气。拚抢行笔速度主要表现为,线条飞动凌厉,笔断意连,让人明显感受到书者激越澎湃创作心态下的爽利、决绝的行笔态势。”拚抢行笔速度较之疾厉行笔速度,更快更猛更激烈,甚至会出现线条的形断。观看书家运用拚抢行笔速度作书,给人一种暴风骤雨、电闪雷鸣般的感觉和印象。拚抢行笔速度大多比较适宜行草、狂草之类书体的创作。当然,在其他书体中,这种行笔速度也时有出现。拚抢行笔速度,往往要求书者驾驭毛笔的能力要强,否则容易出现笔笔露锋的弊病,给人以不沉着、笔墨基本控制能力欠佳等感觉。所以,初学者要慎重对待,不可随意为之,可以将之作为一种行笔速度技法进行研究学习,创作时要待笔墨控制能力全面提高后再适当加以运用。拚抢行笔速度,一般要求笔锋着纸深度要浅,有时几乎是笔尖轻着纸面,且笔锋角度以中锋为佳。屈折。此种状态似春蚕作茧,冬眠僵蛇,屈就成势,以图整体。屈折行笔速度是指在行笔过程中,为了整幅书作或整个字的完整、完美,仄起笔锋,不顿不挫,不激不厉地“小心”运笔,以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屈折行笔速度在折画的书写时,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折画是汉字书法里一种比较特殊的笔画,行笔速度过快,易于造成锋芒外露,外拓严重;过慢,则又可能造成过于肥大、比例失调等现象。因此,在使用屈折行笔速度时,要将笔锋稍稍提起,仄起笔锋,缓缓地折过,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当然,屈折行笔速度不止在折画中使用,用在其他笔画上也能产生较好的作用和效果。屈折行笔速度所产生的含蓄,圆润,连贯等艺术效果,往往为整幅作品增添巨大的感染力,令读者为之倾倒和称奇。

总之,行笔速度是书法学习创作中一个重要的技法要点,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实践,才能逐步掌握。上面所述几种行笔速度,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而是必须将它与其他书法技法联系起来,一起分析、研究、学习,否则,同样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和创作目的。

相关文章

  • 从“迟”字推论《得远嘉兴书帖》之伪
    从“迟”字推论《得远嘉兴书帖》之伪

    ldquo;迟rdquo;字古来含义颇多,求之于王羲之尺牍用例,一般用为二意∶一是迟晚意;二是期待意。如《奉橘帖》ldquo;迟复奉告rdquo;、《右军书记》261ldquo;迟复后问rdquo;等,即为前者之用例,这里的ldquo;迟rdquo;修饰动词ldquo;复rdquo;。后者之例尤多,如《十七帖》中的《知足下帖》ldquo...

    1984 书法资料 书法讲解 书法文化
  • 书法字帖范本 | 董其昌行书《临池楷则-骨董十三说》册
    书法字帖范本 | 董其昌行书《临池楷则-骨董十三说》册

    董其昌行书《临池楷则-骨董十三说》册,印刷发行:晚翠轩,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骨董十三说》是晚明一部重要的文物收藏理论著作,目前公认其作者为文人画家董其昌,不过这也值得商榷。“骨董”,即古董、古玩的旧称,古或是骨的同音转义,是古代遗存的有价值器物的统称,《骨董十三说》中是这样定义的:“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十三说”,就是以十三个小段落分别论述古董。 该文章所属专题:董其昌书法...

    1574 董其昌 董其昌书法 毛笔字帖 书法字帖图片 软笔书法字帖 书法字帖范本
  • 毛笔字帖范本 | 邓散木著《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诠译》
    毛笔字帖范本 | 邓散木著《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诠译》

    邓散木著《欧阳结体三十六法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书法图书32页。 标签:结体 欧阳询 邓散木 ; 标签:结体 欧阳询 邓散木 ; 标签:结体 欧阳询 邓散木...

    981 书法学习教材 书法自学教程 结体 欧阳询 邓散木 毛笔字帖范本
  • 柳公权《神策军碑》临习指导笔法分析
    柳公权《神策军碑》临习指导笔法分析

    一、《神策军碑》概说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权书。是年,柳公权66岁。ldquo;左神策军rdquo;是唐天子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由拥立武宗有功的宦官仇士良指挥。武宗驾临ldquo;左神策军rdquo;军营时,仇士良借机奏请立此碑以纪圣德,武宗应允。因柳公权...

    1636 书法科普 书法学堂 书法文化
  • 临黄庭坚《苦笋赋》心得
    临黄庭坚《苦笋赋》心得

    临黄庭坚《苦笋赋》心得侯怡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ldquo;一祖三宗rdquo;(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

    1569 书法资料 书法讲解 书法文化
  • 名人书法欣赏 | 华国锋书法作品,字如其人!
    名人书法欣赏 | 华国锋书法作品,字如其人!

    国画作品图片欣赏1、作品-凌云志(98年作品)▲ 凌云志 4尺2、大展鸿图▲ 大展鸿图 4尺人物简介在今天的中国,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很少知道华国锋这个名字了。华国锋,本名苏铸,1921年2月16日出生于山西交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是中华人民...

    1174 名人书法 名人书法欣赏
  • 钟繇《荐季直表》的临习与创作
    钟繇《荐季直表》的临习与创作

    古雅质朴笔短意长mdash;mdash;钟繇《荐季直表》的临习与创作刘成《荐季直表》:为曹魏钟繇所书,是其上魏文帝曹丕的奏表,传真迹为墨迹纸本,先后递藏唐、宋、元、明、清内府与名士,民国初年毁佚,现所见皆珂罗版、影印本,所传刻本数种,肥瘠、大小、形制不同,以真赏斋所刻为最佳。世人皆称钟繇为真书之祖,其于隶书体势、用笔基础上,突破并形成独步当时的楷书风貌,...

    270 书法科普 书法学堂 书法文化
  • 毛笔字帖范本 | 北宋仁宗赵祯撰《洪范政鉴》宋代写本
    毛笔字帖范本 | 北宋仁宗赵祯撰《洪范政鉴》宋代写本

    北宋仁宗赵祯撰《洪范政鉴》,全书共十二卷,分为:水、火、木、金、土、皇极各两卷,内容杂采儒道两家推衍繁复的“天人一体”思想,以五行分类,罗列自春秋以来历朝的种种 “休证”和“咎证”。此为南宋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为我国现今仅存的完整宋代写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洪范政鉴》,朱丝栏左右细线,无边栏,半页9行,每行17字。书中避宋讳至「慎」等字均缺笔,唯「敦」字不缺笔,是为孝宗时重新缮写之旁证。现...

    1282 书法学习教材 书法自学教程 楷书墨迹 毛笔字帖范本
  • 书法字帖范本 | 赵之谦楷书真迹《南唐四百九十六字》册
    书法字帖范本 | 赵之谦楷书真迹《南唐四百九十六字》册

    赵之谦楷书真迹《南唐四百九十六字》册赵之谦在《章安杂说》中记道:“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五百字。”可见其于颜体,用功极勤。然而时世之变,帖学渐衰,碑学方兴,历史潮流,不可抗拒。赵之谦逐步地完全放弃了颜体书而转向了北魏书法。他36岁为祁季闻书写楷书自作诗十二开册,可以说是他学北魏书初期经典。而此一年前,赵之谦还保留着颜体书风,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的书风便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对常人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548 赵之谦 赵之谦书法 楷书 赵之谦楷书 书法字帖范本
  • 软笔字帖范本 | 赵子昂书法前后赤壁赋.pdf下载
    软笔字帖范本 | 赵子昂书法前后赤壁赋.pdf下载

    赵子昂书法前后赤壁赋.pdf下载下载: 前后赤壁赋该文章所属专题:赵孟頫书法标签:书法 赤壁赋 下载...

    1635 赵孟頫 赵孟頫书法 书法 赤壁赋 软笔字帖范本
  • 毛笔字帖范本 | 《中国草书名帖精华》全3册
    毛笔字帖范本 | 《中国草书名帖精华》全3册

    《中国草书名帖精华》全3册下载下载: 中国草书名贴精华(1).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CuloruidF66mW8vjdpewA提取码: isca下载: 中国草书名贴精华(2).pdf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PfiMqswscg6d-dX-Cutjw提取码: kmyz下载: 中国草书名贴精华(3).pdf链...

    879 书法学习教材 书法自学教程 草书 名帖 毛笔字帖范本
  • 《元冏墓志》临摹指要
    《元冏墓志》临摹指要

    《元冏墓志》立于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志石高54厘米,宽45厘米,十七行,行二十一字。看到ldquo;冏rdquo;字,就想到了近似的ldquo;囧rdquo;字。自2008年始,成为中文网络社群间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表情符号,被赋予ldquo;郁闷、悲伤、无奈rdquo;之意。诸多汉字因为多种原因而成为ldquo;死字rdquo;,然而一些...

    1030 书法知识 书法百科 书法文化
  • 笔墨纸砚 | 文房用具:豇豆红团螭纹水丞
    笔墨纸砚 | 文房用具:豇豆红团螭纹水丞

    豇豆红团螭纹水丞时代:清尺寸:高8.1厘米 底径12.5厘米器型仿汉代太白尊而作。腹部刻划三组团螭纹绕器一周。红釉之中微显绿晕。底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1136 书法常识 笔墨纸砚 书法工具
  • 书法作品欣赏 | 御制四库文阁诗墨
    书法作品欣赏 | 御制四库文阁诗墨

    御制四库文阁诗墨御制四库文阁诗墨,现藏故宫博物院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下令编纂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第一部书成,存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同年又抄成三份,分别存于热河的文津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沈阳的文溯阁。墨上所题“四阁”,即四库全书贮存之所。中央为一圆形十二辰墨,直径7.6cm,厚1.6cm。正面中心描金圆圈内为螭纹,纹饰中央篆书“...

    1157 书法科普 书法工具 笔墨纸砚
  • 软笔字帖范本 | 李瑞清书法册《玉梅花庵临古》附题跋
    软笔字帖范本 | 李瑞清书法册《玉梅花庵临古》附题跋

    李瑞清书法册《玉梅花庵临古》附题跋李瑞清通诗、书、画,尤精书法。自幼钻研六书,学习书法,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为一代书法宗师,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书法,上追周秦,博宗汉魏,各体偕备,尤工篆隶。其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潇洒俊逸,各具神态,以篆作画,合画篆为一体。李派书学熔铸古今,不偏不倚,至博且精,勇开风气,所播深远直至当代,为薪火相传的金石书派...

    1385 书法学习教材 书法自学教程 学习书法 软笔字帖范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