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中的线条
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一
主讲教师:于钟华(浙江大学博士人文论坛主持人、济源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学概要
1、从线形、线构、线律、线质四个方面对线条进行分析,提出全息式感知方法,主张回归古典,并结合怀素《自叙帖》中字例进行分析、临习。
2、通过对线条书写的技法、笔法讲解并结合怀素《自叙帖》进行分析,探寻临习《自叙帖》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3、着重对大草中长线条的质量、书写技术进行分析并做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对长线条的驾驭能力。
课堂实录
一、对线条的分析
线条可以分为线形、线构、线律和线质四个方面。线条要做到“圆”、“厚”、“通”、“润”。
欣赏书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的层面,线条的质感,有的像丝绸般润滑,有的像枯藤样遒劲,甚至可以感觉到线条的重量和体量。
二、怀素《自叙帖》的临习技法
书法学习要讲究技法、笔法,技法包括笔法、字法、行法、章法、组合、格式、色彩等。笔法、字法、行法、章法构成了书法的主体。对笔法我们主要从执笔、运笔、运动的方式和笔锋的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执笔主要看指法、笔杆的角度、执笔的高低和深浅度。指法主要分三指执笔法和五指执笔法和其它执笔法。笔杆的角度一般分直、斜两种,执笔的高低和深浅度一般因书体与个人风格而异。运笔一般分逆锋、藏锋、顺锋。运动的方式主要分平动、提按和绞转。笔毫常见的状态有铺毫和束毫。
对照怀素《自叙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指执笔法,笔杆垂直于纸面,笔拿得相对较高,握笔比较浅,逆锋起笔,在一个平面上做束毫的运动,这就是怀素《自叙帖》的主要临习方式。
三、长线条的驾驭和运行
1、长线条的驾驭技术,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A、转笔
任何方向的转笔,顺势的、逆势的,如(图1)是顺势的,只要手控制牢就行了。如“轴”(图2),是逆势的,写起来就未必容易了。“物” (图3)写起来就有点困难了。如果只有顺势或逆势,作品中就会显得单一。
图1:
开
图2:
轴
图3:
物
B、折笔
线条中的折笔,如“固”(图4)。有的是连续的折笔,如“戴”(图5)字,折线一定要干净、清晰,不能残破或线条断开了,那就不高级。
图4:
固
图5:
戴
C、转折并用
连续的转折,如“畏耳时”(图6),顺势逆势不断地转;再如“戴”(图5),转折并用,非常自然,技术难度很大;再如“外”(图7)、“初疑”(图8)。
图6:
畏耳时
图7:
外
图8:
初疑
D、顿挫
如“之动”(图9),线条在运行中突然的停顿,这个技术难度就比较大。线条运行中还有没有其它的变化呢?比如说变速、变形、变向、变质,变质是线条的质感突然间发生变化,还有就是复合,如“妙”(图10)。
图9:
之动
图10:
妙
2、长线条的运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顿挫,一种是起伏。顿挫往往有提按,有粗细的变化,起伏表现为连绵不断。提按是今法,起伏是古法。源于原初的感觉而书写的书法,起伏连绵,谓古法。一根长线条有粗细的落差,也包括有线质的落差,粗细的落差如“而事”(图11)、“其事”(图12),线质的落差如“烟澹”(图13)。在临习中,我们要多观察长线条的变化,如粗细、墨色等,要把握操纵线条质感的落差,在通篇书写时,有委婉的、劲挺的、粗的、细的、强的、弱的、松的、紧的,等等,这样作品才会有感染力。
图11:
而是
图12:
其事
图13:
烟澹
四、课堂练习
1、练习“激”字(图14)。要求在写的时候,把“神”贯穿进去。尤其是要注意左侧竖线条的起笔、走势、粗细和收笔,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手,对照字帖,不断地调整自己,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
图14:
激
2、练习“国”(图15)、“目”(图16)、“固”(图17)等字。要求在写时增加线条的魅力,要饱蘸墨,眼要看到,心里要明白,信手写,不要太拘谨、太拘束,站姿和书写姿势要大气,给人堂堂正正的感觉。
图15:
国
图16:
目
图17:
固
3、练习写“长沙”(图18)、“颇好”(图19)、“笔法”(图20)、“者流”(图21)、“赞之动盈”(图22)、“而事”(图11)等字,要求仔细体会长线条的连绵不绝,注意破平行、破对称、破均匀,感受点在调节节奏中的作用,练习线条运行中的顿挫,感受字中空白的大小。
图18:
长沙
图19:
颇好
图20:
笔法
图21:
者流
图22:
赞之动盈
五、课后作业
将《自叙帖》前三分之一精确临摹并背会,创作一张字数相当,线条、形式与临摹作品相一致的创作作品,生字从《草字编》中查找,内容最好有关草书,创作内容要求背会,篇幅不小于六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