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1924年出生在湖南常德,祖籍为凤凰县城。12岁就外出谋生至今已有近百岁高龄。对于年少时走出故乡的黄永玉来说,思乡之情是他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情感。黄永玉的作品中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美术作品均饱含着浓浓的乡情。绘画上既有浓厚西方画元素又不失中国画气韵。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黄永玉1997年丈二巨制《池塘清趣》。设色纸本。145×356cm。非专业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
△黄永玉《池塘清趣》145×356cm
△黄永玉《池塘清趣》局部-1
【题识】
1. 池塘清趣。丁丑荷月,黄永玉画。钤印:黄
2. 余故乡南门外岩脑坡文昌阁小学月池内,每夏荷花满照,香闻半城,有花如钵大者,视为常也。黄永玉再题。钤印:黄永玉印
△黄永玉《池塘清趣》局部-2
△黄永玉《池塘清趣》局部-3
△黄永玉《池塘清趣》局部-4
△题识中的凤凰古城文昌阁小学
△文昌阁小学月池一角
当今的黄永玉早已饮誉四海,其作品也成了海内外收藏界一物难求的宝物,而他那昂扬奋发的精神,独立不羁的人格魅力涵盖美术、建筑、文学等诸多门类的艺术才华,无不让人钦佩,甚至戏称为鬼才。黄永玉的艺术创作个性鲜明,蕴藏着深厚的内涵,狂野、泼辣、灵动而不失大雅,于大俗大雅之间传递着高雅的志趣和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黄永玉对于中国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当仁不让的使他成为中国最具风格艺术家的领军人物。
黄永玉12岁那年就一人走出被他称之为「感情的摇篮」的凤凰小镇,独自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但家乡对他的影响是永远的,是刻骨铭心的。近些年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黄永玉画荷花也始于故乡的荷花情结,正向本作题识中所说的那样:余故乡南门外岩脑坡文昌阁小学月池内,每夏荷花满照,香闻半城,有花如钵大者,视为常也。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当中,赏荷、画荷一直不断。晚年时黄永玉在北京郊外修筑「万荷堂」为居所,辟十余亩荷塘,种植着各色各样的荷花。
这幅创作于1997年6月(荷月)的《池塘清趣》也尽显黄永玉独有的个人艺术风格。黄永玉的绘画构图有别于传统中国画的构图方式,而追寻计黑当白的满构图。因此,画面在用色、块面分布和动静对比上就极其强烈,《池塘清趣》中也可以明显看到黄永玉并不注重表现荷花自然的色彩,而是根据其结构关系再进行色彩配置。整幅画面无一空白,而是在纷乱的色彩和线条中布置关系,画中虽采用多色渲染再配以多彩荷花,但画面主次有序,重点突出。
在笔墨表达上,黄永玉是强调以书法入画,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画家对于物象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线条的动感、刚柔、波澜起伏表现的。黄永玉笔下的荷花虽是写意,但画面的意境却是通过生动有力的线条达到的。如同《池塘清趣》这幅作品,荷梗及荷塘环境的铺垫,皆是通过顿挫、轻重、刚柔的线条控制,简中见凡,疏中见密。仿佛此画并非是画出来,而是写出一般,足见画家深厚的书法功力,画中的线条表现可谓是乱中有序,节奏性强。而到本作荷花部分看似豪迈潦草,实则虚实相间较为细腻写实,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画面色彩处理上,黄永玉更多的是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好用浓郁强烈的色彩,凸显一种绚丽和灿烂。《池塘清趣》中用墨色铺垫,加以夸张的大黄大红,点缀深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突。这种奔放的色彩搭配实则突破了传统绘画设色的程序表达,而构成了画面的张力。从印象派莫奈《日出印象》一画的色彩特征来看,是模糊和随意之感,以便区别于当时学院派艺术呆板的色调。而黄永玉此幅《池塘清趣》色调一变之印象派莫奈的模糊用色,转为虚实相间,色调热情奔放,明确中又留有空间。同时亦别于康定斯基的五颜六色构图,而是强调整体画面色调的强烈反差,以便凸显出其生命的独立。
红与蓝、黑与黄在黄永玉这里并不构成对抗,反而融于他淤泥有染志不变的价值观。这种独立意念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使得黄永玉绘画既非西方又非传统,同时有别于同时代其它艺术家而显得难能可贵。以至于陈履生评价其说:「近世之画荷者闻名者有二人,前有大千,后有永玉,二人气度相近,以大幅面而憾人心魄;二人画法相远,各有千秋。黄先生画荷,不拘成法,工者细致入微,放者狂笔乱扫,……作画胆大过人,构思、立意、造型、色彩、材质等,均有脱俗之处,难以常理相论,以荷可见一斑。」
本作为黄永玉典型作品:计黑当白满构图、书写式的笔墨表达、夸张的色彩处理,特别是金色的线条以及藕荷色为主的荷花为一大亮点。所有这些,无不彰显此作为其创作高峰时期的佳作精品,展现了黄永玉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另外,该画的尺幅巨大,较为少见,又为「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思乡之作,蕴含着一位老人对故乡的暖暖温情。识者当宝之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