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画鉴赏 | 石鲁馆级藏品《陕北金秋》史诗般经典力作

时间 : 08-13 投稿人 : 蜜儿 点击 :

石鲁(1919~1982)先生是我国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他一生笔耕不缀,在诗、书、画、印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独创一格。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他成为了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最具反传统色彩的一代大师。他的艺术成就超群,他的人生经历坎坷。下面精选呈献石鲁1978年作丈二巨幅山水画《陕北金秋》。145×360cm。老装老裱设色纸本。手机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

石鲁馆级藏品《陕北金秋》,史诗般经典力作 | 国画鉴赏

△石鲁《陕北金秋》145×360cm

【题识】陕北金秋。戌午年秋月,石鲁画于长安。

【钤印】石鲁。

石鲁馆级藏品《陕北金秋》,史诗般经典力作 | 国画鉴赏

△石鲁《陕北金秋》局部 – 1

石鲁馆级藏品《陕北金秋》,史诗般经典力作 | 国画鉴赏

△石鲁《陕北金秋》局部 -2

石鲁馆级藏品《陕北金秋》,史诗般经典力作 | 国画鉴赏

△石鲁《陕北金秋》局部 – 3

石鲁馆级藏品《陕北金秋》,史诗般经典力作 | 国画鉴赏

△石鲁《陕北金秋》局部 – 4

石鲁馆级藏品《陕北金秋》,史诗般经典力作 | 国画鉴赏

△石鲁《陕北金秋》局部 – 5

艺术是精神产品,一定要给人精神上的东西,画不能给你吃给你穿,但给观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画家自己精神境界不高是不成的。—— 石鲁

二十世纪40年代石鲁在延安的工作经历,此时的石鲁是一位充满理想的美术工作者,在延安他做了很多版画创作,还接触了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延安岁月对他的艺术发展也提供了持续的吸引力和力量。二十世纪50年代,石鲁有一个很特殊的经历,他作为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总体设计者,到了埃及和印度。走出国门后的石鲁发现,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足,首先要坚守自己的民族艺术传统,由此他开始修正早期艺术中强调以西画改造中国画的观念,开始向传统吸取营养。

1960年代石鲁提出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也成为后来“长安画派”的指导思想,“长安画派”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在北方诞生的画派,以西北的自然风味和人情为载体,将浪漫主义和阳刚的雄伟美学相结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派之一。

到了1970年代,虽然身处特殊年代,但石鲁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虽然没有再创作大型主题创作,但他的风格和笔墨却非常精到,特别在结合了书法、金石入画后,达到了艺术上自然畅神的阶段。他进入了自己的“画语录”,尤其能表现自己的特点,而且晚年他也经常强调自己的艺术是“艺为人民”,尤其在去世前,他依旧认为,要为人民创作。

石鲁一生的创作生涯也颇具传奇色彩,“为画而生活则画死,为生活而画则画活”是他一贯秉承的创作理念。解放初期石鲁曾受邀担任中国美协秘书长,有机会去北京。正是出于对大西北革命圣地的深厚情感,石鲁毅然放弃进京。石鲁一生重要作品,其创作素材很多都来自于在延安的经历,本站藏品《陕北金秋》亦如是,寄寓着石鲁对黄土高原和陕北风情那段革命历史的深情回忆。《陕北金秋》必将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所彰显的磅礴气势和民族情怀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是幅《陕北金秋》作于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是年石鲁59岁。11月21日,陕西省委审干领导小组正式行文,作出”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审查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也顺利召开。《陕北金秋》表达了画家重获自由后的振奋心情,在摆脱精神肉体双重摧残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与向往。“文革”期间的折磨,使石鲁两度经历了发疯、逃跑、流浪……炼狱般的十四年(文革10年以及文革前后各2年)时光让他精神分裂、癫狂避世,却也让他涅盘重生,奇迹般地迎来了艺术生命的巅峰。古拙生涩的笔触,大胆豪放的力线,在其腕下纵横恣肆,天马行空。

这件《陕北金秋》,描写了陕北黄土高原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用笔墨细致的皴擦点染(石鲁皴:本文不做展开)和浓墨兼大量丹砂色晕染出高耸山峰及近景树木,突显了陕北的巍巍高山。画作描绘出了一个无比宏大的场景,高山、瀑布、窑洞、近景处的新式民居及肩扛着工具正欲外出劳作的人民群众,这一切构图安排巧妙,意境深远,给观者留下无限遐想。画中的老式窑洞及右下角的新式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即反应了晚年石鲁对延安火红年代的美好回忆,又反应了平反后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肯定与期待。

左上方落款书法笔力刚硬,用逆笔侧锋,如斧凿砍出,不拘一格,敢于创造,奇崛刚硬,不为书写而书写,借书表意,有感而发,有感而书,真正书为心画。石鲁曾言,中国画的核心诉求不是主题,而是意境。从创作于1959年奠定了石鲁在美术界的地位的经典力作《转战陕北》到文革后的丈二巨制《陕北金秋》无不充分诠释了石鲁的创作理念、创作热情及贯穿其一生的革命精神。尤其是《陕北金秋》作于身心遭到残害后接近人生终点的时刻,平反后迎来新生活的第一年且身体刚刚恢复健康的短暂时间内,石鲁非但无任何怨言,反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履行着自己“艺为人民”的终生信条和就像今天习总书记所言的那样「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欣赏是幅画作,犹如再读石鲁经典作品《转战陕北》,使我们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可以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石鲁无疑是从延安走来的革命艺术家中对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以至中国美术界影响最大最深的一位。而从历史的角度看,新中国已经走过的半个多世纪里,书画家中能与历朝历代开宗立派的先贤们相提并论而毫无愧色的,也当首推石鲁。石鲁曾言:「如无感情,画的再精也只不过是完成照相机的任务」。《陕北金秋》即是石鲁情感被压抑了十四年获得解放后的一次爆发,又是石鲁红色经典的延续,又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巅峰之作,亦是石鲁晚年最后一幅史诗般的经典力作,必将与《转战陕北》一样,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经典。

相关文章

  • 传世国画作品 | 李嵩作品《骷髅幻戏图》欣赏
    传世国画作品 | 李嵩作品《骷髅幻戏图》欣赏

    李嵩作品《骷髅幻戏图》南宋, 李嵩作 ,绢本 ,设色,纵27cm,横26.3cm本幅设色画园形,左侧款“李嵩”,对幅王玄真书黄公望句,钤“信公珍赏”、“黄氏子久”等印21方。李嵩(1166-1243年),南宋画家,钱塘人。少为木工,后为画院待诏李从训养子,随其习画。历任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擅长人物、佛像,尤长界画。...

    1608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传世国画欣赏
  • 国画作品 | 齐白石钜制《荷鄉清署》首度面世!
    国画作品 | 齐白石钜制《荷鄉清署》首度面世!

    齐白石(1864~1957)自1917年定居北京以后,很少回过湘潭。对于家乡的思念是齐白石艺术的一个主题,他时常画家乡的景色,山山水水,慰藉自己的乡愁。犹记家乡地处紫荆山下的杏子坞星斗塘一带,塘连着塘,满眼是荷的世界,情真意切,给人留下极为强烈的印象。下面从庋藏多年齐氏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谨献齐白石晚年山水画横幅巨制《荷鄉清署》,以飨藏家。97×180cm。非专...

    257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传世国画作品 | 郎世宁《马术图》欣赏
    传世国画作品 | 郎世宁《马术图》欣赏

    阿睦尔撒纳与初登准噶尔部汗位的达瓦齐因利益冲突而相互交战,阿睦尔撒纳战败后,请求归附清廷、谒见乾隆皇帝。对于阿睦尔撒纳的主动投清,乾隆皇帝大喜过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杜尔伯特三车凌、阿睦尔撒纳等人的归附,他进一步了解到准噶尔内部的情况,从而坚定了借准噶尔部内乱之际出兵的信心,以完成祖父康熙帝、父亲雍正帝“两朝未竟之业”。考虑到阿睦尔撒纳还未出过痘疫,因此觐见...

    1237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著名国画作品
  • 国画作品 | 方济众作品《山村秋色》丈二巨制
    国画作品 | 方济众作品《山村秋色》丈二巨制

    方济众(1923~1987),笔名雪农,陕西勉县人。著名山水画家,长安画派主将之一。早年从师长安画派泰斗赵望云,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先后担任陕西省国画院院长,美协副主席,文联主席等多项职务。为陕西美术在文革后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方济众1980年作丈二巨制《山村秋色》。设色纸本。已装裱。手机拍照。图片未经任何处理。△方济众《山村秋色》【...

    998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鉴赏 | 黄胄名篇巨制《选良种》惊艳登场!
    国画鉴赏 | 黄胄名篇巨制《选良种》惊艳登场!

    黄胄(1925~1997)是我国20世纪中后期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画、动物画意态生动、简括传神,富有浪漫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探索方面获得了巨大突破,开中国画坛一代新风。黄胄的作品关注生活,真诚描绘人民的形象,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留下了壮美的生活画卷。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黄胄先生1992年作丈二名篇巨制《选良种...

    1523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国画图片 | 李燕国画作品《母子猴乐图》
    国画图片 | 李燕国画作品《母子猴乐图》

    核心提示:李燕是著名的画家,艺道高超,学问深厚,国画作品秉承传统文人画风,蕴涵着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他国学丰厚,多才多艺,演讲幽默风趣,引人深思,听之,犹如在历史中盘桓、于未来中徜徉。下面为中国美术资料网收藏的李燕国画作品-《母子猴乐图》。4尺。手机简单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北京荣宝斋手工装裱。国画作品图片欣赏▲ 李燕国画作品《母子猴乐图》4尺▲ ...

    762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国画赏析 | 李可染山水《精品册页》集大成之作!
    国画赏析 | 李可染山水《精品册页》集大成之作!

    摘要: 一代宗师李可染(1907~1989)先生擅山水,提倡写生。他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尤其是把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入在深厚的传统笔墨与造型意象之中,技法上力求画面气韵生动,墨色厚重而逆光通透形成其「李家山水」独特之艺术面貌。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李可染1988年作山水精品册页。50×34cm×10。非专业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李可染山水...

    275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国画欣赏
  • 著名国画图片 | 华嵒 《山水十二开》图赏
    著名国画图片 | 华嵒 《山水十二开》图赏

    华岩(1682~1756)一作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99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传世国画欣赏
  • 国画赏析 | 于非闇作品《花鸟四条屏》精绝之作
    国画赏析 | 于非闇作品《花鸟四条屏》精绝之作

    于非闇(1889~1959)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正是于非闇及其同行者的努力,使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得以传承,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20世纪以来,在工笔花鸟画领域中,于非闇是开宗立派的大家,也是京津绘画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门生众多,影响广泛。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甄选诚献于非闇1946年作《花鸟四条屏》,以...

    325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欣赏 | 何香凝作品《岁寒三友》其人格品行的生动写照
    国画欣赏 | 何香凝作品《岁寒三友》其人格品行的生动写照

    美协主席(第二届)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擅作花鸟,偶作山水。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下面为本站藏品,何香凝作品《岁寒三友》,5尺。手工老裱。1946年作品。手机简单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国画作品图片欣赏△何香凝...

    1469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鉴赏 | 吴湖帆青绿山水代表作《翠岫琼林》
    国画鉴赏 | 吴湖帆青绿山水代表作《翠岫琼林》

    从近年吴湖帆作品的拍卖纪录来看,行情最好的是他的山水,吴湖帆的山水画融古开今,不愧为海派山水画的翘楚。2017年北京春拍中,其1939年作《翠岫琼林》以977.50万的高价成交。《翠岫琼林》为吴湖帆一生反复描绘的母题。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谨献吴湖帆盛年青绿山水巅峰之作《翠岫琼林》,以飨藏家。设色纸本,镜框。67×33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

    453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国画欣赏
  • 著名国画图片 | 唐苂恽寿平《红莲绿藻图》欣赏
    著名国画图片 | 唐苂恽寿平《红莲绿藻图》欣赏

    此图是唐炗(音光)与恽寿平联手为祝王翚40岁诞辰所作。唐炗绘荷花,恽寿平画荇藻。荷花与荇藻皆采用了没骨法,透露出轻盈飘逸与湿润的感觉。微风中,仿佛莲叶与荷花的清香淡淡而来。水塘里荇藻则用一笔点画。状物形神兼备,风格清新淡雅。《红莲绿藻图》轴,清康熙十年(1671年),唐苂、恽寿平绘,纸本,设色,纵135.7厘米,横59厘米。本幅款署:“石谷兄长于辛亥二月初度...

    1666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著名国画作品
  • 国画鉴赏 | 潘天寿指画《晴霞》 四屏通景且首次面世!
    国画鉴赏 | 潘天寿指画《晴霞》 四屏通景且首次面世!

    核心提示:传统派最后一位大师潘天寿(1897~1971)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出了卓越贡献和深刻影响,堪称近百年来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师。先生深受高其佩的影响,喜画指画。荷花是潘天寿极为擅长的绘画题材,他的荷花选择了有异于传统的荷花绘画图式,既保留了文人画的精神,又有独特的画面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图式。下面精选呈献潘天寿指画荷花作品,四屏通景《晴霞》...

    1503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鉴赏 | 白雪石代表作《漓江山水》丈六颠峰巨作
    国画鉴赏 | 白雪石代表作《漓江山水》丈六颠峰巨作

    白雪石(1915~2011),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近现代著名国画家,白派山水创始人,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白派山水甲桂林」的美誉。被公认为成就卓著的、具有创造性业绩的山水画大家,桃李满天下的美术教育家。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白雪石丈六巨制《漓江山水》,1987年作品。简单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白雪石丈六《漓江山水》...

    1475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著名国画欣赏 | 董寿平作品《雨后黄山》欣赏
    著名国画欣赏 | 董寿平作品《雨后黄山》欣赏

    1954年,董寿平赴黄山、富春江写生,黄山给他以深刻的启迪,此后山水画多以黄山为师,《雨后黄山》即是其一。画面以一溪清流为脉,使两岸山崖开合有致;数段云霞飘动在山间,使画面有虚实相生之趣;墨绿基调中的几处浅绛色,若有雨后初晴阳光熹微之感。董寿平《雨后黄山》创作年代:1956规格:188×67.5cm材质: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董寿平(1904—1997),原名董...

    1797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著名国画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