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苏金成:动静如一 有空无二[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修儿 点击 :

苏金成:动静如一 有空无二 | 艺术知识

张德林作品

禅者,可以使自身精神与心灵达到自由的状态。“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这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与艺术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

禅,自始至终就与中国文化尤其与书法结缘并且难以分开,是一种让文人雅士向往的精神境界。时至今日,虽然自然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艺术家始终如一的坚持传统文人的理想目标,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生活、精神得以净化、禅定,以至于在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将个人心性的高洁得以充分展现。

张德林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生活在当下的俗世中,却能够让我们从他身上和他的作品中看到一个超凡脱俗的禅者的印象。这种禅者的印象不是一朝一夕的闪现,而是体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能够让任何一个没有见过他的人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到意味深长的禅境。

张德林对禅学的结缘是因为他的性情,而这种简单、率真的性情更促进了他亲近禅学的机缘。他与我的性情很相似,经历也相似,我们都有过在寺院中长期居住修行的经历。张德林曾经在滁州琅琊寺深居简出,每日以晨钟暮鼓、经卷禅音相伴,过着闻香品茗,闭目观想的生活。我能够想象到张德林在寺院中参禅悟道的景象,朝花夕拾逐渐悟得无上境界,这就是他舍俗入禅的初衷。他把自己对生活的经历与心灵的感悟升华到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再回归到对书法艺术本体的创作上,尤其是他对书法线条的造型、张力与神韵的把握,常常令观者赞叹不已。可以说,寺院的禅修经历对他心境的澄明及他在书法上的领悟至关重要。他能够像品尝一杯香茗一样,拿起、放下。能够在超脱世俗与烦扰的生活间自在游走。他的心灵在经历过无数次波动而终归平静,进入一个无人、无我之境,这就是他在书法创作中追求的禅境。他是将自己的生活、艺术与心灵浑然如一,圆融无碍。在动静、呼吸间吐纳天地,涵养宇宙。

苏金成:动静如一 有空无二 | 艺术知识

张德林作品

书法最难得一个“雅”字。张德林的书法作品就有着超凡脱俗的“雅”!

我一直认为张德林对书法“线”的认识与理解超乎常人。当然,他的这种超乎常人的认识不是无源之水。这是他曾经夜以继日的对书法线条的锤炼,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一起成就的结果。

中国书法简单来说就是线条的艺术,对线的理解与操控是一个书家一生追寻的目标。因此,从最初的技法训练到最终的作品创作都是以线的质量和美感为中心。可以说,一个从事书法创作的人,如果线条的质量不高,作品上其它的一切似乎都没必要再去审视。张德林恰恰在这一点上取得了作为一个书家非常难得的成就。纵观他的作品,可见他对线条的理解与把握非常精准到位,格调高而且有个性、有神韵。

张德林近期创作的禅意书法,很难让观者看出其作品简单出自何碑何帖,但似乎又包罗所有汉魏碑版的风骨及二王书风的法理。细细品读,似乎又能从他作品中寻到他与近代大家于右任和弘一法师书法上的相似之处。张德林学于右任,就是学习于右任将行草书线条的韵味与碑刻书法的雄强相结合的创作方式。这种结合既能展现书法线条的张力,又不会失之于呆板,可以将书法线条的节奏与韵味在充满张力的通篇章法上充分展示出来;而学习弘一法师,则不仅仅是从形式与线质上领悟,更重要的是字外功夫的培养,这就是张德林为什么去寺院参禅悟道的缘由了。张德林深知对弘一法师书法的学习不是简单临摹其书法作品本身就能领悟其精髓,还要有着对禅学的深刻理解与实践体验。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明白弘一法师书法风貌的来历,不是表面上简单书写的简洁纯净即可,而是在内心深处已经了无尘埃,是在不执着、不妄念的状态下才能书写出来的作品。这就是一种有空不二的境界!

从无法到有法,再回归到“无法”之境,是书法大家成就个人境界与风格的一个渐变规律。张德林就是在经历这一规律的前两个层次之后,正在进入第三个层次的转换与蜕变。他作品中的那些线条能够在亦动亦静间变化如此自然如一,黑白空间那些若有若无、可有可无之处经营的如此微妙与完美,似乎已臻化境。

书家有真伪,伪书家不懂笔法者,十之七八,余者又有修养不济者,更谈不上书法创作的性情与精神投入。因此,能够真正理解传统书法的奥妙,又对书法未来发展的趋向有着清晰认识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而张德林就是其中一位。张德林能够在继承中求发展,将传统书法的笔精墨妙全然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面貌独特且法理俱在,实为难得。因此,身居京城的张德林在书法界能够以作品独特的面貌胜出,与他的淡定自若的心性及澄明无碍的状态,还有他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分不开。他对书法长达数十年的技法锤炼和个人在书法上的真知灼见及创作成就,赢得了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先生的赏识。曾来德先生邀请张德林作为自己工作室的助教,不仅说明曾来德先生是慧眼识真才,也说明张德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书家。

苏金成:中国国家画院课题组学术助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上海聚德拍卖有限公司学术顾问。

相关文章

  • 从《银锁》谈起——谈李乃蔚绘画艺术[图文]
    从《银锁》谈起——谈李乃蔚绘画艺术[图文]

    银锁第九届全国美展有一幅摘取银奖的工笔人物画,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形象塑造生动鲜活,色彩、质感几可乱真。后来这届美展获奖作品赴日本展出,日方也选了它作为招贴。我当时就说过,这幅画表现力不亚于法国十八、十九世纪的肖像画……这就是李乃蔚的《银锁》。据我所知,除了《银锁》,乃蔚的作品《山菊》、《归云》、《清音》等,也都先后在首届、二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十届全国美展上荣膺大...

    31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手法不拘于流派,中西结合新境界——刘卫兵[图文]
    手法不拘于流派,中西结合新境界——刘卫兵[图文]

    刘卫兵刘卫兵,1967年生于重庆,英国雷丁大学硕士学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为蜀都书画院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英文化交流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组成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SBCI(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成员。刘卫兵出生书香人家,自幼在父亲(著名国画大师阎松父先生高徒)指导下临碑习画。喜游历写生,在建...

    10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打假:也谈代笔书画现象[图文]
    艺术打假:也谈代笔书画现象[图文]

    当前艺术市场、美学研究、艺术出版、艺术展览、艺术创作、美术评论等领域的“假象”可以说是一派繁华之后的良莠不齐,乱象丛生。由于本文题目所限制,笔者仅就代笔书画现象作些探讨。关于代笔书画的源流问题,至少可以追溯至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历代名画记》曰:“吴生每画,落笔便去,多使琰与张藏布色,浓淡无不得其所。”文字内容大意是吴道子作画时,多使弟子代为设色。此外《历代名画记》中也有关于...

    163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诗情画意话梅花[图文]
    诗情画意话梅花[图文]

    邢久海:岁寒之友梅花,又名五福花,象征快乐、幸福、和平、长寿和顺利,其独特艺术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被赋予深厚的道德内涵。与兰竹菊尊称“四君子”、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有花魁、花中气节最高坚之称。梅花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人格的写照,有国魂之美誉。邢久海:寒夜放郁香梅花,先天下而春、凌寒傲雪留香、生命力顽强不惜的品性历来为人...

    30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汉《三老碑》的递传和归宿[图文]
    汉《三老碑》的递传和归宿[图文]

    汉 三老讳字忌日记 拓片 西泠印社藏石刻家谱出土余姚汉《三老碑》,全称《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立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是现存最早的东汉石刻之一,也是江南仅见、浙江最古老的碑石,今保存在杭州孤山之巅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为国家一级文物。清咸丰二年(1852),《三老碑》在浙江余姚东北10里的客星山出土,碑额断缺,后人根据碑刻内容而予以命名。通高90.5厘米,宽45厘米,右侧以格栏样式自...

    3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杜绝文物“修复性”破坏[图文]
    杜绝文物“修复性”破坏[图文]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出台,引发社会各界较高关注。有业界人士指出,这一“规划”的出台,将为长城保护中的修复利用,提供强大的助力。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建筑奇迹,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国家记忆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遗产。一直以来,有关长城保护的话题都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要内容。尤其面对屡屡爆出的长城修复过程中遭受破坏的案例,更经常引发社会...

    74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俄国革命百年:风起云涌中艺术浮沉[图文]
    俄国革命百年:风起云涌中艺术浮沉[图文]

    俄国革命百年诞辰之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以一场大型展览,梳理了艺术史上这段独特的岁月。在195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中,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曾这样刻画他的主人公,而这也可以看作他自己对1917年革命热情的回应:“‘想想我们身边正在发生何种神奇的变化吧!’尤里说,‘这种变化真是千载难逢……宝贵的自由从天而降了!’”马克·夏加尔,Promenade,1917-1918年。这幅画是他在维特博...

    9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没有他就没有法国艺术的今天:俄收藏家休金[图文]
    没有他就没有法国艺术的今天:俄收藏家休金[图文]

    法国野兽派大师马蒂斯这幅画原来是为“他”而画!名画“Dance(La Danse) ”公认为是法国野兽派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艺术事业中重要的作品,相信热爱艺术的人定不陌生,但你却未必知道这幅画的出现,原来是因为这一个人。他就是俄罗斯收藏家:谢尔盖.休金(SergeiShchukin-Chtchoukine,1854-1936)。他可说是法国多位艺术家的伯乐,而他与马蒂...

    10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著名书法家林建勋艺术赏析[图文]
    著名书法家林建勋艺术赏析[图文]

    艺术简介林建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风格以狂草书体见长,尤精于竹刻艺术。被国内外行家誉为中国当代竹刻“第一刀”。2000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九十四名“德艺双馨奖”书法家之一。并奖“广西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最高文学艺术奖”、“广西第三届文学艺术铜鼓奖”、广西首届文艺家“德艺双馨”奖等。画家...

    142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透视在美术中的应用[图文]
    透视在美术中的应用[图文]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最初研究透视的方法是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将在平面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古希腊人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知道了透视的两大基本特征及规律,同时还出现了最早进行透视研究的著作。古罗马建筑...

    66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西方名画拍卖屡获天价为哪般[图文]
    西方名画拍卖屡获天价为哪般[图文]

    最近,纽约佳士得、纽约苏富比艺术拍卖捷报频传,尤其是纽约佳士得的两场拍卖格外抢眼,一是佳士得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的68件作品,最终斩获4.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8亿元人民币,成交率高达88%,有12件作品以超过一千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二是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推出的58件绘画作品中,最终在经过了大约两个多小时的拍卖之后,成交49件,成交率高达84.48%,成交额为7.859亿...

    49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分之合——中国书法的内圣外王[图文]
    分之合——中国书法的内圣外王[图文]

    王羲之传世法帖圣是中国有志者的终极追求,尧舜禹,夏商周,每一位以天下为己任之贤达者,无不心向往之。圣的根本在内,无为而至无极,是形而上的;与之相对的是王,是外在的行和为,是很多看得见的真真切切,内圣外王是儒家最完美的境界。天地人谓之三才,王居其中,理应有通天接地的义务,通、接当然是一种形容,但至少要有把天地人合而用之的能力,同时这个能力还是复杂、多样、变化的。但因为他有一种内在的化合能力,故...

    75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当王羲之“遇见”颜真卿[图文]
    当王羲之“遇见”颜真卿[图文]

    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代替语言作为文化、思想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虽然我们今...

    134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书画鉴定中,董其昌作品的真伪辨析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传世董氏书画中不乏双包现象,其中最著者,当属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分藏的两本《烟江叠嶂图》卷。“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前不久曾刊发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通过多年研究得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本《烟江叠嶂图》系清代收藏家高士奇临摹的文章,并引发反响,本文作...

    18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在侯马盟书中探析玉器与祭祀的关系[图文]
    在侯马盟书中探析玉器与祭祀的关系[图文]

    2020年是侯马盟书发现55周年。学术界关于盟书的认识仍有很大分歧,这一方面是由于文献关于盟誓的相关记载并不系统、全面,另一方面由于同类的资料较少,可资比较的资料更加有限。本文作者就盟书与先秦盟誓制度的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思考,认为盟书坑坎中所出玉器当与盟誓前须祀方明有关。侯马盟书侯马盟誓发现于1965年,是东周时期一处重要的盟誓遗址。盟书内容重要,前辈学者已多有研释,兹就盟书所见先秦盟誓制度等相关...

    77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