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前,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多地文化旅游部门相继推出了博物馆等景区门票半价、打折甚至免费等福利,并提供了公开课、互动体验、公益鉴定、专题展演等数千项活动。唐代僧人送庞蕴居士到山门时,天正下雪。庞蕴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这是禅宗中最美妙的故事之一。博物馆、美术馆乃至艺术和书籍,从王公贵族的特权私有走向公共开放。春秋战国以后,书籍就突破了官府秘藏而走向社会,之后加入商品社会流通。而在西方,直到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始建于1204年的卢浮宫于1793年面向公众开放,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逛”博物馆、艺术馆才成为现实。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4873家,其中免费开放4246家,占到87.1%;2017年全年超过9亿人次走进博物馆,涨幅超过5%。
从特权到共享,公众旅游从观光游转向文化深度游,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成热门“打卡地”,亲子游、研学旅游、博物馆游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但目前文化艺术的力量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就像城市当中的点缀、装饰,或者个人所佩耳环或项链,作用不大。文化旅游如何从“免费”“拍照”的“到此一游”绿意葱茏走向更加美好与诗意的远方?让生态群落更丰富,每个人都拥有。从人均数量看,《上海市博物馆年报2017》显示,上海每19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全国每4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 《每个人都有一座博物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博物馆》,这样的诗歌与书籍,都是对“好生活”之上的“美生活”的向往。从生态群落看,京津冀三地博物馆刚刚签约共享藏品、合建博物馆生活圈,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群、柏林的博物馆岛等经典样本给文艺馆群落发展以对标性启示。让文艺之旅更加“接地气” ,美好而不高冷。中国古动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打造“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更好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夜间文化需求;苏州博物馆夜游活动,报名链接发出后10分钟内200个名额被全数约满;“夜宿博物馆”等主题游受到年轻人尤其是亲子家庭的青睐。“披着星光去博物馆”“让文艺之心与繁星同框、与月色连接”,还有民俗体验、文博集市、夏夜朗诵、音乐喷泉等新的衍生设计和免费为观众提供直饮水等温馨服务,期待不是一年一度、昙花一现。
让博物馆藏品“动起来”“活起来” ,更加生动鲜活。数字博物馆、VR展览,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珍贵文物。手机端人像抠图技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和3 D渲染技术等新技术,“唤醒”沉睡数千年的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七大博物馆合作推出“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 。馆外陈列形式也让公众感觉“博物馆就在身边” :法国巴黎不少地铁站月台两侧展示着卢浮宫、奥赛等博物馆藏品的复制品,乘客一下车便能看见埃及法老石像、断臂维纳斯、巴尔扎克塑像等。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分布着多个“迷你博物馆” ,旅客可以在观赏文物与拓印字画中候机。网络开放共享方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7年起向公众免费开放其37 . 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像资源,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免费下载专区也备受好评。让“知识生产”与“公共教育”连接更紧密,讲述精彩中国故事。西方博物馆一般划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类,有些艺术馆还展示电影、声音艺术、现代舞、新媒体艺术等。在中国,美术馆、图书馆与博物馆等曾是相互独立的系统,近年来也逐渐参与到博物馆日、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中,例如“中国美术馆之夜”活动。文化单位的本体除了馆所,还有影视与出版等机构。例如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现代视听艺术引领观众从鉴宝“发财梦”转向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何以为尊,我有中国”“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意海报备受好评;《国家宝藏》推出同名图书。
让文创产品叫好又叫座,绽放光彩融入生活。文化遗产的观念作为现代的产物,要置于世界遗产保护浪潮的历史语境与当下情境中重新审视。文化遗产如何从静态转为活态?如何探索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例如探索“版权+设计”模式,把文化文物单位的“藏品”和“展品”变成“商品”和“产品” 。故宫博物院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设计大量“萌萌哒”的文创产品,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 。文物微信表情包开发、“我和文物表情‘神同步’ ”等互动项目,吸引年轻人一键转发、分享体验到社交媒体。让艺术生活更加国际化,破解“接触难”“看不懂” 。2017年全球共有157个国家的36000余座博物馆参与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庆祝活动持续一周时间。中国与法国、意大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联合办展,首次引进大量珍惜展品。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文化和生活”展不仅有意大利17家博物馆和机构的102件(组)展品,类型丰富,而且重视引领观众理解这些艺术品为什么会被创作,如何使用和解读。
家园与远方,栖居与旅行,是人生路上的不同面向。从青铜饕餮、先秦理性、楚汉浪漫、魏晋风度、盛唐之音到宋元山水、明清思潮,从“乡土中国”到“都市景观”“移动互联网时代”,拆除一堵堵“厚墙”“隔断”,诗和远方不再“遥远”。100多年前,德国古典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在诗中写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其后,经过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成为了很多都市人的居住梦想,人们向往在北京倾听古典、在上海漫舞时尚、在巴黎呼吸浪漫、在罗马行走于历史、在新加坡的花园里游憩。全民皆“动”的时代,文化旅游要超越“物质城市”“科技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更关注“人文城市”的培育,不仅着墨于高楼大厦和灯光璀璨等“物性”指标,更要赋予它更多的“人性”与“诗性”,即郭熙所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择一城栖居,携一侣旅行,在文化旅游的非谋生性与审美状态中感受“动”与“静”的内在张力,体会自由本质与超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