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吴山石,1963年出生于山东夏津,中国民革党员。先后就读于天津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画家、山东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画院副院长、德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获2006李苦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2006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绿色和谐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走进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优秀奖、中国永乐宫第四届国际书画艺术节书画百佳奖、万家乐杯全国中国画大奖赛优秀奖、全国扇子艺术大展优秀奖、第六届当代山水画展优秀奖。中国香港大红鹰杯海内外书画大奖赛一等奖、石景宜博士杯华夏书画创作大赛金奖、中国傅抱石艺术节全国中国画展银奖、“艺术齐鲁·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山东作品展”创作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美术类优秀奖。
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纪念孔子诞辰全国书画优秀作品大展、纪念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展、首届草原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齐白石艺术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2007全国中国画展、2010故宫金秋中国名家书画大展、红色太行全国中国山水画展、首届、第二届全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第六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暨中国山水高峰论坛、齐鲁颂山东省中国山水画晋京展、齐鲁颂“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百处山东名胜古迹作品展、第六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艺术邀请展、中韩·仁川-山东国际艺术展、中日文化交流绘画展、明德·和融全国中国画展、首届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山东省优秀美术作品展、翰墨文心-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山东省首届山水画学术大展、山东省国画院成立暨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学术邀请展、当代中国画名家手卷学术邀请展、万里河山入画图-当代中国画名家画名山学术邀请展、中国三亚艺术年展、情动山川-齐鲁名胜山水画创作展等。
作品先后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神州诗书画报》、《国画收藏》、《国画鉴赏》、《国画经典》、《东方艺苑》、《国画家》、《画苑》、《亚州美术》、《中国画大观》、《中国艺术报道》、《吴山石画集》、《世纪风华——吴山石》、《艺术典藏——吴山石卷》、《中国高等美术院教学范本——吴山石》、《吴山石国画作品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吴山石作品》、《名师作品范本——吴山石作品精选》、《荣宝斋画谱——吴山石卷》、《大家讲堂——吴山石》等报刊及二百余部作品画集,并多次举办个展联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山水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吴山石山水绘画中的审美追求
文/褚海
五行八作,画虽小技,实则蕴涵大道也。古来今往,画坛流派迭起、名家辈出。然能得真谛、入画史者少之又少。何也?仅止于技法表层,看山画山、心中无山,难入“大化之境”,最终“泯然众乎也”。拜读吴山石先生的山水画,我想到一组词语:反思与重建。也就是说,他一方面以融入山河的方式实现着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认同;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当代人生存空间和环境的笔墨营造,试图重建一种独立的现代精神品格。在现代文化语境下,寻找一种新精神和新格局,并以此观照自然、叩问人生,已成为不少画家的艺术自觉。吴山石与这些具有革新意识的艺术家们一道,对新的“山水精神”从反思到融合再到重建的探索历程,已成为当代山水绘画领域中重要的文化现象。
吴山石是当代山水画创作阵营中的中坚力量。溯源他的艺术经历,可以看作是一个励志的典型。他是山东夏津人,这里地处鲁西北平原,既无名山大川,也非繁华富庶之地。从这个位于文化边缘地带的县城起步,要跻身当代画坛,要登上艺术高峰,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而又漫长的,他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辛勤努力。在多年的艺术追求中,他先后就读于天津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接受了严格正统的艺术训练,踏上了传统绘画的正途与正脉。吴山石对宋元诸家下了不少功夫,其中得益最多的要数董源、范宽、李成、沈周、龚贤、石涛诸家。他的作品用笔精到,无论是近处的实景,还是远方的虚茫,他都不吝用笔,皴染点染不舍细微,尽可能地让笔触带来一种沉稳的气象。
太行山系列是吴山石近年创作的的代表作,如《太行秋韵》《大山脚下有人家》《山居云幽》《山乡情》《林谷清幽》《太行雄风》《秋声云起》等。这批作品陆续问世后,在国内画界引起了不小影响。在太行山系列作品中,他把山石、古树、云烟、屋宇、溪水等自然物象作为表现对象,在繁复的构图中完成了不在场的“在场整合”。但在色彩的运用上却又十分节制,没有选择大红大绿的强化渲染,而是以淡青色调辅染,呈现出一种清幽爽利的艺术效果。在他的笔下,太行山不再只是一个自然场景,还具有一种文化象征意义,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太行山的美学记忆,更唤起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感。
山水画一旦被程序化、规范化,就失去了自然山河的随机性和生命力。在吴山石的山水画作品中,一部分大胆融入了高铁、汽车、楼宇等现代文明符号,还有一部分让青山绿水间的鸡犬牛羊作为点缀,这便更好地展现出当代山水画的“时代感”和“生活气”,也表现出“融入当下”的强烈渴求。反观当下的山水画创作,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要么是一味地模拟古人的外在形式,要么就盲目地追求古人的精神状态。在现代语境的观照下,我们不可能再重复古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在那种状态下形成的绘画方式。
我记得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先生这样说过:“当代社会如果我们还都是去画古人那种逃避现实、归隐山林、风花雪月,我觉得是不符合这个时代感觉的。”因此,如何在抒情上和气息上与传统获得链接、如何在传统构图中获得具有当代感的图像体验,是每一位山水画家必须面对的。吴山石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既不是对古人图像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西方构成学的“拿来主义”,而是对传统笔墨体悟后的重新运用,是对现代审美观念反思后的文化体认。可以说,吴山石的绘画风格是建立在坚实的传统绘画精神之上的,但又有别于传统绘画的样式。他以山水画的人文气质为依托,融入个人的现实体验和丰富情感,弥散出一份浓浓的生活气息。
吴山石十分注重写生,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写生性和写实性。如在太行山、涉县岩上村等写生系列中,能够敏锐地捕捉情景、心境的瞬息变化而进行自由组合、演化“成法”,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读他的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触动和共鸣,能够改变我们的情怀、视野、格局乃至价值观——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艺术价值。我们经常在说“艺贵创新”,在吴山石的一些近作中还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性,如《茂林清幽》《林中幽居》《林间牧歌》《幽林新声》《秋日牧韵》《林中精舍》等作品,画山不见山,山在虚无间,他让交错复杂的古树占据画面的主体位置,以树林的层次坡势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古树是一个重要的笔墨意象,题材以桑树、胡杨、枣树、石榴等百年古树为主,树干挺拔遒劲、枝杈穿插交错、树皮纹理斑驳,那种沧桑之美很容易触动人们的心灵。他对树木的处理方式很巧妙也很精妙,看似杂乱无章的树木纵横交织,不仅没有破坏整个画面的肃静感和秩序感,反而增添了画面物质的线条性。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吴山石在绘画创作中擅于用迟涩而不确定的线条来勾勒山石、台阶、古树、亭榭等自然物象,再以墨与色的交融皴染出一种斑驳感,形成自然的开合交错关系,使画面在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纵与横、明与暗的因素对比中丰富起来。
当代人的山河情怀不是以重复的构图加以冷艳的色彩而拼凑嫁接的,我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是根植于心底、发乎于心灵的。欣赏吴山石的山水画,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所蕴积的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认知和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笔墨技法和美学观念上的双重探索,向我们诠释了“如何重返大自然”这一具有现实指向的艺术命题,也由此进一步扩充了对传统经典理解的向度和深度。
庚子三月于山东懿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