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耿篆刻 佛肖形
赵耿篆刻 欢喜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汉阳赵耿先生,先世赵种青、赵荣煊、赵少石、赵熙文皆艺文德性负盛名者。赵耿先生蒙泽受教,禀纯和之德,究诸艺事,深心以著,书画印俱叹观止矣。
赵耿篆刻 薛林兴
赵耿篆刻 汉阳赵耿之印
以“致中极和”者,喻书画之道,千古之的论也。故学问之事,内求于德,以广大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外显于艺,以宏远博厚,追古昔而为大雅。赵耿先生自江城至京城,望楚台上望江天,古琴台前会古贤。承晴川以北游,寄京华于南郭。怡养坚正纯德之性,梦云枕石倚兰蕙之香,奏刀挥笔承三晋之气,立世为人追率真之品,可谓:渺然凌万顷,如听风雨,心游太古,胜景平分。
赵耿篆刻 换鹅
赵耿篆刻 长生未央
赵耿先生篆刻,问秦汉而得明清诸家之奥,精致平和,清新可人,尤“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苏轼)微妙悠远,其味无穷也。砚林诗云:“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赵耿先生铁笔,秦汉古玺敦厚且能出奇妙之想,布排之法非匠心而不能有,非灵妙而不能生趣;细朱文、满白文得赵叔孺家法,精劲典雅,入古出新,无一丝尘垢,摄人心魂;更有如缶老苍古一路者,其刀如笔,不住常故,不可揣摩,老辣而意趣横生。观赵耿先生之篆刻,可谓纵横三千年,尤漫云之舒卷,悠然去迷惘而开自家之法。然成事者岂非“寂寂深林下,忻忻一自芳。”(寄禅)闻赵耿先生言事艺之途颇为不易,挑石百担灰成堆,笔墨为使砚深陷,数月不知门外事,数年不见往来人,唯深心以向往,唯孤芳以自赏。三十年功夫,而今名誉加身,求印者络绎不绝,是真知者之所求真士者,因“冰壶不可与夏虫飨,秋月不可与俗士赏。”为艺以为节,岂效折腰卑躬者。
赵耿篆刻 老复丁
赵耿篆刻 千秋
赵耿先生,书宗悲庵、老缶,亦承先世半跛、石桥公之法,苍浑古厚,尤太古之白石,虽立千载而神气焕然,亦如江天之霓霞,虽处遥远而烂漫耀人。碑学之所兴也,觅三代之金石,汉魏之碑碣,以凝重之笔,成雄浑之势,再呈古雅。近三百年,众家求索,辛劳也如斯,所获也如斯,此三百年之成就,可不谓壮观也哉。赵耿先生深悟此理,且承先世之遗,契于法理,悟于神妙,孜孜以求,所创获者尤不可为人知也。赵耿先生书法以石鼓、北碑为根基,用笔能于巧妙、苍润而不乏灵动,阐悲庵、缶老之心声。其字势开阖有度,尤有天机,相较精紧一路者则洒逸自然,若修真之道者,苦禅之头陀。悠悠怀古问猎碣,穷尽源头一万年。乾坤浩渺清淑气,纵笔横斜揽九天。壮哉!壮哉!登黄鹤楼以吟哦,远观洞庭八百里,挥运笔底万千雄。
辛丑九月十三日,益阳胡倗恭书于北京
赵耿 近照
赵耿,1973年出生于武汉。字虚怀,号楚石。中国书协会员、楚天印社社长。自幼随祖父少石公习书,随汉上黎伏生先生习篆刻,随吴曦先生习书法,后得韩天衡先生点拨,取法秦汉,参酌宋元,并潜心书法及古代印史、印论、印迹。
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第二届中国榜书大展等。1999年移居北京,现为职业书画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