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美术创作应遵循什么?上期专家们分析了当代主题性绘画创作面临的“图像困局”,并总结了许多新时期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验和规律。本期主要结合个案,邀请艺术家们分享创作体会,从接到征稿通知,到确定主题立意,再到具体的创作构思所经历的一番过程,从不同角度提升大家对主题性创作的认识和思考。
面向生活 面向经典
研究中国当下的国展要符合当下社会的文化需求,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讴歌祖国。
“融合”是自始至终贯彻的原则
注重中国画的优秀传统,研究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工具材料、民族风格与当下的审美表现观念,寻找中国画在当代的一些突破点,或者说是融合点。把美术史的创作规律、技术方法、既有经验、各种材料融合到中国传统的绘画里面去。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面向生活,到部队去,到工厂、矿山、农村、开发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工地去,街头时尚,社区活动及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创作的源泉;另一条腿是迈向人类的传统经典,包括中国传统的经典及世界历代名画。这两条腿相互渗透共同起作用。
张学 苏元春戍边 油画
如何融合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呢?我认为要抓的是通俗性与实用性,融高精尖于创作的具体技术之中。
从生活经历中挖掘创作素材
我创作的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的金奖作品有三幅:《我们到哪里去》《家》与《百年回望》。这三幅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描绘我个人的身边的生活。从身边的生活经历里面挖掘创作素材,把自己的情怀、审美、智慧,通过技术表现出来。
第一幅《我们到哪里去》,就取材于我当时工作的安徽师范大学,画的是我的学生。这幅作品并不是为画展准备的,我只是想表现一组年轻人,表现我身边的这些大学生。这个题目也是画好之后逐步确定的主题,在我潜意识里表现了这些大学生在临毕业前的迷茫与困惑,凭着直觉把它画出来了。
第二幅是2009年荣获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的作品《家》,表现的是我自己的“家”,那时候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非常的热闹,我并没有去刻意表现这个房地产开发现场,我就想表现我夫人在打扫新家,她的身姿和场景,没有想到通过一个小家的描绘,折射出了我们身在其中的一个伟大的时代。
2011年,我画了第三幅《百年回望》。我思考的是作为一个南京的画家应该有表现南京的作品。南京有三大景点: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当年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来,前辈精英们前赴后继,走向共和,总统府见证了这段历史。这里有孙中山等等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有过无数的传奇故事。我就想用画笔来描绘这些仁人志士的奋斗,通过表现我当下生活的城市的重要景点,讴歌曾经可歌可泣的波澜壮阔的国家历史。
《百年回望》画了将近100个人物。一个画家在创作之前应做到胸有成竹,但是我心里面装不下这么多的人,创作前期,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我有天天写日记的习惯,把创作的过程记录下来,这幅作品创作到第28天,才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画中100个人经过了28天不懈的工作,才了然于胸。这里面的每一笔,每一块颜色,每一块墨都是有血有肉的了。这幅作品天天画,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当时我选择总统府创作题材还是有一些顾虑的,觉得这里面隐约有一些政治风险,但是我的文化艺术素质鼓励我画出真诚。幸运的是改革开放让国家更加的安宁,也更加的和谐。这幅画也得到了评委们一致的肯定。
桑建国 百年回望 中国画
我一直认为画家就是一个工人,只是创造的是精神与审美的产品。我全力以赴地工作,就像一部车一样一直在开动,而且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面向生活,面向经典。
让时代声音更嘹亮
任何美术创作都必须打上时代的烙印,发出时代的声音;主题性美术创作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不同时代的美术创作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风格特色。在近现代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如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等,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强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向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迈进。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更要强调国家意识,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
新时期的主题性美术创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强调思想性和艺术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明德引领风尚,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士气,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社会发展需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历史传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时候,主题性美术创作就会聚焦中华文明的重大历史题材。2017年,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共同实施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顺利完工,这是继2009年完成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后,又一次大规模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不仅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从中国史前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空白;而且运用图写的造型艺术,描绘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价值观,通过图像与历史神交,更贴近“真相”,唤起人们的激情和民族精神,实现伟大的复兴。
当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时,中国美协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在第一时间里号召全国美术工作者以笔作枪,和全国人民一起共战“疫情”,共作大型“抗疫”主题性美术创作,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抗击“疫情”的士气,弘扬了“主旋律”,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其实,在新时期主题性美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美术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是否创新,是否与时俱进,是否“与时代同步伐”,也就是说主题性美术创作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去年9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伟大历程,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与共和国70年历程同步伐,共呼吸;以70年来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为创作题材,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多彩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视觉感受,突出了时代主题,再现了共和国70年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讴歌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豪情壮志。
主题性美术创作要反映时代声音,必须要求创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第一手创作材料;只有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自然世界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引发创作者的激情和感悟,其作品才是最真实、最感人的,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些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是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创作者以充沛的激情、独特的视角、丰富的画面、生动的笔触创作出的反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歌颂了我们今天的美好时代,使主题性和艺术性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合,让艺术作品更好地吸引人、感染人、启发人和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