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不失其所者久 —— 品读孟云飞主编《艺海无涯:刘艺的书法人生》[图文]

时间 : 05-11 投稿人 : 杭杭 点击 :

自古以来,文人多以“学海无涯”自勉,而从艺者又喜以“艺海无涯”为座右铭,以表达自己追求艺术的态度。不管如何表达,勤奋、刻苦是作为文化人始终坚守的准则,对艺术永无止境地追求是从艺者共同的理想信念。《艺海无涯——刘艺的书法人生》一书采用了“艺海无涯”四字作为书名,既反映了刘艺先生对自己一生从事艺术的敬重,又反映了编著者对艺术的一种态度。

该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文化学者孟云飞教授历时三年经过收集、整理、编辑而成,全书分上下两册,内容上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刘艺先生从事书法艺术事业以来的演讲、访谈、工作发言、书信往来等内容,时间跨度从上世纪的80年代到新世纪的当下,共30余年。

不失其所者久 —— 品读孟云飞主编《艺海无涯:刘艺的书法人生》 | 艺术理论

刘艺先生的一生是与书法相随相伴的一生。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和自身在书法方面的天资聪慧,使他很早就与书法结缘。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刘艺先生作为最早的成员参与书协的事务。之后,他一直伴随书协的发展、成长,是中国书协的老一辈艺术家;他见证、亲历了中国书法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他参与多项中国书协具有开创性活动的制定和推行;他提携后进,鼓励年轻一代书法家勇于创新,在他的指导下一大批中青年书法家活跃在当下,为祖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夜以继日研究中国书法,从不间断,他在书法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书法的创作上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理论研究涉猎广泛,从对古代经典理论的研究到对当代书法现象的解读,从对传统书法创作的研究到当代创新的探索等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做学问上,他谦虚务实,在实践创作上,他不忘传统,敢于创新,开创了具有自己面貌的草书风格。他的草书作品融汇历代各家所长,结合时代特点,既热情奔放,又厚重隽永。

当今书坛,提及刘艺先生,谦逊、和蔼、平易近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品格修为,深厚的学识修养使他的书作尤为脱俗。他很少注重创作中每一个字的审美结构,通常是“笔到意到”,随性抒发,通篇下来,酣畅淋漓,尽显豪放本性。在创作上,他从不折纸规划,刻意经营,而是直接在白纸上拈手即来,遂成佳作。殊不知,在作品的背后刘艺先生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他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学识修养全部融入到书法的字里行间,用线条去表现自己丰富的人生。

不失其所者久 —— 品读孟云飞主编《艺海无涯:刘艺的书法人生》 | 艺术理论

刘艺(1931--2016)

如今,刘艺先生走完了他精彩的一生,但他踏实地用书法演绎了多彩的世界。他生前虽专攻书法一业,但博涉书法的所有门类:创作、理论、展览、评选、培训等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书协自创立以来的所有活动门类。他把毕生的精力和热情默默地献给了他热爱的书法艺术,凡是与书法有关的活动,他都投注了极大的关注,由于他执着的艺术追求,当下中国书法的繁荣离不开他的辛苦付出和孜孜以求。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刘艺先生自参加书协的工作以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及访谈、笔记等散见于各报刊媒体。点滴的学术见解是他各个时期对书法的不同感受,是结合时代需求加上深入研究而得出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当时我国书法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研究刘艺先生从事书法活动的重要参照资料。文化学者孟云飞教授在刘艺先生有生之年,花费巨大精力收集、整理、归纳、研究了刘艺先生从事书法研究、创作以来的书学思想,经过精心编排设计使之形成书学体系,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一百三十余篇,时间跨越三十余年,较为立体地体现了刘艺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

不失其所者久 —— 品读孟云飞主编《艺海无涯:刘艺的书法人生》 | 艺术理论

刘艺书法

“自古文人多寂寞”,刘艺先生生前默默地耕耘在书法的园地里,为祖国的书法事业殚精竭虑。现如今,祖国的书法事业正步入硕果累累,百花齐放的时期,作为老一辈的书法艺术家刘艺先生同时也看到了收获的喜悦,他生前最喜欢书写的就是“国魂”二字,既体现的他对国家文化灵魂的崇敬,又以此勉励年轻一代,时刻谨记自身责任,不忘以文化来武装自己、强大自己的国家。

《艺海无涯——刘艺的书法人生》虽谈不上鸿篇巨制,印刷精良,但内容的编排却极富逻辑性和条理性,主编把刘艺先生生前不同年月发表的文章进行严谨的归纳编排,使他的书学思想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文中穿插刘艺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书法作品用以辅助阅读,增加了读者对刘艺先生书学思想的理解。我想,在平淡的字里行间,正折射着刘艺先生的伟大品格,一篇篇充满感情的文字正说明了他对书法艺术的默默付出。该书或是对他书法精神的总结,更是他留给书坛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

  • 屈健 屈菁 :新中国灾难主题美术创作的审美取向与艺术特征(组图)
    屈健 屈菁 :新中国灾难主题美术创作的审美取向与艺术特征(组图)

    本文刊登于《美术研究》2020年第3期 摘要:新中国灾难主题美术创作突出体现了中国美术家在社会、民族与国家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敏锐艺术洞察力、担当、情怀与思想的力量。与西方灾难主题美术创作强调个体感受,侧重反思与批判的价值取向不同,新中国灾难主题美术创作更加强调“国家意识”,强调艺术的正面引导与服务、教化功能,强调艺术家的社会担当与责任感,始终把如何表现抵抗灾难、战胜灾难,塑造英...

    11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大千艺术市场解析[图文]
    张大千艺术市场解析[图文]

    上世纪60年代,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艺术作品让国内外艺术界震撼,更为中国传统国画艺术打开了一扇窗。自近现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国画一直在寻找现代转型的突破口,张大千的艺术融合或许是一次最成功的探索。然而,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到底是对传统绘画技艺的传承与发扬,还是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成功融合?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艺术的成因是什么?近几年市场低谷期,这种艺术形式的市场表现又如...

    75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不作时史”问题[图文]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不作时史”问题[图文]

    作者 朱良志中国传统艺术在唐宋以来出现一种思想观念:真正的艺术创造,不是追逐时尚潮流,而要与这种潮流保持一定距离。艺术家应是冷静的思考者,而不是追赶热流的弄潮儿。“不作时史”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凝结的重要观点。强调“不作时史”的中国艺术,不是否定历史,而是带有突出的反思性特征。就“书写的历史”来说,它要挣脱知识和权威等束缚;就历史现象来说,它更要透过时间过程中呈现的表象,发掘人内在生命的力量。“...

    24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怀袖雅物 寄情咏志[图文]
    怀袖雅物 寄情咏志[图文]

    扇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物品,但在其成为消暑纳凉的日常用扇之前曾经也是彰显威仪的礼仪用扇。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扇面逐渐变成了一种艺术创作媒介与文化艺术的象征,其中所书所绘都可见书画大家的艺术风采。或为纳凉挡尘、或为赠予好友、或为寄情咏志,作为“怀袖雅物”的扇子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物品。日常生活用品中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野鸡尾羽制成的长柄扇,但它仅仅用来遮阳挡尘。西汉时期...

    51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段俊平书法艺术的本真与内涵的美学特征[图文]
    段俊平书法艺术的本真与内涵的美学特征[图文]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息息相关,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基本都是积学大儒,他们以书法写意,以书法抒怀,以书法表达性情,所以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说过,写字写得好的有两种人:“三岁稚子”与“积学大儒”。前者在于心性的本真,后者在于内涵的厚重。在当代书坛中,段俊平先生的书法艺术就是集心性本真和内涵厚重的典型代表,观段俊平先生的书法作品总给人一种率真自然之美,流畅...

    62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凤仙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凤仙国画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刘凤仙,中国著名艺术家。1942年生。自幼酷爱美术,曾任多年美术教师,受黄胄大师指点,几十年如一日研习绘画理论及技法,苦练不辍,以花鸟为主,尤擅画梅与寿桃,其作品气势磅礴,清新怡人,喜庆向上,具时代气息。因诗、书、画全面发展,有‘东方才女’之美誉。是位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女画家。刘凤仙女士,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退休老干部,曾在四十余个艺术组织兼任名誉主席、名誉院长、荣誉馆长、副主席、...

    150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尊天地自然为师 道法自然[图文]
    尊天地自然为师 道法自然[图文]

    “扬州八怪”中,位“七品官耳”的郑燮郑板桥,平素最喜种植最寻常的青竹野兰,日日精心打理,又善于观察其生长期之变化。故而,兰竹笔墨入其画中,更具鲜活灵动。曾谓: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而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画家善于细致观察生活,从自家庭院种植的数十盆兰草,与...

    16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收藏玉器书画有哪些窍门 专家:多看少买[图文]
    收藏玉器书画有哪些窍门 专家:多看少买[图文]

    艺术品交流、鉴定现场。主办方供图沉寂已久的艺术品交流、拍卖,这两天在无锡上演。28日,一场主题为“臻品荟聚,典藏锡城暨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无锡举行,与此同时,包括拍卖前举行的公益鉴定、艺术品交流环节等,共有500余人参与,既有无锡本土藏家,也有外地来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与专家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长进。”陆姓收藏爱好者来自盐城,也是一位道道地地的玉器收藏者,对玉器收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

    14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十月秋拍 火了什么?[图文]
    十月秋拍 火了什么?[图文]

    刚刚过去的十月,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迎来了扎堆举槌的盛况。从已经出炉的秋拍数据看,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刷爆朋友圈的几则“天价”成交——10月8日,香港苏富比推出的元代任仁发《五王醉归图》,以3.065亿港元(折合约2.7亿元人民币)成交;十天后,北京保利再度把古代书画的市场热度推升到5亿元级别,晚明画家吴彬《十面灵璧图卷》以5.129亿元成交,一举刷新了中国古代书画全球拍卖成交价格纪录。10月20日,...

    193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天地玄黄 金墨无界 年度人物崔海权特别报道[图文]
    天地玄黄 金墨无界 年度人物崔海权特别报道[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

    161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折纸的艺术天堂[图文]
    折纸的艺术天堂[图文]

    折纸的艺术天堂一张简简单单的白纸,经过纸艺作者的用心诠释,竟化身为亦真亦幻的艺术精品。那似在水中欢快嬉戏的鱼群,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还有展翅欲飞的天鹅、精致的棋盘,是否唤醒了你童年的记忆,又是否带给你叹为观止的感触?想不想立刻捡起手边的废纸,加入这神秘而富有魅力的“纸艺族”呢?(纸艺网、百度贴吧供图)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

    11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析艺术装置的视觉性[图文]
    浅析艺术装置的视觉性[图文]

    1938年,杜尚用1200个装煤的袋子布置了巴黎超现实主义国际大展(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u Surréalisme)的大厅顶部。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激进的做法,因为它不像一〇年代纽约“291”画廊(图见正文)那样,让作品一板一眼地挂在建筑物的墙上,使之看起来有两个画框。在超现实主义或同时代的象征主义、至上主义或未来主义者那里,装置已经失去了19世纪末的那种功能性。和...

    155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军旅题材作品在今天也可以很当代[图文]
    军旅题材作品在今天也可以很当代[图文]

    军旅题材作品在今天也可以很当代邓永秀《英雄传说》杨之光军旅人物画是那个时代的写真以人物画享誉全国的杨之光,亦被评论界认为是一位“与时代同行”的艺术大家。20世纪50年代中央美院毕业后至80年代初,是杨之光以肖像人物画为主的时期,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气质鲜明、性格突出的各行各业、多个少数民族的工农兵、文化艺术界知识分子等栩栩如生的劳动者形象,取得了令全国美术界瞩目的成就。...

    12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邹明:多元与跨界 —— 由新水墨教学谈起
    邹明:多元与跨界 —— 由新水墨教学谈起

    名师简介邹明,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深圳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深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邹明 海港巨擘 中国画 200cm×800cm 2021年艺术的多元化是当代艺术的一种态势,形式的转换、跨界的交融,所呈现的是一种文化态度与思考方式。新水墨作为当代艺术多元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其表现出在继承中国画...

    30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细枝末节的真实[图文]
    细枝末节的真实[图文]

    修齐治平的光鲜知名琐屑故事激励人生,平头百姓生活细枝末节的俗世负累,无不都在感动着我们。黄永玉当年跟随李可染拜谒到齐白石家做客,看到的是不能入口有虫的月饼,这琐屑题材,品尝起来一样该是“香甜美味”。现实国人寄情于景的情怀正在逐渐被泛化,系因应社会功利之分趋于无所适从而来,实为“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作为艺术的原真、膜拜价值和距离感被打破,受欧风美雨薰陶的人们,与一生扎根于老祖宗土壤的中国笔墨东方...

    2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