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风雨兼程,60年硕果累累。60年薪火相传,60年热爱坚守。开封市博物馆的60年是拼搏与奋进的60年,更是传承与发展的60年。1962年3月3日,开封市博物馆在龙亭湖畔河南省博物馆原址成立。1988年9月迁入包公湖馆区,2007年场馆提升改造后于2008年5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为促进开封市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2018年3月开封市博物馆中意湖馆区建成开馆。建筑总面积54286平方米的场馆设有贵宾室、会议室、青少年活动室、学术报告厅、5D影院等,是一座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综合性博物馆。如今,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开封市博物馆在开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充实馆藏 精进科研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60年来,开封市博物馆从建馆之初藏品仅有省馆迁郑后遗留下来的800余件/套石刻墓志和几百件汉代陶器,发展到目前拥有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竹木漆器、石刻、书法绘画等各类文物87251件/套,始终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构筑馆藏资源体系,形成了馆藏文物丰富、特色鲜明,文物数量和品级名列河南省前茅的发展格局。其中,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北宋白釉珍珠地娃娃卧莲瓷枕、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瓷盘等,皆为珍品。
白釉珍珠地娃娃卧莲瓷枕
大晟钟
自建馆之初,开封市博物馆便汇聚了一批省内优秀文博专家,他们一直以收集、整理、研究开封历史文化为己任。在一代代开博人的不断努力钻研下,开封市博物馆学术与科研工作蒸蒸日上,无论是在开封地方史、宋史,还是在陈列设计及文物鉴定方面都颇具实力,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先后发行《古都开封》《汴京八景及其它》《解放开封》《开封文物志》《包公正传》《宋都御街春秋》等专著,并在《中国古都研究》《中国博物馆》《中国文物报》《考古》等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高质量论文数百篇。同时,开封市博物馆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论坛、讲座活动,使其成为开封文博爱好者的学习课堂。特别是2018年8月,故宫学院(开封)落户开封市博物馆,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故宫学院,现已举办19期讲座,为开封市博物馆发展提供了更为专业的人才支持。
坚持办展 硕果累累
开封市博物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第一家市级文博机构,始终立足地方,以传播开封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坚持打造主题鲜明、定位精准的特色展览。随着中意湖馆区开馆,主题鲜明,定位精准,充满地域特色的展览呈现在观众眼前。“八朝古都 千载京华——开封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开封记忆——近现代社会生活展”两个基本陈列以点带面,全方位、多角度诠释开封的古代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突出了开封古城文化的地域特色。“宋代科技展”“画韵年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展”“祥开紫禁——皇家用品展”等专题陈列集中展示了馆藏文物特色;类型丰富、立意新颖的临时展览,讲述中国故事、开封故事,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表彰。开封宋文化底蕴丰厚、内涵丰富,保护和传承宋文化既是开封市博物馆的历史责任,又是发展机遇。近年来,开封市博物馆着力打造宋文化IP,强化宋文化研究,以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支点,做细做精、做强做大、做深做专、做新做妙宋文化展览,如“风雅宋——宋代文物展”“正值人间好时节——泸州宋代石刻展”等使观众沉浸其中,犹如梦回千年。
“八朝古都 千载京华——开封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厅
“宋代科技展”展厅
观众至上 服务第一
开封市博物馆秉承观众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架起了一座与观众沟通的桥梁,现年均接待国内外观众120余万人次。截至2021年已举办30届“文物夏令营”、19期“暑期小讲解员培训班”,到部队、社区、农村、学校等义务巡展270余次。中意湖馆建成三年以来,策划举办各类社会教育活动近千场,线上线下参与受众近500万人次,百余人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43064小时,成为展馆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根据博物馆特色资源优势开发设计了“音乐之声”“水运仪象台”“指南针”等15项研学课程,其中自主研发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课程在全国博物馆研学课程及线路推介活动中入选“优秀课程”和“优秀线路及课程”,并得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开封市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开封市博物馆举行志愿者团队成立三周年大会现场
非遗传承 文化创新
2004年,开封市博物馆成立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发与研究中心,并聘请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郭太运为馆内年画指导专家。在开封市博物馆的积极努力下,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开博还通过与学校合办“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教育基地”,开办“‘非遗文化——朱仙镇木版年画技艺’培训班” 等方式传播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非遗技艺。特别是近年来,开封市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尝试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文化事业,依托开封历史文化,特别是宋文化,深挖文物文化艺术价值,与本地非遗项目相结合,研发生产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充分体现了让观众把“展览带回家”,把“文物带回家”的文创理念。
六十载峥嵘岁月,一甲子励精图治,开封市博物馆踽步踏歌,坚守本心,如今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AR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博物馆不断从单一的实体形态向具有完整智能生态系统的智慧博物馆方向发展。开封市博物馆注重自身智慧化建设,通过开封市博物馆数字系统建设项目与开封市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利用建设项目在管理方式、公共服务、展览体验、藏品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主动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与节奏,加强科技手段的传播与应用,规划博物馆科技发展方向,发展智慧博物馆,打造博物馆网络矩阵,激发博物馆创造活力。
“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展厅
诸多荣誉见证着开封市博物馆的拼搏与奋进,开封市博物馆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开封璀璨历史文化以及中华优秀文明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来源:文物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