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塔尔寺庙会之一》 关山月 1943年 关山月美术馆藏
《闸坡渔港之一》 关山月 1953年 关山月美术馆藏
《品荔图》 关俊
关俊回忆伯父关山月:
“伯父给我的印象是一位很有正义感的画家,无论是画品还是人品,在岭南画坛都算得上楷模。”相约电话采访那天,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聘画家关俊尽管一直在忙,但谈起关山月先生,他马上和《收藏周刊》记者在电话里畅谈起来。对于关山月先生曾经的点滴,他总是记忆深刻。在概括伯父的一生时,关俊说,艺术上他求新求变,生活上则非常俭朴。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辈,用故事、行动来感染我们
收藏周刊:您小时候跟关山月先生一起生活过几年,对吗?
关俊:上世纪70年代初,我跟伯父关山月一起生活过两年。记得那时候他也常鼓励我画画,尽管是小孩子的信手涂鸦,有时候画得好,他也会肯定。后来,他还找了列宾的一些素描给我临摹,再过一段时间,他觉得应该要帮我找一位素描老师,更专业地学习,就这样介绍了刘保东老师给我,我从此开始了专业训练,那一年是1977年。1978年,我便考上了广州美院附中,接着是广美本科,一连七年时间都常常住在他家,生活在一起,他家里的书籍我几乎翻了一遍,那段经历在我人生中是举足轻重的。
还有一次经历让我终身受用。记得1979年,广东画院组织了一批画家去鼎湖山写生,他把我也带上了,当时林墉、汤小铭、王维宝、许钦松等名家都去了,那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天天看着这些名家如何把现实题材转化为艺术作品,真是大开眼界。尤其是伯父后来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的《鼎湖组画》正是那时创作的,我看了他创作的过程,受益匪浅,那一次让我提高了对中国画的认识。
收藏周刊:那时候对关山月先生的印象如何?
关俊:伯父给我的印象是一位很有正义感的画家,无论是画品还是人品,在岭南画坛都算得上楷模。从对老一辈画家包括高剑父老师的尊重和关心,还有对年轻一代的提携,他都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美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他也非常上心,乃至学生工作上的调动,他都劳心劳力。
收藏周刊:生活中,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关俊:当时跟他一起生活,他的那种节俭的生活态度给我印象很深刻,很多衣服和裤子都是缝缝补补的。艺术上他在求新求变,但生活上却非常俭朴。他是比较慈祥的一位长辈,通常不会说教,而是用一些故事、一些行动来感染我们。跟着他一起生活时,他经常把我带到一些名家的工作室,看着他们交谈和作画。后来他邀请关振东编写那本传记时,他自述的整个过程我都在旁听,可以说我是他那本传记的第一个听众,这种耳濡目染对我后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每一次创作,都像一个硕大的工程项目
收藏周刊:他创作的步骤上有没有什么特点?
关俊:首先他非常注重写生,这是众所周知的;第二就是跟诗词的结合,这一点他非常强调,有时候是古诗词,有时候是现代诗词。他在素材综合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寻求相匹配的诗句意境,基本确定后再创作,有时候可能一连创作好几个画面。包括《绿色长城》,他都画了好多遍。可以说,凡是大画,他至少画三遍以上。再例如《油龙出海》,他一开始是画烧煤的火车,车头冒烟的,后来他再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已经改用电车了,于是他发现不太符合实际,就重画了一张。
收藏周刊:他这种创作方法,您认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关俊:伯父对诗文意境的理解和用绘画结合意境的创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另外,每一次对待创作的认真态度,数易其稿,尽可能达到最满意的表达,这一点是我们这一代画家需要学习的,因为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伯父的每一次创作,都像一个硕大的工程项目。很多人现在只看到他的完美成果,却不曾想到他背后做了大量的探究性、科研性、实验性的工作。
对中国画没有深刻认识之前,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
收藏周刊:您有没有在具体创作上受到关老的指导?
关俊:我在考广州美院时,恰逢中国画系不招生,只有教育系里有国画专业。后来伯父知道这件事后,他担心教育系里国画课程设置偏少,怕我国画的专业会显得薄弱,于是在寒暑假都给我另外布置作业,例如特别让我临摹三大长卷《八十七神仙图》《高逸图》《醉仙图》等。每一张长卷我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画。每一张他都从旁反复指点,甚至让我推倒重来,所以,经过这三张图的临摹,我的人物画功底也得到了夯实。
收藏周刊:有没有具体的某些观点让您深刻的?
关俊: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强调“以一当十”。意思是每画一笔,都要为此后的“十笔”负责,要谨慎下笔,同时也要求我们好好理解笔墨,并且要求我们在对中国画没有深刻认识之前,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
收藏周刊:他有没有跟您强调过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
关俊:记得我当时从附中上美院,他对我的造型能力表示肯定。但认为我需要补书法基础。所以,他专门送了我一本“书法汇编”,希望我能够打好书法基础,否则永远进不了中国画的大门。
收藏周刊:在他诞辰110周年纪念他,您认为最应该纪念什么?
关俊:回顾伯父的一辈子,我感觉他都在为美术事业在奋斗,他有极具浓厚的家国情怀,他时刻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国家命运和人民大众绑在一起。
他一直都在付出,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他谦虚、平易、温和、简朴、辛勤,尽管后来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一个“白发学童”的本色。
人物介绍
关俊
1962年出生,号古洞山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首届艺术硕士、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聘画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