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图文]

时间 : 05-23 投稿人 : Vogt 点击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艺术简历】

么相林,艺名墨轩,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早年师从著名画家于志学学习冰雪画,近十几年跟随著名画家杨殿生老师学习中国画。系统学习中国绘画理论及现代美学理论,大量临摹古代中国画精品,经常坚持到北方各地湿地写生。特别是细致观察芦苇四季生态变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点研究创作了北方湿地一系列芦苇作品。

作品《黑土·十月》入展黑龙江省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芦花恋》荣获黑龙江省第三届中国画双年展“优秀奖”;《春暖花开》荣获黑龙江绥化首届美术作品双年展“优秀奖”;《压舱石》被黑龙江电视台选入“我爱上这座城”访谈节目栏背景画,多幅作品入选各级美术画册。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黑土·十月》200cm×240cm

纵览评鉴么相林的国画,为师者要言之,其实得造化之灵性,写心神之意趣,澄怀观道,苦心经营,渐臻佳境,中西合璧,具有极强的时代感。

么相林,深受东北白山黑水历史底蕴和北大荒黑土文化浸染与滋养,多年以来,执着绘画,以“师古人兼师造化”,笔耕不辍,精心求艺,把家乡的风物人情以审美的视角融入笔端,创制了别开生面的情境,形成了独具个性面貌的国画语汇。尤喜亲近自然,常年重视写生,其佳作大多源于自然的启迪或亲历的灵感,有外师造化的灵动,亦有中得心源的感悟。

么相林以家乡芦苇为主题的系列国画创作,在借古开今中找到自己的路径,彰显了具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和清晰的时代追求。芦苇系列之一到之十一作品,格调高雅,气象正大,意境清远。怡情腕底的芦苇令人称道,得“势”尚“质”,姿态壮竞,千姿百态,道法自然,得象之外最高境界。芦苇在他的笔下,呈现出神力苍茫,精神飞动的生命活力。

么相林的芦苇画,崇高而又朴素,刚劲而又灵动,奇艳而又平实,清雅而又华滋,呈现出一片龙飞凤舞与四季同在的蓬勃生机。

画如其人。从么相林的画作里,分明看出以骨气为根基,足见其坦诚,足见其直率,足见其美善。

祝贺画集付梓!同时期待他的艺术更加精进。对于有追求的画家来说,最好作品的永远是下一幅。

杨殿生

2022年10月1日

壬寅年之秋于京华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芦花恋》200cm×240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月是故乡明》67cm×175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秋·芦苇系列之一》75cm×176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秋·芦苇系列之三》75cm×176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秋·芦苇系列之五》53cm×132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夏·芦苇系列之四》47cm×96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夏·芦苇系列之七》72cm×176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夏·芦苇系列之九》46cm×136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相依图》135cm×68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雪韵》66cm×66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春暖花开》150cm×200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海纳百川》93cm×178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海纳百川系列之五》68cm×130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海纳百川之八》72cm×176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直挂云帆济沧海》255cm×600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泉鸣生运》46cm×132cm

请横屏欣赏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江山千秋图》59cm×245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江山多娇》59cm×245cm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 | 美术常识

《江山万里图》20cm×135cm

相关文章

  • 文艺传播与大众媒介的共生共融[图文]
    文艺传播与大众媒介的共生共融[图文]

    文艺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手段,将文艺信息、思想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简而言之,它是文艺家、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艺信息的传播。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文艺传播在人类社会生活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艺传播学就是文艺学与传播学嫁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成果不仅为当今传播媒体的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必然会对文学与艺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最近,由湖南商学院文学院教授曾耀农撰...

    140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冲突与美感——蔡健的艺术风景[图文]
    冲突与美感——蔡健的艺术风景[图文]

    作为七中的美术教师,蔡健既需要承担与其他任课老师一样繁重而琐碎的教学任务,也需要付出更多地努力和时间来提升自己内心于艺术的执著追求。在与他的对话过程中,能感知到他对艺术二字的理性思考和真诚。他的画作往往不拘一格,风格亦丰富且多样,既有理想主义的奇山异石,又有极具现实色彩的校园风情。蔡健在杭七中已教学十五载,教学相长,他与学生们之间稳稳地建立起一种淡然温情的师生关系。他亦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艺术与教...

    11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全国两会“翰墨传承”艺术名家——陈守忠[图文]
    全国两会“翰墨传承”艺术名家——陈守忠[图文]

    陈守忠,笔名墨香.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人,一九六五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灵璧县江淮书画院常务理事。从三岁时练习书法,临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等字帖学习,毕业于西南艺术学院书法系,后亲得名师指导,使书法技巧有更大提高和理解,经过努力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先后在全国书刊发表多幅作品,获奖。更加激励和鞭策我,又游览名山大川,在书法艺术上又经过折骨抽筋的磨炼,墨海扬波唱大风,使艺术得到升华,在继...

    169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寻找南北两宋画院之差异[图文]
    寻找南北两宋画院之差异[图文]

    《女孝经图》局部,故宫博物院北宋翰林图画院在宋徽宗赵佶时达到顶峰,而且那时画院是一个独立且职制完整的实体结构。有明确固定的画院院址,有机构存废的历史记录,有职制鲜明的上下层机构,有诏书敕令的调整轨迹,有集中编制于画院的画师,有画师集中住宿的房舍,有阶秩分明的层级制度。 然而,南渡后的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画院画师真实存在之外,以上七项条件皆没有,所有证据均指涉唯一的解答:南渡后没有单一独立的...

    29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让300多年的昭西陵“活”起来[图文]
    让300多年的昭西陵“活”起来[图文]

    图为文物及古建筑专家在昭西陵实地考察。 白云水 摄5日,在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召开的“昭西陵研究性保护与展示策略学术研讨会”上,多位中国文物界、古建筑界专家对有300多年历史的昭西陵论证后认为,昭西陵的保护与展示应将研究与保护过程做为展示过程一并推进,让残损的昭西陵“活起来”。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昭西陵是清东陵的重...

    36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靳尚谊:要扎扎实实做学问 不能再使劲往前跑了[图文]
    靳尚谊:要扎扎实实做学问 不能再使劲往前跑了[图文]

    (原标题:靳尚谊: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中国美协原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勒尚谊记者:您在古典主义绘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什么在70岁后还要进行“现代主义”这样的探索呢?靳尚谊:因为我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中国艺术需要补现代主义这一课。我现在的艺术水平是70年代打的绘画基础功,那时侯看的东西不多,但我用少量的资料做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我的基础比较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还做了很长时...

    6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圈最打脸的话: “你画得太好了 跟照片似的”[图文]
    艺术圈最打脸的话: “你画得太好了 跟照片似的”[图文]

    《簪花仕女图》 杨飞云“审美上能激发画意,有东方味道和特点的模特,是我最愿意去画的。”“画画要顺着你的天性。米开朗基罗是力量型,拉斐尔是优雅型。如果不顺应天性,一种力量型的画让拉斐尔去画,画出来也没水平!”“所有的创新都是要在前人高度上进行。艺术上的创新当然也一样,不是您自己脑子一热鼓捣鼓捣新玩意儿就是创新,新要有水平……”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先生在百忙中接受专访,就艺...

    196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美术馆[图文]
    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美术馆[图文]

    美术馆除了展出之外,还可以是公园、工作坊,接纳各地而来的艺术家和参观者享受艺 术和生活。对城市而言,美术馆作为公共空间的这一特性,将会越来越重要。视觉中国 图9月,程十发美术馆即将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年底建成开馆,届时上海的美术馆版图将再添一抹亮色。城市生活中,美术馆这样的公共空间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当人们走进美术馆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期待?告别“曲高和寡”,美术馆能为公共教育提供怎样的...

    13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如何?[图文]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如何?[图文]

    苏轼《枯木怪石图》2018年,消失近百年的两张最重要的宋画相继出现。首先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前不久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拍夜场,以4.6亿港元落槌。一时间,关于此画引发了“亿元高价”、 “国宝回流”、“画作真伪”等话题的种种讨论。暂且不提苏轼的文学成就,其绘画作品一直广受讨论。苏轼画风大胆,极具创造力,尤擅画墨竹、怪石、枯木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苏轼画作十分稀少。一般认为,目前仅有两幅,一...

    3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匠心独运亮点纷呈——胡逸民木雕艺术的传承创新之路[图文]
    匠心独运亮点纷呈——胡逸民木雕艺术的传承创新之路[图文]

    胡逸民 黄杨木雕毛主席系列作品《伟人风范》在名闻遐迩的“浙江三雕”之一乐清黄杨木雕的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年青的省工艺美术大师胡逸民,确实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近年来,他一直在冷静与平和的坚守中,努力积蓄力量,刻苦寻求突变,而且在题材、形式、创作手法和境界品位上,都得到了不断的扩充与提升。从近期的报刊、网络以及线上的媒体介绍中,我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种别样的风彩。海外求学胡逸民对黄杨木雕工艺和黄杨木...

    200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德艺双馨 诗书同修 著名书法家 篆刻家薛夫彬[图文]
    德艺双馨 诗书同修 著名书法家 篆刻家薛夫彬[图文]

    薛夫彬,回族。1944年8月生于北京。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及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四届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央视国际书法大赛评委,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等。作品曾参加第二至八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篆刻展、中青展,及国内外历次重要大型书展。并被中南海、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收藏。出版有《薛夫彬书法选》、《薛夫彬篆刻选》、《余墨杂痕》(诗文集)、《中国书法...

    18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原书坛不老松 85岁的书法家袁鸿典印象[图文]
    中原书坛不老松 85岁的书法家袁鸿典印象[图文]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书法艺术之花处处绽放。10月15日,85岁的商丘籍书法家袁鸿典先生,将亲笔书写的“大汉之源”横幅,赠送给2018中国永城国际万人徒步大赛组委会,预祝将于11月11日举办的2018中国永城国际万人徒步大赛圆满成功!“大汉之源”四个大字功力深厚,遒劲有力。不但显示了书法艺术与体育赛事的相互融合,也体现出了此次徒步大赛的主题。近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文化路一处小区里...

    6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潘学勤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潘学勤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书坛巨匠潘学勤先生与...

    27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时永平:古意翻新创造的自家风貌[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时永平:古意翻新创造的自家风貌[图文]

    时永平,广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年研究中国传统书画,书画作品受八大,缶庐,八怪,半千等诸家的影响,崇尚古朴,浑厚之气格。作品多次在国内画展获奖。出版有《时永平国画集》,并在广东画院举办个人画展。时永平:古意翻新创造的自家风貌文/李人毅时永平的花鸟画基本功很扎实,他笔下的梅花尤为精道,画朵点蕊一丝不苟,枝条塑造得遒劲有力,对老根粗枝的肌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劲节天成。在他的笔下,石分三面,花讲...

    117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方闻先生 美国亚洲艺术史学界的开拓者与领航者[图文]
    方闻先生 美国亚洲艺术史学界的开拓者与领航者[图文]

    方闻(1930—2018)驰名中外的知名艺术史学者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方闻先生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3日凌晨辞世,享年88岁。据方闻先生的学生及一些知名艺术史学者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透露,方闻先生是因不幸罹患急性白血病,于3日凌晨在普林斯顿西行,享年88岁。方闻1930年出生于上海。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陈葆真曾评价方闻先生道,“方先生可...

    75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