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马远 华灯侍宴图
南宋_马远_华灯侍宴图美析:《华灯侍宴图》描绘了在元宵节侍宴皇帝的场面。他的独特构思在于成功表现外部环境上,梅花、舞女、华灯、夜山所营造的意境,烘托出了室内的豪华与欢乐气氛。该画以俯视的角度写华灯初上时分,殿宇华厦,灯火明亮,官员们随皇帝宴饮观舞,图中隐约可见宫廷中几位官员背向微躬,恭谨陪侍酒宴。乐舞的宫女摇曳着身姿。前庭梅树几十棵,数名宫女执灯起舞于梅林中,舞姿曼妙。只见宫殿后盛立着几棵松树,和远处云雾中几抹青山,远山眉黛,松枝逶迤。这是马远想出了一个富于诗意的构图,观者除了感受宴饮之乐,还可能被近景的梅树、中景的松树、远景的山,及苍茫的夜空所营造的意境所吸引。画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画格调高雅的意境营造,是独特的享誉世界的东方美学。它通过虚实相生,巧妙构图,情感思想来创造。学会享受意境之美是享受中国画美学盛宴的核心。
中国画强调的“意境”在美术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常为大家所乐道。如宋徽宗时用“嫩绿枝头红一点”为题考察画家,大多数画家在花木上直接画上红色花朵,也有画家在绿树丛中伸出一枝桃花的,也不算好,有位画家在危亭缥缈的绿树掩映的地方,画了一位美女凭栏而立,则意境思想俱佳,得到宋徽宗的表扬!绘画的意境,重要在构思,这种构思是要在观察、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善于挖掘事物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用心灵来表现客观对象。从而创造出深远的艺术境界。这就须通过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手法,展示客观对象所能蕴含的深刻意义。
在中国美学史上,意境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比较晚的。唐代的艺术批评从佛学术语中引进了境和境界的概念,用来表示画家艺术表现的对象和创作的艺术形象。唐宋以后,意境的概念才开始出现在艺术批评中。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意境之美。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其意境是否感人。观赏者看见中国画的意境,能感受到或恬静、或愉悦、或伤感、或悦目。感觉的重合大多来源于审美的一致。这也就是“意”的创造,这种意的创造能使笔墨高度提炼和概括,表现出动人心魄的艺术境界。如画荷花,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作者,可能细致而逼真地描绘荷花的各种形态。倘若一位饱览群书的作者,或许他画得并不工整细致,其下笔画荷更有人文和意蕴。如吴昌硕的画气不画形。自然形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已非作者的注重点,作者要创造的是意境的美。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之—。唐代王维是意境书画的鼻祖。他把书画的意境“诗化”,也把诗的意境画成作品,唤起人们丰富深邃的联想。历代在山水画中的意境不断发展,让人在欣赏画作的时候,好像身入其中,就像南宋马远的雪夜图,好像我们在一个寂静的只剩下雪声的山村的夜晚,围着碳炉看着经书,等着老友来敲柴门。意境美具有的是一种虽不道破却意犹未尽的境界,它能调动读者的积极联想,予以难以言传的美的享受,正是画家寄寓于笔墨中的蕴涵和情致。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中有诗”指的也正是“意境”。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南宋 马远 踏歌图美析:马远,南宋画家。他的山水画独树一帜。这幅作画最前方的山间小路上有四位农民伯伯手舞足蹈,看似因庆祝丰收的季节,而畅饮欢歌跳舞,人物刻画的非常细致,最前面的老伯面部擦汗伴随着欣喜的表情,白花花的腮胡袒胸露骨,衣服上可以看出来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后面的这三位老者,一位手舞足蹈鼓掌歌唱,一位醉了拉住前面人的腰带慢慢前行,还有一位喝醉酒了,也要扛着自己的小酒壶,鞋还是夏天的凉草鞋,三人跟着前方白胡子老人的节拍,表演了一出踏歌行。前面两位小孩童真童趣,小女孩矜持的看着老人拂袖而笑,小男孩也忍不住手舞足蹈跟着跳了起来。形象地表达了丰年踏歌行的诗意。中间以云气连接,上、下两种不同的景观,将风景和民俗——这一雅一俗两种意境统一在一画之中。远处表现出高山质感,再远一点的山用渲染的方法。山峰上的奇松有高有低,错错落落,若隐若现。虽然是远景,但是细节任然清晰可见,殿宇精致准确。走廊上也有人影若隐若现。作者巧妙地大面积留白,仙雾缭绕非常有意境之美。宋宁宗赵扩题王安石诗《秋兴有感》一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