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李镇锐,1955年生,广东潮州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潮汕书画总会会员,私立华联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翰青画院副院长,潮州市书法家协会原常务理事。
李镇锐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复入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白居易杯全国书画大奖赛特别金奖,纪念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发表五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奖赛金奖,入展第三届广东省南雅奖书法篆刻展,首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优秀作品奖,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笔歌墨舞颂中华双拥书法大展三等奖。首届白居易杯全国书画大赛获特别金奖,在“福禄寿禧.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第二届“洞庭湖.岳阳楼杯”全国书画大赛、纪念毛泽东同志近世30周年“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人民的好总理“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零八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大展均获银奖,作品被《中国书画名家名作典藏》《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名人录》《当代现代书画家新作汇赏》《当代书画家珍迹选辑》等几十部大型画册收录。个人艺术简介在二00七年出版的《盛世广东》作了专题介绍,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和"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书画家"称号。CCTV2016中国好品牌*品牌影响力书法家。
追摹经典,大器晚成
李镇锐书法艺术简析
西中文
李镇锐先生是粤东潮汕地区近来崛起的一位很有成就的书家。镇锐先生属于大器晚成的书法人才,他的出名不算太早,但一朝横空出世,便受到书界的广泛瞩目和好评。
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世以来,岭南书法以碑派风格为主,康南海、梁任公鼓吹于前,冯无沙、邓尔雅继之于后,于是岭南碑学大兴,名家辈出。潮汕书风亦深受濡染,乃至改革开放以来,此地书风也一直以碑派为主,所谓帖学者,书家既少,成就亦不甚突出。
李镇锐先生的崛起,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镇锐先生学书起点较高,一下笔便以二王为准绳,在《圣教序》、《兰亭序》以及行书手札上下扎实的工夫。不言而喻,走帖学的路子难度相对较大,因其在用笔技巧的精细化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镇锐先生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他坚持追摹经典,法乳晋唐,以二王为宗,参临颜真卿三稿、孙过庭《书谱》等,数十年如一日。其所下的功夫,以墨池冢笔来形容也不为过。到本世纪初期,他虽然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但仍然未参与全国性的大型书法活动,他自己认为火候还不到。直到第九届国展,镇锐首次投稿就一举成名。他那娟秀俊逸、潇散闲雅的风格笔致得到评委的高度评价。从此名扬岭南书法界,乃至在全国也有广泛的影响。
镇锐诸体兼擅,而以小楷和行书见长。其小楷取法王羲之《黄庭》、《乐毅》及钟繇三表,用笔华丽工致,提按分明,结体萧散疏朗,宽博简远,布局精致得体,风格闲静秀雅,气贯行列,万字如一。小字写好不难,难在通篇首尾一贯,李镇锐先生正擅长于此。他以小楷抄古典名著《红楼梦》,数百万字,始终如一,一气呵成,不浮不懈,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近年来也有人用小楷抄名著,动辄字以百万计,工程虽浩大,但仔细看其书法,往往不够水平,徒以多取胜,意义不大。但李镇锐完全不是这样。他用小楷抄写的《红楼梦》,把其中任何一张单独取出来,都是一幅笔力精到、结体工巧、章法上佳的书法作品。
镇锐先生的行书以二王手札和圣教序为基础,参用碑派的笔意,萧散中不失厚重,朴拙中蕴含飘逸,而结体尤其安详端丽,含蓄内敛,绝无张狂怪异、哗众取宠之弊。凡功力不足者,往往故弄怪异,虚张声势。而镇锐的书法绝不靠这些花样来吸引读者眼球。他秉承传统技进乎道、以手写心的精神,用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娴熟的笔墨技巧,忠实地描绘自己沉静恬淡而又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所以观李镇锐的行书,总能让人感到心里静谧安详。
镇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各体兼擅,而且大字小字写得都很好。大字要写好,须有碑的根基,才能用笔厚重、气势磅礴。镇锐在碑上也下过相当的功夫,故其榜书沉雄厚重、宽博自然、笔沉墨实,如香象渡河,却踏实地。
书法作为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历来论书,都不是单纯看笔墨技巧,而是把笔下的工夫和学养结合起来,李镇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临习古代经典的同时,认真读书,努力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镇锐先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不但从读书中学习,而且还能把外出参加活动、与同道交流都变成学习的机会,随处取法,转益多师,故他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我们从他书法作品中浓浓的书卷气,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让中华瑰宝书法艺术走得更远
文/李良颖
尽管正值炎炎夏日,但走进李镇锐先生的艺术馆犹如从喧嚣的城市进入了一座天然的氧吧,浮躁的心绪立马被驱散了,一幅幅映入眼帘的书法作品悄悄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唤醒,我想这或许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吧!一边参观着镇锐先生的艺术馆,一边细心聆听他的讲解,笔者逐步对他的作品、艺术馆以及创作精神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镇锐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书法以柳体入手,遍临欧、颜、赵诸体,行草以二王、米南宫、赵松雪、孙过庭、王铎等为基,旁涉篆、隶,尤精行草。细细品味李镇锐先生的书法作品,用笔娟秀俊逸、提按分明,结体潇散疏朗、宽博简远,风格闲静秀雅、气贯行列、万字如一。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一个书家只有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端正的人品修养,才有可能在书法艺术上有所造诣;而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是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同时又反映了书者的精神、气质、学识及修养等。镇锐先生平日为人正直,处世低调,他率真豪爽的性格如同他的字酣畅淋漓;同时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娴熟的笔墨技巧,又真实地反映着他悠然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古人讲书法是“书道”,其中“道”是指内在规律和哲学。李镇锐认为,精通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对研究书法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不懂书法史、文学史、哲学史等历史,写好字仅是一种表面的技巧。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书法,使自己的作品入古,从临习《圣教序》、《书谱》、《祭侄稿》到汉隶、金文、唐楷书,镇锐先生临池不辍,每晚坚持研习书法与古人进行对话,悉心揣摩古人字帖中的笔法、结构、章法,把从传统汲取的各派精华融入到自我审美意趣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书风。
“一幅书法的艺术品位由笔划、结构、字法、布局、墨韵等因素而构成,其中每个字的结构、字法是一幅作品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每个人练习书法均有着自己的高招,我则是通过写小楷的方法来加强字体结构的学习。”为进一步加强字体结构的学习,除临摹王羲之《黄庭》、《乐毅》及钟繇三表的字帖外,镇锐先生觉得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七年前,他便开始利用零星时间小楷抄写《红楼梦》,这部手稿虽是他利用空余间抄写的,但每一篇独立的书法就像一颗温润且富有光泽的珍珠。通过七年的抄写练习,他的小楷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如今,这则长达千米的书法长卷《红楼梦》用笔华丽工致、流畅圆转犹如一串光彩四射的珍珠项链呈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