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小馒 点击 :

一家与“京师瓷”邱季端相关的民间艺术品检测机构称近日鉴定了民间收藏的秦代李斯及唐代怀素、颜真卿等的书法名迹。对此,曾供职于上海博物馆的资深文物专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今天看了这份报告对澎湃新闻说了三个字:“太扯了!”。

报告称,这场鉴定检测出了秦代李斯的到代纸上书法。并称“李斯的书法证明中国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就有了纸”。

上海龙美术馆创办人、收藏家刘益谦曾以巨资在法国购买过秦相李斯泰山刻石二十九字明代拓本,他对澎湃新闻说,“这位邱季端先生也太可爱搞笑了,成立了一家艺术品断代的检测公司,还用了什么量子技术,不知申请了专利技术吗?邱先生可爱是一方面,但起码也要尊重自己。”

据相关人士从天眼查获得的信息是:进行这一民间文物鉴定的啜墨公司的大股东,是邱季端为法人代表的公司。邱季端2016年曾因向北师大捐献有着赝品的“京师瓷”而被质疑,2017年他又到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展开所谓“捐赠”。一位知名书画家说,这就是继“京师瓷”后的又一闹剧。

据相关公众号报道,“3月12日起,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上海虹桥古玩城公开检测古今艺术品制造年份,广获藏家肯定。”不过这份报告却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文物艺术界人士直指为“就是一个笑话。”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鉴定活动的收藏品,署款李斯

报道称,第一天检测十二件宋元古陶瓷,十一件到代,一件宋官量子和场共振检测仪分别检测,都是清乾隆后仿,“我们首席检测师黄晓燕女士向藏友解释宋瓷和清瓷的异同之处,藏家认同仪器的检测结果。第二天检测二十几件,大部分是古代书画,全部到代。其中一件唐代书法量子和场共振检测年代不一样,半个小时之后重测,结果都是唐代。再过半小时重测,结果还是一样,检测结果都是一样,唐代书法。”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秦代李斯书法,检测结果到代。众所周知的历史知识是蔡伦发明了纸,时间是公元后一百年。但是李斯是公元前两百多年前的人物,前后相差三百多年。李斯的书法证明中国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就有了纸,但是纸的诞生远不是这个时候,民间的大量书画证明中囯发现纸的历史不会晚于春秋时期。至于蔡邕、怀素、武则天、李白、张旭、颜真卿的书法到代并不令人吃惊,民间已有为数不少的晋唐书画经检测结果大部分是真品。”

李斯(?-公元前208年)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据澎湃新闻了解,目前公认的李斯书法是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并无任何李斯书法墨迹存世。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

一些书法学者对澎湃新闻表示 ,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而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组织鉴定的所谓李斯书法书风并不同于刻石书风。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李斯泰山刻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

针对这一艺术品年份鉴定事件,一位艺术评论界人士表示,从天眼查获得的信息是:进行文物鉴定的啜墨公司的大股东,是邱季端为法人代表的寒江雪公司。

曾供职于上海博物馆、长期从事文博研究的资深文物专家季崇建现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学院副院长,他今天看了这份报告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w.thepaper.cn)说了三个字:“太扯了!”并补充说:“一件文物的鉴定真假与否,首先是望,望而未决,才是测,然测也只是仅供参考而已。一望便知,无需再测,若未望即测,便是徒劳,万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大忌,大扯也。”

据介绍,这一民间鉴定还声称鉴定出唐代怀素、颜真卿等“到代”的书法名迹。

上海龙美术馆创办人、收藏家刘益谦对澎湃新闻说:“初春的上海阴雨,人情绪不高,看到这个新闻报道,小心脏砰砰地加快,这位邱季端先生也太可爱搞笑了,成立了一家艺术品断代的检测公司,还用了什么量子技术,不知申请了专利技术吗?国人知道秦时没有纸,今天这邱先生相关的公司检测到秦纸该是要重新树立我们对纸的认知?秦相李斯没有传世书法真迹,唯一留给后人的是秦始皇封禅泰山时留下的有李斯书写的石刻,本人几天年前曾有幸在法国巴黎苏富比拍卖行购得明代拓本秦相李斯泰山石刻二十九字,价格不菲。邱先生可爱是一方面,但起码也要尊重自己。”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刘益谦在苏富比拍卖行购得的明代拓本秦相李斯泰山石刻二十九字图录(局部)

一直关注古书画收藏的一位画家对澎湃新闻说,如今的收藏界存在一对平行空间,一是普通收藏者,另一则是被自称为“民藏”的一个特别群体。“民藏”望文生义,可能是民间收藏的简称。令人费解的是,除了官方机构收藏,其余不都是民间收藏?二者难道存在很大不同?普通的民间收藏,固然也不乏关乎真伪的争议,然而“民藏”藏品,真伪基本上都存在极大争议。因而非“民藏”圈子的收藏人士,往往称“民藏”家们为“国宝帮”。近年来“民藏”人士,在几次向某些大学非专业博物馆捐献藏品出现重大争议后,也还有过与质疑者的法律诉讼。其藏品,光听名头就让人比较震撼,非但颜真卿、苏东坡这些博物馆都罕见的名头一应俱全,连李斯、王羲之这类我们这个时代不曾见过的“真迹”也屡见不鲜,其他如(祭侄文稿)、(清明上河图)等顶级博物馆中的顶级藏品,“民藏”人士手中也都有同样名称、类似尺寸的“副本”,并且他们还一直在研究探讨与博物馆所藏孰真孰伪……甚至他们还发明了一种装置简单而效果据说令人匪夷所思、可轻松断代的量子鉴定仪器,并开设了一个名为“史海遗珍”的公众号推广。在其曾经发布的消息中可知,在某次聚会中他们曾喝掉了据说价值几千万的高古茅台酒,盛茅台的酒瓶没记错的话好像还是“元青花瓷器”(应可据此推断为元朝茅台酒)。“民藏”人士中,其实有成功的企业家,还有搞法律的专业人士、学者……他们痴迷于此,反击对其的质疑,并上升到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国宝的高度,成为如今收藏领域一个富有戏剧色彩的现象。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近日,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沪举行鉴定活动,图为送检藏品,署颜真卿。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相关公号刊出的检测师黄晓燕女士的回复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

近日,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沪举行鉴定活动,图为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

近日,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沪举行鉴定活动,图为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

近日,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沪举行鉴定活动,图为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

近日,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沪举行鉴定活动,图为送检藏品。

邱季端其人,并不是第一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实业家邱季端一口气捐赠6000余件古陶瓷藏品给母校,这批藏品号称“包括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陶瓷代表”,其后各种质疑随之而至。上海一位从事文物鉴定专家当时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可以开门见山地说,这不是真的。”据他说,连景德镇做仿古瓷器的人都“笑歪了嘴”。北京市文物局当时回应此事称,该博物馆尚未备案,文物局也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关这批瓷器的认定申请。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2016年,邱季端捐赠现场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

2017年,邱季端继续其“捐赠高校”之旅。图为邱季端与台湾四所高校签订捐赠协议。

2017年,邱季端继续其“捐赠高校”之旅。这一次,他捐赠的对象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四所高校。这一次,他向台湾高校捐赠的藏品依然以瓷器为主,定名上从“汉代”以前的青瓷,一直到“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各个朝代都有涉及。不过当时这些图片在“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发给业内相关文博界专家后,一如既往地受到了专业质疑。文物专家许勇翔针对“京师瓷”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时曾表示,“这些瓷器年份很浅,高校办博物馆、接受捐赠文物,事先必须经过鉴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

近日,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沪举行鉴定活动,图为送检藏品。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 | 美术常识近日,邱季端文化博览馆联合上海啜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沪举行鉴定活动,图为送检藏品。

相关文章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王荣昌[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王荣昌[图文]

    【艺术简介】王荣昌,1948年出生安徽芜湖,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荣宝斋(深圳)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专家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文化艺术交易中心】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及特聘画家;香港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先后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收藏。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

    7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择端画树有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图文]
    张择端画树有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图文]

    ◎田玉彬大美中国画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系列解读之二上一期第一次介绍《清明上河图》,我们郑重地公布了全卷所画人数的统计结果。这一期,我就带读者开始《清明上河图》“深度游”。首先,作为“导游”,我要介绍一下“旅游地”的概况:《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从郊区到城内的情况。它不是画汴京的全景,而是选择了一条主线,从郊区的一个小桥出发,走一段路,到汴河码头,路就绕河走...

    18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绿松石石山子摆件[图文]
    绿松石石山子摆件[图文]

    绿松石是我国历史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重要玉石佳种之一,考古发现,在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出现绿松石的器物。绿松石又名松玉、松石,是古老的玉器宝石之一,因其色近松树绿色,故名绿松石,又因古时为波斯所产,所以英文名字叫做“土耳其玉”或“突厥玉”。我国清代前称之为“甸子”或“回回甸子”。天然绿松石的形状多以肾状、菜花状、钟乳状出现,色以苹果绿、天蓝或灰绿为主,具有蜡状光泽。绿松石...

    13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你欣赏的艺术品都是垃圾?[图文]
    你欣赏的艺术品都是垃圾?[图文]

    当一个人凝视着宁静的克劳德•莫奈的睡莲,不禁涌出了泪水的时候,另一位对印象派不为所动的,会盯着安迪•沃荷的波普作品发出惊叹,而对两位艺术家都无兴趣的观众,可能正全神贯注于一堆桌椅叠放的装置艺术。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味。如果你读过哲学,你可能熟悉伊曼努尔•康德的美学思想。这位十八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认为美不是艺术品的一种属性,而是一部分观众对某一作品的情感反应。所以,美丽是主观...

    66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雷诺阿过亿作品遭抗议 到底谁该补一节艺术课[图文]
    雷诺阿过亿作品遭抗议 到底谁该补一节艺术课[图文]

    抗议者表示波士顿艺术馆展出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作品是“审美恐怖主义”博物馆最近又发生了抗议行动,此次抗议并不是为了反对劳动条件或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亦或是日本和服,竟然是为了反对法国著名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这位法国印象派画家一生中创作了超过4000幅艺术作品,并且这些作品陈设在世界上各大博物馆中。雷诺阿作品价格上亿被指“糟糕透了”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10月5日,一小群抗议者聚...

    2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再兴谈写生心得[图文]
    李再兴谈写生心得[图文]

    心旷神怡的感受,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画山水画不走进大山中去写生,是很难把握住山水的灵魂的。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有的人们对笔墨的见解和标准,有时还是浮在表面的。然而,在这个表现的背后,是画家对表现对象抒发来自内心的情绪。单纯在画室里画临摹与到大自然中写生,不是一回事,王中年先生说过“临摹只是给写生打基础的,写生是给创作而服务的”。恩师雷显平先生曾对我说“要多观察大自然、多画、多读、多背、多记...

    11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伦佐·皮亚诺:建筑是一场未知的探险[图文]
    伦佐·皮亚诺:建筑是一场未知的探险[图文]

    伦敦碎片大厦是皮亚诺近期完成的一项重要工程,这栋309米的高楼是现在欧盟地区最高建筑,它也定义了伦敦的天际线。(版权:皮亚诺建筑工作室,摄影:Sam Roberts)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设计者、78岁的意大利设计师伦佐·皮亚诺在中国的首次回顾展3月28日起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建筑师回顾了自己职业生涯中面对城市与乡村、传统与未来等不同...

    26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画同人丨剑气书香:读尹一鸿诗书画有感
    书画同人丨剑气书香:读尹一鸿诗书画有感

    尹一鸿,字云鲲,号峨眉山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蜀都书画院理事,成都市民建书画院书法家。1985年迄今,先后在《文艺报》、《美术大观》、《美术界》、《时代美术》、《青年作家》、《法制日报》、《四川日报》等100余家报发表小说、诗歌、美术评论及书画作品数百余件。入编《全国画院院长中国画新作展精品集》等权威画集20余部。部分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院、文化部中国诗书...

    183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马未都:我的博物馆你没来不能想象 来了不能复述[图文]
    马未都:我的博物馆你没来不能想象 来了不能复述[图文]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接受环球网专访 摄影:贺媛媛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一片四周空旷的场地上坐落着一家占地8亩的博物馆。走近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房屋状的“猫别墅”和摘录《道德经》文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墙壁。这正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7月25日,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在馆内接受了环球网记者的专访。从收藏到展览再到博物馆:让时代共享文物“...

    22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妙笔丹青:花鸟画名家韦仲传绘画艺术[图文]
    妙笔丹青:花鸟画名家韦仲传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韦仲传,广西鹿寨县人,1996年毕业于天津美院,2012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花鸟画工作室。2014年结业于北京清华美术学院理论与书画创作李志向高研班-主题性创作研究会会员,曾得到杨力舟、霍春阳、张立辰、郭石夫、王培东等名家指点。现为柳州市美协会员、鹿寨美协会员、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被艺术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其中作品《和谐家园》在荣宝斋(上海)拍...

    7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尊天地自然为师 道法自然[图文]
    尊天地自然为师 道法自然[图文]

    “扬州八怪”中,位“七品官耳”的郑燮郑板桥,平素最喜种植最寻常的青竹野兰,日日精心打理,又善于观察其生长期之变化。故而,兰竹笔墨入其画中,更具鲜活灵动。曾谓: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而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画家善于细致观察生活,从自家庭院种植的数十盆兰草,与...

    16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线条见骨、淡墨见韵、浓墨见神——张国樟美育专栏第三十五期[图文]
    线条见骨、淡墨见韵、浓墨见神——张国樟美育专栏第三十五期[图文]

    近现代—齐白石—螃蟹图美析:齐白石,湖南湘潭人。名璜,字濒生,号白石、老萍、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等。这张画里面有线条有淡墨有浓墨,都具备了。不管是蟹篓还是螃蟹,都用率意拙实的线条画出,蟹篓上皴擦的淡墨味道非常好,也体现了质感。螃蟹用深浅不同的淡墨分别画出,螃蟹的眼睛和钳子用浓墨,表现螃蟹的生命活力和钳子的坚硬。形成以淡托浓的强烈效果。整幅画既有高质量的线条,又有淡墨的韵味和...

    178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毕加索【家庭相册】大团聚[图文]
    毕加索【家庭相册】大团聚[图文]

    毕加索“家庭相册”展毕加索的直系亲属在他的绘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画作都是有以他的直系亲属为原型或是由他们启发而创作的。在创作其家庭成员的肖像绘画中,他的绘画天赋、技巧以及超越传统表现绘画方法的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了纪念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成立10周年,此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名为“毕加索:家庭相册大团聚”的展览,此展览囊括了44幅毕加索为其...

    89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图文]
    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图文]

    美国学术界曾经是海外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方闻、高居翰和班宗华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曾经通过他们的著述和执教影响了几代学人。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这批学术带头人的先后退休或离世,美国学术界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方面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弱了。笔者在2017年初对北美地区部分从事中国古代美术史教育和研究的大学教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一次定量定性结合的问卷调研,结合笔...

    151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唐卡在藏区不是观赏品[图文]
    唐卡在藏区不是观赏品[图文]

    医药唐卡 棉布矿物颜料 藏家供图从事唐卡收藏三十年,因唐卡而正式皈依——陈定中:唐卡在藏区不是观赏品 它是藏民的供奉对象,等同于信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唐卡至今,陈定中已经从事唐卡收藏三十多年。出身书香世家的他,自小受到家庭环境熏陶,对艺术情有独钟。钟情于唐卡之后,他更多次进藏,至今已经收藏老唐卡数百幅,在收藏唐卡二十余年后,他正式皈依,在他看来,唐卡是凝聚信仰的艺术品。他希望能建立唐卡...

    68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