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卫卫 点击 :

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美术科普

美国学术界曾经是海外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方闻、高居翰和班宗华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曾经通过他们的著述和执教影响了几代学人。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这批学术带头人的先后退休或离世,美国学术界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方面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弱了。笔者在2017年初对北美地区部分从事中国古代美术史教育和研究的大学教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一次定量定性结合的问卷调研,结合笔者从其他渠道收集的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是这次调研的结果总结。虽然此次调研的样本范围有限且结论未必全面,但还是有一些颇有新意的发现。

整体来看,过去几年美国学术界对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兴趣呈下降趋势。这是本次调研中向参与者征询的第一个大问题。调研结果显示,除个别学者外,大多数的美国学术界人士认同这个下降趋势的判断,而这点也可以通过近几年在这个领域里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目前在校研究生数量等硬性指标来印证。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几年,美国高校发表的有关中国书画研究的论文数量锐减。海外对于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曾经出现过一个高潮,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出现了明显衰退。而在校研究生方面,虽然没有历史数据的比较,仍然可以看出目前学生人数的不足,仅以当年在方闻教授领导下曾一度执美国东部学派牛耳的普林斯顿大学为例,目前在校的以中国古代书画为方向的研究生仅有两位。与之相对的是,过去几年中国古代书画在全球拍卖市场上市场价值迭创新高,而在中国内地也相应形成了从学术界到民间的持续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热潮。如何正确理解美国学术界出现的这种巨大反差,正是当初促使笔者启动这个研究项目的初衷。

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的淡出和新一代学生兴趣的转移是导致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美国学术界的这种现状,这也正是此次调研的第二个问题。大多数参与调研的教授的选择是缺乏相应的学术带头人和有意义或吸引潜在学生的课题。如果我们以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作为一个分水岭,那么我们会看到这个时间点恰恰与方闻和高居翰两位大师淡出学术界的时间基本吻合,而三位美籍前辈中最年轻的班宗华先生也已于前几年荣休,目前仅仅担任耶鲁大学的荣誉教职。目前,美国新一代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与老一代学术权威们无论是从学术背景还是治学理念都有着较大的差别。笔者以为,以方闻为代表的老一代学人,由于其自身的中国文化积淀(比如方闻教授18岁去美国前便已经是上海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更多地运用传统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方法从笔墨和作者风格等研究中国古代书画,而当今美国的中国美术史学术领袖们大多接受过系统的西方美术史教育,在治学和研究风格上更强调与现当代文化和全球美术史的呼应和联系,因此,客观上可能会造成当前美国的中国美术史教育和研究上重现代而轻古代的结果。目前,美国在校中国研究生主体为“80后”、“90后”,多数选择以他们更为熟悉的现当代美术或更为直观的视觉艺术,如雕塑或建筑作为研究方向也在情理之中,而这也与中国(特别是内地地区)过去长期不够重视书法、中国画教育不无关系。

目前,美国领先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机构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本次调研的另外两个问题是关于目前美国地区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方面领先的机构和学术带头人,由于目前常见的美国高等院校及专业排名中缺乏中国古代书画研究这样专门详细的学科分析,因此,这方面的结论应该是业界首次。从收回的问卷来看,大家的评价相当一致,这也说明在美国学术界对于目前领衔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的机构和个人还是有比较高的共识。可以分成如下三个层次:处于第一梯队的是获得了所有参与调研学者认可的,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以及他们的学术带头人巫鸿(Hung Wu)教授和汪悦进(Eugene Wang)教授。位于第二梯队的学校有四所,都获得了超过半数以上参与调研的同行的推荐,是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而列入第三梯队的学校有三所,均获得至少一位同行的提名,它们分别是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和密西根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研中有两所过去有着很强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实力和传统的学校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上,它们就是班宗华(Richard Bernhart)曾经执教过的耶鲁大学和高居翰(James Cahill)曾经执教过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由于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的淡出而带来的影响。

从本次调研结果及相应的文献研究来看,目前美国学术界的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正在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变反映在两个方面:从内容上看,从原来以中国书画研究为主的古代美术史研究,转变为更多元化的古代视觉艺术研究(包括了其他艺术形式如青铜器、雕塑和建筑等);从方法上看,是从过去传统的纵向的年代视角研究,转变到更多结合横向的视角和放在世界艺术史的范围内来考量。正如本次调研所揭示的,这种转型必然会对传统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带来一些冲击。

美国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发展前景还是令人乐观的。虽然调研显示美国学术界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方面过去几年经历了一个低谷,但正如巫鸿教授在给笔者的回信中所指出的那样:最近已经有迹象显示趋势正在回升。而另外两位参与调研的教授也指出了在过去几年美国各大院校对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方面的师资的需求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可以从各校的中国美术史博士生们的就职情况中客观地反映出来。事实是在调研中笔者也曾向教授们询问了其他可能制约了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因素比如资金的匮乏或公众以及市场兴趣的转移等,但反馈结果显示似乎学者们都不认为这些是导致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附表: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绘画研究的领先机构及学术带头人 *

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美术科普数据来源:《2017年北美地区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调研》

从调研结果来看,传统中国文化的训练仍然是制约海外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特别是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的瓶颈。传统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非常注重对画家的笔墨的分析研究,这就要求研究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的书画鉴赏能力,而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一定的笔墨训练做基础,明察秋毫的书画鉴定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由于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古代书画作品良莠不齐,如何提高对伪作赝品的辨析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古代书画的研究能力。对其他视觉艺术如建筑和雕塑的研究的要求虽然不如对中国书画那么高,但对中国古代艺术史文献的理解也仍然需要有非常扎实的中国文化积淀。

更多海内外的交流和积极互动是推动海外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正确方向。在调查中笔者特意询问了业内学者对于未来如何改善目前海外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现状的建议,从收到的反馈来看,大多数美国学者建议更多更及时地向海外介绍最新的考古和鉴定新发现和更多地组织国际间的专业会议交流。换言之,各方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海内外有关中国古代书画考古和研究方面的信息交流和共享。虽然也有个别学者建议通过提供更多的专项研究资金的方式(类似日本企业家在美国大学里建立专门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的基金的做法)来推动海外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但资金似乎并不是大多数学者目前最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看,由于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保存在美国各大博物馆及各大学美术馆(例如初步估计约有占总存世量近20%的已知宋代绘画作品目前保存在北美地区),而历史上美国学术界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学者也多利用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用全新的视角和新的研究方式来推动和促进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案例便是当年方闻和高居翰先生为传为董源的《溪岸图》的真伪而展开的辩论和大都会博物馆为此组织的专题研讨会)。因此,美国学术界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历来在帮助推动整个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和导入新思维方面有着很好的传统。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美国业内专家直接的意见征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美国学术界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并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有关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洞见。虽然本次调研从问卷设计到样本选择上仍然有不少瑕疵有待改进,但首次从海外学者的视角来评价海外古代书画研究现状的整体思路是必要的。 笔者谨希望通过这个粗浅的研究抛砖引玉,一方面提供给各位关心海外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学人们一个宏观的场景,帮助大家了解美国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来促进中美古代中国书画美术史学界同行间的相互交流。

孙健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生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17年第8期)

相关文章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吴秋华元旦特刊[图文]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吴秋华元旦特刊[图文]

    艺术简历吴秋华,福建省福州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80年就职于福州市美术馆,1993年至2000年担任福州市美术馆美术室主任,工会主席。并担任福州业余美术学校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福州分校教务主任,同期担任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和福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助理。2000年调入福州画院,福州画院特聘画师,福州画院原第三、四任工会主席。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博览》编委会顾问,西安亮宝...

    23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16收藏界焦点频现[图文]
    2016收藏界焦点频现[图文]

    2016是一个让艺术品收藏市场变得敏感与麻木交织的年份,从雾中寻宝、霾里捡漏儿到拍场昂首、市场低头,起起伏伏各有亮点,冷场气氛不减,热门话题不断,有人说这才是收藏四季应该有的“景象”,也有人说这正是艺术品市场变化无常的魅力所在。金佛非“佛”杭州G20峰会期间,《汉风藏韵——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然而就是这看似一次群佛毕至的高规格文物展,展出的108尊佛像经查多为赝品...

    80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水不流花不开 倪瓒的寂寥世界是关于生命的顿悟[图文]
    水不流花不开 倪瓒的寂寥世界是关于生命的顿悟[图文]

    瑟瑟幽涧松清荫满庭户赵元《倪瓒写照》1352年作在中国艺术最幽微的处所,有一个水不流、花不开的世界,一个近于不动的寂寥宇宙。这里没有色彩,没有喧闹,甚至没有一块绿叶,没有一片游云,几乎将一切的“活”意都榨去。然而,艺术家却要通过这个几近死寂的宇宙,寄寓他们独特的宇宙感、历史感和人生感。就像韦应物诗中所说:“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元代的倪瓒(倪云林)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5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19年金银币市场将如何[图文]
    2019年金银币市场将如何[图文]

    2018年是金银币市场的冬天,行情持续低迷。2019年,金银币市场又将如何,我们的希望在哪里?Hi金总,2019年,金银币集藏者有话对你说!“还记得吗?2018,你许给我们明天会更好!”2018年,你通过四次会议,告诉我你对改革、提振金银币市场的决心。四次会议:厦门会议:提出大幅缩量等措施,是中国金币行业发展中一次历史性的转折会议。上海崇明岛会议:明确兜底政策,再次重申厦门会议...

    18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纠结做投资还是搞文化?艺术金融让你双赢![图文]
    纠结做投资还是搞文化?艺术金融让你双赢![图文]

    如今,“互联网+”正在以其“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强势作风深入到各行各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艺术品市场。按照传统观念来说,艺术品是局限在文人墨客和风流雅士小圈子内的话题,艺术品市场更是犹如隔水看花一般带有神秘感和距离感。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艺术品也渐渐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与多元,成为了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层面看,互联网的普及也伴随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普及,关于文化和艺术品的...

    111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组图[图文]
    美国学术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组图[图文]

    美国学术界曾经是海外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方闻、高居翰和班宗华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曾经通过他们的著述和执教影响了几代学人。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这批学术带头人的先后退休或离世,美国学术界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方面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弱了。笔者在2017年初对北美地区部分从事中国古代美术史教育和研究的大学教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一次定量定性结合的问卷调研,结合笔...

    124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第四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可以收藏了[图文]
    第四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可以收藏了[图文]

    2018年3月22日讯,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据央行官方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以下简称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在市场上流通。...

    15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老友记 | 当代艺术家戴莹--涅槃重生的美丽天使[图文]
    老友记 | 当代艺术家戴莹--涅槃重生的美丽天使[图文]

    文旅跨界专家访谈栏目《老友记》,敬请期待Number·01从东方传统审美情趣下的才女到看似桀骜又自由表达的艺术家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突破自我的边界是非常难的自我的边界在人受教育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就被归顺了自幼学习书 法、绘画,熟读诗词文赋,23岁开始收藏古玩、字画、金石拓片等艺术品,临帖无数,过纸万千。这样一位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才女,是如何跳脱传统视觉审美的趣味,开始更为纯粹的"内观与...

    57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丰子恺:远功利 是艺术修养的一大效果[图文]
    丰子恺:远功利 是艺术修养的一大效果[图文]

    来源:丰子恺《艺术的效果》(1941年1月20日作)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性灵”,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这都是没有确实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艺术及于人生的效果,其实是很...

    18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海上画派有望补涨[图文]
    海上画派有望补涨[图文]

    赵之谦《桃宾牡丹图轴》上海博物馆藏从上海中国画院获悉,程十发美术馆将于今年9月底开工,2019年年底建成开馆。该馆是以程十发为个案出发,研究整个上海乃至全国的海派美术发展脉络,是传承海派美术的重要基地。由此,一直以来处于价值洼地的海派书画有望补涨。海上画派的三代发展海上画派,又称“海派”。一般指的是十九世纪中叶(1843)至廿世纪初期(1927),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艺术活动的一群...

    184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吴冠中:最鄙视这十种扰乱艺术市场的行为[图文]
    吴冠中:最鄙视这十种扰乱艺术市场的行为[图文]

    1、看不惯 “美协”和“画院”吴冠中以亲身经历细数美协、画院、文联、作协等各种艺术家组织的“协会弊端”。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就曾提出“取消画院,取消美协”,“美协是个衙门,文联也是这样。谁都来管文艺,结果文艺上不去!”“国际上很少有这样养的。我亲戚的孩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参加美国举办的一个英语考试,其中有一道试题:国家应该养画家吗?这道题真是发人深省。美国并不供养画家,法国也只是给...

    182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晶羚专访」张润萍和她温暖的猫[图文]
    「晶羚专访」张润萍和她温暖的猫[图文]

    张润萍,晶羚旅游特邀艺术家,潜意识表现主义画家,中国当代艺术前沿者,作品荣获2019年法国巴黎大皇宫当代沙龙大展金奖与一等奖。艺术最美是心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浪猫随处可见,它们时常在小区、草坪穿梭。有时遇见好心人,会给它们喂食,幸运一些的流浪猫将会遇到自己一生的主人,有时也会不幸意外离去。张润萍和他的先生庞振勇都是爱宠人士,迄今为止他们先后救助并喂养了数十只流浪猫、狗。为了救助这些弱小生命...

    25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传艺术之大美——画家曹展云[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画家曹展云[图文]

    曹展云·艺术简历1982-1986年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1998年分别入中央美院技法班及油画系三画室进修。1999-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班。2001-200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外名人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创作员。参展及拍卖:2001年8月1日《生命如歌》系列,入选第十届全军美术...

    55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康永周:访中南海秀才、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图文]
    康永周:访中南海秀才、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图文]

    近日,由新华社《半月谈》地方在线栏目主编康永周就中南海秀才、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书写发表的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简、章草、草书、行草、行书、魏碑、楷书、瘦金体、毛体书等十三种书体,书写了毛泽东67首诗词,每种书体各写67首诗词等进行了对王文祥老先生的探望和实地采访。图为:康永周与毛氏书童王文祥老先生的深切交谈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立的书写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和世界其它古文字相比较,如...

    59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追古布新——张顺华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追古布新——张顺华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张顺华如同所有书法家一样,经过多少年的磨炼,月半稀星,不分夜白,扔甩寒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临天地,摩日月,仿水火草木,描兽蹄鸟迹,优佳踪以八大山人,矻矻天耳,一路走来,形成今天自己独到的书法风格。大体划分其书法风格有四:一曰辣稚,二曰飘羽,三曰布新,四曰道骨。辣稚。“辣稚”属于书法美学范畴。辣稚即看似稚嫩,却分明老辣不疑。这是因为:张顺华先生的书法字体本相是筑造在“童幼”范例之上的视觉框架...

    4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