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到,家家户户张贴对联,格外喜庆热闹。随着国家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增快,似乎年味也发生着一系列改变,以前常见的很多春节习俗,似乎只剩下了贴对联和团圆饭等,逛庙会和放鞭炮都很少了,已经逐渐被上网和旅游等娱乐活动取代。在众多春节习俗中,年画更是逐渐淡出现代年轻人的视野。很多一出生就面对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的00后,也许都没有见过年画。本文简略的梳理一下中国的年画起源与分类、发展,以及在新时代的当代转变。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最早源于古代的门神画,门神画最早被称为“门画”,古书如《荆楚岁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都有记载。历史上民间对年画还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 ...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烘托年味,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从制作方式上来看,一般我们常见的民间年画多用木版水印制作,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其余还有水彩年画、扑灰年画、胶印年画等;从制作尺幅上来看,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比如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而从制作年份来分类的话,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而从产地上来分类的话,年画有四大产地,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可谓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从年画的内容上来看,一般都是健康、吉祥、歌颂升平的。像“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鱼)”、“招财进宝”、“喜得贵子”、“岁寒三友”等等。年画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演变的。近年来,过去,财神、福禄寿三星、仙女、大胖小子、戏曲人物是年画的主要内容,如今,过去年画中的金元宝、珠宝,近年来也改变成为人民币甚至美元以及数码科技产品。从一定程度上,年画也反映了社会老百姓的心态与民情。
年画在北宋时期发展迅猛,当时商业繁荣、手工业日渐成熟,雕版印刷术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开始印卖木刻年画,题材上也大为扩展,如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南宋时期的木版年画更加丰富。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才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使得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
时代在变,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年画也要随之改变,关于年画的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各种实践仍在进行,比如于去年11月份在山东潍坊举办了“新年画·新生活”2020年画传承发展大会,大会聚焦了年画的历史传承与市场转型,探寻年画传承发展新模式。另外在今年1月8日举办的中国•苏州第二届国际木版年画展,共展出海内外共300余幅精品木版年画,为大众献出了一场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版画盛宴。
中国•苏州第二届国际木版年画展现场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传承与创新,年画开始回归与振兴,随着更多艺术与工艺人才的参与,年画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