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策策 点击 :

超乎形象之表,用笔天真灿烂。画面草木丰茂、斑斓浓郁。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与感悟,并能化古为今,绘画介乎抽象、具象之间。其色彩与意象之美促进了东方水墨艺术的发展。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 | 美术学术

一、您是怎么喜欢上绘画和书法的?

应该说有一点点小小的才气吧,有先生评价过:“王清州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唯一一位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艺术天才”。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着祖父学写大字。后来,也走过很多弯路吧,到高中的时候开始给我们学校写黑板报,也给一些街上的饭店、服装店、理发店题写标牌儿;

关于书画呢,也算是从小就很感兴趣,在我们当地也出了很多人才,比如安徽砀山的尉天池先生,还有萧县出了位在法国艺术界有影响的艺术家朱德群先生。他们对我也是比较有影响的。

二、您的油画确实让人看了心情非常舒服,很自由很宁静的感觉。特别喜欢您的色彩搭配。我看您的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能仔细说说这种创新吗?

这个就可能和我对我们中国的文化的一个了解有关吧。我们中国的文化,包括中国的美学,它是意象之美。在中国美学里面谈事情,都是看破不说破,并不会像国外那样直抒胸臆。中国的文化还是讲究曲径通幽的,讲究美学的意象之美:比如宋元时期的仕女图,它都没有按照人体比例的构图,并且,无论男女都画成单眼皮,为什么呢,它是这种意境的一种需要。不会像西方古代一样非常写实,每一块儿肌肉在什么位置,按照哪个比例,都很严格。而我们东方的画更强调意境而不是画有多像本体。

新古典主义以后,发明了相机和电脑,人们就不需要画像了。后来就产生了欧洲的印象派,印象派也受东方艺术精神的影响,莫奈的很多作品也非常的抽象了,有的像中国的水墨画。梵高的有些作品,也非常的抽象,他画的房顶都没有平行的了,毕加索也尝试画过很多写意水墨画(比如水墨斗牛系列作品)所以西方也开始领略这种抽象的精神。

中国书画是讲究用笔的:用笔千古不易,用笔八面出锋。写者和欣赏者都在领略笔触感,墨的浓湿干枯,构图计白当黑,讲究写意。我们中国画,缺少西方画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开始弱色重墨。后来中国画色彩方面都没有特别大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要把东方的手法和西方的一些优秀元素结合起来。从美学层面,融会渗透贯通。

我会摒弃掉一些迎合,摒弃迎合一些评委的胃口,摒弃迎合各个大奖赛展和美展的口味。不会为了拿一个证书或者进一个协会就可以去迎合作画。只有发自内心去创造自己想创作的东西,其作品一定是真诚的,才可能会出彩。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 | 美术学术

王清州作品:纸本水墨2018《绿霖》137x69cm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 | 美术学术

王清州作品欣赏:纸本水墨2018《墨韵遗迹》137x69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 | 美术学术

王清州作品欣赏:布面油画2017《火红的日子》120×80cm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 | 美术学术

王清州作品欣赏:布面油画2016《云图之二》90×90cm

三、在您创作的这条路上,是否遇到过一些非议或者困难,您是怎么面对的?

祖父曾为私塾先生,他写的那个大字都属于那种老先生的字,和书法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应该说我在中小学阶段走了相当相当长的一个弯路,没有得到特别专业的老师指点。虽然说当时我写大字已经在地方上有一些小的影响了,当时也给一些人写好多牌匾,但是还是不是很专业,有些字写的还不够好。应该说没有完全入门,都属于在门外的一种感觉,应该说浪费了很多时间。

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等学校学习,也是通过这些学堂,我认识了许多老师,比如说蒋维菘先生、魏启后先生、本焕大和尚、孙其峰先生、王镛先生、石开先生、尉天池等先生,他们在艺术上给了我很多的指点和帮助,让我慢慢走上了正轨。

对我来说,第一是从小一直有的梦想,第二个是,后来年纪越大呢,也一直有这一个艺术的情怀,从中国走到国外,然后从国外回到中国。这样一个情怀,这两个方面,促使我能一直执着的往下走。

四、你会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灵感。

平时我会比较喜欢远行,去世界各地看一看。我会隔段时间去某个国家的某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算是游学吧,去各个博物馆看一看,对展品进行多角度多次数深度的观摩和学习。走过、穿过大街小巷(三、四公里内基本都是走路),有意无意遇见古玩店、古书店、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领略当地的街头艺术家不同的艺术形式,每一次都会给我不同的惊喜。我还会和当地的艺术家交流并一起创造作品,对我来说,每次远行都开阔了我的视野,对我来说是一种提升。

五、现代人都在追求品位,您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是有品味的呢?

品位应该建立在了解经典的传统基础上,这非常非常重要,不随波逐流,浮躁在一些宣传中。对于艺术家而言,可以倡导一种新的语言,找到并结合事物的本源和自己的理解,去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所表现的这种深度,就是一种品位,这种品位,足可以让很多人惊讶。

相关文章

  • 浅析工业遗产旅游复兴的八大模式[图文]
    浅析工业遗产旅游复兴的八大模式[图文]

    感受革命工人的热血动力,穿过管道改造的空中走廊,来到上世纪工业化气息的广场看行为艺术,在老建筑群内开一场篝火晚会,在老厂房改造的饭馆、咖啡馆内回味工业发展鼎盛时期的产物。这些曾承续工业文明、书写现代化进程的工业遗产,也承载着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近年来,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正在深度推进,工业旅游作为独特的一个板块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目前国内的工业旅游主要分为工业遗址改造旅游和现...

    188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为什么比特币不会给数字艺术市场注入强心针[图文]
    为什么比特币不会给数字艺术市场注入强心针[图文]

    比特币。图片:Courtesy Flickr周四,《福布斯》加入进报道创业机构对艺术市场可能造成“威胁“的主流媒体行列——这一话题就像小说里的恶灵一样让我从噩梦里惊醒。在文章当中,作者Roger Aitken主要谈论的是类似Synereo的WildSpark以及Opus(都在试用阶段)这样有着“去中心化“潜质的平台。两者都建立在让艺术家“免受企业构架剥削”的理念上——这是Aitken的原文。为...

    55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胡少芬:谦如璞玉的青瓷艺人[图文]
    胡少芬:谦如璞玉的青瓷艺人[图文]

    胡少芬,工艺美术师,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兆雄先生,并同去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学府研修研习。在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等方面独树一帜。她从学徒做起,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到现在开办个人工作室已逾八年,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坚定。胡少芬近年来成绩斐然,她的青瓷作品获得了无数评选比赛的金奖银奖,却依旧会每年拿出大量的时间去进修学习,不断地提高技艺。她喜欢穿棉麻的衣服,佩戴青瓷饰品品,...

    118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规模突破8000亿[图文]
    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规模突破8000亿[图文]

    2016年9月29日,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宋庄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59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梁金玉 塑釉兼修展瓷韵[图文]
    梁金玉 塑釉兼修展瓷韵[图文]

    (特稿部 黄建材 通讯员 林宣德 报道)1978年出生的梁金玉,从1995年开始在艺星陶瓷研究所学习雕塑、修坯等陶瓷基础工艺,2005年至2017年在三航陶瓷有限公司担任陶瓷技术员,期间掌握了娴熟的瓷塑技艺,近年来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文玉堂瓷研所,又尝试釉水研发,可谓塑釉兼修,展现出非凡的瓷韵风华。流动色釉现风华近日,在文玉堂瓷研所展厅内,看到一款名为“鸿运山水”的陶瓷瓶,釉面各种颜色呈流动状...

    126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解读柳佳丽:从女孩变为女人的过程[图文]
    解读柳佳丽:从女孩变为女人的过程[图文]

    朱阳:“当初接触柳佳丽时,我没有对她有过深的印象,直到3个月前的上海巡展时,我才对她的印象有了改观。只有不可预知的未来,才会让人激动与兴奋。”朱阳娓娓道来。朱阳20~30岁是想法最多的阶段,当与柳佳丽进行对话时,霓虹灯、娃娃、娟等都是她记忆的体现。后来她又尝试新的题材去阐述作品,这种尝试只有在现在才能更好的体现。柳佳丽的作品多以女性形象为主,这也是她自己的映射,是她对于...

    176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原书坛不老松 85岁的书法家袁鸿典印象[图文]
    中原书坛不老松 85岁的书法家袁鸿典印象[图文]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书法艺术之花处处绽放。10月15日,85岁的商丘籍书法家袁鸿典先生,将亲笔书写的“大汉之源”横幅,赠送给2018中国永城国际万人徒步大赛组委会,预祝将于11月11日举办的2018中国永城国际万人徒步大赛圆满成功!“大汉之源”四个大字功力深厚,遒劲有力。不但显示了书法艺术与体育赛事的相互融合,也体现出了此次徒步大赛的主题。近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文化路一处小区里...

    6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 余味无穷[图文]
    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 余味无穷[图文]

    人物简介 薛永年 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这其中,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中国花鸟画出现比较早。最早的是在美国奈尔逊爱金斯博物馆收藏的陶楼上的画作,画的是一群乌鸦在树上徘徊。魏晋就已经有擅长画花鸟画的名家了,到五代...

    2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曹喜蛙:崔岫闻当代艺术起哄美的现代意义[图文]
    曹喜蛙:崔岫闻当代艺术起哄美的现代意义[图文]

    我跟崔岫闻本人并不熟悉,也不是朋友,尽管实际上她只比我晚生几个月,我枉比她长一岁。几年前,我给雅昌艺术网写一篇关于女性艺术家的文章,还把她错归到70后艺术家中,当然很多女艺术家的年龄都保密会造成这个情形。她过世后,我才从新闻报道知她其实是我的同龄人。像艺术家一样,中国的艺术批评家其实也分拨,这个分拨是自然形成的,不管互相之间有什么争议、恩怨,但实际上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推动中国艺术发展。中国当...

    69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图文]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图文]

    青年艺术家 李名郎导读:“我想透过绘画最安静的窗口,看到外面世界最繁华的风景,唯有这样的锤炼才会越加值得美丽永恒的欣赏,才会越来越深遂,无论外形或内心里的精髓我并不希望少去其中一者,只有这样的平衡我才能满足我自己,并且呈现给别人阅读。”这是李名郎的自我表述,也是其长久敛神静思的内心观照,出自于一个80后艺术家之口,着实难得。淹迹于众多书家之间,李名郎并没有贪婪,只撷取属于自己的色彩和风景进行描...

    141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儿时经历获取灵感 高公博带你回忆童年[图文]
    从儿时经历获取灵感 高公博带你回忆童年[图文]

    9月26日,“民生杯”浙江省第二届民俗体育精英赛暨长三角地区体艺交流大会将在温州白鹿洲公园启幕。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乐清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将携《体育游艺百图集》与市民见面分享。 在高公博的《体育游艺百图集》中,人物生动、动作流畅,兼融国画意境。他还为每幅画作配上打油诗的旁白,很是有趣,让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童年的影子。9月23日,记者联系到了高公博。“我创作的出发点是推动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和体...

    168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第九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张学忠作品赏析[图文]
    第九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张学忠作品赏析[图文]

    张学忠,甘肃会宁县人,一名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平凡的爱好——书法。自幼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逐渐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并成为了北京润墨斋书画院的高级院士。他不仅热爱祖国,更注重诚信,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信立世”的信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书法创作中,他追求精益求精,用笔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他也用自己的书法作品来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

    9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新冠疫情会成为艺术界线上时代的催化剂吗?[图文]
    新冠疫情会成为艺术界线上时代的催化剂吗?[图文]

    阳春三月,花儿盛开,观花之潮不像往年那般熙熙攘攘。我们禁足在家,完全不知道外面的百花正在默然怒放,偶尔出去一趟,boom! 真是被同时吐艳的花丛惊到。2020年的春天真是“花开无人识”,其实花依然开落,只是少了那份心境,便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有点像今天的艺术界,截止3月末,以北京为例,有艺术展览开放的机构依然可谓凤毛麟角,寥寥无几。虽不能远足,却阻挡不了我们向往诗和远方的心。对于艺术的热爱、...

    11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苗再新——“艺术薪火”系列报道[图文]
    苗再新——“艺术薪火”系列报道[图文]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导师、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多次获奖, 其中代表作品《雪狼突击队》获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金奖暨第11届全国美展金奖...

    151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当代精品和田玉籽料拍卖市场表现不俗[图文]
    当代精品和田玉籽料拍卖市场表现不俗[图文]

    吴德升 和田白玉籽料摆件《双娇》在众多和田玉中,虽然说每一个种类的和田玉都有其优质玉石,也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投资趋势以及热度来看,和田白玉籽料始终处于领衔地位。和田籽料 白玉龙首角壶当代精品和田玉籽料拍卖市场表现不俗今年5月,一位女画家在田玉交易中心以8000万的高价购得一块重达91公斤的和田白玉籽料,虽然由于礼品市场需求的压缩、股市期货市场吸引资金外流等原因造成的玉石...

    16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