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八哥 点击 :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青年艺术家 李名郎

导读:“我想透过绘画最安静的窗口,看到外面世界最繁华的风景,唯有这样的锤炼才会越加值得美丽永恒的欣赏,才会越来越深遂,无论外形或内心里的精髓我并不希望少去其中一者,只有这样的平衡我才能满足我自己,并且呈现给别人阅读。”这是李名郎的自我表述,也是其长久敛神静思的内心观照,出自于一个80后艺术家之口,着实难得。淹迹于众多书家之间,李名郎并没有贪婪,只撷取属于自己的色彩和风景进行描绘表现,他的艺术梦很宁静、很单纯,他的行动力却很恣意,很狂放。只要手中的笔还在,任何的属地都是他的天堂和情人。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油画作品

绘画之乐

西子湖畔,茶酒天地,一盏香茗启开了李名郎的艺术之旅。他喜红茶,从点单和下单的速度中可窥知。福建是他的第二故乡,闽人好饮红茶古已有之,名郎自不例外。出生于四川泸州,成长于福建泉州,受艺于天堂杭州,感念于亲恩,感念于滋养,三个故乡都让他充满了感情和深切的眷恋,而他的感恩方式,即是多创作自己满意,别人欣赏的艺术作品。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油画作品

李名郎的履历,让人觉得少年老成,但也佐证了他确实是以行动践行艺术的实践派。2007年首次被晋江经济报采访、2010年的李名郎书画展上被晋江电视台釆访、2011年浙江卫视影视频道专访,23岁便已完成他人生的第一次书法展,27岁的他在同龄人称羡的目光中开始了他的全国艺术巡展。“我最喜欢完美,但往往社会使我残缺,残缺便是努力添补完美的唯一方式”。在他的生活中,爱情可以失败,玩乐可以有无,孤独可以承受,唯独艺术不可缺失,艺术就是他全部的信仰。

和李名郎聊天,总觉得他瘦弱的躯体中蕴藏着庞大的力量。说起艺术,他像从火山底喷出的岩浆,整个人会在瞬间被点燃,从他飞快而滔滔不绝的言语中,思想的火花也开始飞溅。在艺术之美的谛造中,孤独而痛苦的过程同样周而复始,对于一个年青的80后艺术家而言,他缺席了同龄人青青洋溢、快意时光的日子,却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尊重和认可。他把艺术比作自己的情人,心甘情愿为它付出一切。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油画作品

往昔时光

李名郎出生地在四川泸洲,九岁时就已经趴在地上画画了,虽少不更事,叛逆顽皮,但绘画方面的天赋已然展现无遗。“我小时候看到家里亲戚画水果,很羡慕也很喜欢,就希望自己能当个画家。尤其初中以后,跟随父母到了福建泉州,得到了林华山老师和郭智鸿老师的指点,开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培训,也在多项赛事中获得了一些奖项,学校还因此为我准备了一间工作室任由我自由创作。我觉得艺术会让很多人尊重,这个尊重和年龄、地位、权力等无关,而是艺术本身的真善美和精神。”李名郎说。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书法作品

中学时期的李名主郎,已是校园中的名人,勤快、热心的他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助手,也是最受老师们青睐的好学生。因为画画好,书法好,所以同时又是学校的宣传干事,他的文房四宝是学校直接报销的,此等殊荣于一孩子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日积月累,他在艺术上所积淀的厚度自然就高于同学了。

2007年在高考前期的受训期间,得到当时厦门市美术家协会推荐,李名郎进入了厦门文联唯一画室继续学习油画水彩。他的折腾劲只能证实他是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所有同学都在认真练习素描的时候,他已经捧起了颜料盘开始构思自己天马行空的画图,既不想附庸以常,亦不愿违背事实,这特立独行的行为气质引发了当时任素描水彩的教员陈建忠老师的注意,他从李名郎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不仅为他免除了全部的学费,还对这个敢想敢做的学生倾囊相授,在陈老师的悉心授教中,李名郎自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美院的油画专业,为自己的艺术之梦奠定了飞翔的平台。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书法作品

“杭州自古文人墨客很多,文脉渊源,中国的书法之魂和这方江南水土有着一种很深的契合,可以溶进灵魂深处。我自从知道有中国美院的存在,就对这座高等学府充满了憧憬。进入美院的艺术殿堂,是我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和起点。”李名郎说。

水粉学构成、美术史、西方油画史、油画技法,油画分类,到后来考验基本功的写实主义。四年的塑造,使得李名郎的艺术世界开始丰满,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考和创作探索,在陈振濂、全山石、吴山明等众多教授及大家的指导下,他对艺术展开更深的追求和研究。“在社会上磨炼了一段时间,才知道生活是生活,艺术是艺术,跨过生活以后,才有真正的艺术理想和梦想,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书法作品

艺术之梦

众多的西方画家中,莫奈是李名郎最崇拜的艺术家。大自然瞬息之间可以千变万化,印象派却运用手中的画笔留下了自然界极致的色彩和光感美,将瞬间留于永恒。这或者也是另外意义上的一种召唤,李名郎的心底同样有着对光的追逐和想往,他认为阳光可以使整个自然的色彩变得明丽、温暖、和善、纯真,他喜欢阳光照耀着的感觉,可以驱逐内心的一切黑暗和阴霾。

“我最近创作的这批色彩明丽的画作是一种偶然性,我把之前观摩梵高作品的领悟,和菊花的静物创作结合,感觉既有受到梵高影响,又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我是用一种很明快简洁的方式来表达菊花的精气神,但也并没有它画得很像。这批菊花静物创作完之后,我停了半个多月没有画画,我一直觉得还缺少一些什么。在一次偶然机会,我看了国内一些当代艺术家如曾梵志、方力钧的作品,突然有了启发,就连夜打电话定制了几个大木框,创作出了一批很艳丽很当代也很简约的作品,师友们都觉得很不错。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很大,社会的经济体系让每个人都觉得思想很沉重,从传统油画这个角度讲,灰在油画里面是很高的境界,但是我总觉得缺少一种释放感和明媚感,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压抑,我想跳出一种传统的定义,结合潮流和时尚成分,去繁就简,让大家看到一种希望和积极向上的东西”。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油画作品

2015年12月13日,李名郎的当代油画作品《重生》受邀参加腾讯大浙网三周年钟浩公益演唱会新闻发布会明星慈善晚宴拍卖,在杭州温德姆大酒店当场被盖网集团以10万元的高价拍走,对于一个青年艺术家而言这是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看李名郎近期的画作,在画面上涂出大胆、泼辣、纯粹、尖锐、对比强烈的色彩,又用极简约的线条构成画面图幅,既强调着色彩本身的价值,又融入画家自身的主观感受,借助于色彩实现强烈的对比和统一,配置出自己的节奏和韵律。一幅能打动人的画作,往往不是娴熟的技法和灵动的笔触,也不是色彩和完善的构图,更多被吸引的还是画面传达出来的气质和绘画者的真实情感。在其色彩明丽的画作中,你读到的不是一种张扬,而是一种亲和的明媚,暖洋洋的单纯,蓬勃的生气,有一来自于光影中的遐思,突然间心里的潮湿就褪去了。

李名郎:绘画之乐不囿于形 | 艺术百科

李名郎油画作品

艺术是对于生活的提炼,而原素也必来自于生活,象李名郎这一代的80后艺术家,他能把自己体会于生活中的真实情感通过画面创作来达到一种写照,实则已走入艺术的另一重境界。如他自己所说:“比起一千次坏的爱情,我宁愿珍惜一次完美但来得漫长的等待。”这是他对待爱情的方式,也是对艺术的坚持。

李名郎艺术简历:

当代艺术家

1988年出生于四川泸州

1995--2001年就读于白沙小学

2001--2003年就读于白沙中学

2003--2006移居福建晋江就读于华侨学校,启蒙油画老师林华山书法老师郭智鸿

2007年厦门文联唯一画室深入学习油画水彩

2007年9月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

2010年晋江举办李名郎书画作品展(首展)

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2012年工作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工作室

2013年游学于日本各高等艺术院校并创作油画和现代书法

2014年创办中国首个女性社会书法团体“西湖十女”书法会

2014年受邀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艺术讲座

2015年4月举办“书非书”李名郎现代书法展(福建晋江)

2015年6月举办“墨魂”李名现代书法展(杭州)

2015年6月赴台湾金门与厦门创作油画三个月

2015年8月受到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接见

2015年8月举办“西湖归来”李名郎油画书法全国巡展(厦门)

2015年9月举办“遇见风景”李名郎油画展(上海)

2015年受邀参加著名艺术家李津艺术三十年展(上海)

2015年入驻杭州西湖创意谷懒懒艺术咖啡创作

2015年11月油画作品“沉思中的女人”受邀参加李连杰壹基金,行周末11周年慈善晚宴拍卖

相关文章

  •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胡金刚[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胡金刚[图文]

    胡金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丽乡村艺术苑秘书长人民大学苏州分院客座教授中国农业出版社美术编审。中国美丽乡村书画展,2015年8月。《情系沃土,一语相运五人绘画展》北京格林当代艺术中心,2016年5月。《风骨——中国当代青年写实油画艺术展》,2016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2016年10月。《情系上海大型美术作品展》2...

    104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文化创新之路 路漫漫[图文]
    文化创新之路 路漫漫[图文]

    文创产品最终还需回归文化的本质,做到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真正融合,让故宫从一个“超级网红”走向一个“有故事的智者”,才能具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刚刚经历“紫禁城里过大年”,马上迎来“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故宫,明年就要过600岁大寿了。近年来,随着IP价值的深度挖掘和一系列爆款文创产品的推出,故宫俨然成为“萌萌哒”的老顽童,不断带来惊喜。在2019年2月17日的亚布力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首...

    105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解锁城河遗址的密码[图文]
    解锁城河遗址的密码[图文]

    城河,湖北沙洋县西部的一条小河,发端于北部山地,蜿蜒曲折,犹如长龙,向南流入后港镇边上的长湖。河流中段有一个小村庄,叫城河村,而村子所在地就是城河遗址。现在我们知道,遗址本身是5000年前的一座古城。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无法考证这些名称的使用先后,但是,一河、一村、一遗址,都与“城”字有关,无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佳提示。城河遗址鸟瞰 彭小军供图屈家岭的力量在中国古代可以稽考的先秦文献中,长江中...

    127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重构时空 探索灵魂——关于米巧铭的“梵韵吉相”佛像系列油画[图文]
    重构时空 探索灵魂——关于米巧铭的“梵韵吉相”佛像系列油画[图文]

    米巧铭佛像系列 盛世华佛 99cmx145cm 布面油画 2017米巧铭佛像系列 坐卧梵天 116cmx120cm 布面油画 2017青年画家米巧铭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学院派教育的浸染。作为活跃在中国当代艺坛的一名80后新生代油画家,米巧铭在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时,先是从中国戏曲人物寻求突破,随后在“梵韵吉相”系列油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面貌。米巧铭佛像系列 光彻梵天 70x...

    18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从《空林积雨图》看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的笔墨特点[图文]
    从《空林积雨图》看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的笔墨特点[图文]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82岁(虚83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好友,父亲沈恒吉,是杜琼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后...

    19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浅谈张大千的芭蕉仕女[图文]
    浅谈张大千的芭蕉仕女[图文]

    张大千《芭蕉仕女》水墨纸本立轴125.5×63.5cm大千居士曾在一幅画中题款“信笔为白描,气韵转胜。”中国画自从产生至今,尤重笔、墨二字,即使在“画重丹青”的前唐绘画中也极其重视用笔用墨,宋朝以后,笔、墨二字更成了中国画之灵魂,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又是最高的法门。而写意白描恰恰最能体现中国画特点。白描写意是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重...

    125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孙少华[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孙少华[图文]

    艺术简介孙少华,1958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先后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师从于朱颖人、卢坤峰、郭怡孮诸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燕山国画院专业画家、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研究院特聘教授。参展获奖《熏风》锦绣中原201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清韵》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

    19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典雅灵秀 意境传神——工笔画家王淑梅作品赏析[图文]
    典雅灵秀 意境传神——工笔画家王淑梅作品赏析[图文]

    2015年的初春,又一次走访了著名女工笔画家王淑梅,在聆听她关于书画艺术的创新思路的同时,也欣赏到了她的最新画作。她的新作典雅清秀,意境传神,给人美的享受。应该说,王淑梅的绘画存在一种独一无二的个性。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意韵,不同的色彩令人陶醉其中。她的作品,透着一种富贵典雅、宁静之美,一种传统、庄重、典雅婉约的风格极富灵感。那淡淡的花瓣,把春意带到画面,从早春带到初夏,从深秋带到浅冬,让人流连忘返...

    129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万  山  红  遍 ——兼谈李可染的新国家山水[图文]
    万 山 红 遍 ——兼谈李可染的新国家山水[图文]

    1950年,中国的艺术家们迎来了他们的新时代。李可染先生在《人民美术》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谈中国画的改造》,他认为:“只要它(中国画)真正能够和人民大众相结合,革命事业相结合,它翻身的日子也就来了。与革命事业结合,创造新的国家山水图式,这个机遇被许多画家看到。而先行一步的,是傅抱石。传统山水与革命事业之间,如何建立笔墨关系?傅抱石找到了突破点:毛泽东诗意山水。在毛主席那些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篇...

    93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上海抽象艺术研讨会 东方抽象与文化的前路[图文]
    上海抽象艺术研讨会 东方抽象与文化的前路[图文]

    抽象是什么呢?抽象涉及到艺术家在更深层次上如何处理视觉经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首先体现于对日常视觉性经验的否定。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宪将其归纳为“一种视觉表达的立场,一种认知模式,一种哲学的方法论,一种人生在世的精神方式”。“抽象艺术是对相似性原则的颠覆,或者说抽象艺术的标准即是非相似性,不再以实在的物象作为判断依据。比如一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所说的,‘看一张人脸的素描,我们看的是一张素...

    7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在博物馆中探索“文明”的当下与未来[图文]
    在博物馆中探索“文明”的当下与未来[图文]

    近年,国内博物馆特别展览数量井喷式增长,每年的统计数据均以万计,这些展览从类型上看,以历史序列、精品文物、考古大发现、主题藏品和入境展览为多,而从文明角度呈现某一区域、某一历史时期特质的展览则非常鲜见。从影响程度上看,屈指可数的几个文明展均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兴趣,观者如潮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评价的多元,值得大家思考。文明展中的精彩之作上海博物馆于2020年5月26日开幕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

    10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陈传席:可笑!作品没有思想,只有技术,叫什么大师?[图文]
    陈传席:可笑!作品没有思想,只有技术,叫什么大师?[图文]

    牡丹 作者齐白石什么是大师?大师的作品必须是:包前孕后的,而且必须能树立一代楷模,开启一代新风。关键是“包前孕后”,后两条其实已包括在这一条中。能“包前孕后”的作品当然必须是高质量的作品,高质量的作品应有哪些标准呢?功力、样式、思想。一幅作品中,功力高、样式新、思想深,便是高质量的作品,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皆精,却非易事,正如谢赫说的:“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姚最说的...

    129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国家画院梅跃辉:如何认识和学习书法?[图文]
    国家画院梅跃辉:如何认识和学习书法?[图文]

    梅跃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中国国家画院专职书画家、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入选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和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入选第十一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第二届“翁同龢奖”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

    101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世界[图文]
    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世界[图文]

    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世界如果有一天,人类从地球上消失,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这些图片试图解答人们的疑问,这是摄影艺术家PeterLippmann想象中,比人类还永恒的汽车们的未来光景,虽然已经化作废墟、和自然融为一体,但它们仍然保有出人意料的美。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像是在等一个神秘的信号,一旦接收到信号,它们就像魔戒里的角色一样再次“满血”复活。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

    15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新中国的艺术家自画像[图文]
    新中国的艺术家自画像[图文]

    张晓刚黄色肖像刘野快乐家庭艺术家的自画像成了大时代的缩影及理解时代变化的代表,更可以直接联系到“新中国”时代的表征及刻画在每位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历练。艺术家们把个体放在历史背景之中加以审视,个体肖像与自画像投射为一代人日常生活底下、面对中国急速转型的精神状态,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空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的脸谱;肖像画也是艺术家们对中国美学形式的探寻,他们承传、发展传统肖像的表现...

    18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