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壁画上人物手臂部分图案细腻而立体
法海寺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落成于正统八年(1443年),历时4年完成,为明英宗的近侍太监李童在民间集资,由汉藏两族官员僧众共同设计修建,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古寺清幽,游客稀少,没有一般寺庙中升腾的烟火气。大雄宝殿前有两棵千年白皮松,据说历史比法海寺还悠久,朋友心心念念的那十铺彩绘壁画,数百年来就一直深藏在这大殿中。
自从1985年法海寺开放参观以来,壁画真迹无限制开放,光源、二氧化碳等因素对其损害严重。如今,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整个大雄宝殿的内部全部用遮光布包围,并且调节了环境温湿度。游客看壁画真迹需要预约讲解,每个场次限制人数,馆方不允许拍摄、临摹、触摸,必须穿戴鞋套才能进入大殿参观。
现存壁画共分十铺,面积237.7平方米,正如书中描绘的那样:“天衣飘动,漫笔生辉,诸如梵天肃穆,天王威武,金刚刚毅,天女妩媚,鬼子母慈祥,儿童天真……”法海寺壁画为工笔重彩卷轴画法,有 《祥云图》《佛众赴会图》《三大士图》和《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等,艺术价值与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齐名,不仅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久和最完整的明代壁画,更是海内外公认的“明代壁画之最”。
当时参加寺庙建筑、壁画绘制的画师工匠共有169人,耗时4年8个月完工。其中,宫廷画士官宛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王义、顾行等15名作者的名字被镌刻在了寺门前的《楞严经幢》上,至今仍保存完好,这种为画士留名的做法在明代非常罕见,足见法海寺壁画地位之崇高。
法海寺壁画之美,美在匠心独运。15个宫廷画士,每一个都身怀绝技,融合了集体智慧的法海寺壁画,最终画风和谐统一,集明代工笔重彩绘画技艺之大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难能可贵的是,十铺壁画上无论是七十七个人物,还是花鸟、祥云、瑞兽、草木,没有一处是“废笔”。要知道,即使在敦煌壁画中,画师也时有疏漏的时候,甚至还有尚未完成的半成品,但在法海寺,壁画上每一组线条都如行云流水,流畅自如,绝无二次描摹补涂。
现场有一位学过画的观众边看边感慨:“单看这一笔,我就打心眼里佩服,可是你再看这几百根头发丝,粗细均匀,每一笔都那么完整,中间一点儿没有中断。画过工笔的人都知道,这只能是同一个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屏着气画完的,想到这我都要落泪了!别说我做不到,现在几乎没人能做到了!”
大殿上三尊大佛背后的三铺《祥云图》,每铺高4.5米、宽4.5米,上千朵升腾而起的祥云,每一朵都不相同,寓意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万千变幻。
位于大殿两侧的《佛众赴会图》是很多寺观壁画常见的绘画题材,但法海寺壁画给人以一种真实感。真实源自于艺术家对自然世界的细微观察,比如湘妃竹上的点点“湘妃泪”,桂树结出的金黄桂子,娇艳的牡丹花下丑陋的根茎,池塘里莲花盛开时水润通透的质感,甚至快要被微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一草一木,无不画得真真切切。一位大叔一边仔细端详,一边告诉同行人:“这花我小时候在北京经常见,我们管它叫’小鸡喝酒’,就是中药材里的地黄!”
仅仅依靠想象,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的华服美饰,已经让人惊叹古代服饰制作工艺之繁复,而当你亲眼所见法海寺壁画人物,画士对服饰的质感、肌理、纹饰的精心描摹,只能让人叹一声“此景只应天上有”。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法海寺壁画中两大应用得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巧——沥粉堆金、叠晕烘染,这两大“绝技”构成了所谓的“裸眼3D”效果。
沥粉堆金技法包括贴金、混金、描金、拨金等高难度技术。金粉堆砌令每一条轮廓线都独具浮雕般的立体效果,这是敦煌壁画或永乐宫壁画所不具有的。壁画上的观音、菩萨和天女周身佩戴宝石镶嵌的璎珞,流光溢彩。逆光时,能清晰地看到凸出的金线轮廓; 而从正面看,金线隐藏在图案里,金线中间用颜料绘制的五彩宝石仿佛也是立体的,散发着耀眼光芒。最震撼的效果体现在《水月观音像》上,高达3米多的水月观音衣袂飘飘,周身缠绕着一条朦胧的白色轻纱,纱上缀有一朵朵六菱花,六个花瓣,每个花瓣由48根金线组成,细如蛛丝,精妙至极。
叠晕烘染,就是将颜料层层叠染,这种技法在工笔重彩中应用广泛,但法海寺壁画艺高一筹的原因,除了技法更细腻(有时候晕染达到七层之多),在颜料用色上也颇为考究,较多采用上等的青金石、水晶、朱砂等天然矿物质颜料,色彩层次鲜明。比如,《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梵天手中的一串白水晶珠,近看是用白色晕染勾线,距离越远,越显得透明浑圆、晶莹剔透,据说是使用了天然白水晶研磨入画; 辩才天脚下温顺降服的狮子和狐狸,毛发竖起,根根分明,透过放大镜,连耳朵上粉红透明的毛细血管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在中国绘画史中,壁画是独树一帜的一个艺术门类。2001年,北京市和石景山区文物部门经过专家论证,决定通过“珂罗版”印刷技术原样复制部分壁画,陈列在后殿供游客近距离参观,但在还原沥粉堆金和叠晕烘染的技术环节,至今尚无法完整复制出壁画的原貌。
法海寺壁画讲述着千百年来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时光慢流孕育而出的动人传说。看繁华褪尽,画上的岁月沧桑沉默不言,也胜过万语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