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履生:让更好的文物艺术品进入公众视野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放放 点击 :

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6年,见证了国家博物馆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观众数量成倍增长,其发展反映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整体水平,以及观众对于博物馆的诉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水平提高后,人们的文化诉求随之提高,省区市级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正在逐渐完善当中,甚至很多博物馆的建设发展超乎人们想象。比如今年9月1日开馆的贵州美术馆,它是西南少数民族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省级美术馆建设中的一个特别案例,公众文化诉求之下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反映了当代中国美术馆建设的趋势。

各地兴建博物馆的潮流推动了中国整体文化建设的高度提升。不管是公立博物馆还是私营博物馆,都以同样的方式来展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暴露出当代中国博物馆所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过滤和磨合。

数字时代,博物馆公共性表现多样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已有300多年历史,而中国的博物馆起步较晚,从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算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迄今才有105年的历史。成立时间短,还没有完善的公众基础,因此不能提出超越历史时期的特别要求,但是要有符合世界潮流的期待。

对资源的利用是博物馆业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博物馆不是文物库房,需要研究人员对藏品深入研究、充分利用,策划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展览,让观众了解藏品现实的状况以及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因此,对藏品资源的利用反映了博物馆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客观来讲,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都具有公众的属性,因为博物馆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是一种私属的权利,其人文价值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公共性。但也有很多博物馆把藏品资源看作是私享的,可能是基于一个团体或某个集团等,而不能为公众所享。很多博物馆不愿开放自己的藏品资源、把藏品公之于众或让更多的专家共同研究藏品,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指导藏品的公共开放,每个博物馆都是基于自己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一定的藏品资源,在这一点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充分开放资源,值得国内博物馆界学习。

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网络平台和自媒体平台,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藏品的数字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了解这些藏品的文化属性、历史内涵以及艺术价值等。

博物馆的公众性在当代社会表现多样,这也反映了博物馆整体价值观的提升。比如,以往博物馆是和教育、知识相关联,休闲功能不被提及。但是,现在大众到博物馆可能并不是来受教育或者是获取知识的,而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因为,博物馆的艺术作品、展示空间、文创产品乃至咖啡厅、餐厅等都有可能给大众带来不同于其他公共空间的特别感受。观众的兴趣点并不是展品的历史意义、艺术属性,而是到这里喝杯咖啡、约会,甚至是发呆。这种休闲功能在博物馆发展潮流中有很多特别的案例。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电影博物馆,60%的观众到那里只是为了休闲。所以,博物馆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身资源把休闲功能做得更好,赢得公众的支持与厚爱。

艺术品市场的火热给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博物馆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通过几代人所累积起来的一种共同的认知。没有公众的参与,博物馆不可能在城市中具有地标性以及城市和公众依赖的公共文化的属性。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藏品类型单一且数量不足。很多省级博物馆是基于所在地考古发掘的成果,藏品来源和品类单一。因此,中国的博物馆很难形成像美国大都会、法国卢浮宫这种百科全书似的博物馆。二是博物馆类型单一化、缺乏特色、同质化的倾向比较严重。每一家省级博物馆从装修、布展、陈列等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展示的藏品。

无论一座城市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具有一个多样化和独特性的博物馆系统,使它们能够在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展现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法国巴黎既有卢浮宫这种百科全书似的博物馆,也有展示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奥赛博物馆,展示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蓬皮杜美术馆,以及展示画家个人艺术成就的毕加索博物馆等。这座城市中的博物馆集群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中国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建立更多有特色的博物馆,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和当代文化创造的成果。

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提高全民对博物馆的认知。只有正确的博物馆认知,才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的博物馆文化。而越来越多私立博物馆的无序发展,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公立博物馆的藏品来源。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公立博物馆的投入,享有更多财政支撑以获得更多具有价值的藏品。

事实上,艺术品市场的兴起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和美术馆。过去,收藏家的藏品以及艺术家家属收藏品的去向,可能会捐赠给博物馆和美术馆;但是如今艺术品市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属和藏家对于藏品去向归属的价值判断。所以,相当一部分原本可以为公众共享、进入博物馆的藏品流入市场,变成了私人收藏。

近30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艺术品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全民的收藏热,这对于整体提升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价值、提升文物和艺术的全民认知度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发展中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艺术品过度商品化不仅误导了公众的认知,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金钱的过度关注,而不是对于文物和艺术品自身的关注,对整个人文价值观的消减和颠覆是最严重的问题。

艺术市场本应该是在合乎市场规律的状态下自然发生和发展,可是人为的干扰以及不正常的手段使得市场呈现出一种病态,其发展离健康和规范有很大的距离。未来应基于法治、规章制度来规划这个市场,而且这种规划应该是大众的集体共识。

艺术品收藏的私人独享并不为过,但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文物艺术品能够为公众分享,体现文物的社会价值和自身的意义。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如果能更多地服务于博物馆、服务于公众,而不仅是艺术品经营买卖,就会是健康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

相关文章

  • 于建嵘:学者刘玉来画展序言[图文]
    于建嵘:学者刘玉来画展序言[图文]

    著名学者、画家、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教授刘玉来先生1947年生于北京,人民美术网理论委员会主任,北京艺术研究所学者,致力于文学、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工作。在诗词、戏曲、绘画、书法、小说、文艺批评等方面皆有建树。著有:"秋瑾诗词注释","谭嗣同诗选注","古诗词写作概论","戏曲审美","大狸猫和它的后裔传奇"(长篇小说),"历代名帖集字绝句对联"(十一本)等专著。参与了中国社科院文...

    132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大墨大色——张国樟美育专栏第三十九期[图文]
    大墨大色——张国樟美育专栏第三十九期[图文]

    近现代-李可染-万山红遍美析:李可染,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李可染自幼喜欢绘画,他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万山红遍》取自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词意,是现代中国绘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突破传统文人水墨程式,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创造了融墨的深厚韵致与色的纤华浓...

    37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喜迎党的二十大绘画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维世[图文]
    喜迎党的二十大绘画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维世[图文]

    【艺术简历】李维世,资深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1943年 出生,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著名画家萧淑芳,韦启美,李天祥,赵友萍、潘世勋等教授,在河北师大美术学院任教近40年,学生不下6000人,不少学生已成教授,名画家。省美协副主席中有7人,中国美协理事中有4人是其直接教过的学生。已出版9本专著,发表论文782篇(幅),共300多万字。1987年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任...

    5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梵高与徐渭:命不同价[图文]
    梵高与徐渭:命不同价[图文]

    梵高 雏菊与罂粟花重庆 吕传彬大家应该都还记得这样一个消息:某中国“土豪”在纽约苏富比的一场秋拍中投得印象派大师梵高作于1890年、即其死前几星期才完成的《雏菊与罂粟花》油画(见右图)。因为价格高达近6200万美元,合人民币近3.8亿元而轰动一时。当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从去年底的另一富豪以2800多万美元购得毕卡索的《两个小孩》起,中国的媒体就不断地予以报导。似乎以为中...

    120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论傅清超的剪纸艺术[图文]
    论傅清超的剪纸艺术[图文]

    傅清超近影傅清超,满族,黑龙江省海伦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傅作仁满族剪纸世家第四代传人。1964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满族剪纸世家,自幼受祖母王玉芝剪纸艺术及其满族剪纸艺术的熏陶,6岁师从父亲傅作仁学习绘画和剪纸,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此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是终生之缘。其剪纸作品的创作多以展现满...

    169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李聿仁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李聿仁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李聿仁,专业画家,号晟煜,昊宸,纳海阁主人。山东淄博人,大学学历,现居北京。《荷花》96×160cm 价格:20万《荷花》小八尺 240X70cm 价格;18万李聿仁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花鸟、山水皆能。作品构图不落俗套,逸笔草草、情趣天成。作画胸有成竹,落笔成形,一气呵成,纵横驰骋,顷刻数幅,描写一人或一事,笔简意全,又以行草长题诗文,诗书画浑然一体,具文人画之气韵。他的构...

    92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2019年特别推荐:非遗(孙权传説传承人)孙文达名家的事绩[图文]
    2019年特别推荐:非遗(孙权传説传承人)孙文达名家的事绩[图文]

    【艺术简历】孙文达,1933年出生,浙江富阳人,人大法律系毕业,中国国学会研究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杭州市剧作家协会会员,富阳市法学会、历史学会、《三国演义》研究会,戏剧家协会会员,孙权研究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学位,曾评上浙江省社科界先进个人,艺术作品曾参加中法艺术交流和中瑞艺术交流,由瑞典皇家艺院授予博士称号颁发北极星勋章,由中国文...

    189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丁杰:《石魂》的画语新音[图文]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丁杰:《石魂》的画语新音[图文]

    丁杰,江苏南通如东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顾问、特聘教授,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收藏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美术书法高级人才评审委员会...

    32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王昭举:巨幅油画《冈仁波齐》[图文]
    王昭举:巨幅油画《冈仁波齐》[图文]

    创作这幅十米油画,算是一个偶然契机。年前,有朋友提及正在放映的西藏风情片《冈仁波齐》,说拍的很接地气,建议不妨看看,或许对我的创作有些帮助。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提示,触动了我一个新的思路,也让灵魂瞬间穿越到遥远的天堂净土,怀着万分的崇敬,重新仰视一回冈仁波齐的神奇风采。影片《冈仁波齐》讲述了西藏一个古老的普拉村,几个藏民在藏历新年之际,前去两千多公里以外的冈仁波齐峰朝圣的故事。他们满怀虔诚,一步一...

    175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怪手图说——倪蓉棣剪纸作品解读[图文]
    怪手图说——倪蓉棣剪纸作品解读[图文]

    倪蓉棣自嗨倪蓉棣,笔名怪手、怪手不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爱好体育、美术、书法、文学等,涉趣广泛。其创作的现代剪纸(亦称刻纸)作品,形式夸张、怪诞、变异,内容江湖万里,十面埋伏,意味深长,它以“剪纸的形态、版画的效果、漫画的幽默、小说的意味”呈现个性,在剪纸艺术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怪手图说(四十一)我尊重腿疾者,从来不歧视他们。我发现,腿疾者做事往往特别卖力。图中这位老...

    23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邮币卡普洱茶价格腰斩红木创新低[图文]
    邮币卡普洱茶价格腰斩红木创新低[图文]

    一年来全国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走势 制图 沈浩 记者:沈积慧只要和红木沾边的家具都身价不菲,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一套!一张青海湖的明信片上涨幅度超过280倍!翡翠原石5年时间暴涨近10倍!普洱茶5年涨幅超过200%……不过,像今年的股市行情一样,红木制品、明信片、邮票和纸币、金币等商品的价格暴涨之后又暴跌,有的遭腰斩。暴涨之后遭腰斩部分邮币卡藏品跌破现货价一张去年9月上市发行的青海...

    181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传承创新 老兵骄子——玉雕大师刘月川的成名之路[图文]
    传承创新 老兵骄子——玉雕大师刘月川的成名之路[图文]

    中国玉石雕大师刘月川从一名英姿勃发的退伍战士到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徒”茁壮成长不断进取,多年来在全国的顶级的玉石雕刻大师精品大赛中,屡屡获得各项大奖的明星。笔者早就耳闻有“军旅雕刻艺术家”、“山子雕王子”、“青年老艺人”之美称的刘月川大师。刘月川1960年出生,1980年从部队退伍回扬州学习玉石雕刻技艺,师从扬州老工艺师董文斌先生。...

    8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孙过庭《书谱•序》中的崇王思想[图文]
    孙过庭《书谱•序》中的崇王思想[图文]

    孙过庭之所以在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是因为其《书谱•序》的传世及影响。他在《书谱•序》中云:“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这里说出了他写作《书谱》的初衷。孙过庭传世佳作《书谱•序》就书法而...

    195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无中生有 拙劣模仿 拜托别再消费梵高了好吗[图文]
    无中生有 拙劣模仿 拜托别再消费梵高了好吗[图文]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精明的模仿和圆滑的简化,把著名艺术家搞成千篇一律的迪士尼主题公园。但你要批评吧,人们会说,让大众更走近高雅艺术有什么错呢? 梵高的代表画作和个人经历几乎人尽皆知,同时,他也是许多附庸风雅者追捧的对象。我敢打赌,在你们当地的艺术书店里,肯定有一本装帧精美的“新发现的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佚作”之类的画册,尽管梵高博物馆早已否认画册中的作品为梵高本人所画。现在,“赝品梵高”又有了一种新的...

    76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基层博物馆凸显专业人才缺失尴尬(组图 )
    基层博物馆凸显专业人才缺失尴尬(组图 )

    一个50多人的县级博物馆,没有一名文物研究人员;一个市级博物馆,没能引进一名考古专业人员。记者日前在文物大省陕西省调研发现,市、县两级基层博物馆文博专业人才奇缺,尤其到县一级,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博物馆事业发展需求。畸形的人员结构在基层博物馆调研发现,现在博物馆不是缺人,而是缺能从事文物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记者在一个县博物馆里看到,职工有50多人,但是没有一名文博专业人员,研究...

    103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