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骁纯:指名道姓是最彻底的批评[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丫丫 点击 :

刘骁纯:指名道姓是最彻底的批评 | 美术百科刘骁纯

美术报:刘老师,您最近在做什么?

刘骁纯:最近我的老毛病犯了,在家休息,养身体。有时候看看微信,看看最近美术界发生的大事,微信是一个好东西,我在微信里,就又“复习”了一遍美术史。

美术报:刘老师,您在读书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

刘骁纯:我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上的学,那是1958年,进了学校先炼钢铁。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附中就在王府井那儿的隆福寺边上,那么一个小院,还弄个小钢炉,大炼钢铁。后来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读美术史。毕业时赶上了文革,去陕西待了几年。文革以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硕士、读博士。

美术报:您是最早参与《中国美术报》的编辑工作的,而且执掌《中国美术报》很长一段时间,而那个时候,正好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画创新的一个肇始点,能不能从“85美术新潮”开始讲讲,这个几十年,中国画发生了什么?

刘骁纯:办《中国美术报》是从1985年到1989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个时候最主要的一个艺术现象,是新潮美术崛起。新潮美术崛起,同时就引起了对中国画的广泛的重新思考。在那个时候,掀起波澜的是李小山的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是在《江苏画刊》首先发表的,然后《中国美术报》转载,转载的时候,编辑栗宪庭把它的标题给改了,用文章里的“中国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这句话做标题,这样的话,就把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激烈了。

我有一个观念,中国画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是个半封闭状态,不仅是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封闭,也是对正本清源的传统的封闭。所以,这个时候就必然会出现一个对传统重新认识的思潮。这个思潮,实际上跟现代主义思潮几乎是并行的。新潮美术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了陈子庄、黄秋园,也是在这时候,突然出现了黄宾虹热。

美术报:就是在1985年到1989吗?

刘骁纯:大部分是1985年以后,也就是黄宾虹放在浙江省博物馆的那一大批画被整理出来,差不多就在1985年、1986年。这个时候,实际上一个是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开放了,一个是对传统重新认识、重新开放了。再加上李小山文章的推波助澜,中国画创作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从传统走向现代,一方面向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借鉴来回归传统。实际上这都是老一辈走过的路。

美术报:就只不过在那个时间被提出了。

刘骁纯: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画研讨会中郎绍君提出“立交桥”的说法,他认为各种途径多元共存,甚至于在过桥的时候,都不交叉。也在这个时候,出现“新文人画”思潮。“新文人画”是在西方艺术的冲击下,重新认识传统、寻找传统新可能性的结果。

美术报:李小山当时只不过是把语言写得尖锐了一些,他里边涉及到人的名字,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情,所以他会变成一个社会的公共话题,特别是变成我们美术评论里一个重要的话题,甚至是美术史里面一个重要的链接。反观当下,今天我们很多的理论家写文章是不是忌讳太多,束缚太多?你们平时在写文章的时候会不会顾及这样、那样的情面?现在我们要怎么样面对这样的现实?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我们当下的一些文化现象?

刘骁纯:你说的这个问题是批评的问题。现在正在热门讨论的一个批评问题就是“坐台批评”。本来我是不理这个事儿的,因为我这段时间养病,结果有个批评家就戳到我了,因为我答《广州日报》的一个记者的提问时就说了一句,我说关键还是在于艺术家、艺术批评家的定力。定力很重要。当然,“坐台批评”这个现象是有的,批评的软化这种现象也是有的。“坐台批评”实际上也是在批评,就是说不能光是用出场费的问题来解决批评这个问题。我在文章里是肯定这个的,但是我强调的是你怎么变制度,关键还是批评家的定力。你看20世纪初的批评,傅雷一下跳出来,为什么?他就是定力非常高。

美术报:今年上半年,美术界就“坐台批评”这一问题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您也在其中。您是20多年前“批评家公约”发起人之一,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公约?

刘骁纯:是的,我们在1992年的时候发起搞了一个“批评家公约”,这公约是什么呢?就是20多个批评家联名,说我们以后写文章要收费。另外就是对批评家自己怎么恪守学术底线,也罗列了几条,就是一定要严格按照批评标准去做。我们那时候搞“批评家公约”,我认为是必须搞,不搞的话,批评家连基本办公条件都没有。在今天,批评已经市场化了。市场起来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炒一个艺术家,而是不同的人要炒不同的艺术家。怎么炒呢?找批评家写文章。找批评家写文章就给钱,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随着这个市场的逐渐规范,批评家收费方式也会逐渐规范。但是这是一个过程,很难一步到位。

美术报:那就需要靠制度来约束,对吧?

刘骁纯:约束不了。我自己现在也无能为力。朋友太多,学生、老师这些很多,所以我现在基本上的做法是拒绝。如果一定要接受的,就肯定是我喜欢的。我喜欢的,我接受的原因我要说清楚。我反思一下,要是像李小山那样指名道姓去批评别人,大概我还做不到。另外我想我大概也不是那种性格。但是指名道姓是最好的、最彻底的批评,是应该提倡的。

美术报:说到李小山,李小山是当代中国画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今年,他又提出了一个观点说“‘新水墨’热是一种集体起哄”,对于此观点,您怎么看?

刘骁纯:起哄就起哄吧。大概是七八年前,我搞了一个水墨画展,我在展览前言里我就说新水墨画,当时我叫现代水墨画,这种作品处在边缘状态,里外不讨好。但是我觉得正是两边没人理,才是最有希望的。

现在情况变了,有市场了,市场也开始关注他们了。一关注、一进入市场,就免不了起哄。这个起哄是市场操作的一种方案,所谓传媒学就是起哄。哈哈,你不起哄你怎么传达?所以这也无所谓。关键是这里头有没有沉得下来的人。如果有,或者说只要沉得下来的那些人不是在起哄,这就行了。哪怕有一个,这个时代就够了!

美术报:“85新潮”时期有很多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出现,他们那个时候很红,画得也很好,但是20、30年之后,他还是那个样子,我们会怀疑他是不是退步了? 请问批评家在评判的若干年之后,他们如何面对自己以前的观点?

刘骁纯:我感觉用不着特别担心。现在好多批评家、年轻的、好的策展人主要不是用指名道姓的方法,而是用发现人才的方法。艺术家以后的发展,谁都管不了,但是哪些艺术家成为理论家的关注点和策展的关注点,这很重要,因为关键的问题是批评家一定要在重要的节点上、以所关注的艺术家为例建立起自己的批评系统。所以我觉得,现在对中国真正的理论家、批评家来说,是特别需要建构个人系统、建立学说的时候。

美术报:您有在建构自己的批评系统吗?

刘骁纯:我现在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是我还想做这件事情。我已经搞了20年的批评学了,不是,是形态学,我想把这件事情做完。我的形态学的提纲已经发表过了,后来我大部分是研究写意这一段,我就想在这方面做点事。

美术报:就是说“水墨写意”会变成刘骁纯的一个标签?

刘骁纯:那倒不是。我研究的是形态学,形态学太大,在我的形态学提纲里分六七个形态,其中一个形态叫写意形态。我只有精力把大的提纲写出来以后,注重研究写意形态。中国现在正好是写意形态发展最热的时候,不是吗?

美术报:现在我们一些展览里面,写意确实非常缺失,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展览,而写意恰恰是我们中国画的精髓。

刘骁纯:你肯定又是说的全国美展。我是搞形态学,我就从这个形态学里头来研究写意。我们要建构一个个人的批评系统,就要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建立一个以后让正面的东西变得更强大,负面的东西就会少很多的体系。建构比批判更重要,建构本身就是一种批判。

美术报:我们现在画家太多,而且想为中国画创新提供一种他们的样式的艺术家也很多。这么多的样式,这么多的版本,造成了我们今天中国画的创新之路。有很多艺术家甚至挑战了中国画创作的底线,媒材的底线,甚至是技术的底线。不知道您对这样的创新是什么看法和态度?

刘骁纯:中国画没有底线,它是逐渐变化的。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认为,中国画这个概念是临时概念。为什么?是因为西画传入了,所以产生了中国画的概念。如果要是没有西画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中国画这个概念,中国画这个概念是应对西画入侵的一种方式。

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是什么?每一次争论这张作品是不是中国画,那都是在找中国画的特点,那么艺术家就要跳出这个方位,试试那么画行不行。当初黄永玉也遇到这个问题,他是开了个玩笑说,谁再说我是中国画我就告他。

中国画本身是个历史性概念。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人热衷于讨论中国画它的特点、它的内质、它的底线、它的边界,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在这个中西冲撞的时候,它就要去找这个东西。但是从总的来说,这个底线是被一代一代的艺术家打破,一代一代把这个底线画得越来越宽。

(文章来源:美术报 文/吕明翠)

相关文章

  • 罗斯科的“悲伤”:艺术与金钱的错位[图文]
    罗斯科的“悲伤”:艺术与金钱的错位[图文]

    罗斯科(1903年-1970年)1950年夏天一个酷热的夜晚,罗斯科(Mark Rothko)向艺术同仁们心灰意冷地谈论起他贫困潦倒时的情形。他说,如果谁肯每月给他600美元,那么他将心甘情愿地将自己以前所画的和以后要画的画全部奉送给他。艺术家罗伯特·马瑟韦尔曾回忆道:“我们站在那里,非常同情他,但我们知道没有人会这么做。”然而在罗斯科离世五十年后,其作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数万倍,并超越了绝大...

    84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未来三年,转变期的瓷器价格会有比较大的上升[图文]
    未来三年,转变期的瓷器价格会有比较大的上升[图文]

    演义之凤仪亭人物故事图筒瓶在嘉德四季第41期暨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以92万元成交嘉德四季第41期暨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古籍善本三大门类皆获丰收。此次瓷器工艺品部分,明清官窑瓷器板块稳中有升,依然是市场的龙头品种。本季拍卖会中新推出的“瓷色缥茶香—茶器小集”、“亏月亦有色—晚清官窑瓷器”等新专题受到藏家青睐,体现了当前市场朝细分化、个性化收藏发展的态势。转变期瓷器近年来行情回...

    107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被持续边缘化的非裔艺术[图文]
    被持续边缘化的非裔艺术[图文]

    黑人在艺术上的天分早已为世人所共识,由非裔群体创造出的布鲁斯音乐早已成为现代音乐史中最重要的篇章,直接引领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活在美国的非裔艺术家们,成为了当代艺术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以涂鸦创作为标志的波普艺术家巴斯奎特,近年来就屡屡在世界顶级博物馆中亮相,并创下了拍卖市场上的一个个新纪录。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非裔艺术家再一次引发了黑人艺术风潮。从2015年异军...

    5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笔精墨妙——著名画家宋健华先生的花鸟世界[图文]
    笔精墨妙——著名画家宋健华先生的花鸟世界[图文]

    《金色年华》清俊雅逸——宋健华国画作品浅析文—范扬中国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画不以描绘物象本身为第一目的,更多的是通过描述物象的笔墨表达一种社会理念,画家笔下的山川河流,花鸟动物,僧道高士等,表现的是画者的心境、修养和中国文化。如果从中西方绘画来看,西画是科学,中国画则是哲学;西画给予人形象感知,中国画则更多给予人理念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西画讲技术,中国画讲功力;西画叫看,...

    16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那些看得懂和看不懂的艺术[图文]
    那些看得懂和看不懂的艺术[图文]

    人们每用“看不懂”、“不知画的是什么”来质疑当代艺术作品。其实,在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作品的鉴赏中,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通常,对于古典艺术,中国的唐画也好,宋画也好,西方的文艺三杰也好,古典主义学院派也好,我们误以为是人人看得懂的,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其实,看得懂的,只是它们所描绘的形象、故事、内容,而不一定是它的艺术。当然,对它所描绘的形象、故事、内容,也有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150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置陈布势——田广龙作品欣赏[图文]
    置陈布势——田广龙作品欣赏[图文]

    田广龙,职业画家,1976年生于宁夏盐池县。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系,深研吴冠中、周绍华、张仃、贾又福、白庚延、马万国等名家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菩提书画院副院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艺术顾问。作品《荷花》收录于《新中国美术家大典》、《中国贸易报•艺术周刊》与北京文贤画院签约画家;中国网网上中国签约画家。2014年在北京西客站电子屏《百家收藏...

    36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永生:万马奔腾 名扬四海[图文]
    张永生:万马奔腾 名扬四海[图文]

    著名画家张永生著名大写意书画家张永生自幼受家庭熏陶,八岁起由祖父开蒙书法及绘画,此后十数年中即便世事变迁中仍心怀艺术梦想,群马百态、万马奔腾是画家张永生的生活之师。互联网上已经有人把他和韩干、赵霖、李公麟、赵孟頫、郎世宁、徐悲鸿、刘勃舒、马晋、尹瘦石并称中国画马"十大家"。"马"主题邮票邮册在美法两国首次出版,名扬四海。因为马与人的特殊互动关系,使它在人们心目中早已有了“人神龙相”的审美意义。爱...

    15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品市场也在等待一场供给侧改革[图文]
    艺术品市场也在等待一场供给侧改革[图文]

    近日,笔者参加画展,听到一位搞金融的朋友感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像其他产业一样也面临着高库存的问题。过去十年来,市场的体量扩展得太快,吸纳了太多的投机资本,同时也制造了严重的价格泡沫。客观来说,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的所谓艺术品都不具有收藏价值,更不用说投资价值了。因而艺术品市场也在等待一场“供给侧改革”。常看新闻联播就会知道,“供给侧”就是供给端的意思。艺术品供应的源头当然是艺术家,所以艺术品产业...

    18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浑金璞玉:阎素之的书法[图文]
    浑金璞玉:阎素之的书法[图文]

    文/焦伟何为书?东汉大文学家许慎曰:“著于竹帛为之书。”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汉字作为记载和交流的工具,人们用其著书立说,承载传承文明之功效,而后,古人逐渐认识到汉字的美学特点,从而求美求工,于方寸之中张扬个性与神韵,诞生了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从她萌芽的那天起,她运用自己那绵延不绝的流动线条,烘托出潇洒飘逸的魏晋风采,幻化出雄浑磅礴的盛唐气象,展示出精工秀丽的明清雅韵。...

    73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朴茂天真 道法自然--郁民华的书法修行之路[图文]
    朴茂天真 道法自然--郁民华的书法修行之路[图文]

    书法家郁民华前几日,同事收到一封信札颇为有趣,黄色的竖行信笺用行草书写着的“XX友如唔……今日京城又是雾霾天气,不知省会石家庄如何?顺祝冬安”,最后落款“乙未年十一月初九 民华顿首”。我不禁感叹现如今写信的人都不多,更遑论用毛笔写封书信同好友交流呢!也不禁对写这封信的人——郁民华先生颇为敬佩。郁民华,笔名有耳,他对书道的悟性和执著,铸造了其书道大境。菜根谭团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郁民华出生...

    16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国家一级美术师孙建华的艺术人生[图文]
    国家一级美术师孙建华的艺术人生[图文]

    孙建华,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第六、七届理事、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孙建华,获得过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奖等百余项奖励。1994年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评为“湖南省十佳青年画家”。2015年由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由国内外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了有多语种对照的《孙...

    192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画家游海蓉艺术简介[图文]
    画家游海蓉艺术简介[图文]

    艺术需要坚持,写文章更需要坚持,而绘画不仅需要坚持还需要能够耐得住孤独,游海蓉就是这样一个画家。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作,不仅在油画界享有盛誉,在中国传统绘画方面也有独特的艺术地位,她的作品将东方神秘的色彩与西方奔放的色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并在画坛中自成一派,是艺术界璀璨之星。游海蓉,1979年出生,字百合,四川成都人,毕业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自幼酷爱绘画,以油画和国画创...

    124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当代玉雕走出低迷只缺一味药[图文]
    当代玉雕走出低迷只缺一味药[图文]

    (文:老周)  造成当代玉雕低迷的现状,一言以蔽之:藏家啥也不信,专家啥也不懂。因为你作假,自然深入不了人心,因为我不懂,还是不去冒险的好。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你的作品明明是俄料楞说是籽料,连自己都不相信,却想让别人相信,那不是鬼话么?唐奇伟和田玉籽料合一牌我也说过谎。小时候,我们都这样写作文,比如“我捡到一分钱送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红领巾”;“打扫完教室后,我擦着汗...

    191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年缩水50% 靠收藏纪念币发财靠谱吗[图文]
    20年缩水50% 靠收藏纪念币发财靠谱吗[图文]

    去年,小集给大家分析过一组数据,对比了部分纪念币97年和17年的价格,数据差距之大,让人瞠目结舌!想想当年,这些纪念币被热捧的程度完全不会亚于现在的二鸡、二狗、高铁币。为何曾经的当红小花旦几十年后身价却有如此天壤之别呢?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1、曾经的“短炒快闪”让当时纪念币价格虚高许多藏友认为“短炒快闪”是纪念币天量发行的产物,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比如上表中的纪念币,发行量最大的香...

    36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即使无盈利 为何小画廊仍挤破头申请各大艺博会?[图文]
    即使无盈利 为何小画廊仍挤破头申请各大艺博会?[图文]

    Kaikai Kiki画廊在2017年巴塞尔香港艺博会上。图片:Photo courtesy of Art Basel试想一下,是不是所有艺博会都是关于拥挤的摊位、时尚舒适的鞋子和独家的晚宴邀请?对于许多中小型的画廊而言,艺博会就像是一场令人神经紧张的赌博:画廊在前期投入数十万美元,但却无法保证与会收益。随着中端市场的缩水,许多经销商发现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参与艺博会,同样,他们也没有购买力。...

    10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