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江苏南通如东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顾问、特聘教授,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收藏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美术书法高级人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政协文史馆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港澳台美协艺委会主任,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秘书长,人民中国书画院副院长。
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馆、南通博物院、湖南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在俄罗斯、法国、泰国、古巴、日本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举办联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1997年出席第十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杰出艺术家奖”。
先后出版《丁杰山水画选》、《丁杰画集》、《当代画家名作欣赏——丁杰作品选》、《丁杰山水画集》、《山魂水韵——丁杰山水画艺术》、《古韵今风—丁杰山水画艺术》等。
大地旋律之一 366x116cm 2011年
丁杰:《石魂》的画语新音
李人毅
五月,在安徽举办的“2009’丁杰山水画展”中,画家的力作《石魂》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在丁杰的艺术人生中,《石魂》应该是一座标识其学术价值的里程碑。
在我与丁杰同在文联大楼六年的工作接触中,看到他每天都在美协做自己所分担的那份工作,在工作中他谦恭有加、谨慎和气。对来美协的各地访友也都是热情接待,倾其所能助人为乐。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善于吸纳知识,广采博收,做到了工作、创作双赢,为此,作品《石魂》能有如此的艺术高度,是一种必然趋势。
哈尼梯田系列之二
一、文化融合中的厚积薄发
丁杰的从艺道路坚定而踏实,接受的教育深刻而全面,在继承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深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要义,曾几度南下江浙苏皖,北走甘陕,对壮阔雄浑的北国风光和秀美清奇的江南景物都有独特的感悟。他既着意在名山大川中寻奇探胜,也能在平凡的景物中发掘动人的诗情画意,积累艺术形象和素材。
丁杰善于文化融合,将南北派山水的诸多精粹加以融会贯通,再结合时代精神,含古纳今,创造出中国山水画的新风貌。这种集北派山水的雄浑苍劲和南派山水的清丽秀润,以中国传统水墨形式表述现代人文精神,立足于传统,融会当代气息,画作必将寓意深刻、境界开阔、风格独特。
石魂 366x144cm 2009年
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质,即:文气、静气、真气构成的意境美;点、线、面的交响构成浑厚而灵动、苍劲润泽的笔墨美。又以大视野见长,将意蕴的秀美多姿尽在笔情墨趣中铺陈开来,在笔墨造型上恰当地运用焦墨与渲染的有机结合,形成老辣坚挺与灵动滋润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二、潜心刻苦探究和拓展笔墨语言技巧
丁杰把学习和借鉴传统绘画技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为了掌握传统技法的精髓,他北上京华求师访友,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深造,又潜心钻研中国画的理论和画史,广泛涉猎宋元明清及近现代诸家的画迹。他深谙“重笔墨,重学养”的文化内涵,遵循“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的主张,潜心刻苦探究和拓展笔墨语言和技巧,追求既表现山川景物的精神,又寓有画家的个性,予人以美的享受的法理。他还在书法和文学修养上下功夫,讲求诗、书、画的完美结合。
丁杰对笔墨与纸性的关系掌握的较为精熟。正如业内人所说,在他所作的山水条幅中多表现山野的清幽静谧,善于运用积墨层层皴染画出浑厚华滋的山峦景色,青翠欲滴,氤氲浮动,于茂密中见空灵,具有蓬勃的生气。
乡恋系列之一 56×78
画家用笔富有节奏和韵律感,一些富有抒情意趣的小幅,含有大气势,看似信手挥洒,然而墨分五色,虚实相生,意境含蓄隽永,情趣盎然。
三、以笔墨元素的艺术魅力开创了山水画新的图式
从丁杰的一些水墨山水中,我们首先会领略到了润秀空灵的气息。他在《石魂》画中的点与线,看似随意,细细体会却发现,其是由淡墨、浓墨、焦墨层层叠染,相互交错而成就的。在混沌一片的表象下,是有条不紊,层次丰富,变化无穷的笔墨技法。越黑越浓重的画面,越是画得“透”,像是浓密森林中透射出来的千点万点的光斑,将其演化到自已的笔下。
乡恋系列之二56×78
画家将师承的某些元素抽象出来,进行了当代意义的演绎。以点线演绎的山水脉络千回百转,把幽深无尽的真山真水平面化了。并在理性操控下进行激情展示,让最基本的笔墨元素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审美价值。
他在勇敢的探索中寻找一种突破,努力在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将传统艺术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变化,营造出具有开创性的山水画新图式。
乡恋系列之三56×78
丁杰善于把“写性”与“绘性”融为一体;把“写境”与“写景”杂糅为一体;把“造境”与“造景”合为一体;把“入世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契合在一起,来表达中国画的精神境界。《石魂》这样的创新之作,需要坚实的传统笔墨修炼,也需要对现代绘画抽象提炼和画面构成的悟性。
总之,画家用他娴熟的笔墨技法,将笔墨语言汇聚成一股宏大勃郁的生命气场,辐射出动人心魄的文化力量,铸造了足以动人心魄的画魂。(本文发表于2009年138期《中国书画艺术报》
李人毅近照
李人毅艺术简历
李人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堂号为:海北草堂、阁上塬、岫安居等。
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入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作家。2002年起任《美术》杂志主编助理、编委,现任《人民美术网》总编。
多年来坚持美术理论研究,参与和报道了许多全国重大美术理论研讨活动,尤其关注发展中画家和当代画坛大势,著述颇丰。
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平型关大捷》、《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打回老家去——原东北军111师纪实》《勿忘九一八画传》(与李东红合作)《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写意牡丹技法全解》《小榄风情》等,其中《一个男人的远村》获97’东北文学奖。
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新四军人物画展”、2009年在长沙举办“开国大典人物画展”、2011年在深圳举办“李人毅辛亥人物画展”,中国画《邓子恢》、《谭震林》、《吴竭诚》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画家研究》这套丛书,既是研究画家的理论文集,又是图文并茂的画集,分人物卷、花鸟卷、山水卷、综合卷、纪实卷等。在这些研究文章中,作者以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入研究对象,既有对画家群体的考察,还有对当前画坛走势的关注,以及对全国性各类美术活动的报道等。丛书以中国画入题,涵括了油画、版画、雕塑、水粉画、水彩画,以及工艺美术和书法等,每篇文稿都配有多幅精美的图片,令人赏心悦目。
《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是本套丛书的第二卷。
由于本书形式别开生面,呈现理论研究和作品欣赏相统一的阅读模式,自《中国画家研究·花鸟卷》先行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这套丛书将陆续出版。
本书的作者,是集作家与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学者李人毅。他除了进行文学、美术的创作外,多年来致力于美术理论研讨和画家研究工作。新世纪之初,曾受聘于《美术》杂志,在此工作多年,策划、报道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型美术理论研讨会,发表了许多学术观点鲜明的论文。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当代画家进行专题研讨,尤其关注中靑年画家的成长,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国内各种媒体上广为刊发与转载。
本册为山水卷,收录了三十余篇评论文章,画家排列以年庚为序。本书有对黄宾虹的专题研究论文,有对老画家孙恩同、于志学、谢欣、周韶华、梁世雄的学术解析,还有对牟成、姚伯齐、张松、朱道平、王慧智、吕德品、张辉、王福增的技法的探究和梳理,更有对刘思东、周鼎、孔凡智、杨阳、李传新等画家作品的赏评。文中不见某些冗长的赘语和套话,行文清晰明了,评价客观中肯,富有哲思境意。而对邱汉桥、许自敬、丁杰、张英才、陈玉莲、王有民、胡刚、匡伟光、陈迎平、黄仕强等人生状态和艺术成长关系的研讨,更充满了一个美术理论家对发展中画家的人文关怀。其中,也有对象王中才那样由作家转身到画家的个案研究,体现了作者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在文中,作者还注重对画家技法的研究,从笔墨规律上归纳整理出画家实践成果,并上升到学术层面来认识,无论对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都有着启迪性意义。
《中国画家研究》的文章清新隽永,具有散文风格,使原本刻板说教的评论文章,成为了娓娓道来的,喻情传道的丹青美文。加之与艺术家风格多样的作品相得益彰的编辑整合,使读者在了解画家经历,欣赏画家作品,研讨画作技艺的同时,进行美育熏陶,不失为一套别开生面的美术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