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五百年前中国的“印象主义”[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壮壮 点击 :

五百年前中国的“印象主义” | 艺术百科法国点彩派开创者之一保罗·西涅克作品

真理不辩不清,知识不问不明。我的文章《白马是马,马非百马》写完交稿之后,网上又传文章说:中国的印象主义早了西方五百年。这个标题引人入胜,我很想了解什么是中国五百年前的印象主义。可惜,文章没有具体实例的指向,我只能在网上提出疑问。我指出,法国一百年前印象主义的诞生,有一个光学理论的发展背景,这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科学发展的成果。

近代科学的研究认为,物体本身没有颜色,是由于光的照射。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7色组成,合在一起是白色。物体表面没有固有的颜色,只是由不同的材质组成,吸取不同的光源成分,反射出不同的颜色。如果物体表层全部吸收,就呈现黑色。全部反射呈现白色。其他色都吸收,红色反射,就呈现红色。如果用红色光线照射,物体就呈现红色。从这个理论出发,证明物体本身没有固有的颜色,所以在描绘对象时颜色都是可变的。光线照射物体产生反光,影响其他的物体,因此颜色的可变性更加扩大了。在暗影里可以有其他颜色,因为环境中有其他物体接受光照后,反射到另一物体上,这给印象主义的崛起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另外一个色彩的原理是,光源里的7种颜色相加,呈现白光的颜色,而画家使用的颜料却恰恰相反。红橙黄绿青蓝紫的7色中,红黄蓝是三个原色,其余都是相邻的颜色混合而成。而三原色的颜料相混合,会出现与光源7色混合相反的特征,变成黑灰色。西方古典绘画长久以来一直在画面黑乎乎的暗部里挣扎,希望画面能像肉眼看见的真实物体那样,具有充实饱和色彩的光泽。但是总不如意,颜色调来调去总会变成一堆堆脏兮兮的灰黑色,俗称“酱油色调”。

法国印象主义是最早的绘画技术革命,它解决了古典画面不能满足肉眼视觉的色彩观感,发明了色彩并置的技术。他们用不同的色彩点子,或条子,来表现暗部与亮部。让观者自己来挤压眼球,使视觉模糊,自己在视觉中将不同的色彩点子混合,反射到心理上达成对客观物体色彩的真实感受。这就是印象主义点彩派的诞生。

五百年前中国的“印象主义” | 艺术百科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

我在网上对中国五百年前的印象主义提出疑问,又对法国印象主义做出解释,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朋友的回应。他也看到了关于中国的印象主义早于西方的类似文章,并告诉我,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台湾艺术评论家。主要根据是说中国明清画家王元祁,五百年前就使用了点彩的技术。我想,他所说的王元祁应该是王原祁,王原祁出生在明末——1642年,迄今也没有500年,而且他的画并不以点为主要元素。他倒不如说早在宋朝,米芾、米友仁父子就用墨点作为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了。

相信许多绘画专业的人了解什么是印象主义,但是还有大量的人会被这样的观点误导。

绘画中的点、线、面是最基本的手段。任何单色的笔有共同特征,中国人称之谓素描,我现在用最常见的黑色笔举例。

落笔为点,拖笔是线,涂笔是面,在画面中呈现黑白灰三个单色。黑和白容易分辨和表达,涂满是黑,空白就是白色。灰色有各种表现手法:用许多的点集合,疏或密的线条集合,或者浓淡的灰色平涂。

从远古的岩壁画中可以看到,密集的点是最常用的,因为原始工具的斧凿小坑,技术简单,容易制作。古埃及壁画用象形文字做成背景,事实上是不同方向的线条做成灰色,来衬托中间的主题形象,与密集的点子做成灰色具有相同的效果。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万年传统抽象画,点子用得非常多,有的密集,有的松散,目的是造成不同程度的灰色层次。因此我们不能说,谁在绘画中的点子技术用得早,谁就是印象主义点彩派的先驱。

点子在绘画中用于两个目的:1。为了装饰。2。为了写实。在写实中的应用又有两个目的:1。表现灰色的层次。2。表现形状,因为现实世界里确实有“点”的形状存在。王原祁的山水事实上就是写实的点子,既表现了形状,又表现了各种浓淡的灰色。遥远的山上长满了树木花草,远看一堆堆的树叶是以点子的形状显示。到了画家的笔上,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依样画葫芦,用点子表现远看的树叶。另外,自然界中各种琐碎细小的形状,一片丛林一堆乱草,还有树干上的斑驳纹路,枝结斑点,国画中都以点子的手法表达,称作“点苔”。

西方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区别,除了严谨科学的描绘外形,西方的光影描绘是有别于中国画的最大特征。中国画留白,历史上从来没有人用点子去画变化着的光影天空。法国印象主义画家,用点和线来表达世间万物,这只是一个假设真实结构的描绘。这些点子不表示真实的形状,而是提供给肉眼的密集信号,在观众脑中形成光影色彩的无穷变化。

最早西方艺术的科学性,表现在古典写实接近肉眼的观察,所以在中国观众最初看到西方古典艺术时被集体惊艳了。后来中国人用这种写实感受的经验,来判断所有西方艺术发生的变化,会产生各种的误解。西方的印象主义,是外观科学发展成心理的科学。它是利用了人体视神经的变异功能,发明了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所以,西方印象主义的点彩技术,与世界各国的古代绘画中的点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相关文章

  • 收藏热催生假古董泛滥[图文]
    收藏热催生假古董泛滥[图文]

    雕版刷印出的经文很多旧物如果不是相信它值钱,无疑就是垃圾,但值钱的垃圾在人们眼中就有了金光,实际是人们幻想的光芒对垃圾进行了美化孔祥东(南京) 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文/ 孔祥东吾友好收藏,凡字画、瓷器、玉器,青铜、石雕,家具、农具,金银铜纸各种材质的货币及徽章,招贴、海报、宣传画,地图、地契,老照片、留声机、老唱片...

    5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以深刻的思想性标识时代[图文]
    以深刻的思想性标识时代[图文]

    张之洞从严格意义上,将孙戈定为一名“卓有建树的军旅画家”更为贴切。这因为无论从代表作的社会影响上,还是他的人生大势,乃至他的创作理念和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上,都打上了深深的军旅印记。孙戈的代表作之一是《新兵》,在他笔下,曾二度创作过这一主题。最早的一幅是在北疆部队供职期间,他笔下刻划出一批崭新的个性迥异的新兵形象,无论构思、构图和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艺术表现,都具有开创性的...

    75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张卫峰的学术研究与金属艺术创作[图文]
    张卫峰的学术研究与金属艺术创作[图文]

    金属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材料珍贵和制作精良,给人以神圣永恒、华美珍贵的高尚的审美享受。金属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奇葩。金属工艺在当代科技、材料、观念与形式新的文化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金工艺术家为金工艺术发展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首饰艺术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张卫峰教授就是当下我国金属艺术创作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在金属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及对中国少数民族...

    2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大尺寸”会成为潮玩市场的下一个风向标吗?[图文]
    “大尺寸”会成为潮玩市场的下一个风向标吗?[图文]

    关注潮玩市场的娃友们一定会发现,大尺寸的潮流玩具近期频出,而大尺寸潮玩的「收藏」价值,也在这股趋势下愈发凸显 ......「潮玩」和「艺术」,如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毫不夸张地说,潮玩之于年轻人,如今俨然已经达到了「艺术品」的层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购买潮玩,其实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收藏」,而并非简单的 “玩” 而已。所以说,「潮玩」与「艺术」如今已经处于了密不可分的状态,这便是今次我们想要讨...

    81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素描是米开朗基罗开启艺术创作的第一媒介[图文]
    素描是米开朗基罗开启艺术创作的第一媒介[图文]

    2017年底,轰动欧美艺术界的两件大事再次引发公众对于两位文艺复兴巨匠的关注:一是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救世主”成为历史上公开出售最昂贵的艺术品;另一件是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展览“米开朗基罗:神圣的匠人暨设计师(Michelangelo: Divine Craftsman and Designer)”的开幕。本次展览是迄今全球规模最大的米开朗基罗素描展,包含从...

    49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盘点世界上名贵汝窑瓷器[图文]
    盘点世界上名贵汝窑瓷器[图文]

    北宋汝窑葵花洗北宋汝窑葵花洗:叫价34轮拍出2亿天价,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是现今唯一存世之葵花六瓣形的盆洗,直径十三点五公分,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丰下敛,浅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圈足微外撇,底有细小芝麻钉痕三枚。是英国著名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家之一艾弗瑞·克拉克夫人的旧藏,上世纪70年代转入日本收藏。北宋汝窑碗北宋汝窑碗:乾隆皇帝御笔题诗国家一级文物,汝瓷碗是北京故宫镇...

    161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为中央团校添彩 艺术家郭杭建奋笔挥毫 ---巨幅国画《万里长城 江山永固》创作记实(组图)
    为中央团校添彩 艺术家郭杭建奋笔挥毫 ---巨幅国画《万里长城 江山永固》创作记实(组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百年之际,随着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园建设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校园文化建设也进入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新阶段。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中央团校全面启动书画作品定向征集活动。经中央团校党委研究确定,新建报告楼前大厅“万里长城”主题作品特邀著名国画家郭杭建先生担纲创作。接受创作任务后,郭杭建先生多方查阅长城背景资料,数易其稿,终于将横跨十几个省区的长城...

    88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良渚考古领队刘斌:诸多疑团待解 考古还在继续[图文]
    良渚考古领队刘斌:诸多疑团待解 考古还在继续[图文]

    良渚文化对其他地区的影响,良渚文化怎样传播等,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刘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考古遗址发掘领队。良渚古城重要考古发现和申遗的全程参与者。7月16日,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齐聚故宫“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这是10天前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良渚古城遗址首次大规模文物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考古遗址发掘领队刘斌随文物来到北京。他告诉记者,此次...

    11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徐小虎:国内收藏风气只注重名气不重画质[图文]
    徐小虎:国内收藏风气只注重名气不重画质[图文]

    徐小虎,生于南京,小学和初衷学业分别完成于罗马、重庆和上海。大学就读于美国班宁顿学院,之后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钻研中国艺术史,五十岁前往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徐小虎受王季迁启发,总结出“笔墨行为”(brushwork behavior)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穷三十年之心力,综合日本书画断代研究和西方的风格分析,开拓出一套清晰缜密的鉴定方法,集中体现在《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

    168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党报《开局首季问大势》 邮币卡投资需紧跟大局[图文]
    党报《开局首季问大势》 邮币卡投资需紧跟大局[图文]

    随着中国经济大局的发展,近日大环境趋势变化异常,邮币市场也随之产生剧烈震荡,大所相继有所跌幅。加上股市暴跌、央行放水、银监会治理投资理财产品等,大环境制造风云变幻使得投资者日益恐慌。邮币市场也是同样,但是大家切莫悲观,下跌正是寻找买入的大好机会,短期回调就预示着买点增多,止跌企稳便是大好时机。避免回调套牢,冲破压力,短线参与,伺机而动。近日人民日报刊登《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

    106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绘画:陆小曼的最后一条路[图文]
    绘画:陆小曼的最后一条路[图文]

    陆小曼韩帮文在徐志摩过世之后,陆小曼饱受思念故人与病痛的折磨。有一天,她给胡适写了一封信表示“立刻看透一切的一切,忘记了一切的一切,我发誓在短时间内要成功一样事业”(《卖画》,见《陆小曼自述自画》,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陆小曼所说的事业便是绘画。同样在这封信中,她袒露自己的画比较好卖。对此,陆小曼感慨:“也许是天可怜我,给我一条最后的路走走。”然而,这条“最后的路”是宠她无以复加的徐...

    140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我就是我,不同于古人的我一一一读田广龙先生作品有感[图文]
    我就是我,不同于古人的我一一一读田广龙先生作品有感[图文]

    在与油画家谈话时,会经常听到一句话“中国画缺乏张力,太弱了”。传统守护者会说“油画家不懂国画。”田广龙先生则用画来回答油画家。有一个故事,一青年去拜师学艺,老师见窗户有蜘蛛正在结网,便问道“你看这蜘蛛有几只腿”,青年瞠目结舌,回答不上来。老师又说“你连蜘蛛几条腿都不知道,知识面太贫乏了!这怎么能学艺”!老师回答虽然太偏颇,但是学艺知识面要广博是对的。讲这个故事是想说田广龙先生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画中...

    10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图文]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图文]

    1668年,罗斯皮里奥西家族在罗马的一座教堂中举办了艺术作品展,展览囊括了众多老大师的绘画,却对当代艺术只字未提。这一举动让萨尔多瓦·罗萨颇为不满,他认为展览已故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种对财富的炫耀,这极大的损害了在世艺术家的利益。为此,他还专门组织了支持者绕城抗议。这种在如今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的行为,却恰恰反映出展示、收藏与当代艺术家之间的微妙的矛盾关系,而这种“矛盾”在博物馆机制与语境中则显得更...

    91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禅意悠然:王旦坤先生及其画作赏析[图文]
    禅意悠然:王旦坤先生及其画作赏析[图文]

    中国美术史上记载,书画的起源可一直追溯至史前文化时期。后经历代大师发扬光大,笔法用材千变万化,题材广泛兼收并蓄,累积名人名画数不胜数。今人创作既要吸收传统美感,又要表现出特色;须得学贯古今,博采众长,同时又要勤于笔耕,扎实基础,张扬个性,心态上还需专注笃定,悟道明德!其非易事也。读王旦坤先生画作,清新工丽,而又大气磅礴,个性鲜明,独入幽境,大师风范,呼之欲出。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欣喜之余介绍...

    27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博物馆应让观者感知文物的温度[图文]
    博物馆应让观者感知文物的温度[图文]

    对于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来说,智慧博物馆是一个时尚的话题,它源于人们对博物馆和社会发展提出的同步需求。智慧博物馆是博物馆和公众双方达成的意愿共识,之于博物馆,是丰富的藏品要以更多元的空间及方式进行展示;而对于公众,则是在科学、文化繁荣的今天对多样知识汲取的渴求。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上,大家围绕“打造智慧博物馆”主题,就如何更好地服务公众,做好公共教育,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让文物“...

    71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