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吴琼报道
日前,一位从事艺术品拍卖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他最近正忙着四处找工作。通过了解后才知道,他所在的拍卖行已经终止了拍卖活动,而有些拍卖行尽管仍然照常开拍,却也只是勉强支撑。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拍卖行业已进入“寒冬期”,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迅速转型。
中拍协综合业务部赵晶副主任在此前的“中拍协8月份媒体通气会”上曾表示,随着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GDP增速的持续下行,拍卖行业的总成交规模下调。今年上半年,拍卖成交总额为1803.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3%。其中,在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去年上半年的成交额为160亿元,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额却为136.16亿元,较去年相比下降了14.9%。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许多中高收入人群的财富出现缩水,这直接削弱了艺术品拍卖的需求。此外,目前艺术品的拍卖成交价相对较低,一些卖家持惜售态度。从拍卖行的供需情况来看,艺术品拍卖行业正进入“寒冬期”,拍卖行面临较大困境,其亟须进行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拍卖行业在前些年的发展曾一度达到高峰,掀起不小的拍卖狂潮,很多艺术品的价值也在拍卖过程中得到了认可。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下行,艺术品拍卖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且出现了诸如假拍、作秀、三角债等一些不规矩的操作行为。这对于该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问题不容小觑,以“三角债”为例。在拍卖市场,拍卖行与买卖双方的债务关系一直是该行业难以避免的。不久前,有媒体称,迟先生于2013年西泠春拍中拍下了一幅徐悲鸿的《猫戏图》,成交价为402.5万元。然而,这两年以来,迟先生却仅支付了170万元,余款一直拖欠,被杭州西泠告上法庭。
业内资深文物鉴定专家王瑞霖告诉记者,买家拒付或拖欠拍卖款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一,买家的经济情况遇到了困难,没有能力再支付相应款项;其二,买方将拍品买回后,遇到了市场回落,拍品自身的价值低于成交价等。
沈哲彦告诉记者,对于艺术品拍卖行进入“寒冬期”,首先,由于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动辄十万、百万,其购买者一般是中高收入人群,而受经济低迷影响,中高收入人群的购买力有所降低,并且这部分人群现阶段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更具有保值、增值能力的投资品上;另一方面,需求者的减少导致艺术品拍卖价格的下降,这使卖家产生惜售心理,欲待市场回暖时再进行拍卖。
此外,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有业内人士也曾表示,目前,国际拍卖行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欧美的主流拍卖行经营时间较长,国内的收藏家对其显然更有信心。与此同时,欧美的收藏家族历史悠久,许多收藏品都有值得信赖的传承纪录,这些因素都对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而面对我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重重困境,沈哲彦表示,我国的艺术品拍卖行需自救,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向“互联网+”转型。通过互联网渠道,艺术品拍卖平台将较大程度挖掘年轻艺术品买家和卖家,开辟中低端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品除了具有较大收藏价值之外,还拥有装饰价值,在经济低迷时期,以装饰价值为主的艺术品拍卖将占主导,而这部分艺术品多数属于中低端拍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