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正在以其“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强势作风深入到各行各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艺术品市场。
按照传统观念来说,艺术品是局限在文人墨客和风流雅士小圈子内的话题,艺术品市场更是犹如隔水看花一般带有神秘感和距离感。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艺术品也渐渐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与多元,成为了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知识层面看,互联网的普及也伴随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普及,关于文化和艺术品的认知获取变得不再困难,任何人只需要在互联网中键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轻敲回车键,大量的信息就会呈现在公众的面前以供查阅学习,当人们对艺术品了解的越多,公众与艺术品之间的隔膜就会逐渐减小和消除,也就更有意愿参与到艺术品活动当中。从技术层面来说,互联网为大众的一系列艺术品活动提供了更为快捷方便的操作流程,和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相关操作,也在认知层面之外提供了技术可行性的支撑。
1999年嘉德在线成立,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2005年至2009年,盛世收藏、雅昌交艺网等先后上线;2011年淘宝试水艺术品拍卖,标志综合类电商正式涉足艺术品在线交易市场;从2013年起,艺术品电商就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已有千逾家艺术品电商平台。
一阵风风火火的上线大潮之后,这些艺术品电商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仍是籍籍无名的状态,陷入了“不烧钱不赚钱,不赚钱不烧钱”的两难境地,众多艺术品电商不是正在倒下,就是在倒下的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90后将会逐渐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主力和后备有生力量,他们是在互联网大潮中成长的一代,对于艺术品电商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同时在行业规范化程度、运营模式制度和自身权益维护等众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但是显然,目前的艺术品电商没有很好的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更多的艺术品电商只是将线下交易模式照搬到网络平台上,既难复制线下拍卖和销售的体验与氛围,又没有能够抓人眼球的突破创新。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马健就曾指出,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前景至少受到年龄结构、消费习惯和商业创新三个方面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必须建立标准化交易流程,完善纠纷处理机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才能实现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艺术品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水土不服”的表现,但是他们的平民化和大众化趋势仍然对传统的艺术品市场有所撼动,让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投资也开始变得亲民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和家庭的剩余资产变多之后开始进行一定比例的投资,而在股市不景气和房价调控的大背景之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以投资为目的将目光转向艺术品市场。
由于艺术品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非再生性等众多特性,使得以艺术品作为投资标的物的金融活动存在着许多难题,比如艺术品的确权、确真、确价问题就一直是影响艺术市场更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也是允许更多人进入艺术品行业的一大门槛。同时,人们进行艺术品投资期望从中获利,达到自己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所以这一活动中就带有了金融性质,不同于其它的艺术品活动,在行为选择的时候就要求更为谨慎。
事实上不管是传统艺术品投资行业、新型艺术品电商行业还是艺术品的投资者都应该同时具备艺术修养和金融知识,做一个艺术金融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在艺术品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同时也作为艺术金融新兴行业的专业稀缺人才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日前,国资委所属的职业经理研究中心与中国艺交所联手推出了“艺术金融高级职业经理资质培训与评价”项目,并邀请到了黄隽、刘双舟、张正霖、陈彦姝、龚继遂等一众行业精英,他们将从艺术与金融两个角度入手为学员们教授关于艺术品鉴定与估值、艺术银行与资产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控能力等课程,并在课程结束经过考评之后获得由职业经理研究中心颁发的《艺术金融高级职业经理资质证书》作为对其艺术金融知识能力的评价认证。
如今影视演员跨界成歌手,运动员跨界成商人,资本家跨界成艺术家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而艺术跨界金融、金融跨界艺术的风潮也正在涌起,那我们何不试试也来一把跨界,做一个有财富的艺术家,或有才华的资本家呢?